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险学论文-关于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问题探析.doc





《保险学论文-关于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问题探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险学论文-关于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问题探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万象文库上搜索。
1、参考文献:1潘昌刚,薛新东.医疗领域的政府干预与声誉机制J.中国药物经济学,20XX,(02李定国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的思考J。
2、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03张梅.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4余庆,齐玮.中国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初探J.高等教育学报,20XX,(0.科技创业学报,20XX,(0IV。
3、结论总之,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进行了改革,但仍有许多具体问题制约着整个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改革的过程总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巨大努力。
20XX年奥运会后,每年的8月8日将被定为中国的全民健身日。
4、目的是激发人们的健身热情,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如果我们把预防放在治疗之前,我们可以达到节省医疗费用的目的。
俗话说,治标更重要,体育锻炼有益。
你可以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工作中。
比如可以尝试用医保卡支付健身活动。
5、扩大医保个人账户资金使用范围,推进社区服务,可以引导资源合理流动,促进相关部门改革发展(医院机构改革、区域卫生规划、资源共享、管理体制改革、全行业资源统一管理),找到一条满足社会需求的道路。
一条既能节约资源又能控制成本的发展道路。
它是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6、社区卫生服务是国家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功能中心和活动重点,是连接个人、家庭和国家卫生体系的第一道纽带。
7、整合医疗资源,建立面向全民的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完善药品价格登记和公告制度。
加强药品价格监测信息系统建设,将所有药品纳入监测和公布范围。
8、各生产企业应在药品外包装上打印政府规定的零售价格,企业自行定价的药品应自行打印零售价格。
对单独定价的药品,企业应每年向价格主管部门报告企业价格执行情况和财务状况,对列入政府定价的药品价格应定期进行审核。
原则上应每两年修订一次。
一旦发现企业实际出厂价和批发价远低于规定价格,应及时降低政府定价。
对于已经制定并公布的药品价格,要及时了解和跟踪企业、医院、药店的实际执行情况。
药价审批不可能一劳永逸。
药品价格应严格按照药品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和国家确定的政策原则核定。
药品定价必须由省级有关部门确定。
地(市)级以下价格主管部门不得制定药品价格。
解决药价虚高问题医疗虽然是特殊消费,但也离不开市场规律。
现在任何一个进商场的顾客都不能容忍不显示价格的商品医疗。
既然进入了市场,就应该遵循“公开、公平、公正”这一最基本的市场原则,坚决杜绝医疗机构“以药养医”的行为。
医院不能再依靠医疗费用这个“黑箱”进行不平等竞争。
中国应该逐步实行医院和医药分开。
实行药品单独核算和管理制度。
这可以促进医院加强内部管理,规范行为,减员增效,降低成本,提供优质服务。
如果医院提供的服务不好或者医疗、收费行为不规范,医保部门可以取消其定点医院资格。
患者也可以选择自己满意的医院进行治疗。
在职工医保制度改革运行中,医保主管部门在选择医疗机构时引入竞争机制。
继续深化医疗机构改革进程可能需要较长时间,需要不断提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办法。
中国的医保改革会很艰难。
不承认困难一步到位,就认真积极的去改变。
三、如何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制度中国的医疗保险改革确实困难重重。
然而,由于医疗机构补偿机制不合理,医疗服务价格非正常上涨,医疗服务效率持续下降,虽然现行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出发点是实现“低水平、广覆盖”,但重点是控制医院成本,抑制浪费,追求高效率。
医院忽视基层医院和高科技服务。
基本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始终侧重于医疗而不是防止大量优秀设备和高素质人才向大城市和部分地区集中,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偏远地区和地段的医院床位和设备大多闲置。
很多城市的医院都是分科室的,有中央的,地方的,军队的,工业的,企业的等等。
而且中国城市卫生资源的80%都配置在城市大医院。
社区卫生资源只有20%。
然而,在一些1000万人左右的地级市,三甲医院数量很少出现严重的“分布两极分化”。
比如Xi安800多万人口,28家三甲医院去外地大医院看病,不仅增加了医院的负担,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目前中国的高科技、优秀的卫生人才基本都集中在大城市的大医院。
普通人在当地医院很难有效看病。
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城市社区效率低下的状况还没有完全改变。
此外,人均住院医疗费用从1997年的3元增加到20XX年的5元,这说明现行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没有有效抑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
统计显示,从1990年到20XX年,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从1990年的03%上升到62%,可见卫生费用增长过快,远远超过了人们的经济承受能力。
据调查,20XX年,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支出为5亿元,20XX年达到2亿元,增长了近10倍。
医疗支出增长过快,但必须看到,在基本医疗保险只能覆盖部分家庭成员的情况下,要求的起付线标准过高,最高支付限额过低,无形中增加了个人和家庭的自费医疗比例,无法充分发挥保险的风险分散和损失补偿功能。
)该措施虽然引入了医疗服务需求方的成本控制机制,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职工过度使用医疗服务资源的“道德风险”(注:起付线标准原则上控制在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左右,最高支付限额原则上控制在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4倍左右。
基本医疗保险规定了统筹基金支付的医疗费用的起付线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以及个人在这一支付环节应当承担的自付费用。
城镇医疗保险水平存在一些不足。
截至20XX年底,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了18亿城镇职工。
近年来,城镇医疗保险的覆盖面正在逐步扩大。
城镇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医保水平不高,个人负担重。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后,医疗消费约束机制和医疗费用结算办法初步建立。
医疗费用的浪费得到了遏制。
通过建立医疗费用分担机制、医疗服务竞争机制和医疗保障机制,增强了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费用意识,促进了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保障了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需求,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
形成了有效约束和激励相结合的新型医疗保险机制,通过社会保险互助,职工基本医疗得到有效保障。
用人单位和职工按医保改革政策统一缴纳医保基金,医疗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
统一使用保证了员工的基本医疗。
建立合理的医疗保险基金筹集机制和医疗费用约束机制。
大部分统筹地区都配备了信息网络管理系统。
大部分地区从制度运行之初就实现了社会化管理服务,初步实现了医疗保险管理职能的合并统一,逐步建立了医疗保险行政管理和业务经办机构,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医疗保险管理制度。
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成果。
建立统一的医疗保险管理制度,历时近三年、广泛吸收国内外经验的新医改路线。
摒弃过去过度市场化改革的做法,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不断增加投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20XX年4月2日,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关键词:医疗保险;机构改革;问题医疗保险(Problemmedicalinsurance)又称健康保险或疾病保险,是指通过国家立法,按照强制性社会保险的原则和方法,筹集和使用医疗资金,以确保人们能够公平地获得适当的医疗服务的制度。
由于医疗保险面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远高于其他保险形式,如何设计合理的制度将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医疗保险不至于陷入危机而濒临崩溃,一直是医疗保险制度设计的目标,这是由医疗保险的特殊性决定的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分析摘要: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医疗保险制度执行中的不公平和低效率日益困扰着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
- 1、本文档共5页,下载后即可获取全部内容。
- 2、此文档《保险学论文-关于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问题探析.doc》由用户(两袖清风巴腊拉)提供并上传,付费之前,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进行举报或申诉。
-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 4、万象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谨慎购买。
- 5、本站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链接地址:https://www.2wx.com/view-4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