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险学论文-健全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思考.doc







《保险学论文-健全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险学论文-健全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思考.doc(7页珍藏版)》请在万象文库上搜索。
1、金融改革与农村经济发展D6林毅夫关于中国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争论J.金融研究,20XX,(5中国学者文库,20XX-9-28中国农村金融形势与政策分析N4张琦.中国农村基础设施融资方式与创新的初步研究J.农业经济,20XX(3陈秀芝关于河南新农村建设的报告J.农村金融,20XX2孙惠明,中国经济时报,20XX年7月,解决“三农”问题呼唤农村金融改革N参考文献:1马晓河,我们应该正视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正确认识其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采取政策强制,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解除其发展道路上的羁绊,解决我国农业生产的后顾之忧,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我国农业健康稳定发展。
2、综上所述,要从法律法规体系上完善我国的农业保险制度,保证农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因此,我们应该加快农业保险立法。
3、以法律的形式规范农业保险的经营者、参与者和受益人的权利和义务,明确政府在发展农业保险中应发挥的作用和职能。
因此,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建立迫切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来保障。
4、早在1938年,美国就颁布了联邦农作物保险法,明确规定了农作物保险的目的、性质和代理机构。
为农作物保险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
5、我国农业保险滞后的原因之一是至今仍没有健全的农业保险法,使得农业保险的主体无章可循,在具体操作中随意性很大。
6、(建立和完善我国农业保险的相关法律法规,将我国农业保险纳入法制化轨道,从而形成多层次的农业保险体系,既保证了农业保险的深度,也保证了农业保险的安全性。
7、发生严重风险时,由农业再保险公司给予补贴,政府通过专项救灾政策对关系国计民生的主要农作物和牲畜进行扶持。
国家应该成立专门的保险公司,以强制保险的方式承保。
8、这样,农业保险互助组织的参与者既是保险人又是被保险人,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既合作又相互监督的关系。
从而更好地防范农业保险中道德风险的发生,基于我国农业以家庭生产为单位,种植规模分散的现实,应积极引导国家,注重区域划分,成立民间农业保险互助组织并让其参与管理;(尽快建立多层次的农业保险体系,像日本等发达国家一样,通过建立有序的多层次保险体系;另一方面,对投保农业保险的农民给予保费补贴,让他们买得起农业保险,增加对农业保险的需求。
一方面,我们对经营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提供费用补贴和税收减免,鼓励他们经营农业保险,增加农业保险的供给。
因此,国家和政府应承担起保障农业保险健康发展的责任,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政策支持力度。
由于农业保险具有很强的外部性,一般商业保险公司不愿承保美国和日本的农业保险模式,为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可以概括为:(在国家相应政策的支持下,建立农业保险的政策性业务和商业化运作模式;以及(农业保险制度的完善方案基于我国国情,部分农民、森林和鱼类实行强制保险,农民的建筑物、农业机械、农房和家庭财富实行自愿保险。
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作为政府农业保险的后盾,由农业互助团体联合会接受再保险,以保证互助团体的经营稳定性。
县级以上农会的全部经费和农业互助组的部分费用由政府承担,由政府依法要求承保农业保险,并对被保险人给予保险费率补贴。
它还规定了水稻、小麦和其他作物的补贴率。
政府对农业保险给予了大力支持。
其农业保险模式有以下特点:日本的农业保险组织采用村民互助的“三级”制度,即市、乡、村直接承担的各种农业保险业务的互助组合,承担农业互助组合保险业务的都府县互助联合会,承担互助协会再保险的全国农业保险协会,三重风险保障机制。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非营利组织、政府补贴和再保险支持模式逐渐形成。
然而,为了应对自然灾害对农业造成的不利后果,日本政府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引入了农业保险。
(日本健全稳定的农业保险模式,是当今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日本农业的特点是分散经营,个体农户规模小。
这与我国目前的经营状况非常相似,也为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
美国早就颁布了联邦农作物保险法,明确规定了农业保险的相关条款,使农业保险的主体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同时,一些政策机构,如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为被保险人支付部分保险费,以减轻他们对各种风险的负担。
由提供再保险的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或私人保险公司投保。
对于冰雹灾害险等个险,由私人保险公司承保,实行国有公司和私人公司双轨运行。
政府每年补贴农业保险,并补偿农民因灾害造成的损失。
对保证农业的顺利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政府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农业保险。
美国农业保险计划被视为农业灾害保护的主要形式,使其成为社会福利体系的一部分。
其农业保险模式具有以下特点:政府给予强有力的财政支持。
国外成功的农业保险模式(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有统一完善的保险模式。
美国的农业保险是一种国家与私人部门、私人部门与政府相互关联的双轨制模式。
但一旦发生疫情,村里的其他养鸡户就会把死鸡放到投保户中寻求赔付,直接导致赔付率大幅上升。
比如某村只有少部分养鸡户办理了养殖保险。
前几年禽流感疫情受农业生产的管理属性和小农意识的影响。
农业保险的道德风险难以有效控制。
由于农业风险的区域性和个体差异性,农业保险的逆向选择更加严重。
保险产品的保险费率是根据风险单位的平均损失率来确定的,而高风险单位倾向于购买保险,或者原低风险单位参保后从事高风险农业项目,从而提高保险公司的赔付率。
此外,农业保险存在严重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这也是农业保险赔付率高的重要原因。
农业风险在时间和空间上分散不够,容易造成巨灾损失,导致保险公司实际赔付率高于赔付率预期。
如果加上其他费用,农业保险的平均综合赔付率早已超过120%,农业保险业务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这是很多商业保险公司在1982年至20XX年不愿意看到的。
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98亿元,累计赔付支出65亿元,赔付率高达24%,在赔付率上远高于一般财险15%的平均水平,也超过了保险业公认的70%的临界点。
(赔付率中的农业损失高,违背了商业保险的经营目标。
由于我国农业保险承保的风险不仅概率大,而且损失集中、保额大,赔付率也远高于一般财产保险,灾后农业保险的赔付金额不足数亿元,根本达不到补偿农业经济、恢复农业发展的目的。
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1998年,中国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洪涝灾害,农业为此付出了惨重的损失。
即使发生了一些巨大的灾害和事故,农民通过农业保险获得的赔偿也非常有限。
我国农村绝大多数的种植业和养殖业没有相应的农业保险,因此由此造成的损失无法得到有效补偿。
在一些发达国家,如加拿大,农业保险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65%,日本这一比例高达90%。
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粮食作物的承保比例仅为01%,棉花仅为02%,大牲畜为1%,家禽为3%。
水产养殖是3%,两者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于是就出现了这种矛盾的局面:一方面农业保险费率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农业风险保障严重不足。
相对于大多数农民的年均收入水平,这个收费标准是大多数农民难以承受的。
只有这样,保险运营商才能弥补成本。
实现盈利作物的高损失率和水产养殖的高死亡率,必然导致农业保险的高净保险率。
例如,在中国西部的一些地区,粮食作物的受灾率通常为7%13%,棉花的受灾率为9%18%。
农业保险费率高是因为农作物损失率高,水产养殖死亡率高,如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的农业保险费率约为5%12%。
其中玉米、小麦5%,棉花6%,甜菜、蔬菜10%,一般财产险只有2%2%。
农业保险的费率远高于一般财险和寿险。
(农业保险费率很高,农业风险保障严重不足。
大部分农业风险无法转嫁,会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发展。
这必然导致农业保险的萎缩。
农业保险公司风险过于集中,赔付率过高。
普通的商业保险公司无法获得直接的经济利益。
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的严重不足,必然导致农业保险覆盖面更窄、规模更小,难以满足保险运行所依赖的大数定律。
此外,农户的超小规模和农业生产的低预期收益也使得农户不愿意支付高额的保险费用。
因此,与农民相比,按照商业化原则确定的保险费率更高。
抑制农民的有效需求与同期城市居民相比,中国农民的人均收入低得可怜。
一是作为保险主体的农民收入水平低,而农业生产成本高,农民实际可支配收入低。
农民对商业农业保险缺乏有效需求。
农业保险的大幅下降与农业灾害损失的大幅上升和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与此同时,随着保费收入的大幅下降,农业保险的险种也在减少,从一开始的60多个减少到目前的不到30个。
按3亿农户计算,平均每户保额不到2元。
与20XX年同期相比,20XX年的保费收入已经下降了15%,与1992年的高峰相比甚至下降了56%。
然而,正是在农业风险不断加大的背景下,我国农业保险业务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在萎缩。
保费收入也从1992年的峰值6亿元下降到20XX年的37亿元。
农民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迫切需要相应的农业保险来转移风险,为农民提供经济补偿。
事实上,从改革初期到现在,各种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逐年增加。
以几何倍数逐渐增加,但这些并不代表农业生产不需要风险保障,这也使得农业保险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是空白。
在我国现阶段,寿险和财险业务竞争激烈,很少有保险公司有兴趣发展农业保险业务,对业务经营缺乏热情。
农业保险存在的突出问题(自然需求在增加。
但是,有效需求严重不足。
农业保险经营者不能再考虑农业保险对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社会保障功能。
因此,在严格的经济学意义上,中国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农业保险机制。
可见,现行农业保险制度设定的险种并不适合我国农业生产。
从理论上讲,农业遭受的各种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都应该投保。
在确定水产养殖保险的责任时,也有类似的情况。
农作物保险主要承保自然灾害,而自然灾害以外的社会、政治、经济风险,如农药污染、有毒化学品泄漏等造成的损失,不在保险责任范围内。
目前,我国农业保险主要以农作物保险和水产养殖保险为主。
一般来说,农业保险范围越大,一个国家的农业保险水平越高。
(农业保险覆盖面现状农业保险覆盖面的大小和险种的设置是判断一个国家农业保险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
在逐利心理的影响下,这些保险公司也在减少承保范围、数量和险种,导致保险公司热衷于在自然灾害罕见的地区和年份推出农业保险,而在灾害频发的地区和年份,目前仍提供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与其他商业保险公司一视同仁。
其他股份制保险公司基本不涉及。
目前全国只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原新疆兵团财产保险公司)两家国有保险公司提供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保险。
此外,农业保险的综合赔付率较高。
“小保小赔、大保大赔、不保不赔”现象导致农业保险经营主体持续减少,农业保险有效供给不足。
农业的商业化经营集中了从事农业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二)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现状。
1996年各保险公司开始商业化,国家早在1938年就不再补贴属于政策性保险的农业保险。
美国颁布了联邦农作物保险法,规定了农作物保险的目的、性质、方式和代理机构,为农作物保险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
首先,美国政府颁布了专门的法律。
以美国为例,其农业保险可以稳步发展。
从国外农业保险立法背景、农业保险制度变迁乃至农业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农业作为一种诱致性制度变迁,其立法意义远远大于一般的商业规范性法律制度(一)农业保险立法现状。
1995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主要规范商业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对农业保险的规定非常笼统,其中第149条规定“国家支持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险服务,农业保险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
”农业保险作为一种农业发展和保护制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相关法律。
此外,在保费收入大幅下降的同时,农业保险的种类也在减少,从高峰时的60多个种类减少到目前的不到30个。
农业保险制度严重落后于农业生产发展的实际需要,按照我国3亿农民计算。
每户平均保险费用不到2元。
据相关数据显示,20XX年,我国保险公司保费收入达3000多亿元,而农业保险总收入仅为8亿元左右,仅占全年保费收入的16%,比上年下降20%,是20年来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
1982年,自农业保险业务恢复以来,该险种长期处于衰退状态。
一、中国农业保险现状中国在建国初期就开展了农业保险,上世纪70年代停止了这项业务。
基于此,本文将从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入手,分析阻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借鉴国外农业保险发展模式,探讨如何完善我国农业保险机制。
使之成为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利器。
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缺乏政府行为和财政补贴,商业保险公司无法或不愿承担高风险的农业保险责任。
然而,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
如何转移农业生产中的巨大风险显得尤为重要,但同时,农业也是一个弱质产业。
经常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的风险,大力发展农业保险规避农业风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护我国农民利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据中国统计年鉴统计,我国每年农作物受灾面积为4600万公顷,约占总播种面积的30%。
农业是一个外部性很强的产业,它的稳定发展不仅可以促进这个部门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而农业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把“三农”问题作为国民经济生活最重要的关键词:农业保险;保险立法;商业目标;有效需求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我们应该正视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正确认识其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政策力量的引导完善我国农业保险制度,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解除其发展道路上的羁绊,以解决我国农业生产的后顾之忧,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我国农业健康稳定发展。
摘要: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不尽如人意。
- 1、本文档共7页,下载后即可获取全部内容。
- 2、此文档《保险学论文-健全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思考.doc》由用户(两袖清风巴腊拉)提供并上传,付费之前,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进行举报或申诉。
-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 4、万象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谨慎购买。
- 5、本站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链接地址:https://www.2wx.com/view-4264.html
文档标签
- 我国农业
- 保险制度
- 保险学论文-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制度安排探析
- 保险学论文-激励与约束并重保险制度述评
- 保险学论文-我国发达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试验的比较制度分析
- 保险学论文-复保险制度的理论探究
- 保险学论文-日美失业保险制度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 保险学论文-关于我国医疗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思考
- 保险学论文-健全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思考
- 保险学论文-诉讼保险制度初探
- 保险学论文-关于中国农业保险模式选择的分析和思考
- 保险学论文-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思考
- 保险学论文-金融危机下对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思考
- 保险学论文-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建设研究
- 保险学论文-我国建立创业投资保险制度的思考
- 保险学论文-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框架
- 保险学论文-浅谈对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思考
- 保险学论文-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 保险学论文-我国农业保险试验成就矛盾及出路
- 保险学论文-对我国保险诚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