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114
《实习11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习114(13页珍藏版)》请在万象文库上搜索。
一共做7次实习。
练习步骤
根据提供的数据文件(dgxxq.zip),显示原始图像;
制作界面;
自动轮廓选择;
注:第一次实习:实习1
第二次实习:实习3
第三次实习:实习5
第四次实习,第五次实习:实习6,实习7,实习8,任选其二。
1、 您可以在图形界面中放大、缩小和移动显示区域。放大范围和移动距离可以用鼠标确定,选择的轮廓线用不同于原图的颜色线表示。
2、 要求对话框要美观直观,用不同粗细的线来表示出图曲线和第一条曲线。
调用对话框获取用户对新编制的垂直间隔的要求。
实践要求
3、 显示文件中的所有等高线,用不同粗细的线显示不同类型的等高线。
文件内容:
10000//纸张比例
//工作表左上角和右下角的坐标值
7011//轮廓类型值
//高程值
4//等高线上包含的点数
()//线上各点的坐标值
实践软件
c,VC还是VB
资料描述的区域为流水形成的丘陵地貌,山体破碎,多冲沟多坡。
其中坡多为凸坡,谷多为V型谷,垂直间距5m。
信息描述
4、 文件垂直间距为5m。可以了解空间数据文件的存储原理、读写方式,自己设计程序,实现图形界面的缩放、移动等基本功能,用户交互自动提取等高线。
实习的目的
通过作业,学生可以掌握自动地貌综合的原理和方法。
居民笔记的等级:
县级25毫米(14k)等腰
主村75mm(12k)仿宋。
其他村25mm(10k)模仿宋。
练习步骤
首先,在纸上画画(浅蓝色)
绘制轮廓(黑色)
抽水系统(青色)
选择居住区中孤立的图形(黑色)。
居民汇编(主要街道和次要街道)(黑色)
道路和附属设施汇编(黑色)
写笔记(黑色)
练习用八条等高线的自动选择
实习的内容
等高线的自动选取≮道路网格图上的面积一般≮2cm。
普通公路改为高等级公路。
整合道路时,道路网格上的面积为2mm2。
5、 在这个区域内,可以废弃2-3个小型农村居民点,可以比较不同密度的居民点房屋。
哈希类型:通过选择独立房屋:
6、 选择重要的住宅:居住区中心的道路路口、河流交汇处,选择体现居住区范围和形态的独立住宅。
街区式:放弃次要街道,合并街区。
7、 在农村居民点简化中,要注意体现街区型和散列型居民点的特点,保持街区型主通道和散列型居民点的分布范围和密度比较。
(1)建筑区和空地区:
密集街区::合并街区(删除小街)
删除不重要的(小)边缘建筑
稀疏街区:选择居住区的方法
(2)建筑面积与街道面积的比较:
夸张的街道符号必然会占用街区面积,造成建筑面积的减少。面积减少的街区凸凹角会通过放弃次要街道来补偿。
正确反映住宅区内部建筑面积与非建筑面积的对比,地块内的基地面积、
由密集块体组成的块体单元,面积一般为16-25mm2。
选择与简易公路上方道路相连的主街,不成功的为次街。
正确反映玉树县城平面图形的不规则结构特征,在选街时不随意拉伸街道是非常重要的。小区周边选择一半的小型独立住宅,稀疏的街区,保持小区的轮廓,是非常重要的。
(5)总结居住区的外围轮廓特征:
确定居住区域,保持外围边角清晰。
(4)总结区块内部特征;
合并,删除和夸大的方法,总结建筑地段的图纸。
(3)选择次要街道;
有利于反映居民的图形特征和街道网络的密度对比。
(1)选择居民用地中的位置对象:
塔楼热电站气象站油库
(2)选择铁路、火车站和主要街道(连续性强;与高速公路相连;与火车站和机场相连)需要沿符号中心线向两侧加宽和描绘铁路和主要街道。
在简化玉树县的城市规划时,应遵循简化城市居民形状的程序(见sxtif文件)
绘图方法|
主要道路(棕色地貌、蓝水系)包括铁路、铁路、简易公路、大车路和在建道路。
信息描述
位于吉林省,最大的城市居住区是玉树县,从平面图形结构来看是不规则的。其他居住区为农村居住区,多为街区式、哈希式,居住密度为中等密度。
实践目的
掌握城市居住区和道路网制图综合的原理和方法。
8.实践城市居住区与道路制图综合
实践内容
城市居民区和道路网的地图合成,比例尺为1:50000;新量表1;100,000
说明河谷侵蚀强烈,使河谷明显。有些谷底等高线可以向上延伸,但应< 1/2垂直间距;
练习步骤
首先,在纸上画图。
内部轮廓;
河流;
点、等高线和地貌符号;
画地貌结构线,编等高线,选择大、长、深的山谷,优先选择代表马鞍的山谷。最小谷间距为2-3 mm,以控制谷的选择,并使等高线相互协调。双线冲沟图宽度小于4 mm时,改为单线表示。
用线勾选要选择的山谷的底线。
一般河流弯曲< < 6mm时,注意河流与等高线的适应关系;
在图上选择长度≥3mm,间距≥3mm的冲沟。虽然很多短冲沟比上述指标小,但在形成特征时可以夸大。
所有200m整数倍的等高线均表示为米曲线;选择5-6个高程点和等高线。
综合要求
新绘制的垂直间距为40 m,垂直间距为20m。斜坡呈凸形,山顶呈圆形,山谷多呈V字形。
信息描述
该地区为流水形成的丘陵地貌,沟壑发育,山体破碎(见文件sxtif)。
实践目的
通过作业,学生可以初步掌握地貌综合的原理和方法。数据比例尺为1: 10万,新编制的地图比例尺为1: 20万。
练习步骤
首先,在纸上画图。
绘制轮廓(黑色)
画一条河(先主流,后支流)(青色)
注意河流名称(青色)
F5:放大;F6:动起来;F7:减少;
F8:手动加分;F9:回点;F11:改变跟踪方向;
F12:捕捉线程结束;CTRL+鼠标右键:自动关闭区域
七道流水侵蚀地貌的实践制图综合
实践内容
侵蚀地貌制图的综合尺寸如下:
清水江注入5mm (11k)左斜宋体;
其余河流用0mm (9k)左斜宋体标注,河流名称的字距一般不超过5倍字号。
地图上应注明长度≥5cm的河流名称,并明确区分主支流关系。
选择河流时,应按照由大到小、由主到次的顺序进行。简化河道弯道时,要注意反映不同断面、不同河道的弯曲程度,比较有特点的小弯道,可以夸大。
一般图上小于6mm的河湾可以删除。由单线表示的河流根据其在图表上的长度以不同的线粗细进行描绘:
主流:3-4mm粗线;
1cm长的支流;用1-15mm线粗描述;
2cm长支流:1-2 mm粗线;
支流长度> > 5cm: 1-3mm粗线。
这个地区的河流都用单线表示。选取时应正确表示水系呈树枝状,即支流众多且不规则,从不同方向以锐角汇入主流,形成形如树枝的图形特征。
全面的图纸要求
选定的河流边界尺度为8-1cm。
绘图方法
主要的清水河,其支流较为顺直和弯曲,从北到东南形态各异,支流汇聚形成典型的树枝状水系。
信息描述
该区域位于陕西省Xi市附近(见文件sxtif)
实践目的
通过实践,使学生掌握小比例尺地形图水系简化的原理和方法。基础数据图比例尺为1: 50万;新地图的比例是1:100万。
六合系统制图综合实践
实践内容
水系制图综合
注意:
不要用太多颜色,一般选择三种颜色;
不要用太原始的颜色,要用多种颜色。
新建项目文件,依次添加湖北省卫生事业地图面、线、点文件(wt、wl、WP);
了解湖北省各条线的含义;
确定色阶背景色的色调组成;
创造传奇
图例的位置应适当,以保证绘图的流畅和平衡;
填色;
同一级别的颜色填一次后,再填另一个级别的颜色;
图外部加工
添加一个图片框,写上图片名称,类别,名称等。
统计资料
单位:张/千人
≥6襄阳市、宜昌市、沙洋县
3-6十堰、武汉、赤壁市、崇阳、黄石
5-3神农架林区、宜城市、安陆市、应城市、蕲春县、铜山县
0-5谷城县、老河口市、兴山县、来凤县、五峰县、宜都市、荆门市、
江陵县、潜江市、京山县、云梦县、阳新县、武穴市、罗田县、
5-0陨石、竹溪、巴东、建始、恩施、利川、咸丰、宣恩、鹤峰、保康、南漳、远安、当阳市、松滋、公安、石首、钟祥、天门、大冶、习水、英山县。
≤5肥西县、竹山县、房县、长阳县、枣阳市、广水市、大悟县、孝感市、汉川市、仙桃市、监利县、麻城市
色阶背景色设置要求
因为每个颜色层代表一个数值,所以颜色层之间应该有明显的区别;
色彩的排列要有一定的逻辑顺序才能正确地表示数量特征,即表示各种数量特征的区域色彩要按照一定的深度比例或冷暖变化;
通常具有相似的颜色,
少量和大量
低饱和度和高饱和度
高亮度和低亮度
冷色调和暖色调
少量和大量,颜色的变化规律是:
厚冷-轻冷-轻暖-厚暖
注:表示河流径流、降水等现象时。,规律是相反的。数值越大越冷,数值越小越暖。
湖北省卫生服务地图——这个地图是以县为单位划分的,按照县市千人拥有的床位。
整个区域分为六个等级,表示数量关系。
练习五色背景练习
通过实践,掌握色阶背景色设计的原理和用计算机配制色阶背景色的方法。
编辑完成后,将编辑好的图形元素保存到相应的符号库中,成为系统库中的子图像。选择修改符号编辑框来移动和改变编辑框的大小,直到合适的位置。编辑框的中心线和中间的十字分别控制符号的基线和中心点。
练习步骤
首先,在纸上设计上面的地图符号;
在MAPGIS“编辑系统”中选择“其他”菜单下的“编辑符号库”功能;
充分利用系统提供的编辑工具准确绘制符号;
在“设置”菜单下,选择“参数设置”菜单项,打开“符号编辑框可见”复选框,屏幕上将出现符号编辑框。
实习的内容
设计表上用到了以下的点阵图符号:银行、地铁站、医院、学校、酒店、餐厅。
环形样本图:
橄榄石
绿色的
深绿色
高级别
橙红色
橙色的
黄色橙色
练习用四点地图符号的设计
熟悉地图符号的组成部分;
理解视觉变量在地图符号设计中的作用;
掌握地图符号设计的基本原理。
戒指的颜色一定要自然;
完成绘图,如写名字、班级、姓名、画轮廓等。
在其他子菜单中选择编辑颜色E下的编辑颜色代码,按照以下比例分配各中间色;
橙色=黄色+洋红色
绿色=黄色+绿色
紫色=洋红色+青色
橙色=黄色2+洋红色1
橙色=洋红色2+黄色1
紫色=青色1+洋红色2
黄绿色=黄色2+青色1
紫色=洋红色1+青色2
在色环的相应位置填写橙、绿、紫三种标准间颜色;
最后,混合其他中间色。
线和面文件(ll.wl,ll.wp)加载到色环中;
在色环的相应位置填入青色、品红色、黄色三原色;
在区域编辑子菜单中选择修改参数,移动光标捕捉某个区域,系统将显示该区域的参数供您修改。选择所需的颜色,然后按OK。
使用颜色
在CMYK模式下混合青色、洋红色和黄色。
(视频见文件夹54至80)
练习三色环练习(颜料三色混合练习)
知色;
用电脑配色练习看54到80个视频(x经度;y)如下图所示:
在“工具-投影变换-单点投影”中做坐标系转换(54坐标和80坐标需要转换)
将转换为“秒”的坐标对复制到*。cpt模板。
通过地图编辑器中的“工具-投影变换-单点投影”功能,将购买的坐标对转换为地理坐标“秒”。
单个文件的投影变换
A.打开文件
在文件菜单下,打开要投影的文件,比如aa。WL;;
b .设置投影变换参数
选择“投影变换”菜单下的“执行投影变换”,在系统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投影变换参数;
c .进行投影转换
设置投影参数后,按“开始转换”按钮,文件被转换。按“确定”按钮,关闭参数设置对话框;
D.检查转换的结果文件
批处理文件的投影变换
A.直接选择投影转换菜单下的批量文件投影转换,在弹出的投影参数设置对话框中按以下顺序设置参数:
选择投影文件,如aa。WT,aa。WL,aa。WP;
设置投影参数:包括设置当前投影参数和目标投影参数;
b .开始投影变换
如何将1954年北京坐标系转换为1980年国家坐标系(简称54-80)
操作步骤:
在当地购买至少3个坐标对,并且在地图中均匀分布。
D.画一个相框
所有参数准备就绪后,按“确定”按钮,自动绘制所需的标准图框,生成的图框文件将自动保存在用户指定的文件中。
生成待转换图框的标准框(以1: 50000为例)
A.选择绘图框模式
选择1: 50000图框功能选项;
b、输入图框左下角的经纬度;
C.输入辅助选项和图框内容
包括图幅标题、坡度比例和垂直间距以及数据来源说明。
地图投影变换的步骤
MAPGIS投影变换系统的文件名是MAPGIS目录下的Win_proj.exe,您可以通过执行相应的文件名或调用主菜单中的投影变换按钮进入投影变换系统。
不同投影网格特征的观察和分析;
选择几个不同的投影进行投影变换。
实践中常见地图投影坐标网格的生成与转换
通过实践,熟悉MAPGIS投影转换系统,掌握MAPGIS生成的高斯-克鲁格投影、兰伯特投影、墨卡托投影等常用投影的坐标网格生成,不同投影之间的转换输出结果包括:
U1,U2;
投影常数:α
积分常数:k
长度比最小的纬度的纬度:φ0
纬度:φ
经度:λ
直角坐标:x,y
画出地图的经纬度网格。
输出要完整整洁,有条件的可以使用汉字和表格。编译源程序时,最好使用通用程序。由于这个原因,
IAG-1975椭球可用于地球椭球的数据:a=m,b=m。
制图区域
河北省
测绘中央经线:λ0 = 116000
标准纬度:ф1 = 37030′,ф2 = 41000′
主比例尺:1:500万
经纬度净密度:△ф = △λ = 10
编写正轴等轴测图的源程序。
投影公式
0:长度比最小的纬度;M0:可以看到比例尺的分母,用等轴圆锥投影可以编制我国不同比例尺、不同类型的地图。建国前,我国的地形图也是用这种投影作为数学基础的。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以南海诸岛为例)和各省(区)地图都使用了这种投影。
制图的计算机实践
实践用正轴等轴测截锥投影源程序的设计
圆锥投影,特别是正轴的等轴圆锥投影,在我国和一些中纬度国家应用广泛。
- 1、本文档共13页,下载后即可获取全部内容。
- 2、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付费之前,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进行举报或申诉。
-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 4、万象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谨慎购买。
- 5、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链接地址:https://www.2wx.com/view-5646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