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注册电气工程师公共基础考试测练考题及答案(考练提升)
《最近注册电气工程师公共基础考试测练考题及答案(考练提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近注册电气工程师公共基础考试测练考题及答案(考练提升)(30页珍藏版)》请在万象文库上搜索。
温故而知新,下笔如有神。
近几年注册电气工程师公共基础考试专题训练1及答案
1、单项选择题(共12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 已知向量,,则等于:( )。
(A)0 (B)6 (C) (D)
2. 若,则必有:( )。
(A), (B),
(C), (D),
3. 若,则等于:( )。
(A) (B) (C) (D)
4. 设有连续的导数,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5. 已知为连续的偶函数,则的原函数中:( )。
(A)有奇函数 (B)都是奇函数
(C)都是偶函数 (D)没有奇函数也没有偶函数
6. 设,则的原函数中:( )。
2、(A)不连续 (B)连续但左、右导数不存在
(C)连续但不可导 (D)可导
7. 函数的极值可疑点的个数是:( )。
3、(A)0 (B)1 (C)2 (D)3
8. 下列广义积分中发散的是:( )。
(A) (B) (C) (D)
9. 二次积分交换积分次序后的二次积分是:( )。
(A) (B)
(C) (D)
10. 微分方程的满足的特解是:( )。
(A) (B) (C) (D)
11. 设是由方程所确定的可微函数,则等于:( )。
(A) (B) (C) (D)
12. 正项级数的部分和数列有上界是该级数收敛的:( )。
4、(A)充分必要条件 (B)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
(C)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13. 若,且在内,,则在内是:( )。
(A), (B),
(C), (D),
14. 微分方程的待定特解的形式是:( )。
(A) (B) (C) (D)
15. 已知直线,平面,则:( )。
(A)与垂直相交 (B)平行于但不在上
(C)与非垂直相交 (D)在上
5、16. 设是连接点及点的直线段,则对弧长的曲线积分等于:( )。
(A)-1 (B)1 (C) (D)
17. 下列幂级数中,收敛半径的幂级数是:( )。
(A) (B) (C) (D)
18. 若和均可微,则等于:( )。
(A) (B) (C) (D)
6、19. 已知向量组,,,,则该向量组的一个极大线性无关组是:( )。
7、(A), (B), (C), (D),
20. 若非齐次线性方程组中,方程的个数少于未知数的个数,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仅有零解 (B)必有非零解
(C)一定无解 (D)必有无穷多解
21. 已知矩阵与相似,则等于:( )。
(A)6 (B)5 (C)4 (D)14
22. 若A与B为两个相互独立事件,且,,则等于:( )。
(A)0.9 (B)0.8 (C)0.7 (D)0.6
23. 下列函数中,可以作为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的是:( )。
(A) (B)
(C) (D)
24. 设总体,,,…,是总体的样本,则的矩估计是:( )。
(A) (B) (C) (D)
25. 一瓶氦气和一瓶氮气它们每个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相同,而且都处于平衡态,则它们:( )。
(A)温度相同,氦分子和氮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
(B)温度相同,氦分子和氮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同
(C)温度不同,氦分子和氮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
(D)温度不同,氦分子和氮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同
26. 最概然速率的物理意义是:( )。
(A)是速率分布中最大速率
(B)是大多数分子的速率
(C)在一定的温度下,速率与相近的气体分子所占的百分率最大
(D)是所有分子速率的平均值
27. 气体做等压膨胀,则:( )。
(A)温度升高,气体对外做正功 (B)温度升高,气体对外做负功
(C)温度降低,气体对外做正功 (D)温度降低,气体对外做负功
28. 一定量理想气体由初态(,,)经等温膨胀到达终态(,,),则气体吸收的热量为:( )。
(A) (B) (C) (D)
29. 一横波沿一根弦线传播,其方程为,该波的振幅与波长分别为:( )。
(A)0.02cm,0.5cm (B)-0.02m,0.5m (C)-0.02m,0.5cm (D)0.02m,0.5m
30. 一列机械横波在时刻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则该时刻能量处于最大值的媒质质元的位置是:( )。
(A)a (B)b (C)c (D)d
31. 在波长为的驻波中,两个相邻的波腹之间的距离为:( )。
(A) (B) (C) (D)
32. 两偏振片叠放在一起,欲使一束垂直入射的线偏振光经过这两个偏振片后振动方向转过90#176;,且使出射光强尽可能大,则入射光的振动方向与前后二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夹角分别为:( )。
(A)45#176;和90#176; (B)0#176;和90#176; (C)30#176;和90#176; (D)60#176;和90#176;
33. 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反映了光的:( )。
(A)偏振性质 (B)波动性质 (C)横波性质 (D)纵波性质
34. 若在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可动反射镜移动了过程中,观察到干涉条纹移动了2300条,则所用光波的波长为:( )。
(A) (B) (C) (D)
35. 在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屏上第三级暗纹对应的单缝处波面可分成的半波带的数目为:( )。
(A)3 (B)4 (C)5 (D)6
36. 波长为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在折射率为的劈尖薄膜上,在由反射光形成的干涉条纹中,第五级明条纹与第三级明条纹所对应的薄膜厚度差为:( )。
(A) (B) (C) (D)
37. 量子数、、的原子轨道数目是:( )。
(A)1 (B)2 (C)3 (D)4
38. 分子空间几何构型及中心原子杂化类型分别为:( )。
(A)正四面体,杂化 (B)三角锥型,不等性杂化
(C)正方形,杂化 (D)正三角形,杂化
39. 已知,则等于:( )。
(A)0.331V (B)1.211V (C)-0.036V (D)0.110V
40. 在饱和溶液中,加入,利用同离子效应使的溶解度降低,体系中的变化是:(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41. 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的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降低了反应的 (B)降低了反应的
(C)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D)使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
42. 已知反应的,当反应达平衡后,欲使反应向右进行,可采取的方法是:( )。
(A)升温,升压 (B)升温,减压 (C)降温,升压 (D)降温,减压
43. 向原电池的负极中加入,则原电池电动势的变化是:(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44. 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制得较纯净的1,2-二氯乙烷的是:( )。
(A)乙烯通入浓盐酸中 (B)乙烷与氯气混合
(C)乙烯与氯气混合 (D)乙烯与卤化氢气体混合
45.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醇类的是:( )。
(A) (B)甘油 (C) (D)
46. 人造象牙的主要成分是,它是经加聚反应制得的。合成此高聚物的单体是:( )。
(A) (B) (C) (D)
47. 图示构架由AC、BD、CE三杆组成,A、B、D、C处为铰接,E处光滑接触。已知:,,杆及轮重均不计。则E处约束力的方向与轴正向所成的夹角为:( )。
(A)0#176; (B)45#176; (C)90#176; (D)225#176;
48. 图示结构直杆,受载荷,作用,,,其中为载荷集度单位,集中力以N计,长度以m计。则该主动力系对点的合力矩为:( )。
(A) (B)
(C) (D)
49. 图示平面构架,不计各杆自重。已知:物块重,悬挂如图示,不计小滑轮D的尺寸与重量,A、E、C均为光滑铰链,,。则支座B的约束力为:( )。
(A) (B) (C) (D)
50. 物块重为,置于倾角为的斜面上如图示。已知摩擦角,则物块处于的状态为:( )。
(A)静止状态 (B)临界平衡状态
(C)滑动状态 (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51. 已知动点的运动方程为,,则其轨迹方程为:( )。
(A) (B) (C) (D)
52. 一炮弹以初速度和仰角射出。对于图所示直角坐标的运动方程为,,则当时,炮弹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
(A), (B),
(C), (D),
53. 二摩擦轮如图所示。则两轮的角速度与半径关系的表达式为:( )。
(A) (B) (C) (D)
54. 质量为的物块A,置于与水平面成角的斜面B上,如图所示。A与B间的摩擦系数为,为保持A与B一起以加速度水平向右运动,则所需的加速度至少是:( )。
(A) (B)
(C) (D)
55. A块与B块叠放如图示,各接触面处均考虑摩擦。当B块受力F作用沿水平面运动时,A块仍静止于B快上,于是:( )。
(A)各接触面处的摩擦力都作负功
(B)各接触面处的摩擦力都作正功
(C)A块上的摩擦力作正功
(D)B块上的摩擦力作正功
56. 质量为,长为的均质杆初始位于水平位置,如图所示。A端脱落后,杆绕轴B转动,当杆转到铅垂位置时,AB杆B处的约束力大小为:( )。
(A), (B),
(C), (D),
57. 质量为,半径为的均质圆轮,绕垂直于图面的水平轴转动,其角速度为。在图示瞬时,角加速度为0,轮心C在其最低位置,此时将圆轮的惯性力系向点简化,其惯性力主矢和惯性力主矩的大小分别为:( )。
(A),0 (B),0 (C)0,0 (D)0,
58. 质量为的机器固定在刚度为的弹性基础上,当系统发生共振时,机器的工作频率为:( )。
(A) (B) (C) (D)
59. 图示结构的两杆面积和材料相同,在铅直力F作用下,拉伸正应力最先达到许用应力的杆是:( )。
(A)杆1 (B)杆2 (C)同时达到 (D)不能确定
60. 图示结构的两杆许用应力均为,杆1的面积为A,杆2的面积为2A,则该结构的许用载荷是:( )。
(A) (B) (C) (D)
61. 钢板用两个铆钉固定在支座上,铆钉直径为,在图示载荷作用下,铆钉的最大切应力是:( )。
(A) (B) (C) (D)
62. 螺钉承受轴向拉力F,螺钉头与钢板之间的挤压应力是:( )。
(A) (B) (C) (D)
63. 圆轴直径为,切变模量为,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扭转变形,现测得单位长度扭转角为,圆轴的最大切应力是:( )。
(A) (B) (C) (D)
64. 如图两根圆轴,横截面面积相同但分别为实心圆和空心圆。在相同的扭矩T作用下,两轴最大切应力的关系是:( )。
(A) (B) (C) (D)不能确定
65. 简支梁AC的A、C截面为铰支端。已知的弯矩图如图示,其中AB段为斜直线,BC段为抛物线。以下关于梁上载荷的正确判断是:( )。
(A)AB段,BC段,B截面处有集中力
(B)AB段,BC段,B截面处有集中力
(C)AB段,BC段,B截面处有集中力偶
(D)AB段,BC段,B截面处有集中力偶
(为分布载荷集度)
66. 悬臂梁的弯矩如图示,根据梁的弯矩图,梁上的载荷,的值应是:( )。
(A), (B),
(C), (D),
67. 承受均布载荷的简支梁如图(a)所示,现将两端的支座同时向梁中间移动1/8,如图(b)所示。两根梁的中点(处)弯矩之比为:( )。
(A)16 (B)4 (C)2 (D)1
68. 按照第三强度理论,图示两种应力状态的危险程度是:( )。
(A)(a)更危险 (B)(b)更危险
(C)两者相同 (D)无法判断
69. 两根杆粘合在一起,截面尺寸如图。杆1的弹性模量为,杆2的弹性模量为,且。若轴向力F作用在截面形心,则杆件发生的变形是:( )。
(A)拉伸和向上弯曲变形 (B)拉伸和向下弯曲变形
(C)弯曲变形 (D)拉伸变形
70. 图示细长压杆AB的A端自由,B端固定在简支梁上。该压杆的长度系数是:( )。
(A) (B) (C) (D)
71. 半径为的圆管中,横截面上流速分布为,其中表示到圆管轴线的距离,则在处的粘性切应力与处的粘性切应力大小之比为:( )。
(A)5 (B)25 (C)1/5 (D)1/25
72. 一水平放置的恒定变直径圆管流,不计水头损失,取两个截面标志为1与2,当时,则两截面形心压强关系是:( )。
(A) (B) (C) (D)不能确定
73. 水由喷嘴水平喷出,冲击在光滑平板上,如图所示,已知出口流速为,喷射流量为,不计阻力,求平板受到的冲击力:( )。
(A)5kN (B)10kN (C)20kN (D)40kN
74. 沿程水头损失:( )。
(A)与流程长度成正比,与壁面切应力和水力半径成反比
(B)与流程长度和壁面切应力成正比,与水力半径成反比
(C)与水力半径成正比,与流程长度和壁面切应力成反比
(D)与壁面切应力成正比,与流程长度和水力半径成反比
75. 并联长管的流动特征是:( )。
(A)各分管流量相等
(B)总流量等于各分管的流量和,且各分管水头损失相等
(C)总流量等于各分管的流量和,但各分管水头损失不等
(D)各分管测压管水头差不等于各分管的总能头差
76. 矩形水力最优断面的底宽是水深的:( )。
(A)0.5倍 (B)1倍 (C)1.5倍 (D)2倍
77. 渗流流速与水力坡度的关系是:( )。
(A)正比于 (B)反比于
(C)正比于的平方 (D)反比于的平方
78. 烟气在加热炉回热装置中流动,拟用空气介质进行实验,已知空气粘度,烟气运动粘度,烟气流速,如若实际与模型长度的比尺,则模型空气的流速应为:( )。
(A) (B) (C) (D)
79. 在一个孤立静止的点电荷周围:( )。
(A)存在磁场,它围绕电荷呈球面状分布
(B)存在磁场,它分布在从电荷所在处到无穷远处的整个空间中
(C)存在电场,它围绕电荷呈球面状分布
(D)存在电场,它分布在从电荷所在处到无穷远处的整个空间中
80. 图示电路消耗电功率,则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81. 图示电路中,a-b端的开路电压为:( )。
(A)0 (B) (C) (D)
(注:)
82. 在直流稳态电路中,电阻、电感、电容元件上的电压与电流大小的比值分别是:( )。
(A)R,0,0 (B)0,0, (C)R,,0 (D)R,0,
83. 图示电路中,若时电阻元件上的电压为0,则:( )。
(A)电感元件断开了 (B)一定有
(C)一定有 (D)电感元件被短路了
84. 已知图示三相电路中三相电源对称,,,,若,则,且:( )。
(D)必须接地
85. 图示电路中,设变压器为理想器件,若,则:( )。
(A), (B),
(C), (D),
86. 对于三相异步电动机而言,在满载启动情况下的最佳起动方案是:( )。
(A)起动方案,启动后,电动机以Y接方式运行
(B)起动方案,启动后,电动机以△接方式运行
(C)自耦调压器降压起动
(D)绕线式电动机串转子电阻起动
87. 关于信号与信息,如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路处理并传输信号
(B)信号和信息是同一概念的两种表述形式
(C)用“1”和“0”组成的信息代码“1001”只能表示数量“3”
(D)信息是看得到的,信号是看不到的
88. 图示非周期信号的时域描述形式是:( )。(注:是单位阶跃函数)
89. 某放大器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如图所示,则:( )。
(A)该放大器是线性放大器 (B)该放大器放大倍数为2
(C)该放大器出现了非线性失真 (D)该放大器出现了频率失真
90. 对逻辑表达式的化简结果是:( )。
(A) (B) (C) (D)
91. 已知数字信号X和数字信号Y的波形如图所示:
则数字信号的波形为:( )。
92. 十进制数字32的BCD码为:( )。
(A) (B) (C)100000 (D)
93. 二极管应用电路如图所示,设二极管D为理想器件,,则输出电压的波形为:( )。
94. 晶体管放大电路如图所示,在并入电容之后:( )。
(A)放大倍数变小
(B)输入电阻变大
(C)输入电阻变小、放大倍数变大
(D)输入电阻变大,输出电阻变小,放大倍数变大
95. 图(a)所示电路中,复位信号、信号A及时钟脉冲信号如图(b)所示,经分析可知,在第一个和第二个时钟脉冲的下降沿时刻,输入分别等于:( )。
附:触发器的逻辑状态表为:
(A)0,0 (B)0,1 (C)1,0 (D)1,1
96. 图(a)所示电路中,复位信号、数据输入及时钟脉冲信号如图(b)所示,经分析可知,在第一个和第二个时钟脉冲的下降沿过后,输入分别等于:( )。
附:触发器的逻辑状态表为:
(A)0,0 (B)0,1 (C)1,0 (D)1,1
97. 现在各国都在开发三网合一的系统工程是:( )。
(A)将电信网、计算机网、通信网合为一体
(B)将电信网、计算机网、无线电视网合为一体
(C)将电信网、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合为一体
(D)将电信网、计算机网、电话网合为一体
98. 在计算机的运算器上可以:( )。
(A)直接解微分方程 (B)直接进行微分运算
(C)直接进行积分运算 (D)进行算数运算和逻辑运算
99. 总线中的控制总线传输的是:( )。
(A)程序和数据 (B)主存储器的地址码
(C)控制信息 (D)用户输入的数据
100. 目前常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是:( )。
(A)Microsoft Word (B)Auto CAD
(C)Visual BASIC (D)Microsoft Access
101. 计算机中度量数据的最小单位是:( )。
(A)数0 (B)位 (C)字节 (D)字
102. 在下面列出的四种码中,不能用于表示机器数的一种是:( )。
(A)原码 (B)ASCII码 (C)反码 (D)补码
103. 一幅图像的分辨率为640#215;480像素,这表示该图像中:( )。
(A)至少由480个像素组成 (B)总共由480个像素组成
(C)每行由640#215;480个像素组成 (D)每行由480个像素组成
104. 在下面四条有关进程特征的叙述中,其中正确的一条是:( )。
(A)静态性、并发性、共享性、同步性
(B)动态性、并发性、共享性、异步性
(C)静态性、并发性、独立性、同步性
(D)动态性、并发性、独立性、异步性
105. 操作系统的设备管理功能是对系统中的外围设备:( )。
(A)提高相应的设备驱动程序,初始化程序和设备控制程序等
(B)直接进行操作
(C)通过人和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对外围设备直接进行操作
(D)既可以由用户干预,也可以直接执行操作
106. 联网中的每台计算机:( )。
(A)在联网之前有自己独立的操作系统,联网以后是网络中的一个结点
(B)在联网之前有自己独立的操作系统,联网以后它自己的操作系统被屏蔽
(C)在联网之前没有自己独立的操作系统,联网以后使用网络操作系统
(D)联网中的每台计算机有可以同时使用的多套操作系统
107. 某企业向银行借款,按季度计算,年名义利率为8%,则年实际利率为:( )。
(A)8% (B)8.16% (C)8.24% (D)8.3%
108. 在下列选项中,应列入项目投资现金流量分析中的经营成本的是:( )。
(A)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 (B)设备折旧
(C)流动资金投资 (D)利息支出
109. 某项目第6年累计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第5年末累计净现金流量为-60万元,第6年当年净现金流量为240万元,则该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为:( )。
(A)4.25年 (B)4.75年 (C)5.25年 (D)6.25年
110. 某项目初期(第0年年初)投资额为5000万元,此后从第二年年末开始每年有相同的净收益,收益期为10年。寿命期结束时的净残值为零。若基准收益率为15%,则要使该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为零,其年净收益应为:( )。
(已知:(P/A,15%,10)=5.0188,(P/F,15%,1)=0.8696)
(A)574.98万元 (B)866.31万元
(C)996.25万元 (D)1145.65
- 1、本文档共30页,下载后即可获取全部内容。
- 2、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付费之前,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进行举报或申诉。
-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 4、万象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谨慎购买。
- 5、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链接地址:https://www.2wx.com/view-5053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