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医学论文-腰椎管内神经鞘瘤的手术治疗.doc




《临床医学论文-腰椎管内神经鞘瘤的手术治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论文-腰椎管内神经鞘瘤的手术治疗.doc(4页珍藏版)》请在万象文库上搜索。
1、临床论文-腰椎神经鞘瘤的外科治疗【关键词】肿瘤椎管内神经鞘瘤是椎管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之一,其后果主要是肿瘤压迫引起的各种神经系统症状。
2、由于椎管内原发性肿瘤早期往往无特征性表现1,早期诊断困难,直到患者神经受到明显压迫、下肢症状加重甚至瘫痪时才确诊,对手术难度和患者术后恢复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20XX年1月至20XX年2月,我院收治了5例腰椎管神经鞘瘤。
均行手术切除肿瘤,取得良好效果。
报告如下。
3、1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2例,女性3例;年龄2358岁,平均5岁。
所有病例均为原发于腰椎管的神经鞘瘤。
病程6个月至15年,平均4年。
2临床症状和体征因肿瘤的部位、大小和脊髓受压程度而有很大差异。
4、4例患者早期出现下肢酸胀不适,5例患者首发症状为间歇性腰疼或下肢不痛。
5、3例患者出现脊髓压迫和椎管狭窄症状,表现为进行性下肢麻木无力,行走步态改变,1例患者双下肢运动功能丧失,3例椎管狭窄和脊髓压迫患者从发病到加重均出现下肢症状。
病情进展迅速,平均三个月,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下肢。
3辅助检查:5例患者入院后常规行腰椎正位X线片检查。
除1例患者病变节段附近的骨性结构退化外,未见异常。
6、5例行MRI检查,均显示椎管内占位性病变(见图,呈圆形或椭圆形,包膜完整。
2例肿瘤有马尾神经穿入,1例脊髓明显受压,周围水肿。
7、5例经MRI或CT影像诊断为腰椎管原发性肿瘤,均为硬膜下和髓外肿瘤。
2手术方法:5例均采用腰椎后路全椎板切除术。
8、硬膜外麻醉后取侧卧位作者认为这种体位有利于扩大手术视野,便于肿瘤切除手术。
术前用X线定位肿瘤位置,取肿瘤所在节段的后正中切口,暴露病变所在节段及其上下椎板。
术中可使用C型臂帮助定位肿瘤位置,并咬掉肿瘤位置周围相关的棘突、椎板、黄韧带及软组织,使硬脑膜充分暴露。
严格止血,确保术野畅通。
调整患者足高和头位后,以肿瘤为中心沿脊髓方向切开硬脑膜,用吊带牵拉,用神经剥离器探查肿瘤位置,使其与硬脑膜和神经纤维分离,尽量保持包膜完整。
如果肿瘤较大,难以完全切除,可在分离和暴露部分的脊髓近端和远端分别缝合一根牵引线,在靠近脊髓端的缝线外侧部分切除肿瘤,缩小体积后再牵引脊髓端附近的缝线继续分离。
上述操作可尽可能避免对硬脑膜和神经纤维的反复牵拉刺激,尽可能减少医源性神经损伤。
2例马尾神经被瘤体完全包围,难以与瘤体完全分离。
操作者切开包膜后,将包膜内的肿瘤一片片取出,分离出无明显粘连的马尾神经,其他不能分离的连同瘤体一起取出。
肿瘤完全切除后,彻底止血,小心缝合硬脑膜保护脊髓或马尾神经,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
5例椎板切除范围较小,估计对脊柱稳定性影响不大,未行椎间融合内固定。
术后给予常规脱水和抗生素治疗,术后一周穿腰下地活动。
观察术后症状和体征的变化。
3个月后,我们会定期复查和随访。
结果35例均完整切除,病理诊断均为神经鞘瘤。
5例患者术后1周内均可下床活动,术后2周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
经3个月随访,3例患者临床症状消失,2例患者明显好转。
所有患者的x线片显示脊柱稳定性良好,在最长一年的随访中未发现复发。
讨论1腰椎神经鞘瘤的诊断腰椎神经鞘瘤的早期症状不明显。
多为以腰、下肢不典型疼痛为首发症状,然后逐渐加重椎管狭窄、压迫脊髓和神经根的症状。
常见的临床症状有下肢酸痛、麻木无力、感觉异常、步态改变等。
如果S1神经根受压,可表现为排尿排便异常2在临床工作中,应特别注意腰椎神经鞘瘤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鉴别诊断。
两组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差异,腰椎X线和CT对腰椎神经鞘瘤的诊断无明显意义。
MRI是区分两者的金标准:腰椎MRI不仅能清晰显示肿瘤的解剖位置和形态,还能通过分析MRI信号大致推断椎管内占位的性质。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导致腰椎退变的诱因有很多,如年龄、职业、生活习惯、其他相关疾病等等。
对于有明显腰椎管狭窄症状,但无明显腰椎加速退变诱因的较年轻患者,应考虑腰椎管内肿瘤的可能。
CT结果是否确认有明显的腰椎间盘突出,有条件的话要做MRI确诊。
图1L4椎体后方可见一椭圆形肿块图3肿瘤占据椎管,椎管狭窄,压迫脊髓图4肿瘤与神经连接紧密2治疗目前国内外均有报道3,腰椎管神经鞘瘤的治疗主要是彻底切除肿瘤。
手术多采用腰椎后正中切口,全椎板或半椎板减压,充分暴露手术视野,严格止血,仔细操作,精心保护脊髓和神经根,尽可能减少对硬脊膜和神经纤维的牵拉刺激,完全切除肿瘤后关闭切口。
如果全椎板切除术切除的椎板和骨性结构过多,且存在腰椎不稳定因素,则需要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
术后给予常规抗生素和脱水药物,并进行早期地面活动。
3腰椎神经鞘瘤手术治疗的几个问题(有学者4主张采用半椎板切除术入路切除椎管内肿瘤,认为半椎板切除术创伤小,保留了棘突、棘上和棘间韧带、关节突关节和部分椎板,不仅在术后恢复时间和维持脊柱稳定性方面优于全椎板切除术,而且统计结果显示半椎板切除术的术后效果优于全椎板切除术。
作者认为,充分暴露手术视野,彻底切除椎管内肿瘤是手术的首要目标。
半椎板切除术的相对手术视野和操作空间相对狭窄。
如果肿瘤体积较大或与硬脑膜和神经粘连,会增加对神经的反复牵拉刺激。
文献5中已有报道,有时即使是简单的牵拉也可能对脊髓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表现为肿瘤显露时器械的牵拉,或肿瘤切除时因肿瘤较大而牵拉脊髓。
作者认为,最好牺牲更多的骨性结构,充分暴露肿瘤所在的脊髓,以尽量减少肿瘤切除时对脊髓的损伤。
应严格掌握半椎板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
对于肿瘤较大、与神经有明显粘连或有其他不利因素的患者,仍应考虑全椎板切除。
(腰椎管内神经鞘瘤附着并包裹马尾神经并不少见。
对于不能分离的马尾神经,有学者6主张保留马尾神经和少量肿瘤,不影响患者术后症状、体征的改善和功能恢复。
笔者认为,即使神经鞘瘤是良性肿瘤,也应完全切除,部分不能分离的马尾神经可随肿瘤一并切除。
目前临床报道和本科随访结果证实,切除一小部分马尾神经对患者早期恢复无不良影响,不会引起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从而保证了疗效,消除了肿瘤复发的隐患。
(虽然术中立即将切开的硬脑膜缝合严密,但建议留置引流管时不要设置负压引流,而应设置负压吸引,尽量避免刺激硬脑膜的各种可能。
参考文献1杨淑媛,洪国良。
402例小管内肿瘤报告J.中国神经外科杂志,20XX,162-164。
马,刘冠燮,许,等.椎管内原发性肿瘤的外科治疗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松塔格VKH。
颈椎椎体切除和钢板固定治疗椎板切除术后脊柱后凸J.神经外科杂志,1994年,963-970。
4庞皮里A,卡罗里F,泰莱拉S,等。
马努埃尔.脊柱内特殊肿瘤的微创研究j.神经外科,20XX,1152。
5马,王铎,J.中国微创神经外科杂志,20XX,298-299。
6朱,张建宁,杨淑媛.5例椎管内巨大脊髓神经鞘瘤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XX,187。
- 1、本文档共4页,下载后即可获取全部内容。
- 2、此文档《临床医学论文-腰椎管内神经鞘瘤的手术治疗.doc》由用户(两袖清风巴腊拉)提供并上传,付费之前,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进行举报或申诉。
-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 4、万象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谨慎购买。
- 5、本站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链接地址:https://www.2wx.com/view-39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