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医学论文-胸腺五肽在恶性肿瘤伴发带状疱疹治疗中的应用.doc



《临床医学论文-胸腺五肽在恶性肿瘤伴发带状疱疹治疗中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论文-胸腺五肽在恶性肿瘤伴发带状疱疹治疗中的应用.doc(3页珍藏版)》请在万象文库上搜索。
1、临床论文胸腺五肽在恶性肿瘤伴带状疱疹治疗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胸腺五肽治疗恶性肿瘤伴带状疱疹的疗效。
方法应用胸腺肽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带状疱疹,并与常规方法进行比较。
2、结果胸腺五肽治疗恶性肿瘤合并带状疱疹的疗效与常规方法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但病程有缩短趋势。
结论胸腺肽有利于恶性肿瘤患者带状疱疹的治疗。
3、【关键词】带状疱疹胸腺五肽感染/病毒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皮肤病,免疫功能的紊乱或缺陷是引起带状疱疹的主要原因。
4、带状疱疹发病率约为14%485%/年,以50岁以上的老年人居多,青少年少见。
5、国内外研究表明,带状疱疹的发病与疾病、年龄和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引起的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以及潜伏在感觉神经中枢和末梢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复制增殖有关,可扩散至全身而致病1带状疱疹是肿瘤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
肿瘤本身免疫功能异常,同时还要接受放化疗等免疫抑制治疗。
6、数据显示,18%的患者在大剂量化疗后12个月内并发带状疱疹,复发淋巴瘤的发生率高达32%。
7、大剂量化疗后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减少与带状疱疹发病有关,CD4(+)T淋巴细胞200/L或CD8(+)T细胞800/L,P分别0001和0073。
8、如果满足这两个危险因素,大剂量化疗后12个月内发生带状疱疹的风险为48%2胸腺肽具有提高免疫功能和抗病毒的作用。
因此,我科在带状疱疹患者的治疗中加入胸腺肽以提高T细胞的免疫功能,并观察比较此疗法与常规疗法的疗效。
1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XX年1月至20XX年5月,我科收治化疗后带状疱疹患者31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3例。
31例经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其中淋巴瘤8例,肺癌9例,胃癌5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4例,结直肠癌3例,乳腺癌2例,均经过24个周期的化疗,期间未发生其他免疫相关疾病。
带状疱疹的诊断依据是临床表现和局部体征,所有患者均为局限性带状疱疹。
2治疗方法将3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口服抗病毒颗粒,外用龙胆紫促进伤口愈合。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皮下注射胸腺五肽1mg,隔日1次,直至疾病痊愈,即患处皮肤水疱全部消失。
3统计处理在本实验中,由于病例数较少,采用轶事转换的非参数检验来比较两组的病程。
此外,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的变化。
结果1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测定治疗前后检测T细胞亚群,了解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变化。
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病程。
两组患者的病程见表1,计量单位为天。
表1胸腺五肽组与对照组病程比较结论:两组病程无统计学意义,但实验组似乎有下降趋势。
2两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的变化见表2。
表2两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变化注:T检验p=10,提示胸腺五肽应用后CD4(+)T细胞较治疗前有升高趋势。
恶性肿瘤放化疗后出现带状疱疹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
有作者认为恶性肿瘤的带状疱疹是肿瘤压迫脊髓后根或亚急性损伤正常组织为主要原因3,也有人认为恶性肿瘤患者的带状疱疹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其中,放疗、化疗尤其是大剂量化疗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诱因。
该疾病最常见的部位是胸部、腹部和腰部,其次是颈部和三叉神经分布的区域4本组病例的主要部位是腰腹部。
据报道,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肿瘤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的减少与带状疱疹的发病有关5,因此我科在带状疱疹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胸腺五肽,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观察其疗效。
虽然总病程无统计学意义,但有缩短的趋势。
CD4(+)T淋巴细胞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但较治疗前有升高趋势。
本文案例数量较少。
如果病例数增加,可能有统计学意义,因此胸腺五肽可以考虑作为带状疱疹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文献报道恶性肿瘤合并带状疱疹患者放化疗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6%、5%、4%,而无带状疱疹的同病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8%、5%、7%,差异显著(P6因此,放化疗后出现带状疱疹可视为肿瘤患者预后不良的指标,关键在于带状疱疹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但目前带状疱疹主要通过临床表现进行诊断,该病早期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需要寻找可靠的早期诊断方法7已经发现通过PCR检测水痘-疱疹病毒(VZV)可以达到94%的阳性率和100%的特异性8因此,我们建议对肿瘤患者定期检测T细胞亚群功能,加强免疫支持治疗(如胸腺五肽类药物)。
如有可能,可利用PCR技术对带状疱疹进行早期诊断,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改善肿瘤患者的预后。
1MWRagOzzino,LJMelton,LtKurland,等.疱疹后癌症的风险:一项基于人群的研究。
英国医学杂志,1982,307(:393-2魏爱华,刘勇,尹晓辉,等。
带状疱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及意义。
中国麻风病和皮肤病杂志,20XX,6(6(:53-3。
法国带状疱疹患者的特征。
临床感染性疾病,20XX,33(:62-4。
临床感染性疾病,20XX,32(:1481-5梅茨纳B,格鲁内西尔R,格鲍尔w.高剂量治疗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晚期感染并发症。
医学杂志,20XX,97(:650-6OffidaniM,CorvattaL,奥利维耶里A.自体外周血祖细胞移植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预测模型。
临床传染病,20XX,32(10月):1414-7王兴元。
恶性肿瘤放化疗后并发带状疱疹的临床分析。
肿瘤,20XX,23(:23-8Sauerbreia,SommerM,EichhornU.疱疹病毒的实验室诊断:病毒学。
医学科学,20XX,97(:123-127。
- 1、本文档共3页,下载后即可获取全部内容。
- 2、此文档《临床医学论文-胸腺五肽在恶性肿瘤伴发带状疱疹治疗中的应用.doc》由用户(两袖清风巴腊拉)提供并上传,付费之前,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进行举报或申诉。
-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 4、万象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谨慎购买。
- 5、本站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链接地址:https://www.2wx.com/view-38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