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医学论文-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的应用.doc






《临床医学论文-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论文-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的应用.doc(6页珍藏版)》请在万象文库上搜索。
1、临床论文-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及相关不良反应。
2、方法60例足月单胎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E组,硬膜外麻醉(EA);S组患者给予911mg布比卡因的腰硬联合麻醉(CSEA)。
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评估麻醉效果和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结果两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差异。
与E组相比,S组的镇痛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均能满足临床需要,但CSEA镇痛效果优于电针,导尿舒适性好,不良反应少。
4、【关键词】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布凯恩;【摘要】目的评价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副作用。
5、方法将60例足月剖宫产产妇分为两组,每组30例,E组采用硬膜外麻醉。
S组采用布比卡因911mg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监测血液动力学。
评价麻醉效果。
记录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瘙痒、呼吸抑制)。
6、结果两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差异,与E组相比,S组的镇痛效果更佳(P。
7、结论尽管两种麻醉方法均有效,但CSEA在镇痛和抑制剖宫产术中留置导尿不适反应方面优于硬膜外麻醉。
8、【关键词】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是一种新的麻醉方法,兼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优点,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CSEA和电针在新式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80例ASA级孕妇,年龄2235岁,体重5082kg,身高150172cm。
他们都是没有妊娠并发症的单胎初产妇。
足月妊娠需要剖宫产。
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电针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
2麻醉方法两组均于术前30min肌肉注射苯巴比妥100mg和阿托品5mg。
进入房间后,常规面罩吸氧,监测血压、心率、SPO2和心电图。
进入房间后,迅速滴入300500毫升乳酸钠林格注射液。
CSEA组采用AS-E/S联合腰麻硬膜外穿刺针经L23椎间隙进行硬膜外穿刺,蛛网膜下腔注入5%布比卡因等压液(75%布比卡因2ml+1ml稀释脑脊液)2ml(911mg),注射速度控制在15。
同时在硬膜外腔至头部34cm处置管备用,仰卧位后调整手术台,使疼痛阻滞水平达到T7。
若术中阻滞平面过低,不能满足手术需要时,可通过硬膜外导管一次性加入35ml5%利多卡因和25%丁卡因的混合液。
电针组用18号硬膜外穿刺针经L23椎间隙进行硬膜外穿刺,在硬膜外腔至头端34cm处置管,换仰卧位。
根据感觉阻滞范围,按常规操作注射5%利多卡因和25%丁卡因混合液1216ml,使术前疼痛阻滞上限尽可能达到T7水平(预期阻滞范围)。
手术中,根据需要不时加入68毫升上述混合液。
两组术前均放置导管,两组仰卧位后手术床向左倾斜30度,防止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引起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所有患者除胎儿娩出后静脉注射缩宫素20U,术中出现低血压(收缩压下降30%或小于90mmHg)时,加快输液速度并静脉注射小剂量麻黄碱(510mg)和静脉注射阿托品5mg治疗心动过缓(心率:55次/min)外,均无输血。
3监测指标连续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心电图;观察CSEA组蛛网膜穿刺是否成功;术前观察产妇插入导尿管时的反应;记录从注射局麻药到胎儿娩出的时间(I-DI);麻醉效果评价:0级麻醉无效,应改全麻;级镇痛效果一般、中度或持续,需辅助用药,腹肌紧张,牵拉反应严重;类镇痛效果好,腹肌柔软,微痛;级镇痛很好,腹肌柔软,病人安静无反应。
记录术中并发症和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如低血压、心动过缓、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术后头痛等。
4的统计方法采用SPSS0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
P结果1与1在年龄、体重、身高、ASA分级、手术时间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2血流动力学指标术中,产妇SPO2保持在95%以上,两组HR、SBP、DBP无明显差异。
80例患者围手术期心电图无异常,无心动过缓发生。
两组术中低血压发生率:CSEA组8例(20%)和电针组7例(5%)出现一过性低血压,经快速输液和静脉注射小剂量麻黄碱纠正。
两组术中低血压发生率、输注量(765ml和792ml)和麻黄碱平均用量(72mg和75mg)无显著差异。
3蛛网膜穿刺:CSEA组有4例(10%)产妇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穿刺开始时不能顺利抽出脑脊液,但改变硬膜外穿刺针方向或穿刺间隙后脑脊液顺利流出。
4产妇导尿反应。
CSEA组无疼痛主诉,电针组有25例(5%)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主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5CSEAI-DI组从局麻注射到胎儿娩出的时间(min短于电针组(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6麻醉效果CSEA组镇痛效果较好,均为II级以上,而电针组有15例出现中度或持续性疼痛,需辅助用药。
两组镇痛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7麻醉不良反应两组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术后头痛等发生率较小,无统计学差异,见表2。
讨论1产科麻醉需要考虑产妇特殊的生理变化和母婴的安全,尤其是急诊剖宫产。
据报道,CSEA用于剖宫产会引起严重的血压波动。
通过注射少量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剂布比卡因(911mg),控制麻醉平面不超过T7水平,将手术床左侧倾斜30度防止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术前预防性输注扩大血容量和吸氧,CSEA组和电针组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低血压发生率和低血压时麻黄碱用量无差异,有效避免了血压过度波动对机体的刺激,特别是低血压对胎儿的不良影响。
2近年来剖宫产多采用横切口,需要完善的镇痛、肌松、骶神经阻滞。
电针具有并发症少、剂量可控性好、术后镇痛容易等优点。
但麻醉诱导时间较长,阻滞不完全或麻醉失败的发生率较高(5%)1,甚至高达25%2,尤其是骶神经阻滞不完全和局麻药用量大3。
对于急诊剖宫产出现胎儿窘迫者,往往需要在阻滞不完善的情况下快速娩出胎儿。
EA麻醉诱导分娩胎儿时间长,肌松不好,往往达不到新式剖宫产的要求。
虽然SA麻醉诱导时间短,镇痛肌松满意,但麻醉时间可控性差,不利于术后镇痛,术后头痛发生率高。
3CSEA结合了两者的优点,弥补了各自的不足,见效快,用药少,躺下后即可开始消毒手术,为手术快速娩出胎儿赢得了时间;另外,经硬膜外导管注药可满足长效镇痛和术后硬膜外镇痛的要求4;但在CSEA,应注意硬膜外药物的容积效应,会增加腰麻阻滞水平5,宜给予小剂量的实验药物。
CSEA采用细腰穿针大大降低了术后脑脊液漏和脑压下降引起的剧烈头痛的发生率6布比卡因在临床上被用作剖宫产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局部麻醉剂7。
在这项研究中,作者应用了等比重的5%布比卡因,平均剂量为10毫克。
由于局麻药用量小,麻醉平面容易控制,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通过对80例患者的对比观察,可以认识到CSEA麻醉效果好,麻醉失败率低,骶神经阻滞完善充分,肌肉松弛满意,盆腔手术方便。
CSEA后置管能有效减轻产妇的疼痛。
术中一过性低血压可通过适当输注或少量麻黄素纠正,术后无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术后头痛等不良反应。
同时,我们还观察到,在CSEA腰麻穿刺时,如果没有脑脊液冒出,可以调整硬膜外穿刺针的穿刺方向或穿刺间隙。
如果仍无法穿透脑脊液,则使用硬膜外导管完成手术。
5总之,腰硬联合麻醉是一种简单、安全、方便、有效的剖宫产麻醉方法,其麻醉时间可控,麻醉效果可靠,起效快,局麻药用量小,穿刺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与硬膜外麻醉相比具有明显优势8参考文献1曹,李胜德,马桂芬,等.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临床麻醉学杂志,20XX,742。
2张野著。
腰硬联合麻醉。
国外医学麻醉与复苏分册,1996,210。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体会。
吉林医学,20XX,448。
4曹郭萍。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临床麻醉学杂志,20XX,795。
5,罗,。
腰硬联合麻醉的不良反应。
161-6顾正峰,胡,王贵龙.腰硬联合麻醉后无枕平卧的临床观察。
临床麻醉学杂志,20XX,209。
7石,马,张,等.布比卡因-芬太尼腰麻用于急诊剖宫产术.。
- 1、本文档共6页,下载后即可获取全部内容。
- 2、此文档《临床医学论文-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的应用.doc》由用户(两袖清风巴腊拉)提供并上传,付费之前,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进行举报或申诉。
-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 4、万象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谨慎购买。
- 5、本站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链接地址:https://www.2wx.com/view-39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