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论文-10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护理体会.doc
《临床医学论文-10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护理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论文-10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护理体会.doc(4页珍藏版)》请在万象文库上搜索。
1、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实践杂志,2006,15 (9): 703 [10]王[9]任平,张振梅1 (9): 1421-1422加强神经病学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198.31 (4): 195 [8]朱建莲亲情输入法在急性脑梗死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 (7): 25脑卒中早期家庭护理措施[梁科[6]王小语,张.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00年2001年:435脑血管疾病治疗学[M]内科急救治疗学[M]。第3版韩重言[3]匡贺玲.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506内科护理学[M].第2版姚天津:天津科学技术
2、出版社,1998临床内科学[M][参考文献] [1]另外,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要按时服药,继续功能锻炼和适当的体力劳动,促进血液循环,保持良好的情绪,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保证足够的热量,多吃高蛋白、高能量、高维生素的食物,少吃低盐、低胆固醇、低脂肪,多吃蔬菜、水果和植物油。避免暴饮暴食。建议患者放弃烟酒等不健康习惯。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塞的根本原因。高血压、糖尿病等原发病应积极治疗。注意出院后对患者的指导。2.6做好饮食和出院指导。随着患者病情的好转,能坐稳后要及时走动和锻炼。并指导患者进行站立平衡训练:双手站立-单手站立-单手站立-单手站立-单手站立-单手站立-站立三级平衡【10】行走训练:
3、指导患者先站立不动,由慢到快,循序渐进,防止肢体功能障碍:每4小时做20分钟被动肢体运动和按摩,帮助患者做关节拉伸、内旋、外展等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保持四肢在功能位[9]然后练习翻身,促进肌肉力量的恢复。具体方法如下:语言障碍者听录音,从简单的发音、单词、短语入手,反复训练说绕口令,促进语言功能的恢复。首先评估病人的肌肉力量,然后和家属一起制定锻炼计划。因此,应尽早进行康复治疗,肢体功能恢复越早越好[8]临床上,当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醒,神经系统症状48小时内不会加重,应开始康复治疗。如果肢体停止运动1周,可引起肌肉萎缩[7]因此,肢体运动和语言功能的恢复成为康复的重点,康复的目
4、标是最终恢复患者的行走和语言清晰度,最大限度地减少残疾。肢体运动和语言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影响家庭社交生活2.5加强肢体功能和语言锻炼因急性脑梗死而出现肢体偏瘫的患者数量众多,其中偏瘫76例,失语或言语不清18例。由于护理得当,除2例死亡外,106例无褥疮发生。用温水清洗身体,保持皮肤清洁,促进血液循环。对于不适合翻身的昏迷、危重、肥胖患者,可在身体受压部位放置水袋。水袋中水的流动可以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局部压力。如有必要,使用气垫床和气球。一、保持床的清洁、干燥、平整、无杂物。建立床边翻身操作,每隔1 ~ 2小时给病人翻身一次,因此要尽早加强皮肤护理,预防褥疮2.
5、4.4褥疮的预防据报道[6],脑血管疾病引起的偏瘫病人如不采取预防措施,20小时内即可发生褥疮。通过以上预防护理,该组患者基本没有便秘。必要时灌肠压力要低,不能超过600ml。为了避免加重病情,对于少数便秘患者,应及时给予口服泻药,注意多吃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平时也要教会患者往结肠蠕动方向按摩小腹,促进肠道蠕动。所以,要及早预防。第一,患者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训练其卧床排便,给患者创造排便环境,注意用屏风遮挡,教患者如何在过往病例中用力。多数患者在入院后一周内出现便秘,便秘患者强行排便可使颅内压增高,进一步加重病情2.4.3预防便秘。急性脑梗死患者由于需要长期卧床,胃肠蠕动减慢,
6、容易出现便秘。每天更换一次引流袋,用0.05%碘伏棉球擦洗会阴,按时取尿送检,留置导尿管期间警惕尿路感染。用0.9%氯化钠500ml和庆大霉素80,000 U进行膀胱冲洗,每日2次2.4.2预防尿路感染对于尿潴留或尿失禁患者,应留置尿管,用微量泵通过加热器使营养液以30 ~ 50 ml/h的恒速进入胃管,以避免口服喂养,防止患者因呛咳引起吸入性肺炎意识障碍。应采用管饲饮食,每次200 ~ 300 ml,两次之间加一次水。为防止插管堵塞,应及时吸痰,维持气道湿化,每日两次进行导管切口护理。同时对呼吸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间歇吸氧,保持气道通畅,动作要轻柔、无创、敏捷。每次吸痰时,吸痰
7、管在口鼻的各个部位都要特别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管和用于吸痰的无菌液体要保持无菌。当痰粘稠时,每4小时给它雾化吸入。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护士双手合十,适度捶腔,摇动患者背部,从两侧向中心自上而下重复5-10分钟,促进痰液排出;如果患者咳嗽反射较弱,在吸气结束时,护士可用手指轻轻按压环状软骨下缘与胸骨交界处,刺激其咳嗽,帮助患者翻身,并定时轻拍其背部,帮助排痰。对于昏迷患者,应使其头部偏向一侧,并及时吸痰,防止因痰、呕吐物引起窒息或肺炎。注意多功能摇床的使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取半坐卧位。对于意识清醒的人,应该鼓励他们深呼吸,然后用力咳嗽,尽量把痰咳出来。一旦发生感染,肺部痰液就会增多。本组1
8、9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常因年老体弱导致呼吸功能减弱,尤其是昏迷患者,咳嗽、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口腔分泌物残留。肺部感染2.4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2.4.1肺部感染的预防急性脑梗死多发生于老年人,其中60岁以上85例,占该组的80%。如果意识清醒的人突然出现平时说话口齿不清、嗜睡、反应迟钝,就要考虑新的梗死,必须加强监护,经常巡视病房,采取紧急措施。如果患者血压升高超过22.67/12.67kPa,呼吸急促,脉搏增快超过100次/分,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大量甘露醇可引起肾脏损害,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功能不全[4],并进行24小时连续心电图、血压和血氧监测。如有脑疝,应立即给予20%甘露
醇250ml,8例脑疝应在30分钟内完成快速静脉输注。2例死亡病例中,若患者一侧瞳孔散大或伴有剧烈头痛、呕吐等症状,应考虑脑疝的可能。因为急性脑梗死患者大多病情危重,所以要密切观察意识、瞳孔、呼吸、血压、脉搏、体温的变化。2.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2.2安全护理应注意急性梗死所致意识障碍或偏瘫的安全,防止坠床或跌倒,对躁动者采取保护措施。如专人陪护、床边护栏、双手束缚、防止患者拔各种管子翻身下床的帮助和支持,可使患者感到温暖和亲切,消除恐惧和焦虑,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愉快地再次接受治疗,生活上主动关心患者和体贴,让失语或口齿不清者用语言交流需求;对于严重梗塞、意识障碍、偏瘫、生活不能自理
等患者。,应该允许亲属陪同。其次,向患者说明病情的关键期在发病一周内,大多数典型病例脑水肿在1 ~ 2天内达到高峰[3],可能向好的方向发展,也可能向坏的方向发展,还有可能继续梗死,让家属和患者对什么是脑梗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首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或方言热情地向家属和患者介绍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病程、时间和预后。针对家属和患者的这种心理状态,在安慰家属和患者时,让家属和患者意识到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已经丧失吞咽功能的患者,他们更加害怕和失望。患者和家属怀念发病前的健康状况。而突发性失语或口齿不清,更担心预后和未来生活质量,往往会导致焦虑,表现为饮食不足、
失眠、便秘等偏瘫后的急躁、悲观情绪。患者及家属难以接受目前的现实[2]本组有偏瘫76例,失语或口齿不清18例,角度偏斜3例,会厌麻痹3例,暂时性吞咽功能丧失。大多数患者在安静休息和睡眠时发病。后来或者第二天早上发现不能说话,一个肢体偏瘫或者失语等。2.1心理护理急性脑梗死起病急,多在无其他前驱症状时发生。入院后,所有患者均经CT扫描证实不同部位有梗死灶,符合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偏瘫76例,一肢失语18例,入院时意识不清11例,年龄分别为88岁和36岁。平均年龄72.5岁,其中36 ~ 21例,60 ~ 38例,71岁以上47例。本组106例患者均在我院住院,其中男性56例,女性50例。摘要:通过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0月收治的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到心理、安全、病情观察、并发症预防、肢体功能锻炼、语言训练、饮食及出院指导等方面的护理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应予以足够重视。如果护理措施落实不到位,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临床论文——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关键词】脑梗死;急性病;急性脑梗死的护理是丘脑供血障碍引起的脑缺血缺氧引起的脑软化症,相当严重[1]除了积极配合治疗外,基础护理对预防进一步梗死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 1、本文档共4页,下载后即可获取全部内容。
- 2、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付费之前,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进行举报或申诉。
-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 4、万象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谨慎购买。
- 5、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链接地址:https://www.2wx.com/view-6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