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验收与损伤评定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验收与损伤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验收与损伤评定(24页珍藏版)》请在万象文库上搜索。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验收与损伤评定
第一节 房屋建筑工程损伤检测
1.房屋建筑工程损伤检测方法
无损检测法、局部破损检测法
2.房屋建筑工程损伤检测的主要内容
地基基础、钢筋砼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
[讲义编号NODE:针对本讲义提问]
一、房屋建筑工程损伤检测的程序
二、房屋建筑工程损伤检测方法
(一)感观法:看、摸、敲、照;
(二)量测法:
靠:平整度、位移、外形尺寸,用直尺、塞尺
吊:垂直度,用线锤、拖线板
量:测数值确定偏差,卡尺
套:踢脚线的垂直度、预制构件的方正,方尺套方辅以塞尺
塞尺
卡尺
[讲义编号NODE:针对本讲义提问]
1、 【2005年#183;单选】当检查建筑物墙面、地面的平整度并确定其偏差时,可采用的工具是( )。
A.托线板、线锤
B.卡尺、托线板
C.直尺、塞尺
D.方尺、卡尺
『正确答案』C
2、『答案解析』量测法主要归纳为靠、吊、量、套,“靠”,是用直尺、塞尺检查地面、墙面的平整度。参见教材P341。
[讲义编号NODE:针对本讲义提问]
(三)理化试验法
包括三个点:
(1)力学性能:主要是强度:抗拉、抗压、抗弯等。
(2)物理性能:含水量、抗渗、密度等。
3、 (3)化学成分:化学成分及含量的测定,钢筋中的硫、磷含量。
[讲义编号NODE:针对本讲义提问]
(四)无损检测法(3种方法)
回弹仪检测、超声波检测、超声回弹综合法
4、 1.回弹仪检测的原理:是根据表面硬度与强度之间的关系来推算混凝土的强度。
[讲义编号NODE:针对本讲义提问]
5、 2.超声波检测的原理:是根据传播规律与强度之间的关系来推算混凝土的强度。
3.超声回弹综合法:前两种的结合,综合判断。
[讲义编号NODE:针对本讲义提问]
6、 【2009年#183;简答】指出可用来检测结构混凝土强度的无损检测方法。
7、『正确答案』无损检测方法:回弹仪法(1分)、超声波法(1分)和超声回弹综合法(1分)。
[讲义编号NODE:针对本讲义提问]
(五)局部破损检验法
钻芯取样法、拔出法、冲击法、超载试验法。
1.钻芯取样:在混凝土构件上钻取圆柱形芯样,在压力试验机上直接测定抗压强度,局部破损检测方法。非常直观、可靠,应用广泛。
2.拔出法的原理:混凝土构件中埋置锚杆(预置、后装),将锚杆从混凝土构件中拔出,通过拔出力的大小来评定混凝土强度。
拔出力与混凝土的抗拉有关系,抗拉当然与抗压强度有关。混凝土的强度主要指抗压。
(六)资料分析法
[讲义编号NODE:针对本讲义提问]
三、房屋建筑工程损伤检测的主要内容(重点)
■地基基础承载力的检测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损伤检测
■砌体结构的损伤检测
■钢结构的损伤检测
【考点】方法
[讲义编号NODE:针对本讲义提问]
(一)地基基础承载力的检测
1.地基承载力的检测方法
探坑取样
直接取土样进行土工试验,根据现场鉴别结构和试验数据,用承载力图法确定
浅埋天然基础
标准贯入与轻便触探
一定质量的落锤,探杆(探头),锤将杆打入土中。根据探头贯入土中的难易程度来探测土的工程性质。
锤击数越高,承载力越高
单桩承载力的检测
类似探坑取样,在桩周围取土来推定承载力。测得桩端土的承载力和桩周围土的摩擦阻力后,可检测桩尖的承载力
桩端阻力、桩侧摩擦阻力共同承担
[讲义编号NODE:针对本讲义提问]
【2006年#183;单选】采用轻便触探法确定地基承载力大小的依据是( )。
A.超声波反射波速
B.土的颗粒级配
C.固弹值
D.锤击数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标准贯入试验法与轻便触探法,使用中,根据标准贯入试验的锤击数或轻便触探试验的锤击数来确定地基承载力。参见教材P344。
[讲义编号NODE:针对本讲义提问]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损伤检测(05、06、07、09、11、12年)
■损伤检测内容:⑴外观检查;⑵内在质量;⑶连接构造;⑷结构变位(变形)。
■重点检测内容:混凝土强度、钢筋的位置、数量和锈蚀情况、混凝土裂缝及内部缺陷、连接构造及结构变位等。
■重点检查部位:控制截面、薄弱截面、节点与连接部位、支座部位、潮湿和有腐蚀性介质作用的部位。
[讲义编号NODE:针对本讲义提问]
1.混凝土表面裂缝及蜂窝面积的检测
(1)混凝土裂缝的检测
■产生原因:外荷载和变形(收缩、温度)引起。
■检测方法:
◆长度:钢尺或直尺量
◆宽度:检验卡或20倍的刻度放大镜检测
◆深度:细钢丝或塞尺探测,注射器注入有色液体,干燥后凿开观测
(2)蜂窝面积测定:钢尺、直尺或百格网,以蜂窝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计
[讲义编号NODE:针对本讲义提问]
2.混凝土强度的检测:
(1)非破损检验法
◆回弹仪法
◆超声脉冲法
◆超声回弹综合法
(2)局部破损检验法
◆钻芯法
◆拔出法
◆冲击法
3.混凝土内部缺陷的检测:
◆声脉冲法:超声波法(我国应用广泛)、声发射法
◆射线法:X射线、γ射线
[讲义编号NODE:针对本讲义提问]
4.钢筋和钢筋锈蚀的检测:锈蚀----严重影响承载力和耐久性
(1)钢筋种类、直径的检测:查图纸、现场凿开观察量测、取样化验和钢筋资料分析
(2)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位置影响受力,保护层影响耐久性。采用磁感仪测定。
(3)钢筋锈蚀
◆剔凿法
◆电化学测定方法,电位差大小与钢筋锈蚀有关。
◆综合分析判定法
5.混凝土碳化深度指标的测定:
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损伤评估的一个重要参数,是耐久寿命和损伤评估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用酚酞溶液喷射在混凝土表面,从混凝土表面到内部变色界线的距离。
原理:用酚酞溶液颜色变化来确定深度。
空气中CO2气渗透到混凝土内,与其碱性物质起化学反应后生成碳酸盐和水,使混凝土碱度降低的过程称为混凝土碳化。同时,增加混凝土孔溶液中氢离子数量,因而会使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作用减弱。在凿开的砼表面滴或者喷1%的酚酞酒精溶液。遇碱溶液变红色。
[讲义编号NODE:针对本讲义提问]
【2012年#183;多选】检测钢筋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程度的常用方法有( )。
A.电化学测定法
B.剔凿检测法
C.超声波法
D.综合分析判定法
E.拔出法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电化学测定法是利用极化电极原理来定性判断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程度的一种方法。另外还有剔凿法和综合分析法判定方法。参见教材P346。
[讲义编号NODE:针对本讲义提问]
【2009年#183;多选】用的混凝土强度的局部破损检验方法有( )。
A.剔凿法
B.钻芯法
C.冲击法
D.超声波法
E.拔出法
『正确答案』BCE
『答案解析』A.剔凿法属于钢筋锈蚀程度的检测方法。
超声波法是无损检测的方法。参见教材P345。
[讲义编号NODE:针对本讲义提问]
【2009年#183;单选】确定混凝土的损伤程度和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是( )。
A.裂缝长度
B.碳化深度
C.饱满度
D.超声波声速值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损伤评估的一个重要参数,是耐久寿命和损伤评估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参见教材P346。
[讲义编号NODE:针对本讲义提问]
(三)砌体结构的损伤检测
■检测内容:强度和施工质量。
■强度包括:砌块强度、砂浆强度、砌体强度;
■施工质量包括:组砌方式、灰缝砂浆饱满程度、灰缝厚度、截面尺寸、垂直度及裂缝等。
检查内容
重点检查部位
材质:砖、石、砂浆强度变化、腐蚀风化、冻融及高温作用损坏等
墙基、柱基、柱脚及经常处于潮湿、腐蚀条件的外露砌体
砌体质量:砂浆饱满度、灰缝厚度、砌体裂缝、咬槎、搭砌方法等
承重墙、柱、拱、过梁及组合砌体等
稳定性:高厚比,墙与墙、墙与柱拉接等
纵墙、横墙、围护墙与柱、山墙顶与屋盖的拉接、女儿墙等
构造柱与圈梁:构造柱与圈梁的布置、拉接与构造、裂缝、材质情况及配筋等
圈梁与构造柱
连接:梁垫块设置、连接预埋件滑移、松动,梁、板支承及搭接长度等
屋面梁(屋架)、楼面梁与墙、柱连接、吊车梁与砖柱连接等
变形:墙体凹凸变形及墙、柱倾斜
高大墙体及承重墙柱、整体变形等
裂缝及其他损伤:墙、柱砌体的裂缝分布、裂缝宽度、长度,非正常开窗、开洞等
墙、柱的受力较大部位,梁支座下砌体、墙、柱变截面处、地基有不均匀沉降及较大温度变形部位等
[讲义编号NODE:针对本讲义提问]
1.砌体裂缝的损伤检测:卡尺、塞尺、测量仪—量。
2.砌块、砂浆强度的损伤检测:局部打击—冲击法、点荷法、回弹法。
3.砌体强度的损伤检测:
◆抗压——原位轴压、扁顶法。
◆抗剪强度——原位单剪法、原位单砖双剪法。
◆砌体砂浆强度——推出法、筒压法、砂浆片剪切法、回弹法、点荷法、射钉法。
以上这些方法都是:打击的方法
4.灰缝饱满度检测:百格法;3块砖的底面灰缝砂浆的饱满度平均值。
5.砌体结构的尺寸和垂直度检测:钢尺量。
[讲义编号NODE:针对本讲义提问]
【2008年#183;多选】对于砌体结构工程,由墙体直接测定砌体砂浆强度的常用方法有( )。
A.射钉法
B.扁顶法
C.点荷法
D.原位单剪法
E.原位轴压法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砌体强度的损伤检测:
◆抗压——原位轴压、扁顶法。
◆抗剪强度——原位单剪法、原位单砖双剪法。
◆砌体砂浆强度——推出法、筒压法、砂浆片剪切法、回弹法、点荷法、射钉法。
参见教材P348。
[讲义编号NODE:针对本讲义提问]
【2010年#183;多选】砌体结构损伤检测内容包括砌体质量,砌体质量重点检查部位包括( )。
A.承重墙
B.柱
C.围护墙
D.女儿墙
E.墙基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347表6-1。
注:砌体结构最重要的是承重墙体。在任何结构中,柱是重要承重构件。
[讲义编号NODE:针对本讲义提问]
(四)钢结构的损伤检测(重要、简答常考点)
■损伤类型:力作用、温度
■检测内容:(1)构件平整度;(2)构件表面缺陷;(3)连接(焊接、螺栓连接);(4)钢材锈蚀;(5)防火涂层厚度。
构件平整度
梁和桁架:平面内垂直变形和平面外的侧向变形柱子的变形:柱身倾斜与挠曲。
构件支点间拉紧一根细铁丝,测各点的垂度与偏度
柱子的倾斜度用经纬仪;柱子的挠曲度用吊锤线测量。
构件的长细比、局部平整度的损伤检测
构件裂缝:可用目测法检查,主要用锤击法检查,即用包有橡皮的木锤轻轻敲击构件各部分。也可用10倍放大镜逐一检查
如怀疑有裂缝,可用滴油法。无裂缝时,油渍成圆弧形扩散;有裂纹时,油会深入。也可以用超声探伤仪检查
表面缺陷
目测或10倍放大镜
涡流、磁粉、渗透等无损检测
有裂纹、气孔、夹渣、未熔透、虚焊、咬边、弧坑等缺陷
用10倍放大镜、小锤敲、超声探伤仪、射线探伤仪检查
钢材锈蚀、
超声波测厚仪和游标卡尺
防火涂层
厚度测量仪
【扩展】涡流检测是把导体接近通有交流电的线圈,在导体内建立涡流。导体中的涡流也会产生自己的磁场,涡流磁场的作用改变了原磁场的强弱,进而导致线圈电压和阻抗的改变。当导体表面或近表面出现缺陷时,将影响到涡流的强度和分布,涡流的变化又引起了检测线圈电压和阻抗的变化,根据这一变化,就可以间接地知道导体内缺陷的存在。
磁粉探伤利用工件缺陷处的漏磁场与磁粉的相互作用,它利用了钢铁制品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磁导率和钢铁磁导率的差异,磁化后这些材料不连续处的磁场将发生崎变,形成部分磁通泄漏处工件表面产生了漏磁场,从而吸引磁粉形成缺陷处的磁粉堆积——磁痕,在适当的光照条件下,显现出缺陷位置和形状,对这些磁粉的堆积加以观察和解释,就实现了磁粉探伤。
[讲义编号NODE:针对本讲义提问]
【2010年#183;综合】在对某钢结构建筑物进行评估时,需要检测其损伤程度。评估人员在现场查勘时通过目测和10倍放大镜逐一检测了钢结构构件的平整度和表面缺陷,发现:①柱子有倾斜和挠曲变形;②部分构件可能有裂缝。评估人员进一步检测了柱子的倾斜度和挠曲度,并采用捶击法判明部分构件确实存在裂缝缺陷。
【问题】
1.指出除检测构件的平整度和表面缺陷外,钢结构构件损伤检测还应包括的内容。
2.分部指出柱子倾斜度和挠曲度的检测方法。
3.指出除采用目测和10倍放大镜检测外,钢结构构件表面裂缝无损检测还可以采用的技术。
4.说明捶击法的具体操作方法。
『正确答案』
1.构件表面缺陷的检测;连接(焊接、螺栓连接)的检测;钢材锈蚀的检测;防火涂层厚度的检测。
2.柱子的倾斜度可用经纬仪检测;柱子的挠曲度可用吊垂线法测量。
3.可用涡流、磁粉和渗透等。
4.用包有橡皮的木槌轻轻敲击构件各部分,如声音不脆,传音不匀,有突然中断等异常情况,则有裂缝。
[讲义编号NODE:针对本讲义提问]
【小结】
1.房屋建筑工程损伤检测方法
无损检测法、局部破损检测法
2.房屋建筑工程损伤检测的主要内容
地基基础承载力、钢筋砼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
重点:掌握方法
[讲义编号NODE:针对本讲义提问]
第02讲 房屋建筑工程常见质量病害分析
第二节 房屋建筑工程常见质量病害分析
1.地基基础的损伤对建筑物的影响(06、10、12年)
2.结构设计考虑不周对建筑物的影响(06--11年)
3.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常见质量病害
[讲义编号NODE:针对本讲义提问]
一、地基基础的损伤对建筑物的影响
(一)地基基础沉降对建筑物的影响
墙体裂缝、柱体破坏、建筑物产生倾斜
1.墙体产生裂缝:
①正“八”字,中部沉降比两端沉降大;
[讲义编号NODE:针对本讲义提问]
②倒“八”字,两端沉降比中部沉降大。
长高比大的建筑。
如果一端沉降大、另一端沉降小或不沉降,则可能在地基沉降大的一端产生斜向裂缝。
[讲义编号NODE:针对本讲义提问]
2.柱体破坏
一种是在受拉区因不均匀沉降受拉,有足够的钢筋,变形大、时间长,是塑性破坏。
另一种是在受压区不均匀沉降受拉,混凝土抗拉很小,时间短就碎了,是脆性破坏。
(1)大偏心受压破坏:受拉区钢筋先屈服,然后受压区混凝土压碎;偏心距较大,纵筋较少。变形大、时间长,是塑性破坏。
(2)小偏心受压:受压区混凝土压碎,受拉区钢筋未屈服;偏心距较小,纵筋较多。时间短就碎了,是脆性破坏。
3.建筑物产生倾斜:一头沉降大。长高比小的建筑。
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原因:
◆地基土质不均匀
◆建筑物体形复杂
◆上部荷载不均匀
◆相邻建筑物影响
[讲义编号NODE:针对本讲义提问]
(二)特殊土地基对建筑物的影响
⑴湿陷性黄土,湿了之后,强度降低,明显下沉;
⑵冻土,冻胀融陷;
⑶盐渍土,盐溶解,产生下陷。不稳定、不宜采用、人工处理达到能用
(4)膨胀土地基:膨胀土是由亲水性矿物组成,具有显著的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两种特性的黏性土。
(三)地基失稳对建筑物的影响
■原因——地基上的荷载超过地基允许承载力。地基失稳是剪切破坏。
■形式——三种:整体剪切、局部剪切、冲切剪切破坏。
整体剪切:土体不易压缩、基础埋深较浅时。破坏发生前,基础周围地面有明显隆起现象。
■影响因素——地基土层分布、土体性质、基础形式、埋深、加荷速率等。
[讲义编号NODE:针对本讲义提问]
【2012年#183;单选】当土地的可压缩性和建筑物基础的埋置深度较小时,若地基承载力不足,则地基失稳的破坏形式是( )。
A.局部剪切破坏
B.局部冲切破坏
C.整体冲切破坏
D.整体剪切破坏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整体剪切:土体不易压缩、基础埋深较浅时。破坏发生前,基础周围地面有明显隆起现象。参见教材P354。
[讲义编号NODE:针对本讲义提问]
(四)边坡滑动对建筑物的影响
■建在土坡上或土坡附近的建筑物会因土坡滑动产生破坏。
■原因:坡上加载、坡脚取土、土坡排水不畅、雨水浸泡使土体抗剪强度减小、土体徐变等。
■治理:减小荷载、放缓坡度、支挡、护坡、排水、土质改良、加固等措施综合治理。
(五)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地震时地基和基础起着传播地震波和支承上部结构的双重作用。地震作用使地基承载力降低或产生不均匀沉降从而导致建筑物的破坏。另外,地震产生的惯性力使建筑物受到水平方向的作用力,也会引起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
地震破坏的影响因素:地震烈度、场地效应(地形不同)、地基土动力特性(粘土与砂土、饱和土与非饱和土)有关。
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还与基础形式、上部结构的体型、结构形式及刚度有关。
(六)基础工程事故对建筑物的破坏
基础错位、基础构件施工质量事故及其他基础工程事故
【出题方式】如果是简答题:给现象,分析原因;
[讲义编号NODE:针对本讲义提问]
二、结构设计考虑不周对建筑物的影响——产生裂缝
(一)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受力主筋配置不当产生的裂缝。
(1)梁跨中出现垂直裂缝:
原因——荷载超过要求、梁中主筋配置不足;必需及时处理。
[讲义编号NODE:针对本讲义提问]
(2)梁靠近支座处出现裂缝:
原因——梁端剪力筋配置不够,抗剪能力不足。
这两种破坏都是致命的!
[讲义编号NODE:针对本讲义提问]
【2006年#183;单选】受均布荷载作用的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若梁端支座附近出现“正八字”裂缝,说明梁的( )不足。
A.抗弯能力
B.抗剪能力
C.抗弯刚度
D.构造筋配置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钢筋混凝土梁端支座附近出现“正八字”裂缝,是因为钢筋混凝土梁端剪力筋配置不当,造成此梁抗剪能力不足而产生的。参见教材P356。
[讲义编号NODE:针对本讲义提问]
(二)砖混结构设计中受压墙体断面设计不足产生竖向裂缝
原因——墙体承受压力过大,断面设计不足(强度不够)。会导致房屋坍塌
(三)主梁纵向构造筋配筋不当造成梁侧面出现垂直裂缝
原因:在凝结过程中收缩,抵抗收缩的钢筋配置不足,收缩力把混凝土拉裂。大体积混凝土中应加一些钢筋抵抗收缩过大。
裂缝仅出现在梁侧面的中部,裂缝中间宽、两头细,一般不会延伸到主筋区。对结构无多大影响,可用水泥砂浆抹平。
如跨中出现垂直裂缝是从梁底开始、宽度超过规定值还向上发展,意味着对梁的破坏,必须及时处理,否则将造成房屋倒塌。
[讲义编号NODE:针对本讲义提问]
(四)墙体构造拉锚连接不足而出现裂缝
原因:施工质量问题或设计疏忽造成拉接处的裂缝
处理:内、外墙丁字接头、外墙拐角用构造柱,柱与墙体是马牙茬连接,且柱与墙之间应有#160;不少于500mm的拉结筋;构造柱上下与圈梁、地梁连通,加强墙体的整体性。
隔断墙与主墙间、框架间墙与框架柱之间都应设有拉结筋,避免出现裂缝。
[讲义编号NODE:针对本讲义提问]
(五)高低层联跨处未预留沉降缝,因沉降差过大而产生裂缝
原因:高度不同,重量不同,造成的沉降量差距较大,如果不设缝,就会出现拉裂或开裂
[讲义编号NODE:针对本讲义提问]
【2011年#183;综合】评估人员接受委托对某砖混结构工业建筑物进行评估,在现场查勘时,评估人员发现,顶层钢筋混凝土大梁两端靠近支座处有“正八字”裂缝,外墙一拐角处也有裂缝。评估人员按照《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分三个层次进行了可靠性鉴定评级。
要求:
1.分析钢筋混凝土大梁两端靠近支座处出现“正八字”裂缝的原因,并判断其严重性。
2.分析外墙拐角处出现裂缝的原因,并说明外墙拐角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设置要求。
『正确答案』
1.出现“正八字”裂缝的原因:梁端剪力筋配置不当,造成梁端抗剪能力不足(1分);属于结构破坏(1分)。
2.(1)外墙拐角处出现裂缝的原因:施工质量问题或设计疏忽(1分);
(2)构造柱与墙体应马牙茬连接(1分),柱与墙之间应有不小于500mm的拉结筋(1分)。构造柱下部应与地梁连接(1分),上部应与圈梁连接(1分)。
[讲义编号NODE:针对本讲义提问]
【小结】
1.地基基础的损伤对建筑物的影响(06、10、12年)
2.结构设计考虑不周对建筑物的影响(06--11年)
[讲义编号NODE:针对本讲义提问]
第三节 建筑物新旧程度评定参考标准
1.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安全性、使用性、可靠性
2.工业建筑可靠性评定标准
构件、结构系统、鉴定单元
[讲义编号NODE:针对本讲义提问]
一、房屋完损等级评定标准
二、危险房屋鉴定标准
三、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
- 1、本文档共24页,下载后即可获取全部内容。
- 2、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付费之前,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进行举报或申诉。
-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 4、万象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谨慎购买。
- 5、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链接地址:https://www.2wx.com/view-4965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