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医学论文-脑出血病人的心电图临床分析与研究.doc




《临床医学论文-脑出血病人的心电图临床分析与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论文-脑出血病人的心电图临床分析与研究.doc(4页珍藏版)》请在万象文库上搜索。
1、临床论文脑出血患者心电图的临床分析与研究摘要目的:探讨256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异常的原因和机制,总结分析256例心脑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资料。
2、方法:256例患者在发病24小时内进行第一次12导心电图检查,37天内进行第二次心电图检查,发病20天后进行第三次心电图检查。
同时根据脑出血部位和出血量与心电图进行比较。
数据收集采用2检验和百分比统计。
3、结果:256例脑出血患者中,94例(7%)在17天内出现心电图异常,67例(1%)在20天内出现心电图异常。
心电图异常209例,占6%。
心电图异常主要包括波形改变和心律失常。
最异常的心电图表现是窦性流速、早搏和ST-T改变。
结论:脑出血部位不是心电图异常的唯一原因。
4、除脑出血部位外,脑出血量、中线结构偏离程度、意识障碍程度都是导致心电图异常的重要原因。
5、【关键词】脑出血;心电图学;心律失常急性脑血管病发生各种心电图异常是临床医生的共识,但发生机制不同。
临床医生对这种心脑血管疾病看法不一。
6、为了进一步探讨该病,本文分析了256例脑出血患者的心电图资料,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7、材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20XX年3月至20XX年12月,收治经临床诊断和CT检查证实的急性脑出血患者324例,除恢复期b超提示有心脏病或左心室肥厚,发病后仅做一次心电图检查者外,其余均在本文观察范围内。
8、本组256例,其中男性158例,女性98例,年龄3790岁,平均(岁。
2CT检查及分组所有病例均在发病后15天内进行脑部CT检查,根据脑出血部位分为7类,包括:脑干、脑室、丘脑、小脑、基底节、积压脑叶(颞叶、顶叶、额叶等。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出血的量可分为大、中、少量(大量50毫升,中量5020毫升,少量)3心电图资料所有病例均在发病24小时内记录12导联心电图,37天复查,脑出血后第20天复查。
心电图数据的统计处理采用2检验和百分比比较。
结果2256例脑出血患者发病当天有209例(64%)出现心电图异常。
第7天出现心电图异常者94例,占71%;第20天出现心电图异常67例(1%)。
主要异常心电图表现为:ST段和T波改变占54%,窦性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占8%和76%。
Q-TC延长7%,室性早搏和交界性早搏延长45%,房室传导阻滞延长42%。
脑出血部位与心电图改变的关系见表13。
轻度出血93例,中度出血69例,大出血94例,其中心电图异常22例(4%),25例(0%),62例(0%)。
讨论急性脑血管病有多种心电图改变,包括心律失常和波形改变。
这两种疾病的发生率分别为22%(313/和58%(150/。
从单项心电图改变来看,窦性心动过速、早搏和ST-T改变较为常见。
关于我国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的报道很多,如刘继林等1报道为2%,戴瑞红等2报道为68%,宋志远等报道为73%。
对每种心电图异常的病例数和无心电图异常的病例数进行2检验。
结果显示,窦性流速加快、ST-T改变、Q-Tc改变和巨大U波的脑出血患者死亡率明显增高(P但是,由于病例数量较少,BBB和急性心肌梗死没有统计学意义。
根据本文资料,脑出血部位与心电图改变无明显关系。
Natelsoni指出,大脑某些部位(主要是丘脑、下丘脑、额眶面、颞叶、扣带回等)的破坏或刺激。
)可引起心律、心电图和心功能的更多变化4但没有人能从严格的研究设计或观察方法上说明心脏的变化是由某个部位的中风引起的。
有专家观察了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的心电图变化,并与同期、同年龄段的非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比较。
观察结果表明,脑血管病患者异常心电图的检出率确实高于非脑血管病组,但仍无法确认急性脑血管病发病部位与异常心电图的关系。
有人试图寻找脑出血部位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但结果表明脑出血部位不是心电图异常的原因,或者说不是唯一的原因。
资料还证实,急性脑出血患者心率、心律、心肌缺血改变比例较高,如出血量大、中线结构明显偏离、意识障碍程度深等。
本文6例表现为心肌梗死型,脑出血部位为:基底节区2例,额颞叶1例,脑干1例,蛛网膜下腔1例。
其中2例心肌酶明显升高,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4例心肌酶无变化,且随着临床症状的改善,梗死波形的心肌梗死心电图Q波迅速消失。
有人称之为“假性心肌梗死”5,国外也有类似报道6。
目前人们认为这种“假性心肌梗死”并不是病理性心肌梗死,而是一种可逆性改变,多发生在脑血管病的极端阶段。
Cascon报道了这种“假性心肌梗塞”。
不仅心肌酶从未升高,病理性Q波的异常心电图也能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正常。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尸检已经证实,这种“假性心肌梗死”的心肌本身没有梗死灶,只有一点点细胞变性。
因此,专家认为,上述变化不能用冠状动脉疾病来解释。
“假性心肌梗死”应考虑为影响心脏的中枢性病变,导致一过性心电图异常。
因为已经尸检证实心肌没有梗死,只有少许细胞变性,专家认为主要与儿茶酚胺增多有关7综上所述,脑出血患者的心电图改变不能仅用脑出血的部位来解释。
脑出血引起的心电图异常与脑出血量、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程度以及脑出血后与心脑密切相关的神经体液因素有关。
这一观点与刘继林等人的报告一致1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心脑器官的功能密切相关,在许多方面相互影响。
所谓“心脑综合征”和“心脏中风”仍需人们继续更深入细致地研究,以尽快明确急性脑血管病和心脏改变的规律和机制。
参考文献1刘继林,段德新。
中风部位与心脏变化相关性的探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XX,14(:35。
2戴瑞红,卢发祥。
219例急性脑血管意外心电图变化分析J.中国神经病学杂志,20XX,13(舒炼。
颅内病变与异常心电图J.实用内科学杂志,20XX,9(:636。
4NatelSonibh。
颅内出血、低钾血症与心电图J.ArchNeurol,20XX,178-184。
中风与心脏病的关系J.中华内科杂志,20XX,368。
6姚依群,刘芳玲,崔纪军,等.急性脑血管病与心电图:84例尸检资料分析J.中华循环杂志,20XX,等.急性透壁性脑梗死自发性低回声出血模拟J.AmHeartJ,20XX,511-513。
- 1、本文档共4页,下载后即可获取全部内容。
- 2、此文档《临床医学论文-脑出血病人的心电图临床分析与研究.doc》由用户(两袖清风巴腊拉)提供并上传,付费之前,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进行举报或申诉。
-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 4、万象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谨慎购买。
- 5、本站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链接地址:https://www.2wx.com/view-38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