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医学论文-腰骶椎结核治疗的方法选择.doc





《临床医学论文-腰骶椎结核治疗的方法选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论文-腰骶椎结核治疗的方法选择.doc(5页珍藏版)》请在万象文库上搜索。
1、临床论文-腰骶部结核治疗方法的选择【摘要】探讨腰椎结核治疗方法的选择。
2、方法对65例腰椎结核患者采用5种不同方法治疗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A组(14例)采用单纯清创术;B组(15例)行清创植骨融合术;C组(9例)行后路清创植骨内固定术;D组(12例),后路内固定加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E组(15例)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加前路内固定术。
3、术前术后常规支持及抗结核治疗,并定期随访,观察血沉变化,X线平片,CT三维重建评估结核活动性,植骨融合及畸形矫正。
4、结果65例腰椎结核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6个月,平均13个月。
结核病没有复发,所有的骨移植融合。
愈合时间为46个月,平均8个月。
后凸畸形矫正角度无明显丢失,内固定无松动、骨折等并发症。
结论有效抗结核是治疗结核病的前提,彻底清除病灶是治疗的关键。
5、融合内固定取决于结核破坏的程度和部位,合理选择可提高腰椎结核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腰椎结核治疗摘要:目的评价腰椎结核的治疗方法。
方法对65例接受5种不同药物治疗的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A组(n=行病灶清除术。
B组15例,病灶清除植骨融合。
C组(n=采用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D组(n=采用后路固定、前路病灶清除加植骨融合术。
E组15例,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及前路内固定术。
患者术前术后均接受常规支持和抗结核治疗。
6、随访时,研究红细胞沉降率,并通过X线平片和3D-CT重建评估骨融合和后凸畸形矫正情况。
结果未发现大血管、神经和输尿管损伤。
随访1216个月,平均13个月,无复发。
植骨在46个月后全部融合,平均时间为8个月。
无脊柱后凸矫正角度丢失,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并发症。
结论有效的抗结核治疗和清创是治疗结核病的关键。
融合或内固定的选择取决于结核的严重程度。
合理选择可以提高腰椎结核的治疗效果。
7、关键词:腰椎;肺结核;治疗学根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通报,结核病在我国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率居所有乙类传染病之首1脊柱结核占全身骨关节结核发病率的首位,其中腰椎结核占脊柱结核的50%以上2目前,很少有系统介绍这方面结核病治疗的报道。
由于该部位解剖结构的特殊性,以往多采用刮除术和植骨融合术。
8、近十年来,随着对结核病认识的深入,三维CT和MRI的普及,内固定术的广泛发展,彻底切除病灶以减轻对神经的压迫,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恢复脊柱的生理曲度,促进植骨融合,尽快恢复脊柱功能,已成为共识,大大提高了腰椎结核的疗效。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针对不同的疾病如何提高治愈率?需要内固定吗?1990年6月至20XX年6月,采用5种不同方法治疗腰椎结核65例。
经过12个月以上的随访,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39例,女性26例;年龄2065岁,平均38岁。
病史2个月至3年,平均16个月。
56例有腰痛,5l例有下肢放射性疼痛,31例有下肢肌力下降及疼痛和触觉减退。
根据亚洲分类,C级28例,d级37例。
脊柱后凸畸形角度5,平均3。
其中单节段L129例,L137例,L349例,L455例,L5110例。
多节段:L1L35例,L2L46例,L3L511例,L5S23例。
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结核。
术前X线片、CT和MRI用于确定病变的位置和范围。
7例无骨质破坏,仅腰肌脓肿。
58例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椎间隙变窄,椎旁软组织肿胀,其中504例有椎体破坏。
6例患有肺结核。
血沉为2876毫米/小时,平均5毫米/小时2术前准备术前排除活动性结核,了解有无胸腹水。
术前必须进行4周以上的正规抗结核治疗。
对氨基水杨酸钠按标准(3shrz/9hrz)休克治疗后,复查血沉和肝功能。
当红细胞沉降率显著下降时(即使患者术前血沉正常,没有明显的结核中毒症状,也需要坚持术前抗结核治疗。
3手术方法:前路清创术中应注意保护邻近器官组织,充分暴露脓肿,彻底清除病灶;后路手术注意保护硬脑膜和神经根,病灶清除时不要损伤前方大血管。
应彻底切除病灶,植骨处填充异烟肼注射液1g+链霉素3g制成的缓释药丸。
术中需要的植骨材料大部分是髂骨块,少数是同种异体骨+髂骨块。
根据结核破坏的程度,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
A组:单纯清创术:椎体上下边缘及椎体前方受侵,椎间盘无损伤,椎体无损伤或破坏。
腰椎11例,腰骶部3例。
b组:清创植骨融合术:破坏30%50%的椎体和椎间盘,根据病情采用前路或后路清创植骨融合术。
手术后,他卧床一个月,在牙套的保护下活动。
本组腰椎12例,腰骶部3例。
C组: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椎体破坏50%,椎管及其附件侵及椎体后方,无腰肌脓肿。
本组腰椎7例,腰骶部2例(图。
D组: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后路内固定:椎体破坏50%,伴一侧或双侧腰肌脓肿。
一侧或两侧暴露,结核病灶范围在L3以下。
本组腰椎9例,腰骶部3例(图。
E组: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前路内固定:椎体破坏50%,一侧或双侧腰肌脓肿,一侧或双侧暴露,结核病灶范围为L1至3或L5至S2,本组腰椎13例,腰骶部2例(图4统计处理所有数据用SPSS0软件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指标用X-S表示,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SNK-q检验,P图1后路清创植骨内固定后的正侧位片图2前路清创后路内固定图3前路清创前路内固定图2结果本组无大血管、输尿管及神经根损伤、休克及死亡。
术后1014天拆线,无切口感染和窦道形成。
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12个月6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13个月。
无结核复发,所有骨融合。
愈合时间为46个月,平均8个月。
术后后凸畸形角矫正至平均9,即平均矫正角度数为3,骨融合后后凸角度末次随访为0,丢失2。
临床疗效如表1所示,参考日本骨科学会(JOA)腰痛外科疗效标准3。
改善率为75%100%优,50%74%良,25%49%可,0%24%差。
各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卧床时间的比较见表1和表2。
表1临床疗效评分N组优、中、优良率(%)A.7B.6c.8d.0e.0注:为进行统计分析,说明各组间优良率无差异表2各组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卧床时间的比较ABFDE手术时间(分钟)05C比BP05,D比CP05,D比CP,E比DP0。
讨论腰椎结核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结核,破坏椎体,失去脊柱的稳定性,导致后凸畸形,压迫圆椎和脊髓神经根。
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清创术或植骨融合术。
目前广泛应用的脊柱内固定技术是为了有效重建脊柱的稳定性。
在有效抗结核的基础上,通过良好的固定,使病椎达到即刻稳定,提高生活质量,促进骨融合,达到治愈结核的目的。
无论采用哪种类型的手术,手术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即有效地清除病灶,矫正脊柱后凸,重建脊柱的稳定性。
单纯清创术适用于对脊柱稳定性无明显损害的病例。
影像学所见椎体形态基本正常,无明显椎体塌陷和神经损伤,清创后脊柱稳定性无明显变化。
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适用于脊柱稳定性部分破坏的病例,椎体破坏30%50%。
通过植入植骨,在不固定的情况下,骨量可以相对稳定。
这种手术的缺点是术后必须卧床一个月,在牙套的保护下活动。
其优点是节省费用,减少内固定引起的并发症。
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适用于椎体破坏50%,累及椎管及椎体后附件,无腰肌脓肿。
病变主要位于椎体后方,如椎弓根结核、椎板结核、棘突结核等。
后方暴露直接,术前了解前方是否有脓肿,术后置管引流非常重要。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后路内固定用于椎体破坏50%,一侧或双侧腰肌脓肿,一侧或双侧显露,L3以下结核病灶。
这种手术可应用于需要前路手术的患者,以及一期前路固定困难或达不到稳定性要求的患者。
该区域的固定需要广泛剥离腰大肌,暴露和保护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以及保护腰骶丛。
静脉一旦受损,就很难修复,甚至危及生命。
中国有髂总静脉损伤的报道4这种手术的两个切口在术中需要改变患者的体位,而前方的椎间植骨由于后方提前固定,无法有效扩张,所以对后凸畸形的矫正效果相对较差。
而内固定与结核病灶切口分离,理论上可以降低感染的可能性。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前路内固定适用于椎体破坏50%,一侧或双侧腰肌脓肿,一侧或双侧暴露。
该手术的主要优点是:能充分暴露局部结核病灶,进行有效的病灶切除、脓肿清除、脊髓减压、椎间植骨融合等。
,并在同一切口内完成内固定,无额外损伤。
缺点是这种手术只适用于病灶范围从L1到L3或l5到S2的结核。
如果病灶在L3L3范围内,很难固定,就是用单根钉棒固定也会造成骶丛或腰丛损伤。
术中彻底清除病灶,手术技术只能彻底清除术野的炎性坏死组织、死骨和脓肿,包括骨腔内的坏死组织,为植骨融合和抗结核药物浸润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内固定适应证:脊柱病变部位的稳定性是影响脊柱结核愈合的重要因素。
贾连顺5讨论了脊柱结核内固定的安全性,石培华6率先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椎体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随后陆续开展。
结核侵犯两个或两个以上椎体或椎间盘,估计病灶清除后脊柱严重不稳,是内固定的适应证之一。
而单个椎体完全破坏不在其中,两个椎体及相邻椎间盘破坏不到50%。
是否内固定,没有量化。
从这个数据来看,各组的优良率无显著性差异(P,这与选择的病例不同有关。
椎体破坏30%50%,单纯植骨融合不固定,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与固定组不同,卧床时间明显长于固定组。
术后无后凸畸形并发症。
总之,有效抗结核是治疗结核病的前提,彻底切除病灶是治疗的关键。
是否融合内固定,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脊柱结核破坏的程度和范围、病灶清除后脊柱的稳定性、术者对局部解剖的熟悉程度等综合因素决定。
合理的内固定可以提高腰椎结核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1】姚红艳,刘建军。
遏制结核病的策略J.结核病健康教育,20XX年,35-43。
2,付,等.胸腰椎结核前路手术治疗的探讨J.中国骨科杂志,20XX,355-。
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融合指征及其意义j.脊柱,1996年,242-248。
4李静,卢国华,康怡君,等.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XX,681-682。
5贾连顺。
脊柱结核外科治疗的现状和问题J.中国骨科杂志,20XX,516-518。
6石培华。
- 1、本文档共5页,下载后即可获取全部内容。
- 2、此文档《临床医学论文-腰骶椎结核治疗的方法选择.doc》由用户(两袖清风巴腊拉)提供并上传,付费之前,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进行举报或申诉。
-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 4、万象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谨慎购买。
- 5、本站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链接地址:https://www.2wx.com/view-39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