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医学论文-脾脏结核9例的螺旋CT诊断.doc



《临床医学论文-脾脏结核9例的螺旋CT诊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论文-脾脏结核9例的螺旋CT诊断.doc(3页珍藏版)》请在万象文库上搜索。
1、临床论文-螺旋CT诊断脾结核9例作者:赵保平,谭继东,黄伟春,王维明,黄松涛【关键词】脾结核;螺旋CT诊断随着近年来结核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和各种检查技术的快速发展,脾结核的病例数也在逐年增加。
2、由于缺乏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和相对罕见的脾结核,早期诊断往往是困难的。
3、为了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XX年8月至20XX年8月收治的9例脾结核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讨论了其CT表现及诊断价值。
4、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9例脾结核中,男6例,女3例,年龄2156岁,平均385岁。
病程30天至15年。
5、4例经手术探查确诊,3例经淋巴结活检确诊,2例经有效抗结核治疗临床确诊。
主要临床症状是腹痛和发热。
9例中有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多为钝痛。
7例均有低热、盗汗、乏力、厌食等症状。
主要体征:脾肿大6例,肝肿大2例,腹部压痛4例。
13项实验室检查显示7例轻中度贫血。
6例血沉增高。
白细胞计数基本正常,中性粒细胞正常或轻度升高。
3例做骨髓检查,2例正常,1例显示骨髓相刺激增生性贫血。
6例球蛋白升高。
14种扫描方法9例采用西门子环跃单层螺旋CT扫描。
6、厚度5mm,间距5mm,6例静脉注射75ml非离子型造影剂进行三期增强扫描。
在感兴趣的区域上执行薄层重建。
7、结果221个脾显示211个脾肿大,9例中有6例显示轻中度脾肿大。
它占据69个肋骨单位,脾厚56厘米。
8、钝缘脾脏22个低密度病灶中,6例表现为单个或多个(相似)圆形、结节状、点状低密度影,边界清楚或不清楚,大小从几毫米到约3厘米不等。
部分融合,CT值3849Hu。
增强扫描,低密度病灶无强化,病灶更清晰,小病灶数目增多。
23脾内钙化首诊发现脾内钙化2例,脾内广泛钙化1例,脾内多发结节样病变1例,周围少量斑片状钙化。
另2例在抗结核治疗6个月后,CT复查显示脾内及周围低密度病灶内弥漫性不规则点状钙化。
2脾外表现221腹部表现(淋巴结:淋巴结受累最频繁,主要分布于胰腺周围和脾门。
3例脾门、胰周、腔静脉和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大小12cm,中心密度低,部分病例有多结节融合倾向。
增强扫描显示环状强化或轻度均匀强化。
多结节融合病灶呈环状强化。
2例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但腹部“正常大小”淋巴结数目增多。
4例显示腹膜后及脾门淋巴结钙化。
(腹部其他脏器:肝脏轻度增大,密度降低3例,1例可见多发不规则低密度病灶,无强化。
1例密度不均匀,增强后可见小的低密度结节。
2例有弥漫性点状钙化。
胰腺异常2例,1例表现为胰头增大、低密度不均一性病变及胰头大的低密度病变。
强化表现为环状强化,有分隔,低密度区无强化,1例伴有胰腺体尾部弥漫性增大、脂肪间隙边缘僵硬等慢性炎症征象。
3例出现胆道受累,1例表现为胆总管下段壁均匀环状增厚,无明显扩张。
8例肝内胆管轻度扩张,左、右肝管及肝总管轻度增宽。
左右肝管和胆总管明显增厚。
尤其是胆总管有明显变化,壁厚约07cm,管腔狭窄,厚薄不均,部分层几乎闭锁。
胆囊壁增厚,内缘粗糙。
22例腹外表现均经胸部X线和椎体检查,5例表现为肺结核,其中2例为浸润性肺结核,1例为粟粒性肺结核,2例为双上肺纤维带影及钙化。
椎体结核伴双侧腰大肌冷脓肿2例;2例腹外脏器显示正常。
讨论脾结核在中国是一种罕见的疾病。
和其他部位的肺结核一样,主要有发热、盗汗、贫血、消瘦等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显示血沉加快,OT或PPD试验阳性率高。
特别是,大多数病例显示出脾肿大触痛的迹象,这表明其中大多数是炎症性病变而不是肿瘤性病变1,2根据文献报道,腹部结核通常伴有其他脏器的结核,多为腹部淋巴结结核。
本组9例中有7例有脾外结核的证据。
因此,我们认为脾结核通常是系统性结核的一部分,发现脾外结核有助于脾结核的诊断。
如果怀疑脾结核,我们应该仔细寻找脾外结核的证据。
认为一般病理表现与疾病的分期有关,任何影像学方法都可以反映某些病理特征的形态学表现。
实质性器官的不同分期和病变有不同的CT影像学特征。
粟粒性脾结核仅表现为脾肿大,目前无法确诊。
CT平扫可发现直径大于1cm的病灶,增强扫描可发现直径大于05cm的病灶1,3这种类型的CT扫描很难发现。
奶酪型和脾结核伴脓肿形成是单个或多个低密度病灶,边缘模糊不规则。
CT值在3750Hu时,冷脓肿的CT值较低,可小于20HU或接近水的密度。
增强扫描时,病灶中心不强化,边界清晰,以坏死为特征3,4这种表现在实体瘤中少见,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脾结核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纤维硬结钙化常表现在愈合期,根据原病灶形态会有不同的钙化形式。
本组脾结核表现为点状、斑片状和多个环状钙化。
肺结核钙化在CT上很容易发现。
脾外征象:CT在显示淋巴结方面优于其他检查方法。
脾门、胰周区及邻近大血管周围可见许多肿大淋巴结和/或“正常大小”的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可有融合趋势,因坏死、液化而呈密度不均。
强化的淋巴结呈环状强化,内壁光滑,中央干酪和液化区无强化,具有脓肿的特征1,3,5,这是淋巴结结核的特征。
淋巴瘤和转移癌放化疗引起的坏死区内缘往往不光滑。
此外,肿大淋巴结的分布也有一定的特点,即脾门、胰周、门静脉和下腔静脉居多。
综上所述,脾结核在螺旋CT上的诊断要点为:脾结核好发于2050岁;(肝脾肿大,脾脏单发、多发或弥漫性低密度病变;(脾门、胰腺、门静脉、下腔静脉周围淋巴结环形强化;(其他器官结核;(淋巴结和脾脏钙化。
根据典型的CT表现结合发热、盗汗、腹痛、腹部压痛等炎症病程的症状和体征,以及血沉增高和PPD或OT试验阳性,通常可以作出诊断。
1席尼娜V,里齐EB,马佐利G,等。
艾滋病精彩病灶的超声和CT表现。
无线电学报,20XX,41(:616-2吴培,周广,李先彬。
孤立性脾结核的诊断和治疗。
中国结核与呼吸内科杂志,1989,12(:292-3李曙光。
脾结核和腹部淋巴结结核误诊为恶性淋巴瘤二例。
中华结核与呼吸内科杂志,1996,19(:4罗,何,洪文德。
13例脾35(:832-5SuriS,GuptaS,SuriR.腹部结核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无线电杂志,1999年,第72卷第853页,第92-98页。
- 1、本文档共3页,下载后即可获取全部内容。
- 2、此文档《临床医学论文-脾脏结核9例的螺旋CT诊断.doc》由用户(两袖清风巴腊拉)提供并上传,付费之前,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进行举报或申诉。
-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 4、万象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谨慎购买。
- 5、本站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链接地址:https://www.2wx.com/view-38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