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教学课件人教版必修三种群新课用种群的特征.ppt










《人教版教学课件人教版必修三种群新课用种群的特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教学课件人教版必修三种群新课用种群的特征.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万象文库上搜索。
?,人口特征,1。
种群的概念,某一自然区域内同一物种所有个体的总和。
1、比如一个湖里所有的鲤鱼都是由鱼苗、小鱼、大鱼组成的;一个森林中的所有山毛榉也是一个种群,由不同树龄的山毛榉组成。
2、(多选)下列描述属于一个种群:a.一个池塘里的所有鱼b.一片草甸里的所有东方飞蝗c.世界上所有的鸟d.一个池塘里的所有雨蛙b.人口特征、人口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构成和性别比例、1。
3、人口密度在中国,平均每100平方公里只有不到两只野驴,但在同一地区,却有几十万只灰仓鼠。
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不同。
4、农田中东亚飞蝗的种群密度在夏季较高,但在秋末天气寒冷时种群密度降低。
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是不固定的。
5、什么时候在某个水体里抓鱼?钓多少?我们能在不耗尽资源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资源吗?研究人口密度的意义,牧民在承包的草地上放牧多少只羊,既能保护草地,又能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如何控制害虫的数量才能防止虫灾?(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直接计数法:分布范围小、个体大的种群,抽样调查法、抽样法、标记重捕法、抽样法注:样本应随机抽取。
一定数量的样方可以保证统计结果的真实性。
一般以1m2见方为宜。
方法:点抽样法和等距抽样法。
一般包括样本正方形的顶边、左侧和左角的个体统计,其他边不统计。
6、一位同学调查了牛首山珍稀蝴蝶凤蝶幼虫的种群密度,发现5个样方(样方面积1hm的种群数量分别为9。
7、那么,学生如何计算这种蝴蝶幼虫的种群密度(单位:只/hm?,n=(4+6+8+/5=7只动物/hm2,标记重捕法的含义: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捉部分个体,进行标记,然后放回原环境,一段时间后再进行重捕,根据被重捕动物中标记个体的数量占总数量的比例,估算种群密度。
8、采样标记返回后充分混合重采样计数,n:种群数量m:标记个体数量n:再捕获个体数量m:再捕获中标记田鼠数量(上海)在一个草原调查田鼠数量时,在一个1公顷的调查区域内放置100个鼠夹,过夜捕捉a=32只大鼠,对捕捉到的大鼠进行原位标记。
几天后,同样数量的捕鼠器被放在同样的地方。
这次捕获b=30只大鼠,其中c=10只为上次标记的个体。
请回答以下问题:(该地区田鼠的个体数量约为A.B.C.D.96,与种群密度的关系有增有减。
为了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有必要降低出生率。
迁移率和迁移率。
对于一个种群来说,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分别称为迁移率或迁移率。
增长型:表现为大量年轻个体成长为成年个体产生后代,老年个体死亡较少,出生多于死亡,种群中个体越来越多。
年龄结构,稳定型:以各年龄阶段个体比例适中为特征。
某一时期出生的新个体数量接近于衰老死亡的个体数量。
种群中的个体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Recessive型:老年时个体多,青年时个体少。
新生个体无法补偿因衰老而死亡的个体数量。
人口密度越来越小。
、性别比:,概念:种群中雌雄个体数量的比例,等于雌雄比例:,雌性多于雄性:,雄性多于雌性:,类型,如高等动物,如人工控制的鸡、羊等种群。
,如从事社会生活的昆虫、蜜蜂等。
、性比的应用:利用人工性引诱剂引诱并杀死某些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的正常性比,从而达到杀虫的效果。
(雌雄同体:以女性和男性数量大致相等为特征。
这种类型在高等动物中较为常见。
(雌性多于雄性:这种类型常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如海豹、蚂蚁、白蚁等群居生活动物。
只调查有生殖能力的个体,(雌、雄、雌:人口密度、年龄构成、性别比、流动性、出生率、死亡率,直接影响,决定,预测,影响,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人口数,汇总:,人口的空间特征,定义:组成人口的个体的生存空间。
,下列环境中的生物构成一个种群()a.一个池塘里的所有鱼b.一片农田里的所有东亚飞蝗c.一片森林里的鸟d.一条河流里的草履虫巩固练习b、2。
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a.当前人口数量和密度b.当前年龄构成c.男女性别比例d.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B.某个群体中年轻个体多,老年个体少。
这样的人口密度会()A.越来越大b.相对稳定c.越来越小d.绝对恒定A.A,4下列关于种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种群中的个体可以相互交配繁殖b.种群由许多同类个体组成c.种群中的个体数量是不断变化的d.种群中的个体经常争夺空间和食物d。
(这个数字代表_类型的人口。
(在这个群体中,_个体较多,_个体较少。
(据统计,在70年代初,我国人口(人口)的年龄构成与这个数字大致相似,所以在此之后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是_年为此,我们要认真贯彻_的人口政策,成长,童年,老年,持续成长,计划生育,人口变化,1。
如何建立人口增长的模型?人口如何变化?环境容量是多少?影响人口变化的因素有哪些?本节重点介绍:构建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在没有营养和生存空间限制的情况下,某细菌每隔20分钟分裂繁殖一代讨论:计算N代细菌数量的公式?一个细菌分裂72小时后产生的细菌数量是多少?,问题讨论,nn=2n,解法:n=60min72h/20min=216nn=2n=2216,12,24,38,416,532,664,7128,8256,9512,22,21,23,24。
00,120,140,160,180分钟,细菌群体的生长曲线,细菌数/个,曲线比数学方程更直观,但不够准确。
,分钟,细菌种群增长曲线,细菌数量,横坐标为自变量,纵坐标为因变量,注意注明单位。
该模型假设在食物和空间充足、气候适宜、没有敌人等理想条件下。
,有一个人口,初始数为N0,年增长率不变。
第二年的人口是第一年的两倍。
t年后人口会有怎样的变化?“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初始数为N0,年增长率不变,第二年人口数为第一年的倍,那么,一年后人口数应为:N1=N0,两年后人口数应为:,N2=N1=n02,t年后人口数应为:,NT=n2。
N3=N2=n03,t年后这个种群的数量应该是,Nt=n0t,(N0是初始数,t是时间,Nt代表t年后这个种群的数量。
),细菌数量/个,理想条件下细菌生长的推测:自然界有这种类型吗?二、人口增长的“J”曲线例澳大利亚没有兔子。
1859年,24只欧洲兔子从英国被带到澳大利亚。
这些兔子发现自己在天堂。
因为这里有茂盛的牧场,却没有老鹰等天敌。
这里土质疏松,打洞筑巢非常方便。
于是,兔子几乎不受任何限制地开始繁殖。
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兔子的数量达到了6亿多只,遍布整个大陆。
二、种群增长的“J”曲线:,例2,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环颈雉引入美国的一个岛屿,种群增长的“J”曲线:,生产条件:,理想状态食物充足,空间无限,气候适宜,没有敌人等。
生长特性:种群每年以一定倍数增长,第二年是第一年的倍。
数量计算:T年后人口为Nt=N0t,(N0为初始人口,T为时间,Nt代表T年后人口,为年均增长倍数。
)思考,理想化的情况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
那么,什么因素会影响人口的变化呢?在自然界,食物是有限的,空间是有限的,种内斗争,种间竞争,天敌捕食.,环境阻力,思考,既然有环境阻力,人口增长的J型曲线应该从哪些方面修正?【例题】生态学家高斯的实验:种群增长的“S”曲线,草履虫种群增长的“S”曲线,种群增长的“S”曲线。
人口增长到一定时期后,数量趋于稳定,称为“S”曲线。
种群达到环境允许的最大值(K值)后,就会停止增长,在K值附近保持相对稳定。
三、种群增长的“S”曲线,生产条件:有环境阻力,自然条件(现实状态)食物等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种内竞争加剧,捕食者数量增加。
因此,这一群体的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
当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时,人口会稳定在一定水平。
人口增长的“S”曲线。
生长特性:种群达到环境允许的最大值(K值)后,会停止生长,在K值附近保持相对稳定。
研究人口变化的意义:40页人口的非常例、波动与衰退:67页教材,1。
下图中,是(),b,2。
“食人鱼”是一种肉食性鱼类,一旦进入自然生态水域,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
如果这个物种进入湖泊生态系统,下列哪条曲线能准确表达其种群变化的特征,ABCD,A,3。
搬进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牧场里养一小群羊,8年后长到500只左右。
羊的数量会()a,保持在a级B,保持减少C,缓慢增加D,迅速增加,a,4。
新物种进入某地后,其种群发生变化,哪一项不正确()a.先呈“S”形生长,再呈“J”形b.先呈“J”形生长,再呈“J”形生长。
- 1、本文档共60页,下载后即可获取全部内容。
- 2、此文档《人教版教学课件人教版必修三种群新课用种群的特征.ppt》由用户(lele0101)提供并上传,付费之前,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进行举报或申诉。
-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 4、万象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谨慎购买。
- 5、本站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链接地址:https://www.2wx.com/view-3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