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医学论文-胸骨后甲状腺肿32例的诊治经验.doc




《临床医学论文-胸骨后甲状腺肿32例的诊治经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论文-胸骨后甲状腺肿32例的诊治经验.doc(4页珍藏版)》请在万象文库上搜索。
1、临床论文胸骨后甲状腺肿32例诊治体会作者:、谭振刚、栾、胡目的探讨胸骨后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外科治疗。
2、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XX年1月手术治疗的32例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
3、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无症状颈部肿块20例,颈部肿块伴屏气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声音嘶哑各3例。
胸骨后甲状腺肿25例,胸内甲状腺肿7例。
良性病变28例,恶性或伴发恶性病变4例。
29例采用颈前低颈切口,3例采用颈胸联合切口。
29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3例行甲状腺根治术。
术后2例声音嘶哑恢复正常,1例声音嘶哑无改善。
4、一过性手足抽搐6例结论胸骨后甲状腺肿多为颈前病变的向下延续,颈胸部CT检查是最有效的检查方法。
5、大多数患者的手术可通过颈部低领切口进行,必要时进行颈胸联合切口。
6、【关键词】甲状腺肿;胸骨后部;诊断;目的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的临床特点、诊断和外科治疗。
7、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XX年1月收治的32例甲肿患者的临床资料。
8、结果胸骨后甲状腺肿的主要症状为无症状颈部肿块20例,气道阻塞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声音嘶哑各3例。
胸骨后降甲状腺肿25例,真性胸内甲状腺肿7例。
病理证实良性28例,恶性4例。
29例采用颈部下切口手术,3例采用颈窄联合切口手术。
29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3例行甲状腺癌根治术。
2例术后声音嘶哑消失,1例无改善。
6例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低钙血症。
结论胸骨后甲状腺肿常由颈部甲状腺肿下降引起。
颈部和胸部CT扫描对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诊断有价值。
大多数胸骨后甲状腺肿可以通过经颈入路切除,尽管有时需要颈胸联合入路。
关键词:甲状腺肿;胸骨下;诊断;甲状腺切除术胸骨后甲状腺肿是上纵隔常见的占位性病变,部分可有恶变。
手术时腺体暴露困难,风险大。
自1999年1月至20XX年1月,我院手术治疗胸骨后甲状腺肿32例。
经验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胸骨后甲状腺肿32例,来源于我院1999年1月至20XX年1月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20XX例,占同期甲状腺手术的6%。
包括9名男性和23名女性。
年龄2872岁,平均(岁。
病程10d45年,5例有甲状腺手术史。
25例为胸骨后甲状腺肿,7例为胸部异位甲状腺肿。
所有肿大的腺体都位于上前纵隔。
右侧13例,左侧12例,两侧7例。
良性病变28例,恶性或混合恶性病变4例。
主要症状为:无症状颈前包块20例,颈部包块伴胸闷6例,甲亢声嘶3例,严重吞咽困难1例,颈浅静脉扩张2例。
体检:甲状腺均明显增大,度6例,度11例,度15例。
气管移位21例,所有患者均无法触及肿胀腺体下极。
颈胸部x线片示上纵隔增宽或肿瘤影24例,气管移位24例。
所有患者均经术前CT检查确诊为胸骨后甲状腺肿。
气管软化试验阳性6例,疑似阳性1例。
喉镜检查发现3例单侧声带固定于中线。
2治疗及结果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25例患者采用颈丛阻滞加局部浸润麻醉,7例患者采用全身麻醉。
29例采用低颈切口,3例采用颈胸联合切口。
29例患者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其中1例术后证实肿大腺体内有小癌,但因切除范围足够,未行根治性手术。
术中病理检查证实甲状腺癌3例,其中滤泡状癌1例,甲状腺肿伴乳头状腺癌2例,均行肿瘤根治术。
切除标本的体积为322cm,平均7cm。
全麻患者术后拔管后观察30分钟。
3例患者气管切开后因呼吸困难、声音嘶哑、血氧下降返回病房。
所有病人回到病房后都将受到严密监视。
1例出现呼吸困难,行气管切开术。
术后病理报告显示结节性甲状腺肿1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腺瘤6例,甲状腺腺瘤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乳头状腺癌3例,甲状腺滤泡腺癌1例。
b组无手术和住院死亡,无喉返神经损伤和术后继发性出血。
3例声嘶中,2例声音恢复正常,1例无改善。
6例一过性手足抽搐在补钙后2周内恢复。
所有患者随访4个月至10年。
除1例甲状腺滤泡状癌术后9月死于广泛转移外,其余患者均无复发。
胸骨后甲状腺肿是指肿大的腺体部分或全部位于胸骨后的甲状腺肿。
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称为下落式胸骨后甲状腺肿,根据下落的程度可分为部分型或完全型,其血供仍主要来自颈部血管;另一种是胸内异位甲状腺肿或甲状腺腺瘤,其血供可来自主动脉弓及其周围动脉,静脉回流至上纵隔静脉。
胸骨后甲状腺肿通常生长缓慢,病史较长。
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可能没有明显的压迫症状,部分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胸闷、憋气等症状。
,这是由于胸骨后肿胀的腺体压迫气管、食管、血管和神经,甚至Homer综合征或上腔静脉反流障碍,可能引起颈部交感神经压迫。
胸部X线检查可见上纵隔增宽或椭圆形阴影,多向一侧,但上缘常与颈部甲状腺相连,部分阴影可见钙化。
颈部的甲状腺穿刺检查显示胸骨后肿胀腺体的发展。
大部分气管受压移位,重度气管明显狭窄,部分气管软化试验阳性。
CT扫描是检查胸骨后甲状腺肿的最佳方法,诊断准确率可达100%。
它不仅提供胸骨后甲状腺的大小和位置,而且显示周围器官的位移和与甲状腺的关系。
CT值常高于周围组织,密度不均,部分钙化或伴有气管移位。
胸骨后甲状腺肿应积极手术治疗。
体积大、位置深的患者可考虑在气管插管全麻下手术,气管插管必须软化狭窄的气管。
术中可采用低领切口,两端适当向上延伸,充分显露甲状腺。
大多数继发性胸骨后甲状腺肿可以通过颈部切口切除1术中食指压在腺体囊上钝性分离,腺体下极常可剥离。
一些作者还报道了使用无菌汤匙沿着动脉鞘抑制甲状腺肿,并使其进入颈部进行切除2当腺体过大无法拔出时,不要急于分离下极,而应先充分游离上极和甲状腺内外侧,再提起缝线拉出胸廓,使腺体中下部逐渐脱离胸骨。
或者通过“囊内切除术”,将位于胸骨后的部分结节挖出来,然后沿囊壁内侧逐渐分离出甲状腺下极。
分离时尽可能多保留甲状腺背膜,可降低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的损伤率。
分离上后纵隔内的肿块时要特别注意不要损伤喉返神经,所以喉返神经往往远离气管食管沟。
腺体切除后,胸骨后留下的巨大空洞要仔细止血,然后并排放置多根粗大的引流管,从颈部锁骨上窝的皮肤穿刺孔引出。
手术结束,拔管后严密观察30分钟。
如果呼吸困难,应果断进行气管切开术。
对于没有呼吸困难和声音嘶哑的患者,可以在严密观察下在床边准备一个气管切开袋。
大部分胸骨后下段甲状腺肿患者经颈部低位横切口可满足手术需要,但所有患者应做好劈胸准备。
一旦发现无法通过颈部切口完成手术,或胸骨后出血剧烈,必须迅速劈开胸骨。
胸骨后甲状腺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3。
主要并发症为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损伤和术后出血。
本组患者术中未常规解剖分离喉返神经,但由于坚持腺囊分离原则,尽可能采用囊内切除,喉返神经损伤率很低。
本组患者术后均常规补钙,但仍有6例患者因术后缺钙而短期发作,经静脉或口服补钙后2周内消失。
为防止复发,本组病例常规不做甲状腺全切除术,但实践证明复发病例少。
总之,胸骨后甲状腺肿绝大多数是颈前病变的向下延续,CT检查是最有效的术前检查方法,大多数患者的手术可通过颈下切口完成。
参考文献1赫达亚提尼,麦克亨利铬。
结节性和弥漫性甲状腺肿的临床表现和手术治疗。
美国外科学会,20XX,68(:245-252。
2杨晓东、周明川、魏凡。
20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的外科治疗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XX,11(:313-314。
3王国庆,陈奎民,白永。
- 1、本文档共4页,下载后即可获取全部内容。
- 2、此文档《临床医学论文-胸骨后甲状腺肿32例的诊治经验.doc》由用户(两袖清风巴腊拉)提供并上传,付费之前,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进行举报或申诉。
-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 4、万象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谨慎购买。
- 5、本站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链接地址:https://www.2wx.com/view-38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