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医学论文-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术的护理观察.doc



《临床医学论文-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术的护理观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论文-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术的护理观察.doc(3页珍藏版)》请在万象文库上搜索。
1、临床论文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的护理观察摘要目的回顾性总结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的护理措施。
2、方法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精心护理。
3、结果患者临床效果良好,未出现感染、出血、腹部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4、结论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前的心理护理、术前肠道准备、术后患者的观察和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腹腔镜手术的成功率,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5、【关键词】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我院自20XX年以来,腹腔镜治疗妇科疾病受到广大妇科患者的好评,其中子宫次全切除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6、1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年龄2240岁,平均31岁,包括浆膜下肌瘤和肌间肌瘤,b超检查均大于3cm。
2治疗方法:本组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
在脐孔下缘纵向切开1cm皮肤。
7、气腹针进入腹腔后,充入CO2气体,形成压力为1214kPa的人工气腹。
8、探查后,在右下腹穿刺,穿刺孔直径1cm;穿刺左下腹,穿刺孔直径5cm,放入器械进行切除止血。
术后给予抗炎和补液治疗。
3结果手术时间15小时,平均3小时。
无感染、出血、腹腔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平均住院时间为5天。
1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腹腔镜手术是一种新型手术。
必须向患者说明手术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优越性,同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态,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说明手术过程、时间和麻醉方法。
消除患者顾虑,获得合作。
2皮肤护理应在手术前第1天准备,其范围包括会阴和腹毛。
应用碘伏棉球擦拭脐孔,并告知患者术前1天洗澡,注意个人卫生。
3术前一天肠道准备,豆类、牛奶等易产气的快餐,以免引起胀气,影响术野观察。
同时,术前一天中午口服甘露醇250ml,以排出肠蠕动和积气。
术前晚上吃流质食物,术前12小时禁食不透水,术前8点和清晨6点用1%肥皂水清洁灌肠。
4阴道要做好避开月经期的准备,术前检查阴道分泌物。
清洁度差的要用碘伏溶液冲洗阴道,每天两次,连续2天。
阴道出血患者术前应给予抗炎止血治疗。
2术后观察与护理1全麻术后即刻护理腹腔镜手术采用全麻气管插管,容易损伤气管,产生较多的喉部分泌物。
病人回房后被安置在ICU病房,床边备有急救药品和器械,以备不时之需。
让枕头仰卧6小时。
麻醉意识不清时,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流入气管引起窒息。
2观察生命体征的患者,回房后立即进行心电监护,并立即吸氧6小时,氧流量23L/min。
每30分钟测量一次血压、血压和心率。
病情稳定后,监测改为停3小时,以便及早发现内出血、休克等情况的变化,得到及时治疗。
q4h测体温,监测有无上呼吸道感染和术后切口感染,以便对症治疗。
3恶心、呕吐是由全麻期间药物或CO2刺激膈肌或高碳酸血症引起的。
手术结束后,麻醉意识不清者,走向枕头,头偏向一侧平躺,以防呕吐物反流入气管,造成窒息或落下肺炎。
指导意识清醒的患者在呕吐时用手按压伤口,以减少呕吐时腹压对伤口的影响,必要时使用止吐药。
4腹部观察注意是否有腹胀、腹痛、阴道出血。
当腹痛伴有压痛、反跳痛时,要警惕腹腔内出血、脏器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
如腹胀明显或患者48小时未排气,可遵医嘱肌注新斯的明5mg,并注意是否有肠鸣音亢进等。
5饮食护理后6小时,取半坐卧位,开始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食物,但避免进食豆类、奶类等产气食物,以防术后胀气。
患者麻醉清醒后应立即拔除导尿管,饮水量为ml/d,以利于尽快排尿,防止尿路感染。
术后第一天开始下床活动,可以减少肠粘连的发生。
健康指导出院后要注意休息和卫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饮食。
术后6周内禁止性生活和阴道灌洗,术后2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12个月后可恢复正常月经。
- 1、本文档共3页,下载后即可获取全部内容。
- 2、此文档《临床医学论文-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术的护理观察.doc》由用户(两袖清风巴腊拉)提供并上传,付费之前,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进行举报或申诉。
-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 4、万象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谨慎购买。
- 5、本站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链接地址:https://www.2wx.com/view-39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