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医学论文-腔内放疗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应用.doc



《临床医学论文-腔内放疗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论文-腔内放疗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应用.doc(3页珍藏版)》请在万象文库上搜索。
1、临床论文腔内放射治疗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应用作者:陆民生、于、目的探讨腔内放射治疗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价值。
2、方法1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经引流管植入铱192,照射剂量为2035Gy。
结果术后318个月死亡4例。
1例肝管残留癌已存活24个月,其余5例已存活1018个月。
3、结论腔内放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无论是用于辅助治疗还是姑息治疗,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4、【关键词】近距离放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内照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摘要目的评价内照射的疗效。
erapy(ILRT)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
5、方法对1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进行2035gy的192铱治疗。
6、结果4例于术后318个月死亡,1例左肝胆管镜下残留病变已存活24个月,5例术后存活1018个月。
7、结论腔内放射治疗对青少年a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也是一种姑息治疗方法。
8、【关键词】腔内放射治疗(IRLT);恶性;腔内放射治疗(ILRT)是指通过人工通道将放射源置入胆管病变部位进行局部放射治疗。
它通常被用作不能切除的胆管癌患者的姑息治疗。
我院病例选择已从单纯肝外胆管癌扩大到瓦特氏乳头状癌和胰头癌1。
ILRT是已切除肿瘤患者的辅助疗法,是未切除肿瘤患者的姑息疗法。
初步临床应用取得了一定疗效。
1临床数据1一般数据10名患者从1995年至20XX年接受ILRT治疗。
其中男性8例,女性2例。
年龄4767岁,平均61岁。
原发疾病:肝门部胆管癌3例,中部胆管癌2例,远端胆管癌2例,Vater乳头癌2例,胰头癌1例。
2方法10例肿瘤切除或姑息性内引流后,将铱192放射源通过引流管置入胆管或胆肠吻合口。
照射剂量为每次5Gy,每周治疗12次。
总剂量为5gy1例,25gy2例,30gy3例,35gy4例。
3结果10例随访3个月至2年。
1例胰头癌姑息性内引流后全身状况不佳,仅治疗1次,同时行外照射1次,3个月后死亡。
1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6个月后死亡。
另2例晚期胆管癌行内引流,分别于术后1年和5年死亡。
1例肝门部胆管癌局部切除后病理检查,镜下可见左肝管内残留癌细胞。
经过ILRT治疗后,癌细胞已经存活了2年,在随访中没有发现明显的局部复发迹象。
另5例肿瘤切除加ILRT已存活1018个月。
2讨论早在1935年,Walter等人就是一个不能切除的胆管癌患者,术后14小时用镭针通过T管接受临时放疗。
20世纪70年代,采用经皮肝穿和内镜乳头置管或支架及胆汁引流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
在此基础上发展了经皮肝穿途径,在腔内放疗中放置放射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为了成功将放射源通过人工通道插入,将其制成前端呈结节状的金属丝。
根据影像学检查显示的病变部位,在荧光屏的监视下确定放射源的长度。
在早期的报道中,大多数采用连续局部照射,照射剂量为15-20gy,部分辅以外照射(ERT)或术中放疗(IORT)。
最近,据报道,远程装载系统(RALS)用于分次放射治疗,这大大简化了ILRT治疗程序。
目前内照射源主要是同位素铱192。
随着放射治疗半径的增大,剂量迅速衰减,从而使大剂量的放射集中在肿瘤局部,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很小。
目前对于照射的剂量还没有统一的标准,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
我院10例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确诊。
术中仔细探查病变的大小和范围,对能切除的尽量行根治性或姑息性切除,胆肠吻合处置管内引流。
如果不能切除,先取活检明确诊断,通过肿瘤管引流至梗阻近端。
如果不能通过肿瘤,请联系最近的肿瘤处置管。
无论是否切除,在病灶周围标记46个银夹,保持管腔内管不倾斜,以便术后放射源顺利进入。
目前,手术仍是肿瘤引起的肝外胆道梗阻的主要治疗方法。
然而,很少实现组织学的根治性切除。
据Wakai的文献统计,9%74%的肝外胆管癌患者以根治性切除为目的进行外科手术,术后病理切缘呈阳性2因此,有学者认为ERT对微观残留病有应用价值3本组中1例肝门部胆管癌被认为在术中完全切除。
术后病理检查镜下左肝管断端有癌残留,仍为姑息性切除。
该病例由ILRT治疗,2年后复查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的确切征象。
说明ILRT是显微镜下残留病灶的有效辅助治疗手段。
作者对2例中胆管癌、2例肝乳头癌和1例肝门部胆管癌进行了肿瘤切除后ILRT治疗,以消除可能的残留病变。
ILRT作为肿瘤切除术后的辅助治疗目前鲜有报道。
ILRT作为不可切除肿瘤的姑息治疗,近年来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高村报道ILRT联合外照射和胆道支架治疗,其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0%、10%和4%4可以说,ILRT姑息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ILRT治疗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胆管炎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单纯引流的发生率约为20%,而附加ILRT的发生率约为30%。
4例死亡病例中,1例未行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6个月后死于复发性胆管炎。
可能与反复植入放射源进行治疗,增加了胆道感染的概率有关。
至于放疗后的放射性十二指肠炎、十二指肠溃疡等并发症导致消化道出血,本组病例并未出现,而放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等常见不良反应在本组中并不明显,可能与辐射剂量较低有关。
ILRT治疗后是否延长生存期,目前尚无明确结论,需要通过病理、病例长期随访结果、随机对照组前瞻性研究来证实。
从本组治疗结果来看,ILRT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术后有以下优势:(是一种安全、简便的局部放疗方法,但会增加患者的痛苦,患者可以接受;(在一定剂量范围内,ILRT的副作用较小;(在单纯引流的基础上,增加了姑息治疗;(对肝管切除残端癌是一种积极的辅助治疗,近期疗效好。
参考文献1陆民生,郭宜宾,宋立霞,等。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血管内放射治疗。
肝胆外科杂志,1997,5(:264-2Wakait,ShiraiY,MorodaT,等.胆管切除边缘状态对肝外胆管癌切除术患者长期生存率的影响.肿瘤,20XX,103(:1210-3OhD,林DH,HeoJS,等.肝外胆管癌术后辅助放疗在显微肿瘤控制中的作用.中华肿瘤学杂志,20XX,30(:21-4高村A,SaitoH,KamadaT,等.腔内低剂量率192铱近距离放射治疗联合外照射和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不能切除的肝外胆管结石.carcinoma.Int放射肿瘤学杂志,20XX,57(:1357-。
- 1、本文档共3页,下载后即可获取全部内容。
- 2、此文档《临床医学论文-腔内放疗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应用.doc》由用户(两袖清风巴腊拉)提供并上传,付费之前,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进行举报或申诉。
-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 4、万象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谨慎购买。
- 5、本站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链接地址:https://www.2wx.com/view-39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