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之路】(新课标)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钻石卷 专题综合测试 稳态与环境(含13年高考真题、模拟)
《【状元之路】(新课标)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钻石卷 专题综合测试 稳态与环境(含13年高考真题、模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状元之路】(新课标)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钻石卷 专题综合测试 稳态与环境(含13年高考真题、模拟)(12页珍藏版)》请在万象文库上搜索。
答案(1)物种的名称(种类、丰度)和数量(生物量)
1、 (2)2年生禾本科地上生物量植物的种类(生物多样性、物种丰富度)
(3)禾本科和豆科之间的竞争
(4)垂直(空间)
(5)在分解者的作用下(微生物分解)
2、 (5)在分解者的作用下,无机养分不断回流到土壤中,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因此,铺设干草层可以有效地治理盐碱地。(4)放牧和割草不仅影响地面植物的生长,还影响土壤中小动物和微生物的数量和分布,从而改变草地群落的垂直结构。(3)放牧草地和中低强度割草草地可以发现牲畜喜欢吃禾本科和豆科植物。各种植物之间的竞争发生了变化。随着刈割强度的增加,草地地上生物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图中物种丰富度呈上升趋势。(2)根据图片分析,放牧草地有利于二年生植物的生长。在割草地,有利于禾本科植物的生长。
3、 分析(1)在调查物种丰富度时,首先要选择一定大小的样方,识别并统计物种的名称(种类、丰富度)和数量。
4、 (5)放牧量和割草量的增加会导致土壤盐渍化的加剧。研究团队通过大量实验发现,铺设干草层可以有效治理盐碱地。主要原因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5、 (4)放牧和割草不仅影响地面植物的生长,还影响土壤中小动物和微生物的数量和分布,从而改变草地群落的_ _ _ _ _ _ _结构。
6、 (3)中低强度放牧草地与割草草地的比较表明,牲畜喜欢吃_ _ _ _ _ _ _植物,导致各种植物之间的_ _ _ _ _ _ _ _关系发生变化。随着刈割强度的增加,草地的_ _ _ _ _ _ _ _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7、 (2)在放牧草地,有利于_ _ _ _ _ _ _植物的生长;在割草地,有利于_ _ _ _ _ _ _ _ _植物的生长。
(1)研究小组首先选取一定大小的样方,确定并计数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个
答(1)内吞作用的预防、监测和消除
(2)身份信息交换
(3)淋巴因子B细胞
(4)动物细胞培养
19.(9分)(2013北京海淀2号模式)在草原设置固定样地,研究不同程度放牧和割草的地上生物量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体外细胞增殖技术是动物细胞培养效应T细胞与抗原侵入的相应靶细胞结合,使其裂解死亡。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可分泌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B细胞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在细胞免疫过程中,T细胞
DC细胞通过胞吞作用吞噬外源抗原。
(4)DC细胞的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医学。DC细胞免疫疗法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获得患者的DC细胞,通过_ _ _ _ _ _ _ _技术在体外增殖,然后回输到患者体内,提高清除抗原的效果。
(3)当T细胞产生免疫效应时,T细胞产生的_ _ _ _ _ _ _ _可以刺激_ _ _ _ _ _ _ _ _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效应细胞还可以直接作用于抗原侵入的靶细胞,产生_ _ _ _ _ _ _ _免疫。
(2)抗原经2)DC细胞处理后,细胞外的一种特定结构能与T细胞表面具有_ _ _ _ _ _ _ _ _功能的受体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S2)激发T细胞的免疫效应。这个过程被称为细胞间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1)DC细胞能将外源抗原吸收到细胞内,并通过_ _ _ _ _ _ _ _ _ _分解。同时,免疫调节还可以对付体内的异常细胞,这就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功能。
答案(1)载体蛋白(离子通道)增加。
(2)外部正电位和内部负电位
(3)对钠离子的通透性迅速增加,且增加幅度较大;K+渗透率增加缓慢,增加幅度较小。
(4)钠离子迅速流入细胞膜。
18.(8分)(2013河南郑州,模型1)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它在免疫反应中具有强大的摄取、加工和传递抗原的功能。(4)结合题图和课本内容,动作电位是Na+通过细胞膜快速涌入引起的。(3)根据图谱分析,神经元对Na+的通透性在受到刺激时迅速增加,而且增加。对K+的渗透率增加缓慢,增加幅度较小。(2)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受刺激产生一个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细胞消耗能量,细胞内ADP含量会增加。
分析(1)载体蛋白是细胞膜上控制离子通透性的结构物质。
(4)根据这个过程中膜电位和离子通透性的变化,可以推测动作电位主要是由哪种离子变化引起的?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分析细胞膜在受到刺激时,对Na+和K+的通透性是如何变化的。
na+: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k+: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2)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的膜电位表现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请根据图片回答问题:
(1)细胞膜通过控制细胞膜上的_ _ _ _ _ _ _ _来控制离子渗透性。下图是细胞膜对Na+和K+的通透性以及神经细胞接受刺激过程中膜电位的变化(gNa ++和GK+分别代表Na+和K+的电导)。细胞膜的离子渗透性可以用电导(G)来表示。
答(1)神经递质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含量神经-体液
(2)葡萄糖、脂肪和糖原的蛋白质
(3)1胰岛B细胞膜上的葡萄糖受体自身免疫
(4)测量各组大鼠的血糖浓度,蒸馏水A、C、B等量。
桑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但不能降至正常水平。
17.(10分)(2013广东肇庆模式1)动作电位的产生与细胞膜离子通透性的变化直接相关。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桑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但不能降到正常水平。(4)在探索桑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降血糖作用的实验中,自变量是有无桑叶提取物。因变量是大鼠的血糖浓度。抗体2可与组织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使组织细胞无法识别胰岛素,血糖无法降低。这种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这种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3)分析问题图谱。抗体1与胰岛B细胞膜上的葡萄糖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浓度升高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浓度升高(2)根据图我们可以知道胰岛素降低血糖的机制: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增加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细胞内蛋白质、脂肪和糖原的合成。
分析(1)血糖平衡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
数量(仅限)
在实验开始时(毫摩尔/升)
4周后(毫摩尔/升)
828
920
608
165
498
070
④实验结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③实验结果:
请根据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完成“组”一栏,从上到下的顺序是_ _ _ _ _ _ _ _(用A、B、C表示)。
D.4周后,测定各组大鼠的血糖浓度,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期间各组大鼠喂普通饲料,自由进食。
C.C组大鼠灌胃2 mL/d桑叶提取物,A、B组大鼠灌胃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的桑叶提取物
B.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②实验步骤:
A.随机选取10只大鼠作为A组,其余20只大鼠制成实验性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B组和c组。
①实验材料和仪器:相同生理条件的健康大鼠30只,桑叶提取液、蒸馏水、血糖仪等。
(4)为了研究桑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研究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从免疫学的角度来说,这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属于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3)糖尿病的原因之一是患者血液中存在异常抗体(图中抗体抗体2)。
(2)根据图分析,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 它增加了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促进了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另一方面, 能促进细胞内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的合成
请分析回答:
(1)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葡萄糖受体受到刺激而兴奋,最后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_ _ _ _ _ _ _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导致胰岛素分泌增加;从图中可以看出,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也受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的影响
答案c
简答题(共40分)
16.(13分)(2013年北京东城第一模)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机体各组织器官的能量供应具有重要意义。胰岛素是维持血糖平衡的重要激素。
回答a
15.(河南郑州,2013)右图是一个生态系统在平衡状态下的能流图,其中A、B、C、D分别代表不同营养级的生物类群。理解此图的正确说法是()
A.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A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减去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包含在B. D中的能量与包含在C中的能量之比就是能量从C转移到D的效率。
C. B吸收的能量大于B、C、D呼吸消耗的能量之和。
D.因为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一定的,B得到的能量越多,C和D得到的能量就越少。
分析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A是错误的;C向D的能量转移效率是指D吸收的能量与C吸收的能量之比,B项错误;B同化的能量大于B、C、D呼吸消耗的能量之和,因为一部分能量流向分解者,C项正确;B获得的能量越多,留给C和D的能量就越多,D是错的。
答案b
14.(2013河北石家庄模型1)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来自无机环境。
B.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C.使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告有害昆虫可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D.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些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的。
分析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可以来自无机环境,也可以来自生物。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只有输入太阳能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特种辣椒的驱虫效果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C.蔬菜和黄瓜从螃蟹的排泄物中获取营养,所以蔬菜和黄瓜也可以作为分解者。
D.这个生态系统中的螃蟹、浮菜、黄瓜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分析生态系统是农业生态系统,人类的作用非常关键(灌溉、施肥、除草等。),而且不仅仅需要输入光能来维持稳定。A项错误;蟹粪中的有机物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盐后,才能为蔬菜和黄瓜提供养分。C项错误;群落是指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而不仅仅是螃蟹、浮菜、黄瓜。错误D;辣椒的驱虫作用显然是通过化学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来实现的。B项中适当漂浮蔬菜和黄瓜所需的肥料来自螃蟹的排泄物,在温室中种植一种特殊的辣椒来驱虫。
回答a
13.(2013吉林一中二模)一个生态养殖大棚里,螃蟹养在水底,无土蔬菜漂浮在水面上,黄瓜藤蔓在水面上枝繁叶茂。
答案b
12.(2013年安徽省示范性名校联考)图为良性状态下封闭生态池的碳循环模式。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可以在无机环境和异养生物之间输入行为信息①。
- 1、本文档共12页,下载后即可获取全部内容。
- 2、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付费之前,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进行举报或申诉。
-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 4、万象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谨慎购买。
- 5、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链接地址:https://www.2wx.com/view-5666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