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知识归纳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知识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知识归纳(6页珍藏版)》请在万象文库上搜索。



1、齐桓晋文之事文言知识归纳一、通假字无以,则王乎:以,通“已”,停止然则废衅钟与(本文有多处):与,通“欤”,语气词,表疑问王说:说,通“悦”,高兴为长者折枝:枝,通“肢”,肢体(一说,折枝,就是折树枝)刑于寡妻:刑,通“型”,作榜样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已,通“矣”,语气词,相当于“了”盖亦反其本矣:盖,通“盍”,何不;反,通“返”,回、归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通“途”,道路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愬,通“诉”,控诉、控告是罔民也:罔,通“网”,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头发花白,常比喻老人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已。
2、通“矣”,表确定语气二、古今异义吾何爱一牛:爱,吝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及,用来推及到至于兄弟:至于,推广到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妻子,妻子和儿女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中国,指中原一带然后从而刑之:从而,接着就三、词类活用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闻,使动,使听到无以,则王乎(本文有多处):王,名词作动词,行王道,成就王业,取得天下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异,意动,对感到奇怪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明,形容词作名词,视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形容词作动词,尊敬,爱护;老,形容词作名词,老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幼,形容词作动词,爱护;幼,形容词作名词,幼儿,孩童刑于寡妻:刑(通“型”),名词作动词,作榜样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肥甘,形容词作名词,肥美的食物轻暖不足于体与:轻暖,形容词作名词,轻暖的衣服危士臣:危:使动,使受到危害朝秦楚:朝,使动,使来朝见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国家;大,形容词作名词大的国家寡固不可以敌众:寡,形容词作名词,人口稀少的国家;众,形容词作名词,人口众多的国家弱固不可以敌强:弱,形容词作名词,弱小的国家;强,形容词作名词,强大的国家然后从而刑之:刑,名词作动词,处罚是罔民也:罔(通“网”),名词作动词,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树之以桑:树,名词作动词,种谨庠序之教:形容词作动词,谨慎从事,重视四、特殊句式判断句是乃仁术也夫子之谓也是诚不能也是折枝之类也是罔民也被动句百姓之不见保:见,表示被动省略句有牵牛而过(于)堂下者将以(之)衅钟将以(之)求吾所大欲也及(其)陷于罪必使(之)仰足以事父母宾语前置句臣未之闻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臣未闻之也”,之,代词莫之能御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莫能御之也”,之,代词何由知吾可也: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由何知吾可也”牛何之: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牛之何”,此处之是动词,去、往然则一羽之不举: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不举一羽”,之,起提宾作用夫子之谓也:即“谓夫子也”,之,起提宾作用舆薪之不见: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不见舆薪”,之,起提宾作用何以异: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以何异”未之有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未有也”,之,起提宾作用状语后置句王坐于堂上:即“王于堂上坐”构怨于诸侯:即“于诸侯构怨”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即“皆欲于王之朝立”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即“而以羊易之”树之以桑:即“以桑树之”主谓倒置句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即“百姓之谓我爱也,宜乎”五、一词多义道(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谈论)(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致负诚托,又乖恳愿(道路)(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道芷阳间行(取道)(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道理)之(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的)(牛何之(去、往)(臣闻之胡龁曰(助词,无意义)舍(sh舍南舍北皆春水(房屋)(sh舍之!吾不忍其觳觫(释放)(sh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停止)(sh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居住)(sh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舍弃,放弃)诚(诚有百姓者(的确)(是诚何心也(真的)(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真诚)(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果真,如果)庖丁解牛文言知识总结通假字砉然向然(向,通“响”)技盖至此乎(盖,通“盍”)技经肯綮之未尝(技,通“枝”)善刀而藏之(善,通“缮”)一词多义族(族庖月更刀(众,一般的)(每至于族(丛聚、集结之处)为(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介词,替)(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两处都是动词,分别译为解、作为)然(砉然向然/因其固然/怵然为戒(助词,形容词或副词词尾,表状态)(虽然,每至于族(代词,这样)乎(技盖至此乎(疑问语气助词,相当于“呢”)(依乎天理(介词,相当于“于”)(而况大軱乎(反问语气助词,相当于“呢”)(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形容词词尾)古今异义词(所见无非全牛(无非)古义:没有不是今义:只,不外乎(依乎天理(天理)古义:生理上的天然结构今义:天然的道理(虽然,每至于族(虽然)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视为止,行为迟(行为)古义:动作因此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每至于族(族)古义: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今义:事物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一大类(吾见其难为(难为)古义:很难做今义:使人为难(因其固然(固然)古义:本来的样子今义:表示承认某一事实,引起下文转折;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词类活用以无厚入有间(厚,形容词名用,厚度)良庖岁更刀(岁,名词作状语,每年)族庖月更刀(月,名词作状语,每月)倒装句技经肯綮之未尝(未尝技经肯綮,宾语前置)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于硎新发,介宾后置)合于桑林之舞(于桑林之舞合,介宾后置)省略句如土委(于)地怵然为(之)戒,视为(之)止,行为(之)迟判断句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也”表判断)、臣所好者道也。
3、(“者也”表判断)相关成语游刃有余:现代人使用它来比喻技术熟练高超,做事轻而易举。
4、目无全牛:一般用来指技艺达到极其纯熟的程度,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踌躇满志:文中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意思。
踌躇,一般用于形容犹豫不决的样子。
踌躇满志,指对自己取得的成就洋洋得意的样子。
5、切中肯綮:切中,正好击中.肯綮,是指骨肉相连的地方,比喻最重要的关键.切中肯綮是指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方向准,一下子击中了问题的要害,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批郤导窾批:击;郤:空隙;窾:骨节空处。
从骨头接合处批开,无骨处则就势分解。
比喻善于从关键处入手,顺利解决问题。
新硎初试硎:磨刀石;新硎:新磨出的刀刃。
象新磨的刀那样锋利。
比喻刚参加工作就显露出出色的才干。
亦作“发硎新试”。
官止神行:指对某一事物有透彻的了解。
庖丁解牛:厨师解割了全牛。
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技术纯熟神妙;做事得心应手。
善刀而藏:善:拭;善刀:把刀擦干净。
将刀擦净,收藏起来。
比喻适可而止,自敛其才。
- 1、本文档共6页,下载后即可获取全部内容。
- 2、此文档《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知识归纳》由用户(jxc3513)提供并上传,付费之前,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进行举报或申诉。
-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 4、万象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谨慎购买。
- 5、本站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链接地址:https://www.2wx.com/view-6718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