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医学论文-腹式全子宫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doc


《临床医学论文-腹式全子宫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论文-腹式全子宫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doc(2页珍藏版)》请在万象文库上搜索。
1、临床论文-腹式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关键词】腹式子宫切除术是妇科最常见的手术方式之一。
2、为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顺利完成手术,做好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
3、临床资料收集20XX年1月至20XX年10月在我院行腹式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08例,年龄2065岁,平均42岁。
4、其中子宫肌瘤87例,重度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7例,子宫内膜增生5例,子宫恶性肿瘤6例,产后出血3例。
经过精心护理,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
5、2护理体会1术前护理护士首先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参与护理计划的制定,并根据个体需求及时调整护理措施以积极配合治疗。
6、其次,做好术前常规检查,包括血生化、血尿常规、出血凝血时间、肝肾功能、b超、胸片、心电图、药物皮试、皮肤准备等。
,并及时处理任何异常。
7、术前3天进行阴道、宫颈、穹窿冲洗,每日2次,以避免术后阴道残端感染。
8、晚餐前吃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午夜后禁食水;术前晚和手术晨进行清洁灌肠,排出空肠积便,避免术后腹胀。
晚上睡觉前服用沙丁胺醇镇静剂,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紧张和恐惧。
2术中护理患者从进入手术室到麻醉成功的过程,是患者心理最无助的阶段。
手术室护士要热情接待患者,与患者沟通稳定其情绪,大致说明手术情况,使其配合麻醉医生顺利进行手术。
并认真做好核对工作,如床号、姓名、年龄、住院号、手术名称、术前用药等。
同时应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尿量和失血量。
3术后护理病人送回病房后,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并配合。
保持输液管和导管通畅,询问患者自我感觉。
术后切口疼痛往往伴随着严重的心理负担,因此术后镇痛是非常必要的。
临床上常用镇痛泵或双氯芬酸钠栓剂置入肛门内镇痛。
术后6小时可导入流质,12小时后肠鸣音恢复时可导入半流质,肛门排气后可换一般食物。
此时护士要指导其食用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和新鲜蔬菜水果,少量进食,戒食豆类、乳制品等产气食物,避免腹胀。
硬膜外麻醉的患者术后躺在枕头上6小时即可恢复自由姿势,24小时内下床活动。
告诉患者翻身、起床、卧床时要压住伤口,走路时挺胸,双手插腰,走路不要弯腰,坐着时避免盘腿、腿外展。
术后会阴冲洗(23次/d)持续3天,保持会阴清洁。
术后24小时拔除导尿管,拔除导尿管后及时自行排尿。
3出院指导注意休息,适当运动,加强营养。
术后3个月,避免提重物,避免受凉、打喷嚏等增加腹压的因素,保持排便通畅,禁止性生活。
术后1个月、3个月去医院复查,了解阴道残端愈合情况。
告知患者坐位时腰部后仰、上仰、后仰;平躺时躺在硬度较好的床垫上,必要时在腰部垫上柔软薄的毛巾;走路时,保持身体直立,双手插在腰间,尽可能放松腰肌,可以减轻患者术后腰酸背痛。
术后10天左右出现左下腹部阵发性钝痛,为术中牵拉所致,无需处理。
阴道少量出血,颜色较浅,持续23天,因阴道残端线头吸收所致。
告诉患者这是正常现象,可以自愈。
如果阴道大量出血,及时联系医生,及时处理。
术后20天左右切口瘢痕变硬,为缝合结和局部肌腱、脂肪组织增生、纤维化所致。
无需特殊处理,23个月后疤痕会自动软化。
- 1、本文档共2页,下载后即可获取全部内容。
- 2、此文档《临床医学论文-腹式全子宫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doc》由用户(两袖清风巴腊拉)提供并上传,付费之前,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进行举报或申诉。
-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 4、万象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谨慎购买。
- 5、本站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链接地址:https://www.2wx.com/view-39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