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医学论文-腹股沟疝传统修补术与无张力修补术临床对比分析.doc



《临床医学论文-腹股沟疝传统修补术与无张力修补术临床对比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论文-腹股沟疝传统修补术与无张力修补术临床对比分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万象文库上搜索。
1、临床论文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对比分析作者:徐永兴、王志敏、高兴贤、唐孝炎【摘要】目的比较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
2、方法将20XX年1月至20XX年12月收治的215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
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手术情况、术后疼痛及并发症。
3、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简单、快捷、安全,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现代疝修补术。
4、【关键词】疝修补术;腹股沟外疝是外科常见病,发病率约为5%,其中腹股沟疝较为常见,占90%以上1。
手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最好方法。
5、手术方法包括传统的疝修补术(如BassiniMcVay)和无张力疝修补术(补片)。
6、传统的腹股沟疝修补术为疝的治疗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至今仍在使用,但这种手术存在很多缺点。
7、比如联合肌腱和腹股沟韧带的强行缝合,是两种不同组织的缝合,组织偏离正常解剖位置,张力大,缝合的相邻组织缺损多,不易真正愈合,导致手术失败。
8、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利用人工合成材料进行无张力疝修补的新方法,因其符合生理解剖结果而修复。
本研究比较了两种手术方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20XX年1月至20XX年12月,我院收治腹股沟疝患者215例,其中男性130例,女性85例。
年龄2475岁,平均52岁;腹股沟斜疝147例,直疝48例,复发疝20例。
2研究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106例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109例采用传统疝修补术。
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数据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3治疗方法观察组103例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2例采用局部浸润麻醉,1例采用全麻,均采用德国BraunPremilene网片(网塞半径:8cm,增强平片:5cm10cm)。
手术切口与传统疝修补手术相同,可充分游离外斜肌腱膜深面以容纳补片。
找到疝囊后,如果疝囊很小,可以充分游离,到达疝囊颈部;如果疝囊较大,可以先切开疝囊,横切疝囊,止血后不处理远端疝囊,再游离近端疝囊至疝囊环,重建疝囊。
然后根据疝环和疝囊的大小裁剪网塞尺寸,然后固定疝囊底部和填充物尖端,防止移位。
外翻后可以无缝隙放置填充物,填充物与内圈开口平齐。
用疝环固定填充物外围,缝4针左右。
提精索后,将切下的平片放在深面上重建内环口,然后将补片放平,固定在周围的腱组织上。
根据外科医生的习惯,对照组分别采用Bassini、Ferguson或McVay方法。
4统计方法将获得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建立EXCEL数据库,利用SPSS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秩和检验用于秩和资料比较。
P结果1两组平均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比较见表1。
t检验显示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术后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0为无痛,13为轻度疼痛,46为中度疼痛,79为重度疼痛,10为重度疼痛2两组的比较结果如表2所示。
观察组术后疼痛以中度以下疼痛为主,中度以下疼痛67例(2%),中度疼痛25例(6%),中度以上疼痛14例(2%)。
对照组中度以下疼痛40例(7%),中度以上疼痛29例(6%),中度以上疼痛40例(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并发症对比观察组有3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均表现为伤口积液(皮下脂肪液化),无阴囊血肿和伤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8%(3/。
对照组出现并发症11例,其中阴囊血肿5例,伤口积液4例,伤口感染2例。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结果如表3所示。
4目前其他对比观察组无复发,无贴剂内异物排斥反应。
目前对照组有3例复发。
观察组10例,对照组31例,术后肌注止痛针。
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法。
传统上,多年来通过腹股沟切口进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和腱膜加强修补。
修复的方法有很多。
1974年,Lichtenstein和Shore首次报道了使用“香烟状填充物”进行疝修补。
1985年,修卡提出用腹部横筋膜外单层聚乙烯编织网修补后壁的手术。
1987年,Gilbert报道了一系列使用填充物进行无缝合疝修补的病例3无张力疝修补术是近十年来的热点。
现代合成网片在疝修补术中的应用已被广大外科医生所接受,被认为是一种简单、快速、无痛、复发率低、不干扰正常解剖的新技术。
本研究使用的补片为德国博朗Premilene网片自制大尺寸(网塞半径:8cm,加强平片5cm10cm)。
它比Bard公司的BardMeshPerFix插头定型产品更经济。
自行切割并制作相应填充物和平片进行手术后,可根据疝环口和腹股沟管后壁的大小,切割成最合适的形状,可达到与巴德定型产品相同的治疗效果。
结果表明,无张力疝修补术能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主要是因为组织无张力。
传统疝修补术将不同组织强行缝合在一起,张力高,损伤机会多,术后疼痛明显。
而无张力疝修补术使用的是聚丙烯材料的补片,其排斥性为零,组织相容性和感染不相容性极佳。
其孔隙大于10m,多形核粒细胞可自由通过,不适合细菌藏匿。
具有一定的抗感染能力,硬度适中,抗拉强度大,能耐受弯曲和屈曲的外力,可随意切割,适用于不同大小的疝修补。
刺激补片周围及内部成纤维细胞快速反应使成纤维细胞增殖并产生纤维反应,与补片形成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层,对腹壁进行强化和修复,锥形填充物分散腹壁压力,达到疝修复的目的4;同时,观察组手术时间相对较短。
分析认为无张力组手术时间缩短的原因与分离少、暴露少、操作相对简单有关。
传统手术中,需清晰显露关节构造、腹股沟韧带、耻骨结节或耻骨稀疏韧带,腹股沟管后壁的修复需细致,以免损伤股动脉、静脉和下腹部神经,疝囊颈高位结扎分离疝囊被膜需花费较多时间,内环口修复需大小合适,以免影响睾丸血供。
无张力疝修补术只需分离腹股沟韧带、耻骨结节和精索,无需过多分离和暴露。
对于小疝囊,只需分离至内环口,无需结扎疝囊。
疝囊较大时,应横切疝囊,重建小疝囊后置入自制网塞及补片,这样更不容易损伤股动静脉、下腹部神经及影响睾丸血供,缩短手术时间。
此外,术后疼痛的缓解直接影响患者的恢复,使得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总之,无张力疝修补术简单、快速、安全,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低,能快速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优于传统疝修补术,是值得推广的现代疝修补术。
沈文贤1韩,江平。
腹股沟疝外科治疗进展。
南通医学院学报,20XX.24(:118-119。
疝修补术后复发的外科治疗。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XX,22(:205-207。
无张力疝修补术。
AmjSurg,1989年,188-193。
4方,肖干虎,等.371例老年患者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体会.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XX,18(。
- 1、本文档共3页,下载后即可获取全部内容。
- 2、此文档《临床医学论文-腹股沟疝传统修补术与无张力修补术临床对比分析.doc》由用户(两袖清风巴腊拉)提供并上传,付费之前,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进行举报或申诉。
-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 4、万象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谨慎购买。
- 5、本站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链接地址:https://www.2wx.com/view-39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