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医学论文-腔内隔绝术治疗急性期主动脉夹层30例.doc



《临床医学论文-腔内隔绝术治疗急性期主动脉夹层30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论文-腔内隔绝术治疗急性期主动脉夹层30例.doc(3页珍藏版)》请在万象文库上搜索。
1、临床论文-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30例【关键词】带支架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1对象与方法1对象20XX04/20XX05斯坦福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3570岁(平均504岁),病史均小于2周,首发临床表现为胸痛、背痛,均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期),动脉粥样硬化病史110年。
2、进行彩色多普勒、CT血管造影(CTA)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RI),术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明确诊断。
3、术前血压控制在120/80mmHg以下(1mmHg=133kPa)。
心率在85次/分以下,需要适当的镇静、镇痛、排便等治疗。
4、2方法患者取仰卧位,13例全麻,1例在其他局麻下手术,局麻不能配合后改为全麻。
5、24例先经左肱动脉穿刺,经左锁骨下动脉将5F刻度猪尾导管插入升主动脉,6例直接经股动脉穿刺。
6、确认内膜破裂的位置,夹层的撕裂范围,真腔或假腔有无破裂,远端有无破裂等。
根据造影情况,选择一侧腹股沟做纵(横)切口,暴露股动脉。
穿刺这一侧的股动脉,将普通猪尾导管导入升主动脉。
7、然后进行主动脉造影,确认从股动脉引入的猪尾导管在真腔内,将超硬导丝引入升主动脉,定位并标记内膜破裂的位置。
肝素化后,用超硬导丝将合适口径的支架推进装置送入主动脉弓降部。
根据血管造影图像调整需要释放覆膜支架的位置。
将收缩压降至约80mmHg,并逐渐抽出覆膜支架装置的鞘。
这时可以看到覆膜支架逐渐打开,最终支撑在主动脉内。
再次通过血管造影评估支架的闭塞情况。
术后控制血压和心率,与术前一样,并观察重要器官的血供。
卧床休息1周,并给予消炎和对症治疗。
8、结果29例顺利出院,1例因子宫内膜逆行撕裂导致主动脉成角输送器植入困难中转手术,2例死于脑部并发症。
内漏3例,1例释放附加支架(袖套)封堵成功,2例型内漏,1个月后内漏关闭。
13例血管造影有2处或2处以上裂伤,远端裂伤因特殊解剖位置或经济原因未闭合。
13个月后CT复查,支架无移位、扭转,动脉瘤腔无扩大,恢复良好,10例远端裂伤自行闭合。
3例有少量血液反流。
3讨论胸主动脉夹层患者可根据其胸背痛史、体征、超声心动图、CT、MRI或EBCT明确诊断。
近年来16层CT和袁爽64层CT的应用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1。
急性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支架的弹性扩张力,将人工血管不缝合地固定在病变动脉两端的正常动脉壁上,通过封闭夹层缝隙,将高速高压的动脉血流与扩张微弱的动脉瘤壁隔离开来,从而达到预防或治疗夹层破裂的目的,可以达到类似于外科手术置换血管的效果2。
在斯坦福B型夹层的急性期,由于血管壁明显的炎症和水肿,血管壁容易受损,使裂隙扩大或形成新的裂隙,主动脉逆行撕裂。
但近年来,一些学者倾向于急性期腔内修复,认为对于急性夹层,良好的腔内修复更容易取得良好的远期效果。
文献报道中逆行撕裂的发生率很低3。
本组急性主动脉夹层斯坦福B(发病至手术时间在2周以内),在控制血压、心率和药物治疗的情况下,进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
短期效果良好,支持上述观点。
本组2例死于脑部并发症,均为夹层破裂高位,支架覆盖锁骨下动脉。
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现在一些临床中心正在从LSA打开这个裂口。
- 1、本文档共3页,下载后即可获取全部内容。
- 2、此文档《临床医学论文-腔内隔绝术治疗急性期主动脉夹层30例.doc》由用户(两袖清风巴腊拉)提供并上传,付费之前,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进行举报或申诉。
-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 4、万象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谨慎购买。
- 5、本站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链接地址:https://www.2wx.com/view-39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