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中考语文二轮复习12文言文阅读专项复习习题





《2022中考语文二轮复习12文言文阅读专项复习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中考语文二轮复习12文言文阅读专项复习习题(22页珍藏版)》请在万象文库上搜索。
文言文阅读鱼我所欲也一、阅读鱼我所欲也,完成15题。
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4、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A.得之/则生B.呼尔/而与之C.行道之人/弗受D.此之谓失/其本心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邻)B.死亦我所恶(讨厌,憎恨)C.所欲有甚于生者(在)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获得)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名轲,春秋时期思想家,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5、B.选文开头从人们常见的欲望谈起,用当时难得的食物(鱼与熊掌)设喻和类比,举例浅近,说理深刻。
6、C.选文段中“行道之人”“乞人”不愿受侮辱去得到那点饮食来活命,这是从反面举例诠释了“舍生取义”的观点。
7、D.选文段中分析了“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三个原因,其中“宫室之美”指国家方面,“妻妾之奉”指自家方面。
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8、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通读选文,谈谈对“本心”的理解和如何守住“本心”。
二、阅读鱼我所欲也,完成69题。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亦我所欲也是进亦忧(范仲淹岳阳楼记)B.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屋舍俨然(陶渊明桃花源记)C.所恶有甚于死者于厅事之东北角(林嗣环口技)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一狼得骨止(蒲松龄狼)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故不为苟得也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B.贤者能勿丧耳贤人能够不丢掉罢了C.呼尔而与之没有礼貌地吃喝着给他D.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邻因害怕死亡而不接受本文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
下表对本文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共同特点进行了梳理,请在空缺处填写相应内容。
篇名|示例|项目列举事例运用排比运用对比鱼我所欲也乞人不屑“蹴尔”之食的事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把“”与“”在财富数量上作对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守城方得“地利”却“”的事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把“多助”与“寡助”的结果作对比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013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孟子告子上)【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
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
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
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
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
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选自墨子)【注释】予:给,送。
子:你,代词。
履:鞋子。
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故患有所不辟也()(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今谓人曰()(何故()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甲】文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具体来说是用_这个比喻来阐述_的观点;【乙】文论证层层深入,首先论证了帽子鞋子不如手脚珍贵,其次论证了_,然后论证了生命不如义珍贵,最后强调了_的中心论点。
【甲】【乙】两文都阐明了“义”的重要性,您认为“义”的内涵是什么?今天还有坚持的必要吗?为什么?唐雎不辱使命一、阅读下唐雎不辱使命,完成1417题。
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日:“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四)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A.请广于君推而广之广开言路大庭广众B.以大易小轻而易举平易近人易如反掌C.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欲擒故纵畅所欲言欲盖弥彰D.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闻风丧胆闻鸡起舞闻名遐迩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安陵君因使唐单雎使于秦。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选自战国策。
文章记叙了唐雎为维护安陵国尊严进行外交抗争的故事。
B.选文中,秦王以“天子之怒”恐吓唐雎,唐雎以“布衣之怒”震慑秦王。
C.选文主要通过对唐雎的神态和动作描写,塑造他不屈不挠、大智大勇的形象。
D.选文句式丰富多彩,有长有短,有整有散,富有表现力。
本文通过人物语言塑造了唐雎这一“士”的形象,仿照示例,请对链接材料中晏婴的语言艺术加以分析。
【链接材料】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节选自晏子春秋)示例:句子: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分析:面对秦王的傲慢自大和咄咄逼人,唐雎沉着应对,先重复安陵君已经说过的理由“受地于先王”不肯易地是要守先人之土:进而以“虽“岂”的措辞,强化了“守士不易地”的立场,同时揭露秦王以空言索人国土的蛮横无理。
不过,作为外交辞令,唐雎的话只说己方态度,并未直斥暴秦,义正词严,有理有节。
句子:分析:送东阳马生序一、阅读下面文言材料,完成1821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命,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待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念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含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廉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节选自论语十二章)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假:借B.久而乃和和:暖C.同舍生皆被绮绣被:同“披”,穿着D.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快乐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策之不以其道B.不敢出一言以复全石以为底C.学而不思则罔濯清涟而不妖D.于我如浮云皆以美于徐公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A.(我)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会多次吃饭,(他)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
B.(我)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供给两顿饭,(我)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
C.(我)处在逆境中,店主人每天供给两顿饭,(他)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
D.(我)处在逆境中,店主人每天会多次吃饭,(我)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
用甲文的内容来印证乙文的观点,搭配最为恰当的一项是()A.余幼时即嗜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B.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C.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思而不学则殆D.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二、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2225题。
【甲】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师川外甥奉议:别来无一日不奉思。
春风暄暖,想侍奉之余,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
前承示谕:“自当用十年之功,养心探道。
”每咏叹此语,诚能如是,足以追配古人。
然学有要道,读书须一言一句,自求己事,方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不虚用功;又欲进道,须谢去外慕,乃得全功。
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则言下理会。
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节选自黄庭坚与徐甥师川书)【注】奉议:官名。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遗:_(非天质之卑卑:_(每咏叹此语,诚能如是诚:_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B.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C.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D.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
【甲】【乙】两段选文,两位长辈就“怎样才能学有所成”的问题,分别给出了建议。
结合选文内容,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
选文关键信息学习建议前提条件【甲】业精德成_热衷于学习【乙】养心探道第一条建议:_第二条建议:_全身心投入学习曹刿论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629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两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乙】诸军初至石头,即欲决战,陶侃曰:“贼众方盛,难与争锋,当以岁月,智计破之。
”既而屡战无功,监军部将李根请筑白石垒,侃从之,夜筑垒至晓而成闻峻军严声诸将咸惧其来攻。
孔坦曰:“不然。
若峻攻垒,必须东北风急,令我水军不得往救;今天清静,贼必不来。
所以严者,必遣军出江乘,掠京口以东矣。
”已而果然。
侃使庚亮以二千人守白石,峻帅步骑万余四面攻之,不克。
(节选自资治通鉴)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肉食者鄙.鄙:(忠之属也属:(公将驰之驰:(惧有伏焉伏: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彼竭我盈,故克之。
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夜筑垒至晓而成闻峻军严声诸将咸惧其来攻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曹刿与陶侃在指挥作战方面有哪些共同点?(李根和孔坦在战事中各自发挥了什么作用?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3033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节选自曹刿论战)【乙】呜呼!士不以天下之重自任,久矣。
言语非不工也,政事文学非不敏且博也,然至于临大事,鲜不忘其故、失其守者,其器小也。
公(乐全先生)为布衣,则颀然已有公辅之望。
自少出仕,至老而归,未尝以言徇物,以色假人。
虽对人主,必同而后言,毁誉不动,得丧若一,真孔子所谓大臣以道事君者。
(节选自苏轼乐全先生文集叙)【注释】颀然:高大的样子。
公辅:三公首辅。
徇:追求。
假:看待、对待。
人主:君主。
毁誉:毀谤和称赞。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又何间焉间:(小大之狱狱:(政事文学非不敏且博也博:(则颀然已有公辅之望望: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士不以天下之重自任,久矣。
认真阅读【甲】【乙】两文,说说曹刿与乐全身上有哪些共同品质?【甲】文中特别写到了曹刿和乡人的对话,这一情节在全文中的作用有哪些?请作简要分析。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3437题。
【甲】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
吾与诸候约,先入关者王之。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余悉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选自入关告谕)【注释】族;灭族。
偶语:两个人在一起谈论。
弃市:死刑。
案堵:即“安堵”,安居不变、安顿不动的意思。
霸上:地名,在咸阳东。
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不同的一项()A.上书谏寡人者诽谤者族B.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公问其故C.门庭若市烨然若神人D.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水落而石出者将选文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甲】文中齐威王给群臣吏民下达命令,【乙】文中刘邦入关前给百姓写告谕,他们这样做各有什么目的?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38-42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齐威王论宝齐威王、魏惠王会田于郊。
惠王曰:“齐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
”惠王曰:“寡人国虽小,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岂以齐大国而无宝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者与王异。
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
吾臣有盼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
吾臣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徙而从者七千馀家。
吾臣有种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
此四臣者,将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惠王有惭色。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注释:【会田】会,相约;田,打猎。
【檀子】人名。
后文盼子、黔夫、种首皆为人名,【为寇】做贼,这里指入侵。
【河】指黄河。
下列各项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吾妻之美我者B.问之客曰C.朝廷之臣莫不畏王D.由此观之下面对邹忌讽齐王纳谏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一个主题:文章讲述了战国时期邹忌劝说齐王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
B.两个人物:邹忌是形貌风流、怡然自得、善于辩论、勤于政务的贤士;齐威王是知错能改、从谏如流、革弊鼎新的明君。
C.三层结构:写家事妻私我、妾畏我、客求我:写王之蔽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海之内;写赏赐上赏、中赏、下赏;写事态发展家事、国事、天下事。
D.四个特点:全文类比设喻,以小悟大;叙事有虚有实,虚实相生;结构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语言亦庄亦谐,有重有变。
下面对齐威王论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魏惠王的珠宝的确是世所罕见,发出的光芒能照亮车前车后各十二辆车的距离。
B.齐威王与魏惠王对财宝的理解不同,魏惠王以珠宝为宝,齐威王则以人才为宝。
C.齐威王心中的人才有檀子、盼子、黔夫等武将,还有种首这样道不拾遗的文臣。
D.齐威王的人才观,不管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是非常正确的,值得我们借鉴。
请用三个“/”给齐威王论宝一文画线处断句。
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徒而从者七千馀家。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陈涉世家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346题。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
- 1、本文档共22页,下载后即可获取全部内容。
- 2、此文档《2022中考语文二轮复习12文言文阅读专项复习习题》由用户(夜归人)提供并上传,付费之前,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进行举报或申诉。
-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 4、万象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谨慎购买。
- 5、本站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链接地址:https://www.2wx.com/view-6703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