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医学论文-胰肠吻合方式和保留幽门对胰瘘发生的影响.doc




《临床医学论文-胰肠吻合方式和保留幽门对胰瘘发生的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论文-胰肠吻合方式和保留幽门对胰瘘发生的影响.doc(4页珍藏版)》请在万象文库上搜索。
1、临床论文-胰肠吻合术和保留幽门对胰瘘的影响作者:任世炎,周宁新,黄,【摘要】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肠吻合术和保留幽门对胰瘘的影响。
2、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1月至20XX年5月14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胰瘘的危险因素,比较胰肠端端吻合、胰肠端端吻合和幽门保留对胰瘘发生率的影响。
3、结果术后胰瘘总发生率为22%(32/,其中黏膜对黏膜吻合组为21%(29/,传统胰肠端端吻合组为33%(3/结论胰肠吻合方式和是否保留幽门对胰瘘的发生无明显影响。
4、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吻合术;保留幽门;胰瘘;为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肠吻合术和保留幽门对胰瘘的影响,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42例胰腺癌患者的治疗情况。
5、1材料与方法1病例资料自1996年1月至20XX年5月,我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胰腺癌患者142例,其中男性88例,女性54例。
6、年龄(岁术前主诉为黄疸(88例)、腹痛(28例)或明显体重减轻(34例)。
所有患者均有病理诊断。
TNM分期:期102例,期13例,期24例,期3例。
7、2手术方法:142例行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中9例行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8、胰十二指肠切除联合受累血管切除后,3例行血运重建,6例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
消化道重建采用Child序列,术中根据残胰质地和胰管扩张程度确定胰肠吻合方式。
对133例胰管扩张、直径3mm、残胰坚硬的患者,采用胰管空肠黏膜对黏膜端端吻合术。
9例残余胰腺或胰管正常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插管。
胰腺残端插管约23cm,间断缝合两层。
内塑料支撑管置于胰管内,远端置于空肠腔内,或经空肠壁和腹壁引出体外。
平均手术时间为(7。
9例切除标本切缘阳性。
3统计分析计量数据以S表示,统计分析采用2检验。
P结果1142例术后并发症患者中,胰瘘32例(22%),消化道出血11例(7%),神经浸润6例,其他并发症(胃排空障碍、腹腔感染、伤口感染、肺部感染)15例(10%),总发生率为14%(57/。
1例住院期间死于胰瘘和继发腹腔感染出血。
胰腺癌侵犯肠系膜上动脉1例。
术中部分切除受累动脉后,行端端吻合术。
术后出现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第二次手术后,发现腹腔大网膜出现糊状等坏死,肠道和内脏缺血。
术后患者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
2危险因素对比分析术后胰瘘的发生率显示,胰肠吻合和肠套叠两种吻合方式与经典的带或不带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无显著性差异(2=6633,P=。
3胰瘘的治疗及转归32例胰瘘患者,术后通过定量测定胰肠吻合或胆肠吻合的引流量和腹腔引流液淀粉酶诊断,2例腹腔感染、霉菌感染和口腔霉菌感染患者经对症保守治疗后治愈。
讨论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最棘手的并发症之一,可诱发腹腔感染、腹腔出血和胆瘘1-2我们对胰瘘的诊断依据是JohnHopskins医院的标准1,即腹腔引流液胰酶含量是血清的3倍以上,每日引流量大于50毫升。
胰瘘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男性)、年龄(70岁)、术前营养状况、术中大量失血、胰腺质地和胰管直径、长期吸烟、饮酒、慢性胰腺炎、突发或长期糖尿病等。
1-3本组长期吸烟者和长期饮酒者分别占8%,22例患者确诊前有糖尿病史。
本组统计资料提示,性别、年龄、术前黄疸持续时间、黄疸因素对胰瘘无明显影响。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55/,胰瘘发生率为22%(32/,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5%,与文献报道相似。
胰瘘的发生不仅与操作者的习惯和对某种吻合方法的熟练程度有关,而且预防胰瘘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胰肠吻合术式处理胰残端。
回顾性研究表明,胰肠吻合术胰瘘的发生率低于胰肠吻合术3据约翰霍普斯金医院189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统计,胰瘘发生率为4%(216例)。
结果表明,胰腺质地与胰瘘有密切关系,但各种吻合方法术后胰瘘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胰肠吻合术和胰肠吻合术对胰瘘无明显影响。
我院对胰管扩张的患者进行了粘膜对粘膜的胰肠吻合术。
比如胰管大小正常,没有扩张,横切后胰管很细,很难找到胰管,就采用嵌套吻合。
统计结果表明,胰肠吻合术对术后胰瘘的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优点在于避免了胃切除术后的并发症,保留了胃的储备功能和消化道正常的激素分泌功能,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创伤小,有利于术后恢复4本组资料分析结果提示,是否保留幽门对胰瘘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然而,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潴留的发生率为22%(2/,明显高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4/。
这可能和我们前组病例少有关。
胰管内放置支架是否能减少胰瘘,文献报道有不同结论。
在胰肠吻合口的远端空肠放置空肠减压管,以减轻空肠内的压力,避免胰肠吻合口处的压力。
胰管支撑管将胰液引流至远端肠道,防止胰液接触并激活吻合口处的肠液,减少胰瘘。
但由于患者的呼吸活动或固定不当,支撑管可能断裂,管腔可能堵塞或脱落,增加了胰瘘的风险。
除非胰管狭窄难以放置,否则我们基本都是常规放置胰管支撑管,这样可以观察胰液的质和量,有助于观察病情。
但在拔除胰管支撑管后,必须密切注意局限性腹膜炎的发生。
本组2例于术后48天门诊拔除胰管支撑管后出现局限性腹膜炎,住院保守对症治疗后好转。
胰瘘的早期诊断依赖于术后对病情的密切观察。
如果术后患者出现腹痛或腹痛加重,或引流液变血性或浑浊不清,要警惕胰瘘。
除1例因再次手术及时死亡外,本组胰瘘患者大多经保守治疗痊愈,通畅引流是关键。
如果术中留置的引流管引流效果不佳,吻合口周围有胰液积聚,应在超声引导下重新放置引流管。
鼻胃管引流、肠外营养和生长抑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如果胰瘘并发严重腹腔感染导致大出血,应尽快再次手术、清创、引流、止血。
参考文献1林,卡梅隆,杨希杰,等.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危险因素和预后.胃肠外科杂志,20XX,8(:951-959。
2LermiteE,PessauxP,BrehantO,等.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和胃排空延迟的危险因素.外科学报,20XX年,第204卷第4期:第588-596页。
3HosotaniR,DoiR,ImamuraM.胰管粘膜胰肠吻合术降低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漏的风险。
世界外科杂志,20XX,26(:99-104。
4HayashibeA,KameyamaM,ShinboM,等.保留胃的胰十二指肠次全切除术(SSPPD)与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结果的比较.肿瘤外科杂志,20XX,95(:106-109。
- 1、本文档共4页,下载后即可获取全部内容。
- 2、此文档《临床医学论文-胰肠吻合方式和保留幽门对胰瘘发生的影响.doc》由用户(两袖清风巴腊拉)提供并上传,付费之前,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进行举报或申诉。
-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 4、万象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谨慎购买。
- 5、本站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链接地址:https://www.2wx.com/view-38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