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医学论文-脾区放疗在良恶性疾病中的应用.doc




《临床医学论文-脾区放疗在良恶性疾病中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论文-脾区放疗在良恶性疾病中的应用.doc(4页珍藏版)》请在万象文库上搜索。
1、临床论文脾脏放疗在良恶性疾病中的应用【摘要】脾脏作为一种淋巴器官,在免疫系统的发育、成熟和免疫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脾照射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有一定疗效,脾肿大照射对慢性白血病有明显治疗作用。
3、脾脏照射可以提高食管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显著降低食管癌患者的非癌死亡率,从而提高生存率。
【关键词】放射治疗;脾脏是人体的主要免疫器官之一。
4、正常情况下,它起着清除入侵微生物、衰老和死亡细胞、合成抗体和分泌细胞因子、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作用。
5、在病理状态下,异常细胞可被阻断和破坏,这与许多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本文就脾照射在良恶性疾病中的治疗作一综述。
6、1良性疾病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脾脏是产生血小板抗体的器官,也是血小板被破坏的地方,在ITP的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7、因此,脾切除术是治疗ITP的有效方法之一,但部分患者疗效不佳或有手术禁忌症。
脾脏照射是治疗ITP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
8、其机制可能是高能射线使脾脏缩小,脾脏功能减弱,血小板抗体水平降低,损伤减轻,达到类似脾切除术的效果。
方法:术前用b超或CT模拟定位,画出体表投影标志。
脾门周围设10cm10cm正方形野照射,皮下6cm为剂量参考点,给予6MVX射线或60Co射线照射。
对于CITP和溶血性贫血患者,200cGy/次,隔天或每天1次,810次为1个疗程。
鲁等1治疗42例ITP,治疗前平均血小板小于30109/L,平均血小板计数在治疗后19天达到最高值。
两个疗程后,显效19例,有效12例,好转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3%。
随访6个月,15例血小板50109/L,临床症状消失。
王小鹰2采用多抗甲素注射液加小剂量脾放疗,总剂量为cGy。
43例患者接受了2个疗程的多抗甲素静脉滴注和2个疗程的脾照射,显效26例,有效9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3%。
多抗甲素注射液作为免疫剂,可以直接升高血小板,使被破坏的血小板再生,而脾区照射可以减少血小板的破坏和PAIgG的产生,因此他们认为两种方法的结合为难治性ITP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
姜玉华3讨论了儿童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的脾脏放疗。
放疗后血小板数量明显高于放疗前(P一年后,有效率为77%。
随访3年,有效率为60%未发现与放疗相关的并发症。
因此,脾照射是治疗儿童RITP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并可避免脾切除。
脾区一期放疗在良恶性疾病中的应用傅尚志2肝硬化失代偿期脾功能亢进患者常伴有门静脉高压和脾功能亢进。
脾切除术是解决门静脉高压和脾功能亢进的有效措施4,脾动脉栓塞术5,脾内注射无水乙醇也有一定疗效5,6然而,这些治疗方法都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和局限性。
脾脏照射具有操作简单、痛苦小、费用低、疗效好、无明显并发症等优点。
照射方法:b超定位脾脏,画出体表投影标记,手术前后照射脾脏区域,给予6MVX线或60Co线照射。
脾脏每个疗程的吸收剂量为cGy,分48次照射。
照射期间继续进行保肝降酶等支持治疗。
韩正等人4观察了22例。
治疗后升白细胞显效14例,有效5例,无效3例。
升血小板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4例,与白胜安片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主要并发症为左上腹恶心不适,照射2h后大多消失。
3其他良性疾病,如鹿全感15例老年溶血性贫血,脾照射2个疗程后,血红蛋白100g/L,网织红细胞降至正常水平,口服环孢素A维持治疗。
骨髓纤维化伴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3例。
连续治疗4周后,脾脏明显缩小至肋缘以下,血象改善,压迫症状消失,干扰素维持。
脾功能亢进大多是继发性的。
照射23周后,8例b超证实脾脏明显缩小,血象恢复正常,无需维持治疗。
2恶性疾病1血液肿瘤脾脏是对辐射敏感的器官之一。
照射后正常的脾脏会引起组织细胞的变性坏死,其纤维化修复导致脾脏萎缩、功能障碍、消失,从而达到类似于脾切除术的效果。
虽然切除肿瘤浸润引起的脾脏肿大也是治疗血液肿瘤的措施之一,但大多数患者病情严重,难以接受手术。
因此,凡有脾切除指征的患者均可进行脾照射。
脾脏照射对慢性白血病等骨髓增生性疾病引起的脾肿大有很好的疗效,不仅快速消除了慢性白血病的脾肿大还消除了脾脏内大量的原始肿瘤细胞,有利于减少复发。
陆等1治疗慢性白血病脾肿大7例。
脾脏照射一周后脾脏明显萎缩,两周后完全萎缩。
第一次治疗后出现寒战、发热、消化道症状,对症治疗后消失。
放疗后用干扰素和口服化疗药物维持治疗。
2食管癌随着放射生物学的发展,大量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证明,低剂量照射脾脏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促进食管癌细胞凋亡9李涛等人10将60例接受放疗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联合组接受放疗联合低剂量放疗照射脾脏,对照组接受单纯放疗。
治疗后,联合组NK细胞活性和CD4+、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
联合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气管炎和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0%、7%和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7%和6%(P合并并发症组的平均放射剂量分别为23Gy、25Gy和00Gy,明显高于对照组(17Gy、56Gy和53Gy,P。
但后者有5例非癌性死亡,而前者仅有1例肺部感染。
两组的非癌症死亡率有统计学差异。
因此,低剂量分次照射脾脏联合放射治疗可显著降低食管癌患者的非癌死亡率,从而提高生存率。
综上所述,脾照射对良性疾病中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等疾病有一定疗效,对白血病、脾肿大等恶性血液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而恶性肿瘤食管癌的脾照射可改善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但所有病例研究的病例数较少,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1陆,牛晓青,等.脾照射在血液病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XX,11(:140。
2王小鹰。
多曲林注射液加小剂量脾脏放疗ITP44姜玉华,程玉峰,赵伟平,等.脾脏放疗治疗儿童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附15例临床报告)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XX,41(:676-677。
4韩大正,高,22(:5毕沙拉特N,奥马里H,狮式战斗机I,等.脾切除术后感染与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J.传染杂志,20XX,43(:182。
6李延春。
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26例临床观察。
山东医药,20XX,45(:26-27。
7李林,苏,。
经皮脾无水酒精注射疗法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XX,10(:985。
9李涛,肖玲,郎金义,等.低剂量辐射对食管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J.临床肿瘤学杂志等。
低剂量分次照射脾脏对食管癌患者放疗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临床肿瘤学杂志,20XX,8(:173-175。
李涛,郎金义,王杰,等.低剂量分次照射脾脏联合放射治疗食管癌前瞻性临床远期疗效分析j。
- 1、本文档共4页,下载后即可获取全部内容。
- 2、此文档《临床医学论文-脾区放疗在良恶性疾病中的应用.doc》由用户(两袖清风巴腊拉)提供并上传,付费之前,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进行举报或申诉。
-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 4、万象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谨慎购买。
- 5、本站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链接地址:https://www.2wx.com/view-38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