
2023年江苏南京邮电大学招考聘用模拟卷(带答案)





《2023年江苏南京邮电大学招考聘用模拟卷(带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江苏南京邮电大学招考聘用模拟卷(带答案)(69页珍藏版)》请在万象文库上搜索。
1、【下载须知:本试题主要涉及行测知识类,供100个单选题+答案解析】多选题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指出:科学研究一定要同落实科学发展观相结合。
其原因在于_。
2、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发展推动哲学的发展B:哲学是科学的科学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D:具体科学与哲学有着共同的研究领域参考答案:AC本题解释:【答案】AC。
3、解析: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世界某一特殊的领域和方面,它揭示的是这些领域和方面的特殊本质和规律。
4、哲学的研究对象与具体科学相比具有一般性、概括性和抽象性,是“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
所以,D项排除。
5、把哲学凌驾千具体科学之上,认为哲学是“科学的科学”的观点也是错误的,所以,排除B项。
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
6、哲学并不是建立在对世界的直接观察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具体科学的研究成果之上。
因此,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发展推动哲学的发展。
同时,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所以,正确答案为AC。
7、第1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单选题个城市展现的文化常潜藏在语言文字中,因为它像呼吸一样平常,所以极易被忽略,然而它又是不可或缺的。
能够最准确地复述上面这段话的一项是_。
8、A:潜藏在语言文字中的城市文化极易被忽略,但不可或缺B:城市文化潜藏在语言文字中,极易被忽略C:潜藏着城市文化的语言文字像呼吸一样容易被忽略,但不可或缺D:个城市的文化常常通过它的城市文学表现出来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将长句进行缩略可知,文段表达的意思是“城市文化极易被忽略,但不可或缺”。
四个选项与之相匹配的只有A项。
第2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单选题农业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发展中起_作用。
A:决定B:主导C:稳定D:基础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解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农业生产不能得到保障,则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第3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单选题把个人感觉、经验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的观点是_。
A:唯物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唯物主义经验论D:客观唯心主义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B。
解析: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如“存在即被感知”。
_故本题答案选B。
第4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单选题苹果手机在中国非常受欢迎,星巴克遍布中国沿海大城市的每个角落。
从耐克到别克到西门子,中国消费者显然更青睐国外的品牌。
这些都说明中国人越来越西化了。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上述论证?_A:品牌的全球流行代表的是一种国际化趋势B:品牌产品在世界各地均受欢迎,中国品牌的产品也不例外C:东西方文化交流是必然的,不必大惊小怪D:相比于生活用品,在饮食方面中国人更爱传统品牌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答案】D。
解析:题干通过列举苹果手机、星巴克、耐克等品牌收到中国消费者青睐,得出“中国人越来越西化”这一结论。
D项为真,则表明中国人在饮食等方面更偏爱传统品牌,说明题干的观点是以偏概全,直接削弱了题干结论。
A项的“国际化趋势”并不代表中国人未被细化,不能削弱题干论点;B项也不能反驳中国消费者更青睐国外品牌的现象,同样不能削弱题干论点;C项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中国人越来越西化,支持了题干观点,排除。
故答案选D。
第5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单选题总部位于巴黎的国际展览局第154次全体大会于11月27日投票选举2020年世博会主办城市,_在候选的4个城市中胜出,将成为首个举办世博会的中东城市。
A:沙迦B:迪拜C:阿布扎比D:哈伊马角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B.解析:总部位于巴黎的国际展览局第丨54次全体大会投票选举2020年世博会主办城市,阿联酋的迪拜在候选的4个城市中胜出,将成为首个举办世博会的中东城市。
故本题答案选B。
第6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单选题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_。
A: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作用不同B: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答案】D。
解析: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是依据产业资本在资本循环中职能的不同来划分的。
故本题答案选D。
第7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单选题下列情形中,属于事实行为的一项是_。
A:创作作品B:友谊C:地震D:对要约人予以承诺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解析】A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主观上不一定具有设立、变更或终止正常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但客观上能够引起这种后果的行为。
创作作品的活动,对于作者而言,虽然主观上未必具有创作的意图,但是在客观上却导致著作权关系的产生,可见,创作作品属于事实行为,因此,A项是正确答案。
事实行为必然导致某一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者消灭,而友谊本身却不能产生任何民事法律关系,因此,排除B项。
地震虽然能够使得某一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者消灭,如因地震导致合同不能履行,系不可抗力,但是地震并不是行为人有意识的行为。
事实行为和事件(自然事实)的区别在于,事件是与主体的意志无关的客观现象;事实行为却属于行为的范畴,尽管事实行为不属于行为人主观上的意愿,但无论如何还是存在人的意志因素的。
地震作为事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排除C项。
事实行为和民事法律行为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事实行为不以意思表示为构成要素,而民事法律行为必须以意思表示为构成要素,基于上述区别,事实行为又称为“非表意行为”。
而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可见,承诺必须有意思表示,所以承诺应当属于民事法律行为,而不是事实行为,因此,排除D项。
第8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多选题为鼓励年轻人立志成才,常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下列符合题意的是_。
A:只有想当将军的士兵才是好士兵B:只要想当将军的士兵就是好士兵C:一个好士兵就是想当将军的士兵D:不是一个好士兵就不是一个想当将军的士兵参考答案:AC本题解释:【答案】A,C【解析】题干中“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是一个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即前件是后件的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如果不存在前件所断定的情况,就不会有后件断定的事物情况,其推理规则是:否定前件即否定后件,肯定后件即肯定前件,选项AC和题于意思相符,故选AC。
第9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单选题甲是某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在执法检查时发现某企业加工病死猪肉13吨,在对这13吨肉进行封存处理后,甲建议将查封的肉发还企业,用作化工原料和饲料。
经上级批准后,甲仅要求企业写书面保证,未组织执法人员对解封后的过程进行后续监督,致使该企业将这些病死猪肉偷偷销入食品加工领域。
甲的行为构成了_。
A:玩忽职守罪B:徇私舞弊罪C: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D: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指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行为。
且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该企业加工病死猪肉13吨的行为已构成生产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
故本题应选C选项。
第10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单选题四川当前发展的阶段特征是_。
A:追赶型、跨越式发展B:加快、科学发展C:又好又快发展D:爬坡上坎、蓄势发展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工业化进程是判断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当前我国已进人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而四川省正处于工业化中前期阶段,落后全国58年时间,与全国的发展阶段存在明显差异。
正是与全国发展阶段的差异,决定了四川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四川省必须也理应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实现跨越提升。
故本题答案选B。
第11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多选题目前我国的经济仍然是粗放式增长方式,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表现特征是_A:搞资本投入B:高资源消耗C:高污染排放D:低效率产出参考答案:AB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B,C答案解释:ABC。
高资本运作,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是粗放型增长方式的主要特征。
第12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单选题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_。
A:人的价值主要通过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体现出来的B:人的价值只表现在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上C:个人不应当向社会索取D:人生价值的两个方向是不可分割的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答案】A。
第13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单选题我国历史上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皇帝是_。
A:秦始皇B:汉高祖C:汉文帝D:汉武帝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解析】第14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多选题“闭上眼睛就是天黑”这句歌词传达了一种对现实生活的逃避意识。
下列与“闭上眼睛就是天黑”反映的哲学观点不一致的是_。
A:心外无理,心外无物B:气者,理之依也C: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D: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参考答案:BD本题解释:【答案】BD。
解析:“闭上眼睛就是天黑”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D项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与“闭上眼睛就是天黑”反映的哲学观点不一致。
故本题答案选BD。
第15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单选题依法治国要求各国家机关切实做到_。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法为民服务大局A:B:C:D: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依法治国的要求国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由此,可知答案为B。
第16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单选题下列哪项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集体主义道德要求?_A:无私奉献、一心为公B:先公后私、先人后己C: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D:以上都是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解析】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依据我国经济生活和人们思想道德状况的实际,可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具体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这是集体主义的最高层次,是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先进分子应努力达到的道德目标。
二是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这是已经具有较高的社会主义道德觉悟的人们能够达到的道德目标。
三是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这是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第17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单选题500年前刘伯温曾预言:“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
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
”姑且不谈其预测依据,若将来真的如预言所讲,那么合理的理解是_。
A:江南地势低,被海水淹没了B:江南生态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生存C:云贵的现代文明超过江南地区D:“云贵万重山”的资源都被人类开发利用了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江南地区人口密集,对环境破坏很大;云贵地区人口密度较小,对环境影响较小,所以可能会出现五百年后云贵胜江南的景象。
故本题答案选B。
第18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单选题我国刑法规定负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是_。
A:已满14周岁B: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C:已满16周岁D:已满18周岁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解析】: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故本题答案选A。
第19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多选题全息照相是利用激光_的性能。
A:功率大B:单色性佳C:相干性好D:方向性好参考答案:BC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C,D答案解释:BCD解析:所有的光都拥有三种属性,它们分别是光的明暗强弱、光的颜色以及光的方向。
全息照相是唯一能同时捕捉到光的三种属性的一种摄影术,为了满足产生光的干涉条件,通常要用相干性好的激光作光源,而且光和照射物体的光是从同一束激光分离出来的。
感光片显影后成为全息图。
全息图并不直接显示物体的图像。
用一束激光或单色光在接近参考光的方向入射,可以在适当的角度上观察到原物的像。
这是因为激光束在全息图的干涉条纹上衍射而重现原物的光波。
再现的像具有三维立体感。
所以选BCD。
第20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单选题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_。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问题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问题D:精神力量与英雄人物的问题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为正确认识社会诸方面的关系,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提供了基础。
第21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单选题“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表明_。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的桥梁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C:实践能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D:实践的需要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解析】恩格斯曾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句话的意思是,社会需求是第一推动力,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来自实践需求。
第22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单选题下列对“潜意识”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
A:人对事物的一切感性认识,都是潜意识的结果B:艺术创作主要是感情活动,感情活动与潜意识密切相关,所以必须进人潜意识才能更好地进行艺术活动C:潜意识能够充分诱发人的创造力,使人具有超出一般人的能力D:我国古代文人的作品,都是酒醉之后,潜意识得到诱发而创作出来的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解析】A项表述过于绝对,不合常识,排除。
C项“使人具有超出一般人的能力”在文段中无从体现,排除。
D项“都是酒醉之后,潜意识得到诱发而创作出来的”与文中“多数人的作品并非都是醉中之作”不符,排除。
由第一段可知,B项说法正确,当选。
第23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判断题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进程,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_参考答案:错误本题解释:【答案】N。
解析: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进程,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故本题判断错误。
第24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单选题“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再多一度春秋”,这副对联所隐含的年龄是_岁。
A:121B:131C:141D:151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花甲,指六十岁,古稀指七十岁。
上联“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为一百二十岁加二十一岁,共一百四十一岁;下联“古稀双庆再多一度春秋”为一百四十岁加一岁,共一百四十一岁。
故本题答案选C。
第25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单选题“国家活动不断增加的法则”,即随着高度的社会发展,政府的活动必将随之增加的法则,又可以称之为_。
A:瓦格纳法则B:彼得原理C:帕森斯定律D:阿罗不可能定理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解析】A解析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瓦格纳认为,为满足较高的社会发展,政府活动也必然随之增加。
随着经济的工业化,关系会更加复杂,市场中的商业法与契约关系产要求建立司法与行政制度。
城市化与高居住密度将产生外部性,拥挤又需要政府进行干预与调节。
这一切都使政府活动的加强成为必需。
他的这一论断被称为“国家活动不断增加的法则”,又称“瓦格纳法则”。
第26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单选题有关专家指出,我国经过阶段性发展到当前阶段,在改革方面中央越来越强调要有前瞻性的规划,过去是走一步看一步,现在要总体设计,能够从一个更长远的目标去着眼。
强调要有前瞻性的规划的哲学依据是_。
A:意识都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B: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经历一个过程C:发展总是前进的上升的物质运动D: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答案】D。
解析: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对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故本题答案选D。
第27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判断题所谓的发展就是数量上的变化。
_参考答案:错误本题解释:【答案】N。
解析: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由量变到质变,又从质变到量变的无限交替过程。
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变化。
故本题判断错误。
第28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单选题以下各项关于我国建国后的土地改革政策描述不正确的是:_A:建国之初,我国颁布了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农民不仅获得了土地,而且对拥有的土地“有权自由经营、买卖和出租”B:从1953年到1957年我国进行了第一次土地集体经营的探索,将农民个体所有制变为集体所有制,建立了人民公社C: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邓小平提出并主张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1983年开始在全国广大农村全面推行,实现了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D:20XX年10月12日,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决定中提到:“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等权利。
”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农民对承包的土地只有占有权,没有所有权。
第29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单选题同情妇女,为妇女鸣不平,对男女不平等进行批判的古希腊戏剧是_。
A:被缚的普罗米修斯B:美狄亚C:俄狄浦斯王D:阿伽门农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
第30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单选题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只审査其_。
A:合理性B:合法性C:合法性或合理性D:合法性和合理性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行政诉讼法第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査。
故本题答案选B。
第31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单选题有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02年,他这一生可能经历哪些历史事件?_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虎门销烟义和团运动A:B:C:D: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解析】鸦片战争发生于年间;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于年间;甲午中日战争发生于年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于1900一1901年间;虎门销烟发生于1839年;义和团运动发生在19世纪末,以“扶清灭洋”为口号,针对对象为西方在华人士包括在华传教士及中国基督徒。
据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第32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单选题甲、乙共谋杀害在博物馆工作的丙,两人潜入博物馆同时向丙各开一枪,甲击中丙身边的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文物,造成文物毁损的严重后果;乙未击中任何对象。
关于甲、乙的行为_是正确的。
A:甲成立故意毁损文物罪,因为毁损文物的结果是甲故意开枪的行为造成的B:甲、乙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犯C:对甲应以故意杀人罪和过失损毁文物罪实行数罪并罚D:甲的行为属于一行为触犯数罪名,成立牵连犯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共同犯罪是指二个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达成共同的犯罪故意并实施犯罪行为。
本题明确指出甲、乙是共谋杀害丙,并同时向丙各开了一枪,由此很容易就得出甲、乙两人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未击中丙是一行为触犯两个罪,应是想象竞合,对想象竞合犯,应采取“从一重罪处断”的原则,按行为所触犯的数个罪名中法定刑最重的罪名定罪处刑。
因此,对甲只能以故意杀人未遂论处。
ACD项都是干扰项。
故本题答案选B。
第33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单选题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要是对_。
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B:科学文化的反映C: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D: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反映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解析】该题有一定的难度。
考生很熟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但具体回答社会意识主要是对社会存在哪些部分内容的反映,则不一定清楚了。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
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存在主要是指生产方式,那么,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也主要是指对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
所以选A。
第34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单选题从物质内容来看,社会财富是由_。
A:资本构成的B:交换价值构成的C:价值构成的D:使用价值构成的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解析】从物质内容来看,社会财富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D项正确。
第35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单选题赵某有事出国,走前把自己的一辆汽车交同事梁某存放,并约定保管期限为一年。
双方对保管费未作约定,则_。
A:梁某可无偿使用以作补偿B:可参照订立合同时当地市场价格确定C:可以梁某许可他人使用所得为补偿D:可由双方补充约定,未能达成协议的,视为无偿保管参考答案:D本。
- 1、本文档共69页,下载后即可获取全部内容。
- 2、此文档《2023年江苏南京邮电大学招考聘用模拟卷(带答案)》由用户(小兔子)提供并上传,付费之前,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进行举报或申诉。
-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 4、万象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谨慎购买。
- 5、本站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链接地址:https://www.2wx.com/view-7032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