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医学论文-腋后线压疮形成的力学分析与对策.doc



《临床医学论文-腋后线压疮形成的力学分析与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论文-腋后线压疮形成的力学分析与对策.doc(3页珍藏版)》请在万象文库上搜索。
1、临床论文腋后线压疮形成的力学分析及对策【摘要】目的:探讨腋后线压疮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2、方法:将100例神经内科偏瘫昏迷患者按病种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实验护理组。
3、常规护理组按常规翻身减压法Q2h交替取仰卧位和侧卧位,实验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增加两个充气乳胶手套,分别置于后肩和肋间。
在120分钟时观察受压腋窝后线的皮肤变化。
4、结果:常规护理组出现6例腋后线皮肤不可逆损伤,实验护理组无1例腋后线皮肤不可逆损伤。
结论:通过力学分析,正确的减压技术是降低压疮发生率的有效方法。
5、【关键词】腋后线压疮;原因;力学分析;对策:压疮常见部位为骨突,肌层较薄。
常见部位为骶尾部、双髋和四肢骨突。
6、未见腋后线上发生压疮的报道,但近三年来,我科住院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尤其是昏迷偏瘫患者,位于腋后线上。
以前临床上比较少见,容易被忽视。
7、随着社会老年人口的增多,卧床患者也相应增多,腋后线压疮的形成也在慢慢增多,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8、20XX年至20XX年,我们对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00例偏瘫昏迷患者每2小时翻身减压后的皮肤变化进行观察分析,找出后腋线压疮形成的原因及对策,以避免后腋线压疮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1材料观察并记录年神经内科住院患者100例,其中60岁以下患者10例,6170岁患者40例,7180岁患者35例,8190岁患者13例,91岁以上患者2例,平均年龄8岁。
其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偏瘫70例,昏迷30例,脑梗死65例,脑出血25例,神经系统疾病5例,肌力0级36例,肌力I级29例,肌力II级18例,肌力III级17例。
两组在性别、年龄、体型、营养方面无显著差异。
2方法将50例患者按病种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实验护理组。
两组患者均为平卧、卧交替,每2小时翻身一次进行减压。
侧卧时,背部垫一个枕头,弯曲臀部和膝盖,两腿之间垫一个枕头,保持床单清洁干燥。
实验组侧卧时,背部也垫一个枕头,在肩部和肋骨处分别套两个充气乳胶手套(乳胶手套可以是中号的,也可以是大号的,往手套里吹气,使手套饱满后在嘴上打一个死结,防止漏气,但不要太大)。
弯曲双腿,大腿放在小腿前面,大腿下面垫一个枕头。
120min时,观察并记录两组受压迫腋后线的皮肤变化。
结果1常规组减压(改变体位)后15120min皮肤缓慢变红。
虽然有些患者意识清醒,不能自由表达,身体不适时会请求帮助改变体位,但感觉迟钝、缺乏语言沟通能力的患者很容易被忽视。
常规组出现腋后线压疮6例。
2实验组在减压(改变体位)后5min至30min皮肤变红较快,局部血流较好。
腋后压疮发生率为0,见表1和表2。
表1两种减压方法腋后线压疮发生率比较(略)表2两种减压方法腋后线皮肤变化比较(略)3讨论1引起压疮的主要原因是压力、剪切力和摩擦力。
主要因素是压力,它作用于骨骼突出的部分。
1仰卧位压疮易发部位为臀部、肩胛骨、足跟。
侧卧位压力在什么位置?我们分析与压疮相关的力学因素。
1压力是指支撑平面施加在受压部件上的压力。
施加在局部组织上的压力主要由重力引起,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撑面。
这个力的作用与压力的大小成正比,与受力面积成反比。
当压力(如物体的重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力的作用越明显。
2摩擦力当人体处于不稳定姿势时,如果侧卧位的身体与支撑平面之间有相对滑动或相对滑动的倾向,就会产生滑动摩擦力或静摩擦力。
摩擦力与支撑表面上的压力和支撑表面的粗糙度成正比,这是皮肤磨损的主要原因。
3剪切力是指组织的不同层次或部位向不同方向运动时产生的力。
侧卧时,意识不清、偏瘫患者由于运动感觉传导障碍,肌张力下降,受重力作用时,产生向下的力,与后枕共同对腋后线产生向上的支撑力。
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形成一个剪切力。
这个剪切力的作用点在同一直线上。
因为压力面积很小,力的作用就更大了。
减压不当容易使皮肤扭曲,从而造成皮下血管扭曲,局部供血障碍。
这是我们在压疮护理中经常忽略的一个重要因素。
2压力的原理及其应用意义力学知识告诉我们,压力(即压力的作用)与应力的大小成正比,与应力的面积成反比。
意思是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小,受压部分产生的力的作用越明显,就像锋利的刀很容易切开物体一样。
侧卧时,人体处于不稳定的姿势,需要依靠枕头支撑来维持身体的稳定。
此时身体的一个受力点在后腋线上,后腋线上的力是身体不稳定下滑的力和枕头向上支撑的力形成的剪切力。
虽然这个剪切力相对于重力来说很小,但是由于作用在腋后线上的面积很小,所以它的压力也很大。
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在腋后线上形成压疮。
3对策应用压力原理的意义在于最大限度地增加患者的压力面积,减少力的作用。
Guttmann2提出了这种患者倾斜30并由枕头支撑的姿势,并已被广泛用作预防压疮的有效方法3这种姿势可以增加压力面积,使身体稳定,不容易摔倒。
但对于有意识的偏瘫患者或躁动、抽搐的患者,要保持身体稳定并不容易。
通过添加弹性柔软的乳胶手套,这些物体对腋后线的弹力可以缓冲重力对皮肤的压力,可以减少腋后线皮肤与枕头、床单的摩擦,减少对皮肤的磨损。
临床应用证明,使用乳胶手套充气缓解压力,与其他压疮预防垫相比,始终保持柔软和弹性,使单位面积对皮肤的压力小而均衡,摩擦力大大降低。
是预防压疮形成的有效方法。
而且取材容易,价格便宜,使用方便,适合在社区老年人居家养老中推广。
传统观察表明,压疮易发生在骶骨、髋部和四肢关节处,却忽略了侧卧时对腋后线支撑平面受力点的保护。
通过力学分析,找出腋后线压疮形成的原因,加强对腋后线支撑点的保护,避免腋后线压疮的发生。
参考文献1何飞影。
水垫减压加吹气在预防骨盆骨折压疮中的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20XX,2(:50。
2王永明。
压疮的原因及预防J.国外医学护理分会,20XX,21(:.。
- 1、本文档共3页,下载后即可获取全部内容。
- 2、此文档《临床医学论文-腋后线压疮形成的力学分析与对策.doc》由用户(两袖清风巴腊拉)提供并上传,付费之前,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进行举报或申诉。
-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 4、万象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谨慎购买。
- 5、本站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链接地址:https://www.2wx.com/view-38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