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医学论文-脑卒中康复护理的效果评价.doc




《临床医学论文-脑卒中康复护理的效果评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论文-脑卒中康复护理的效果评价.doc(4页珍藏版)》请在万象文库上搜索。
1、临床论文-脑卒中康复护理效果评价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效果。
方法将69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康复护理组和及时治疗组。
康复护理组在常规治疗和基础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
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和基础护理。
2、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分法对患者入院时、入院后6周、入院后12周进行评估,并将两组3次BI值配对分析。
3、结果康复护理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结论康复护理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预防和减少肢体残疾,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4、【关键词】脑血管意外康复护理神经功能缺损性脑卒中是由脑血管疾病和脑局灶性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脑损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而严重的疾病1据报道,80%的脑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其中7%的患者生活不能自理2为了尽快恢复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水平,我中心于20XX年8月至20XX年3月对脑卒中患者进行了康复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5、1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XX年8月至20XX年3月在我中心住院的69例脑卒中患者,均经经颅脑CT或MRI确诊,符合1995年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333例患者,年龄35-82岁,无精神障碍,能配合治疗,其中康复护理组33例,男19例,女14例,对照组36例,男26例,女10例。
6、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在性别、年龄、肌力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2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和基础护理。
在此基础上,对康复护理组患者进行初步评估。
7、与我院康复理疗科共同制定了一套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案,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
8、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与康复理疗科共同对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并向每位患者赠送脑卒中患者手册宣传资料一份,以获得患者及家属对整体护理的支持和配合。
具体的康复护理方法如下1心理康复护理是护理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患者的康复起着积极的作用。
因为患者中风后非常痛苦,情绪低落,情绪焦虑,悲观或恐惧。
护士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耐心开导患者,向患者详细介绍本病的防治知识,使其了解本病的性质、转归和预后,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功能训练(良好的体位训练:患者仰卧位时,患侧应垫于肩下,防止关节脱位、肘关节伸直、手指伸直或轻微屈曲。
在患侧下肢外侧垫一个小枕头,防止髋关节外展外旋。
侧卧时注意保持上肢伸展,患肢不受压,保证肢体功能位,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床上训练:包括健侧肢体主动运动和患侧肢体被动运动,多做与肌肉挛缩方向相反的运动,上肢从肩关节到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的关节运动;从下肢髋关节到膝关节、踝关节,要从小到大慢慢牵拉关节周围挛缩的肌肉、肌腱、组织。
活动的肢体要放松,使关节充分活动,每个关节每次重复5-6次。
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强压力牵拉的影响,用力以患者能承受为度,逐渐增加被动活动范围。
(坐位训练:一般在中风后5-7天进行坐位训练。
加强躯干肌肉、患侧颈部肌肉和肩部周围肌肉的训练。
先从15度开始摇晃床头5分钟左右,逐渐加大角度,延长时间,最后达到90度的坐姿,持续30-60分钟。
训练坐位耐力静态平衡时,患者可坐在床边或椅子上,髋关节和椅子上。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放在膝盖上,防止足内翻。
患者无支撑坐位后,帮助患者交叉手指,随着重心的移动,向前、向后、左、右、上、下伸展,逐渐实现患者的自我动态坐位平衡。
(床上活动训练:在做坐姿训练的同时,做床上活动训练。
指导和协助患者翻身、移动、躯干运动、旁路运动和仰卧起坐训练。
(站立训练和坐起训练:当患者能以平衡姿势坐起时,开始站立训练,指导患者在患侧的重量下站立和坐下,并注意站立姿势下的屈膝、屈髋和患肢的重量。
(行走训练:当下肢瘫痪患者达到动态站立平衡,提高下肢负重能力时,可从用手或拐杖行走开始,先短距离慢速(60-80步/分钟)开始,逐渐延长距离至中速(80-100步/分钟)。
可以在早上,晚饭后或者睡前做。
每天2-3次,每次15-30分钟,有条件时可逐渐增加到30-45分钟。
如果有必要,练习跨越不同的障碍和上下楼梯。
(自理能力的训练:首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护理训练计划,帮助患者练习日常生活技能,如脱衣服、扣扣子、吃饭、洗脸、洗澡如厕、洗漱等。
,并鼓励患者做一切力所能及的活动。
引导患者家属共同配合。
为病人按摩和被动锻炼。
从躺到坐,在床上翻身,起身站立,室内活动,在床和轮椅之间活动,学习如何使用轮椅和拐杖。
训练上下楼梯、洗漱等。
引导家属照顾好患者的生活,使患者得到家人的温暖,自觉积极锻炼,勇敢面对现实,自强不息。
3刺激的应用(触觉刺激:每天对患者进行梳头、按摩、拍打,用软刷轻擦皮肤,刺激患侧上肢的伸展侧和下肢的屈曲侧。
(神经肌肉电刺激:应用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
选择功能性电刺激处方,刺激患侧上下肢薄弱肌肉,每日一次,每次15分钟,15天为一疗程。
(或适当的针灸治疗,上肢应进行针灸治疗,如手抓、厉安全、曲池、合谷、外关等。
下肢应针刺三阴交、雪海、委中、足三里等穴。
,每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
精神压力过大时应注意立即针灸。
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者,针刺手法不宜过猛,注意针刺是否头晕。
结果1评价指标和方法:采用ADLBarthel日常生活活动指数4评价10个项目,分析患者日常生活中与穿衣、饮食、保持个人卫生、生活自理及坐、站、走等体力活动相关的活动。
正常总分100分;60分以上的为好,基本自理;60-40分为中度功能障碍,生活需要帮助;40-20分为重度功能障碍,生活依赖明显。
20分以下的完全残疾,完全依赖生活。
每位患者入院48小时内进行第一次评估,6周后进行第二次评估,12周后进行第三次评估,由康复小组负责评估。
2统计分析本研究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用Excel20XX进行处理。
3结论与入院后6周和12周的BI值相比,两组间三次BI值无显著性差异(P,但组内三次BI值有显著性差异(P论述了脑卒中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或功能上具有代偿和功能重组的能力,这是康复训练后运动功能恢复的理论基础5脑卒中患者康复的最终目的是尽可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使其接近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正常水平。
护理和功能训练在脑卒中患者药物治疗康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研究表明,ADL在3个月内恢复最佳,早期康复治疗可加速脑侧支循环的建立。
充分发挥大脑的可塑性功能训练是促进受损中枢神经系统恢复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6实践证明,通过心理护理可以稳定患者的情绪。
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良好姿势训练是脑卒中患者康复过程中重要的护理和训练项目,良好姿势是预防晚期神经中枢损伤后异常肌张力的最佳姿势。
中风后呈现特定的痉挛性姿势,伴有脑损伤,上肢屈肌紧张,下肢伸肌紧张。
好的姿势训练是通过适当的肢体位置和动作的摆放来克制异常的姿势。
通过对正常姿势模式的反映,促进大脑神经功能的恢复。
通过反复的床功能训练,坐、立、走训练,不仅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而且通过输入各种正常运动模式获得正确的运动输出,通过反复刺激传递和传递冲动,充分发挥中枢神经系统的代偿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反复训练促进了患者随意、协调、离散和正常运动模式的建立,为整体功能恢复创造了有利条件。
因此,康复护理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因此,中风后不仅要积极抢救生命,更要重视康复护理。
对预防和减少患者肢体残疾,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黄胜利,黄,刘开元,等.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人群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检测的临床意义J.实用医学杂志,20XX,22(:2242-2243。
2欧海宁,人。
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综合康复治疗J.中国康复医学14(:106。
3ShahS.VanclayF,CooperB.中风康复:澳大利亚患者概况和功能结果。
JclinEpidemiol,1991,4(:21-28。
4刘洪亮。
ADL评价方法J.康复医学,20XX,43-44。
5陶丘,陈美,洪雪芹,等.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浙江实用医学,20XX。
- 1、本文档共4页,下载后即可获取全部内容。
- 2、此文档《临床医学论文-脑卒中康复护理的效果评价.doc》由用户(两袖清风巴腊拉)提供并上传,付费之前,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进行举报或申诉。
-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 4、万象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谨慎购买。
- 5、本站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链接地址:https://www.2wx.com/view-38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