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熹)小学全文.doc










《(朱熹)小学全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熹)小学全文.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万象文库上搜索。
1、朱熹小学序古者小学,敎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
2、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而必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穉之时。
欲其习与智长,化与心成,而无扞格不胜之患也。
今其全书虽不可见而杂出于传记者亦多。
读者往往直以古今异宣,而莫之行。
殊不知,其无古今之异者,固未始不可行也。
今颇搜辑,以为此书,授之童蒙资其讲习。
庶几有补于风化之万一云尔。
3、淳煕丁未三月朔旦,晦庵题小学题辞元亨利贞天道之常,仁义礼智人性之纲。
凡此厥初无有不善,蔼然四端,随感而见。
爱亲敬兄,忠君弟长,是曰秉彛。
有顺无强。
惟圣性者,浩浩其天,不加毫末万善足焉。
众人蚩蚩,物欲交蔽,乃颓其纲安此暴弃。
惟圣斯恻,建学立师,以培其根,以达其支。
4、小学之方,洒扫应对,入孝,出恭,动罔或悖,行有余力,诵诗读书,咏歌舞蹈,思罔或逾。
穷理修身斯学之大,明命赫然罔有内外。
德崇业广,乃复其初。
昔非不足,今岂有余。
5、世远人亡,经残敎弛,蒙养弗端,长益浮靡,郷无善俗,世乏良材,利欲纷挐,异言喧豗。
幸兹秉彛极天罔坠。
爰辑旧闻庶觉来裔。
嗟嗟小子,敬受此书。
匪我言耄。
惟圣之谟。
小学内篇立教第一子思子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敎。
则天明,遵圣法,述此篇,俾为师者知所以敎,而弟子知所以学。
6、立教1列女传曰,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
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
瞽盲者,乐官也。
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德过人矣。
言妊子之时,必愼所感。
感于善则善,感于恶则恶也。
7、立教2内则曰,凡生子,择于诸母与可者,必求其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愼而寡言者,使为子师。
诸母,众妾也。
可者,傅御之属也。
子师,敎示以善道者。
司马温公曰,子始生,求乳母必择良家妇人稍温谨者。
乳母不良非惟败乱家法,兼令所饲之子性行亦类之。
子能食食,敎以右手。
能言男唯女兪。
兪,然也。
温公曰,子能言,敎之自名及唱喏万安置。
稍有知则敎之以恭敬尊长。
有不识尊卑长幼者,则严诃禁之注曰,古有胎敎。
况于已生,子始生未有知。
固举以礼。
况于已有知。
孔子曰,幼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颜氏家训曰,敎妇初来,敎儿婴孩。
故在谨其始,此其理也。
若夫子之初生也,使之不知尊卑长幼之礼,遂至侮詈父母,驱击兄姊。
8、父母不知诃禁,反笑而奬之彼旣未辨,好恶谓礼当然,及其旣长,习已成,性乃怒,而禁之不可复制。
于是父嫉其子,子怨其父,残忍悖逆无所不至。
此盖父母无深识远虑,不能防微杜渐,溺于小滋,养成其恶故也。
男鞶革,女鞶丝。
鞶,小嚢,盛帨巾者。
男用韦,女用缯帛。
六年敎之数与方名。
数谓一十百千万。
方名谓东西南北。
温公曰,始习书字。
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
蚤其别也。
温公曰,始诵孝经论语,次及诸经。
八年出入门戸,及卽席飮食,必后长者。
始敎之让。
示以廉耻。
九年敎之数日。
朔望与六甲也。
温公曰,始为之讲解使晓义理。
十年出就外传,居宿于外,外传敎学之师也。
十年以后有学无敎。
书谓六书。
计谓九数。
衣不帛襦袴。
不用帛为襦袴。
太温伤阴气也。
帅,循也。
行礼动作皆遵习先日所为。
朝夕学幼仪,言从朝至夕,学幼少奉事长者之仪。
请肄简谅。
肄,习也。
简,书篇数也。
谅,言语信实也。
请肄,请于长者习学之也。
温公曰,自是以往,可以博观群书。
然必择其精要者而诵之。
如礼记则学记大学中庸乐记之类。
其异端非圣贤之书,傅宜禁之。
勿使妄观,以惑乱其志。
观书皆通,始可学文辞。
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
乐谓六乐之器。
勺,钥也。
舞钥文舞也。
成童舞象学射御。
成童,十五以上。
舞象,武舞也。
谓用干戈之小舞也。
射谓五射。
御谓五御。
二十而冠,始学礼。
可以衣裘帛。
舞大夏,冠,加冠也。
礼谓五礼。
二十,成人血气强盛,可衣衣裘。
大夏,禹乐。
乐之文武备者也。
惇行孝弟,博学不敎,内而不出。
广博学问不可为师敎人。
蕴蓄其德,在内而不可出言为人谋虑。
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博学无方,孙友视志。
室,犹妻也。
男事受田给政役也。
方,犹常也。
至此学,无常。
在志所好也。
四十始仕,方物出谋发虑。
道合则服从,不可则去。
物,犹事也。
方物出谋,则谋不过物。
方物发虑,则虑不过物。
五十命为大夫,服官政。
统一官之政也。
七十致事。
致其事于君而告老。
女子,温公曰,女子六歳始习女工之小者。
七歳诵孝经论语,九歳讲解孝经论语及列女传女诫之类,略晓大意。
注曰,古之贤女无不观图史以自鉴。
如曹大家之徒,皆精通经术论议明正。
今人或敎女子以作歌诗执俗乐。
殊非所宜也。
伊川程先生曰,先夫人侯氏七八歳时诵古诗。
曰,女子不夜出。
夜出秉明烛。
自是日暮则不复出房合。
旣长好文而不为词章。
见世之妇女以文章笔札傅于人者,则深以为非。
安定胡先生曰,郑卫之音导淫。
以敎女子。
非所宜也。
十年不出。
恒居内也。
姆敎婉娩听从。
姆,女师也。
婉谓言语。
娩谓容貌。
温公曰,柔顺貌。
执麻枲,治丝茧,织纴组紃,学女事以共衣服。
纴谓缯帛。
组紃倶绦也。
薄阔为组,似绳为紃。
温公曰,蚕桑织绩裁缝及为飮膳,不惟正是妇人之职,兼欲使之知衣食所来之艰难,不敢恣为奢丽。
至于纂组华巧之物,亦不必习也。
观于祭祀,纳酒浆笾豆葅醢,礼相助奠。
当及女时而知也。
纳谓置酒浆笾豆葅醢之等于座。
礼相助奠谓以礼相长者之事,而助其馈奠。
十有五年而筓。
筓,今簪也。
此谓应年许嫁者。
女子许嫁而筓,字之。
未许嫁,则二十而筓。
二十而嫁。
有故,二十三年而嫁。
故谓父母之丧。
聘则为妻,奔则为妾。
聘,问也。
妻之言,齐也。
以礼见问,则得与夫敌体。
妾之言,接也。
言得接见于君子,不得与之敌体也。
立教3曲礼曰,幼子常视毋诳。
小未有知。
常示以正事。
不宜示以欺诳。
立必正方,不倾听。
立必正向一方,不得倾头属听左右。
习其自端正也。
立教4学记曰,古之敎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术,读为遂。
门侧之堂谓之塾。
古者二十五家为闾。
闾共一巷。
巷首有门。
门边有塾。
里中之老有道德者,为左右师坐于两塾。
民在家之时,朝夕出入恒受敎于塾。
五百家为党,万二千五百家为遂。
遂,在远郊之外。
国谓天子所都及诸侯国中。
立教5孟子曰,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敎,则近于禽兽。
人之有道,言其皆有秉彛之性也。
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敎以人伦。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圣人谓尧舜。
契,臣名。
司徒,官名。
伦,序也。
敎以人伦,亦因其固有者,而导之耳。
书曰,天叙有典。
勑我五典五惇哉。
此之谓也。
立教6舜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逊。
舜,虞帝名。
五品谓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
逊,顺也。
汝作司徒,敬敷五敎在宽。
五敎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敷此五敎,以敬为主,而以宽济之。
命夔曰,命汝典乐。
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夔,舜臣名。
冑,长也。
冑子谓天子以下至卿大夫嫡子。
直失太严,故令温。
宽失缓慢,故令栗。
刚失入虐,简失入傲,故敎之以防其失。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人以和。
声谓五声。
宫商角征羽。
律谓六律六吕。
黄钟太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为六律,大吕应钟南吕林钟仲吕夹钟为六吕。
八音谓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金,钟镈也。
石,磬也。
丝,琴瑟也。
竹,管箫也。
匏,笙也。
土,埙也。
革,鼗皷也。
木,柷敔也。
诗言志以导之,歌咏其义以长其言。
五声依附长言而为之。
其声未和,乃用律吕调和之,使应于节奏。
八音能谐理不错夺,则人咸和。
立教7周礼,大司徒以郷三物敎万民,而宾兴之。
物,犹事也。
兴,犹举也。
三事敎成,郷大夫举其贤者能者,以飮酒之礼宾客之。
旣则献其书于王。
一曰,六德。
知仁圣义忠和。
知谓明于事。
仁谓爱人以及物。
圣谓通而先识。
义谓能断时宜。
忠谓言以中心。
和谓不刚不柔。
二曰,六行。
孝友睦婣任恤。
孝谓善事父母。
友谓善于兄弟。
睦谓亲于九族。
婣谓亲于外亲。
任谓信于友道。
恤谓振于忧贫。
三曰,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礼谓五礼。
吉凶宾军嘉也。
乐谓六乐。
云门大咸大诏大夏大濩大武。
射谓五射。
一曰,白矢。
矢贯侯过,见其镞白也。
二曰,参连。
前放一矢,后三矢连续而去也。
三曰,剡注。
谓羽头高镞低而去,剡剡然也。
四曰,襄尺。
谓臣与君射不与君并立,襄君一尺而退也。
五曰,井仪。
谓四矢贯侯如井之容仪也。
御谓五御。
一曰,呜和鸾。
和在式,鸾在衡。
升车则马动。
马动则鸾鸣。
鸾鸣则和应也。
二曰,遂水曲。
谓御车随遂水势之屈曲,而不坠水也。
三曰,过君表。
谓若毛诗传云,褐缠旃以为门,裘缠质以为褹,间容握,驱而入击则不得入。
君表卽褐缠旃也。
四曰,舞交衢。
衢,道也。
谓御车在交道,车旋应于舞节。
五曰,逐禽左。
谓御驱逆之车,逆驱禽兽,使左当人君,以射之也。
书谓六书。
一曰,象形。
谓日月之类。
象日月形体而为之。
二曰,会意。
谓武信之类。
人言为信。
止戈为武。
会合人意也。
三曰,转注。
谓考老之类。
建类一首,文意相受,左右相注。
四曰,处事。
谓上下之类。
人在一上为上,人在一下为下。
各有其处事,得其宜。
故曰处事。
五曰,假借。
谓令长之类。
一字两用也。
六曰,谐声。
谓形声一也。
如江河之类,皆以水为形,以工可为声也。
数谓九数。
一曰,方田以御田畴界域。
二曰,粟布以御交质变易。
三曰,衰分以御贵贱廪税。
四曰,少广以御积羃方圆。
五曰,商功以御功程积实。
六曰,均输以御远近劳费。
七曰,盈肭以御隐杂互见。
八曰,方程以御错揉正负。
九曰,勾股御高深广远。
以郷八刑纠万民。
纠,割察也。
谓察取郷中八种之过,而断割其罪也。
一曰,不孝之刑。
二曰,不睦之刑。
三曰,不婣之刑。
四曰,不弟之刑。
不弟谓不敬师长。
五曰,不任之刑。
六曰,不恤之刑。
七曰,造言之刑。
讹言惑众。
八曰,乱民之刑。
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也。
立教8王制曰,乐正崇四术立四敎。
乐正,乐官之长。
掌国子之敎。
崇,高也。
高尙其术以作敎也。
四术,诗书礼乐。
四敎,春夏秋冬。
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
顺,依也。
造,成也。
依此四术而敎,以成是士也。
春秋敎以礼乐,冬夏敎以诗书。
春夏,阳也。
诗乐者声。
声亦阳也。
秋冬,阴也。
书礼者事。
事亦阴也。
立教9弟子职曰,先生施敎,弟子是则。
温恭自虚,所受是极。
必虚其心,然后能有所容。
极谓尽其本原也。
见善从之,闻义则服。
温柔孝弟毋骄恃力。
骄而恃力则羝羊触藩。
志无虚邪,虚谓虚伪。
行必正直游居有常。
必就有德。
颜色整齐,中心必式。
式,法也。
夙兴夜寐,衣带必饬,朝益暮习,小心翼翼。
一此不懈。
是谓学则。
立教10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谨,行谨。
信,言信。
泛,广也。
众,众人。
亲,近也。
仁谓仁者。
余力犹言暇日。
以,用也。
文谓诗书六艺之文。
立教11兴于诗,兴,起也。
诗,因人情之邪正以示劝惩。
其言易晓,而讽咏之间又有以感发而入于人心。
故习于诗,则其志意油然有所兴起,而去恶从善,自不能已。
立于礼,礼以恭敬辞让为本,而有节文度数之详。
不可以毫髪僭差也。
故习于礼则德性坚定,而得所以自处之正位。
乐有五声六律八音之节,而其声气之和至与天地相应。
故习于乐则有以存养其善心,以至于义精仁熟,而自和顺于道德。
伊川先生曰,天下之英才不为少矣。
只为道不明于天下。
故不得有所成就。
且古者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如今人怎生会得。
古人之于诗,如今人歌曲一般。
虽闾巷草野童稚,皆习闻其说而晓其义。
故能兴起于诗。
后世老师宿儒尙不能晓其义,怎生责得学者。
是不得兴于诗也。
古礼旣废人伦不明。
以至于治家皆无法度。
是不得立于礼也。
古人有歌咏,以养其情性,声音以养其耳目,舞蹈以养其血脉。
今皆无之。
是不得成于乐也。
古之成材也易,今之成材也难。
立教12乐记曰,礼乐不可斯须去身。
言礼乐是治身之具,不可斯须去离于身也。
立教13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孔子弟子。
贤人之贤而易其好色之心,好善有诚也。
致犹委也。
委致其身,谓不有其身也。
人之所以为学大要,不过求欲能是四者。
故如是之人,虽或以为未尝学,而子夏必以为已学也。
明伦第二孟子曰,设为庠序学校,以敎之。
皆所以明人伦也。
稽圣经,订贤传,述此篇,以训蒙士。
明伦1内则曰,子事父母,温公曰,孙事祖父母同。
鸡初鸣咸盥,漱,咸,皆也。
盥谓盥手。
漱谓漱口。
栉,縰,筓,总,栉,梳也。
縰,黑缯,韬髪而结之也。
筓者横施于髻中以固髻也。
总,裂綀缯以束髪也。
拂髦,拂谓振去尘也。
髦,用髪为之。
象幼时鬌。
冠緌缨,缨者结之颔下以固冠。
结之余者散而下垂。
温公曰,今用帽子。
端,韠,绅,玄端,士服也。
庶人,深衣。
韠,蔽膝也。
以韦为之。
与裳同色。
上繋之革带。
绅,大带也。
温公曰,今用衫带。
搢笏,搢犹扱也。
扱笏于绅。
笏,所以记事也。
左右佩用,纷帨刀砺觽燧之属。
备尊者使令也。
偪,屦,着綦。
偪,行滕也。
綦,屦繋也。
屦头施繋以为行戒。
妇事舅姑如事父母,温公曰,孙妇亦同。
鸡初鸣咸盥,漱,栉,縰,筓,总,衣,绅,温公曰,今用冠子背子。
左右佩用,衿缨,綦屦。
衿犹结也。
妇人有缨示繋属也。
以适父母舅姑之所。
及所,下气,怡声,问衣燠寒疾痛苛痒,而敬抑掻之。
怡,悦也。
苛,疥也。
抑,按也。
掻,摩也。
温公曰,丈夫唱喏,妇人道万。
问侍者夜来安否如何,侍者曰安,乃退。
其或不安节则侍者以告。
此卽礼之晨省也。
颜之推曰,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
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
由命士以上父子异宫。
此不狎之道也。
抑掻痒痛,悬衾箧枕。
此不简之敎也。
出入则或先或后,而敬扶持之。
先后,随时便也。
进盥,少者奉盘,长者奉水,请沃盥。
盥卒授巾。
盘,承盥水者。
巾,以帨手。
问所欲而敬进之,柔色以温之。
父母舅姑必尝之而后退。
所欲,如饘酏酒醴。
飮食之类。
温,藉也。
承尊者必和颜色。
温公曰,父母舅姑起,子供药物,妇具晨羞。
尊长举箸子妇乃各退就食。
注曰,药物乃关身之切务,人子当亲自检校调煮供进。
不可但委奴仆。
脱若有误卽其祸不测。
晨羞,俗谓点心。
易曰,在中馈。
诗曰,惟酒食。
凡烹调飮膳妇人之职也。
近年妇女骄倨皆不肯。
入庖厨今纵不亲执刀匕,亦当检校监视,务令淸洁。
男女未冠筓者,鸡初鸣咸盥,漱,栉,縰,拂髦,总角,衿缨,皆佩容臭,昧爽而朝,总角,収髪结之。
容臭,香物也。
以缨佩之。
为迫尊者给小使也。
昧爽,后成人也。
问何食飮矣。
若已食则退。
若未食,则佐长者视具。
具,馔也。
明伦2凡内外,此总论子妇之外,仆隶之等。
鸡初鸣咸盥,漱,衣服,敛枕簟,洒扫室堂及庭,布席,各从其事。
明伦3父母舅姑将坐,奉席请何郷。
将衽,长者奉席请何趾。
衽,卧席也。
将衽谓更卧处。
顺长者所安也。
小者执床与坐,御者举几敛席与簟,县衾箧枕,敛簟而襡之。
早旦亲起,侍御之人举几以进使凭之。
箧谓以箧贮之。
襡谓以襡韬之。
须卧且铺之也。
父母舅姑之衣衾簟席枕几不传。
杖屦祗敬之勿敢近。
敦牟巵匜非馂莫敢用。
与恒食飮,非馂莫之敢飮食。
传,移也。
杖屦,服御之重者。
弥须恭敬。
勿敢迫近也。
敦,今杯盂也。
牟,土釜也。
今以木为器象土釜之形。
巵,酒器也。
匜,盛酒浆之器。
馂,食尊者余也。
与,及也。
恒,常也。
旦夕之常食也。
明伦4在父母舅姑之所有命之,应唯敬对。
进退周旋愼齐,升降出入揖游。
齐,庄也。
揖,抑也。
游,扬也。
不敢哕噫嚏咳欠伸跛倚睇视,不敢唾洟。
寒不敢袭,痒不敢掻,不有敬事,不敢袒裼,不渉不撅。
睇,倾视也。
袭谓重衣。
撅,掲衣也。
不因渉水,不敢掲衣。
亵衣衾不见里。
父母唾洟不见。
见里为其可秽。
唾洟辄刷去之。
冠带垢和灰请漱,衣裳垢和灰请澣。
和,渍也。
手曰漱,足曰澣。
衣裳绽裂纫箴请补缀。
绽犹解也。
少事长,贱事贵,共帅时。
共犹皆也。
帅,循也。
时,是也。
言礼皆如此。
明伦5曲礼曰,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淸,昏定而晨省。
定,安其床衽也。
省,问其安否如何。
温公曰,父母舅姑将寝,则安置而退。
丈夫唱喏,妇人道安置。
此卽礼之昏定也。
出必告,反必面。
告与面同。
反言面者,从外来。
宜知亲之颜色安否。
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
缘亲之意,欲知之。
恒言不称老。
老,是尊称。
称老是自尊。
明伦6礼记曰,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
有和气者必有愉色。
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爱根于心。
故其发见于外如此。
孝子如执玉,如奉盈,洞洞属属然如弗胜,如将失之。
洞洞,质悫貌。
属属,专一貌。
上言爱,此言敬。
故曰,爱敬尽于事亲。
严威俨恪非所以事亲也。
严谓严肃。
威谓威重。
俨谓俨正。
恪谓恪敬。
言四者容貌非事亲之体。
事亲当和顺卑柔。
明伦7曲礼曰,凡为人子者,居不主奥。
室中西南隅谓之奥。
奥,尊者所居。
不敢当尊处也。
坐不中席。
一席四人,席端为上。
非惟不可上,亦不可中。
或曰,共坐则席端为上。
独坐则席中为尊。
故卑者坐不得居中也。
行不中道。
尊者当正路而行。
卑者故不得也。
男女各路。
路各有中。
立不中门。
门中有闑。
两旁有枨。
中门谓枨闑之中。
尊者所行也。
温公曰,有宾客不敢坐于正厅。
无书院则坐于厅之傍侧。
升降不由东阶。
上下马不当厅。
凡事不敢自拟于其父。
食飨不为槩。
槩,量也。
不制待宾客,馔具之限量多少也。
祭祀不为尸。
尸,代尊者之处。
为其失子道。
然则尸卜筮无父者。
听于无声,视于无形。
恒若亲之将有敎使然。
不登高,不临深。
不苟訾,不苟笑。
为其近危辱也。
人之情不欲见毁訾。
不欲见笑。
明伦8孔子曰,父母在不远游。
游必有方。
远游则去亲远,而为日久。
定省旷而音问疎。
不惟己之思亲不置,亦恐亲之念我不忘也。
游必有方,如已告云诣甲,则不敢更诣乙,欲亲必知己之所在而无忧,召己则必至而无失也。
子能以父母之心为心则孝矣。
明伦9曲礼曰,父母存,不许友以死。
为忘亲也。
死谓相卫。
非报仇雠也。
明伦10礼记曰,父母在不敢有其身,不敢私其财。
示民有上下也。
有犹专也。
身及财,皆当统于父母。
父母在馈献不及车马。
示民不敢专也。
车马,物之重者。
明伦11内则曰,子妇孝者敬者,父母舅姑之命,勿逆,勿怠。
恃其孝敬之爱,或则违解。
若飮食之,虽不耆必尝而待。
言尊者以飮食与己,己虽不耆必且尝之,而待尊者后命令己去之而后去之。
加之衣服,虽不欲必服而待。
待后命而藏去之。
加之事人代之,己虽不欲姑与之,而姑使之而后复之。
姑,且也。
尊者使人代己,己虽不欲其妨己业,且与代己者为之,待其休解而后复。
本事业于己身,远怼怨于劳事也。
明伦12子妇无私货,无私畜,无私器。
不敢私假,不敢私与。
家事统于尊也。
温公曰,俸禄及田宅所入,尽归之父母舅姑,当用则请而用之。
妇或赐之飮食衣服布帛佩帨茝兰,则受而献诸舅姑。
舅姑受之,则喜如新受赐。
或赐之谓私亲兄弟。
若反赐之则辞。
不得命如更受赐,藏以待乏。
不得命,不见许也。
待乏,待舅姑之乏也。
妇若有私亲兄弟将与之,则必复请其故,赐而后与之。
温公曰,夫人子之身,父母之身也。
身且不敢自有,况敢有私财乎。
若父子异财互相假借,则是有子富而父母贫者,父母饥而子饱者。
贾谊所谓借父耰鉏虑有德色,母取箕箒,立而谇语,不孝不义孰甚于此。
明伦13曲礼曰,父召无诺,先生召无诺,唯而起。
唯,恭于诺。
称诺则似宽缓骄慢。
明伦14士相见礼曰,凡与大人言,始视面,中视抱,卒视面。
众皆若是。
视面,谓观其颜色可传言未也。
视抱,容其思之且为敬也。
卒视面,察其纳己言与否也。
毋改,谓答应之间,当正容体以待,毋自变动。
嫌解惰也。
众谓同在此者。
若父则游目。
毋上于面。
毋下于带。
若不言立,则视足。
坐则视膝。
子于父,主孝不主敬。
所视广也。
不言则伺其行起而已。
明伦15礼记曰,父命呼唯而不诺。
手执业则投之,食在口则吐之,走而不趋。
命呼,为父命所呼。
急趋父命,故投业吐食。
趋,疾趋也。
急走往而不暇疾趋也。
亲老出不易方,复不过时。
不可以忧父母也。
易方,为其不信己所处也。
复,反也。
亲癠色容不盛。
此孝子疏节也。
癠,病也。
疏节,言未足为至孝也。
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
手泽存焉尔。
母没而杯圏不能飮焉。
口泽之气存焉尔。
孝子见亲之器物,哀恻不忍用也。
圏,屈木为之。
谓巵匜之属也。
明伦16内则曰,父母有婢子若庶子庶孙甚爱之,虽父母没,没身敬之不衰。
子有二妾,父母爱一人焉,子爱一人焉,由衣服飮食,由执事,毋敢视父母所爱。
虽父母没不衰。
由,自也。
明伦17子甚宜其妻,父母不说出。
子不宜其妻,父母曰是善事我,子行夫妇之礼焉,没身不衰。
宜犹善也。
明伦18曾子曰,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飮食忠养之。
养之,如此为其近于亲也。
言忠养之,嫌或伪也。
是故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至于犬马尽然。
而况于人乎。
上言其近亲者,此言亲所爱敬者。
明伦19内则曰,舅没则姑老。
谓传家事于长妇。
冡妇所祭祀宾客,每事必请于姑。
妇虽受传,犹不敢专。
介妇请于冡妇。
介妇,众妇也。
舅姑使冡妇毋怠。
虽有勤劳,不敢解倦。
不友无礼于介妇。
舅姑若使介妇,毋敌耦于冡妇。
虽有勤劳,不敢相绞讦。
今按,下文三句亦是也。
不敢并行,不敢并命,不敢并坐。
下冡妇也。
并命,不敢与冡妇并有敎令之命也。
凡妇不命适私室不敢退。
妇,侍舅姑者也。
妇将有事,大小必请于舅姑。
不敢专行。
明伦20适子庶子祗事宗子宗妇。
虽贵富,不敢以贵富入宗子之家,虽众车徒舍于外,以寡约入。
祗,敬也。
入,谓入宗子之家。
不敢以贵富加于父母宗族。
加犹高也。
明伦21曾子曰,父母爱之喜而弗忘。
父母恶之惧而无怨。
父母有过谏而不逆。
无怨,谓无怨于父母之心。
不逆,顺而谏之也。
明伦22内则曰,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
谏若不入,起敬起孝。
说则复谏。
子事父母,有隐无犯。
复犹更也。
不说,与其得罪于郷党州闾,宁孰谏。
孰谏谓殷勤纯熟而谏。
犯颜而谏,使父母不悦,其罪轻。
畏惧不谏,使父母得罪于郷党州闾,其罪重。
二者之间,宁可熟谏。
父母怒不说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
明伦23曲礼曰,子之事亲也,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
至亲无去。
志在感动之。
明伦24父母有疾冠者不栉,行不翔,忧不为容。
言不惰,忧不在私好。
琴瑟不御,忧不在乐。
食肉不至变味,飮酒不至变貌,忧不在味。
笑不至矧,怒不至詈。
忧在心,难变也。
齿本曰矧。
大笑则见。
疾止复故。
自若常也。
温公曰,凡父母舅姑有疾,子色不满容,不戏笑,不宴游。
舍置余事,全以迎医,检方,合药为务。
疾已复初。
颜氏家训曰,父母有疾,子拜医以求药。
盖以医者亲之存亡所繋,岂可傲忽也。
明伦25君有疾飮药,臣先尝之。
亲有疾飮药,子先尝之。
尝,度其所堪。
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谨物齐也。
明伦26孔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父在,子不得自专,而志则可知。
父没,然后其行可见。
故观此足以知其人之善恶。
然又必能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乃见其孝。
不然则所行虽善,亦不足为孝矣。
三年无改者,孝子之心有所不忍故也。
然亦谓在所当改而可以未改者耳。
明伦27内则曰,父母虽没将为善,思贻父母令名必果。
将为不善,思贻父母羞辱必不果。
贻,遗也。
果,决也。
言亲没而思慕不忘,则必能勇于从善,而惮于为恶。
明伦28祭义曰,霜露旣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
非其寒之谓也。
春雨露旣濡,君子履之必有怵惕之心。
如将见之。
霜露旣降,礼说在秋。
此无秋字。
非其寒之谓,谓凄怆及怵惕皆为感时念亲也。
明伦29祭统曰,夫祭也者,必夫妇亲之。
所以备外内之官也。
官备则具备。
具谓所共众物。
明伦30君子之祭也,必身亲莅之。
有故则使人可也。
莅,临也。
明伦31祭义曰,致齐于内散齐于外。
齐之日思其居处,思其笑语,思其志意,思其所乐,思其所耆。
齐三日,乃见其所为齐者。
致齐,思此五者也。
散齐七日,不御,不乐,不吊耳。
所嗜素所欲飮食也。
见所为齐者,思之熟。
若见其所为齐之亲也。
祭之日,入室僾然必有见乎其位。
僾然,微见貌。
如见亲之在位也。
周还出戸,肃然必有闻乎其容声。
谓荐馔时也。
肃然如闻亲举动容止之声。
出戸而听,忾然必有闻乎其叹息之声。
设祭旣毕,孝子出戸而听,忾然如有闻乎叹息之声也。
是故先王之孝也,色不忘乎目,声不絶乎耳,心志嗜欲不忘乎心。
致爱则存,致悫则着。
着存不忘乎心。
夫安得不敬乎。
致,极也。
极爱亲之心,则若亲之存。
极端悫敬亲之心,则若亲之显著。
明伦32曲礼曰,君子虽贫不粥祭器,虽寒不衣祭服,为宫室不斩于丘木。
广敬鬼也。
粥,卖也。
丘,垄也。
明伦33王制曰,大夫祭器不假。
祭器未成不造燕器。
造,为也。
明伦34孔子谓曾子曰,身体髪肤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身体,言其大。
髪肤,言其细。
圣人论孝之始,以爱身为先。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国人称愿幸哉有子如此。
所谓孝也。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敎加于百姓,刑于四海。
此天子之孝也。
恶慢于人,则人亦恶慢之。
如此辱将及亲。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
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
此诸侯之孝也。
高而危者以骄也。
满而溢者以奢也。
制节,制财用之节。
谨度,不越法度。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
然后能保其宗庙。
此卿大夫之孝也。
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
忠顺不失以事其上。
然后能守其祭祀。
此士之孝也。
用天之道,因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此庶人之孝也。
春耕,秋获,高宜黍稷,下宜稻麦。
谨身则无过不犯兵刑,节用则不乏以共甘旨。
能此二者养道尽矣。
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明伦35孔子曰,父母生之,续莫大焉。
君亲临之,厚莫重焉。
是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
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悖,乱也。
苟不能恭爱其亲,虽恭爱他人,犹不免于悖。
以明孝者德之本也。
明伦36孝子之事亲,居则致其敬,夔夔齐栗。
养则致其乐,乐亲之志。
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严犹恭也。
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
乱谓干犯上之禁令。
谓己之等夷。
居上而骄则亡。
为下而乱则刑。
在丑而争则兵。
争而不已。
必以兵刃相加。
此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三牲,牛羊豕大牢。
三者不除,忧将及亲。
虽日用大牢之养,庸为孝乎。
明伦37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
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
博奕好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
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
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
好勇闘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戮,辱也。
狠,忿戾也。
明伦38曾子曰,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
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
居处不庄非孝也。
事君不忠非孝也。
莅官不敬非孝也。
朋友不信非孝也。
战陈无勇非孝也。
五者不遂,烖及于亲。
敢不敬乎。
遂,成也。
明伦39孔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异罪同罚合三千条。
明伦40礼记曰,将适公所,宿齐戒,居外寝沐浴。
史进象笏。
书思对命。
思,所思念将以告君者也。
对,所以对君者也。
命,所受君命也。
书之于笏为失忘也。
旣服习容观玉声乃出。
旣服,着朝服已竟也。
习容观为有观之者,习玉声为有听之者明伦41曲礼曰,凡为君使者,已受命君言不宿于家。
急君使也。
言谓有故所问也。
君言至,则主人出拜君言之辱。
使者归,则必拜送于门外。
敬君命也。
出,出门也。
此谓国君问事于其臣。
若使人于君所,则必朝服而命之。
使者反,则必下堂而受命。
谓臣有所告请于其君。
去不下,送反而下迎,尊君命也。
不出门,己使卑于君使也。
明伦42论语曰,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
摈,主国之君所使出接宾者。
勃,变色貌。
躩,盘辟貌。
皆敬君命也。
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
所与立谓同为摈者也。
摈用命数之半,皆西向立,以次传命。
揖左人,则左其手。
揖右人,则右其手。
襜,整貌。
趋进翼如也。
疾趋而进,张拱端好如鸟舒翼。
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纾君敬也。
明伦43入公门鞠躬如也。
鞠躬,曲身也。
公门高大,入如不容,敬之至也。
立不中门,行不履阈。
中门,中于门也。
详见此篇第七条。
阈,门限也。
礼,士大夫出入君门,由闑右不践阈。
立中门则当尊。
行履阈则不恪。
过位色勃如也。
足躩如也。
其言似不足者。
位,君之虚位。
谓门屛之间,人君宁立之处。
所谓宁也。
君虽不在,过之必敬。
不敢以虚位而慢之也。
言似不足不敢肆也。
摄齐升堂鞠躬如也。
屛气似不息者。
摄,抠也。
齐,衣下缝也。
礼,将升堂两手抠衣使去地尺。
恐蹑之而倾跌失容也。
息,鼻息出入者。
近至尊气容肃也。
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
没阶趋,翼如也。
复其位踧踖如也。
等,阶之级也。
逞,放也。
渐远所尊,舒气解颜。
怡怡,和悦也。
没阶,下尽阶。
趋,走就位也。
俗本,作趍进。
陆氏释文云,古本无进字。
复位踧踖,敬之余也。
明伦44礼记曰,君赐车马乗以拜,赐衣服服以拜。
敬君惠也。
乗服所赐,往至君所。
赐君未有命,弗敢卽乗服也。
谓卿大夫受赐于天子者,归必致于其君,有命乃乗服之。
或曰,君赐句絶。
若车马则乗以拜赐。
若衣服则服以拜赐也。
君未有命,弗敢卽乗服者,谓非经赐,虽有车马衣服,不敢辄乗服也。
若后世三品虽应服紫,五品虽应服绯,必君赐而后服。
明伦45曲礼曰,赐果于君前,其有核者怀其核。
敬君之赐不敢亵也。
木实曰果。
重君赐,故怀之而不弃也。
明伦46御食于君,君赐余,器之漑者不写。
其余皆写。
重污辱君之器也。
漑,谓陶梓之器,可涤洁者。
不漑谓萑竹之器。
写者传己器中乃食之也。
劝侑曰御。
明伦47论语曰,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
君赐腥必熟而荐之。
君赐生必畜之。
食恐或为馂余。
故不以荐。
正席先尝,如对君也。
言先尝,则余当以颁赐矣。
腥,生肉。
熟而荐之祖考,荣君赐也。
畜之者仁君之惠,无故不敢杀也。
明伦48侍食于君,君祭先。
君祭则己不祭而先,若为君尝食然。
不敢当客礼也。
明伦49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
疾者常处北牖下。
为君来视疾,暂时迁向南牖下东首,令君得以南面视己。
病卧不能着衣束带,又不可以亵服见君。
故加朝服于身,又引大带于上也。
明伦50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急趋君命,行出而驾车随之。
明伦51吉月,必朝服而朝。
吉月,月朔也。
孔子在鲁致仕时如此。
明伦52孔子曰,君子事君,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
故上下能相亲。
明伦53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明伦54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明伦55子路问事君。
子曰,勿欺也。
明伦56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
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旣得之,患失之。
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明伦57孟子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明伦58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
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
明伦59王蠋曰,忠臣不事二君,列女不更二夫。
明伦60曲礼曰,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
有媒往来,传昏姻之言,乃相知姓名。
非受币不交,不亲。
重别,有礼乃相缠固。
币谓聘之玄纁束帛也。
故日月以告君,书取妇之年月日时以告国君也。
周礼,凡取判妻入子者,媒氏书之以告君。
齐戒以告鬼,昏礼,凡受女之礼皆于庙为席以告鬼。
为酒食以召郷党僚友,以厚其别也。
厚,重愼也。
取妻不取同姓。
故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
为其近禽兽也。
或时非媵取之。
贱者世无本繋。
卜者卜吉凶。
旣不知其姓,但卜吉则取之。
明伦61士昏礼曰,父醮子,子,婿。
命之曰,往迎尔相,承我宗事,相,助也。
宗事,宗庙之事。
勖帅以敬,先姒之嗣。
若则有常。
勖,勉也。
若犹女也。
勉帅妇道以敬。
其为先姒之嗣,女之行则当有常。
诗云,大姒嗣徽音。
子曰,诺。
唯恐弗堪。
不敢忘命。
父送女,命之曰,戒之敬之夙夜无违命。
夙,早起也。
早起夜卧。
命,舅姑之戒命。
母施衿结帨曰,勉之敬之夙夜无违宫事。
帨,佩巾。
庶母及门内施鞶,申之以父母之命,命之曰,敬恭听。
宗尔父母之言夙夜无愆。
视诸衿鞶。
庶母,父母之妾也。
鞶,鞶囊也。
所以盛帨巾。
申,重也。
宗,尊也。
愆,过也。
诸,之也。
示之衿鞶者,皆托戒使识之也。
明伦62礼记曰,夫昏礼万世之始也。
取于异姓,所以附远厚别也。
取异姓者,所以依附相疏远之道,厚重分别之义,不欲相亵故也。
币必诚,辞无不腆。
诚,信也。
腆犹善也。
告之以直信。
直犹正也。
二者所以敎妇正直信也。
信事人也。
信妇德也。
事犹立也。
或曰,妇人事人者也。
事人必以信。
故体信以为德。
壹与之齐,终身不改。
故夫死不嫁。
齐谓共牢而食,同尊卑也。
男子亲迎男先于女,刚柔之义也。
天先乎地,君先乎臣。
其义一也。
先谓倡导也。
执挚以相见,敬章别也。
言不敢相亵也。
挚,所奠鴈也。
章,明也。
男女有别,然后父子亲。
父子亲,然后义生。
义生,然后礼作。
礼作,然后万物安。
言人伦有别则气性醇也。
无别无义禽兽之道也。
言聚麀之乱类也。
明伦63取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
重世变也。
明伦64昏礼不贺,人之序也。
序犹代也。
明伦65内则曰,礼始于谨夫妇。
为宫室辨外内,男子居外女子居内。
深宫固门阍寺守之,男不入女不出。
阍,掌守中门之禁者也。
寺,掌内入之禁令者也。
男女不同椸枷,不敢县于夫之楎椸,不敢藏于夫之箧笥,不敢共湢浴。
竿谓之椸。
楎,杙也。
植曰楎,横曰椸。
湢,浴室也。
夫不在,敛枕箧,簟席襡器而藏之。
不敢亵也。
少事长贱事贵。
咸,皆也。
虽婢妾衣服飮食必后长者。
人贵贱不可无礼。
妻不在妾御,莫敢当夕。
辟女君之御日也。
明伦66男不言内,女不言外。
谓事业之次序。
非祭非丧不相授器。
祭严,丧遽,不嫌也。
其相授,则女受以篚。
其无篚则皆坐奠之而后取之。
奠,停地也。
外内不共井,不共湢浴,不通寝席,不通乞假,男女不通衣裳,男子入内不啸不指。
啸,读为叱。
夜行以烛。
无烛则止。
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
夜行以烛。
无烛则止。
道路男子由右,女子由左。
地道尊右。
明伦67孔子曰,妇人伏于人也。
是故无专制之义。
有三从之道。
在家从父,适人从夫,夫死从子。
无所敢自遂也。
敎令不出闺门,事在馈食之间而已矣。
是故女及日乎闺门之内。
不百里而犇丧。
事无擅为,行无独成。
叅知而后动,可验而后言。
昼不游庭,夜行以火。
所以正妇德也。
女有五不取。
逆家子不取,乱家子不取,世有刑人不取,世有恶疾不取,丧父长子不取。
逆家子,为其逆德也。
乱家子,为其乱人伦也。
世有刑人者,为其弃于人也。
世有恶疾者,为其弃于天也。
丧父长子者,为其无所受命也。
妇有七去。
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妬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
不顺父母,为其逆德也。
无子,为其絶世也。
淫,为其乱族也。
妬,为其乱家也。
有恶疾,为其不可与共粢盛也。
多言,为其离亲。
盗窃,为其反义也。
有三不去。
有所取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
凡此圣人所以顺男女之际,重婚姻之始也。
明伦68曲礼曰,寡妇之子,非有见焉,弗与为友。
有见谓有奇才。
卓然众人所知。
明伦69孟子曰,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
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孩提,知孩笑可提抱者也。
明伦70徐行后长者,谓之弟。
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
明伦71曲礼曰,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
不问不敢对。
见父同志,如事父。
明伦72年长以倍,则父事之。
十年以长,则兄事之。
五年以长,则肩随之。
年长以倍,谓年二十于四十者。
肩随,与之并行差退。
明伦73谋于长者,必操几杖而从之。
操,执持也。
几,可以扶己,杖,可以策身。
倶养尊者之物。
从犹就也。
长者问不辞让而对非礼也。
当谢不敏,若曾子之为。
明伦74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
尊不二矣。
先生,年德倶高,又敎道于幼者。
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
为有敎使。
先生与之言则对。
不与之言则趋而退。
为其不欲与己并行。
从长者而上丘陵,则必郷长者所视。
为远视不察。
明伦75长者与之提携,则两手奉长者之手。
提携谓牵行。
奉手,习扶持尊者。
负劔辟咡诏之,则掩口而对。
负谓置之于背。
劔谓挟之于旁如带劔也。
口旁曰咡。
辟咡诏之,谓倾头与语也。
掩口而对,习其郷尊者屛气也。
明伦76凡为长者粪之礼,必加帚于箕上,扫席前曰粪。
此谓初执而往时也。
加帚于箕上,得两手奉箕恭也。
弟子职曰,执箕膺擖,厥中有帚。
以袂拘而退,其尘不及长者。
谓扫时也。
袂,衣袖末。
- 1、本文档共18页,下载后即可获取全部内容。
- 2、此文档《(朱熹)小学全文.doc》由用户(两袖清风巴腊拉)提供并上传,付费之前,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进行举报或申诉。
-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 4、万象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谨慎购买。
- 5、本站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链接地址:https://www.2wx.com/view-3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