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促进行业发展,协会应以多种形式为会员单位提供各种服务。做好企业的顾问,协会要制定规章制度,依法监督会员单位的运作。当好保险监管机构的助理协会,要参与行业发展改革的决策论证,做好行业代表。因此,各地保监局在指导行业协会制定章程时,应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扩大其维护行业利益的职责范围,强化行业协会的基本职能是市场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充分重视和发挥行业的自律作用。仅仅依靠当前保险监管部门的力量形成整体监管合力是不够的。中国保险业需要维护保险市场的正常秩序,确保市场的平衡健康发展。2.3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辅助作用。培育保险市场自律机制2.2加强金融监管机构的协调,由机构监管向职能监管转变,尝试三大
2、监管机构的工作协调和分工,通过立法使金融监管联席会议合法化,建立日常监管的交流合作机制,建立信息交换和共享机制,建立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监管体系,引导和鼓励银行、证券、保险管理部门业务方面的相互融合。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监管体系未来,我国应积极发挥保险监管在竞争秩序中的监管作用,特别重视对垄断行为和限制竞争行为的监管,完善保险经营失败救济制度,构建有序竞争的市场秩序。完善我国现行保险制度的建议2.1加快我国保险监管法律体系建设;中国保险立法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随着中国加入WTO,外资保险公司进入国内保险市场的速度也在加快。这些问题不利于我国保险业做大做强,规范和约束保险监管机构和工作人员行为
3、的规章制度不健全。比如保险违法行为处罚办法、个人代理人管理办法出台较晚,日常监管无法可依,不利于保险监管权威的树立。从法律角度看,自保险法第一次修订以来,我国保险业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目前中国在这方面还比较欠缺。从国外许多国家的保险监管实践来看,完善的保险监管体系需要保险行业协会、外部中介机构和社会舆论的共同参与。1.4监管体系和法制建设相对落后。3.监管部门的工作制度不够透明。市场主体和公众在法律法规制定过程中的参与度不高,增加了监管成本和市场主体的运营成本。其次,没有正规的信息披露渠道,公众无法及时、完整地从权威、中立的机构或媒体获得有关公司、产品和市场的重要信息,只
4、能听信保险公司和业务人员的片面之词,这必然会助长误导性宣传的泛滥。必然的结果是“劣币驱逐良币”,或者好公司也会变坏,或者好公司退出市场竞争,优胜劣汰机制难以发挥作用。不知情的公众依然购买他们的产品,无形中损害了业绩优秀、守法经营的公司。第一,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处罚不对外公开,经营不善或违规经营的公司可以继续在市场上生存,无论是从维护市场公平和效率的角度。从保护消费者利益的角度出发,保险监管应努力提高市场透明度。1.3监管透明度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要求、国内市场竞争和加入WTO后的国际压力,进一步完善中国保险监管体系迫在眉睫。虽然中国保险业最近进行了大量的监管制度创新,但这些
5、创新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对旧的监管制度进行了补充和调整。改革不彻底的交叉业务很可能成为监管真空。监管真空不断出现。当不同金融机构的业务重叠时,一项新业务的推出需要多个部门的长期协调才能完成。但当不同监管者对同一业务的风险控制和管理意见差异较大时,会产生较高的协调成本,说明监管的重叠增加了监管成本。银行、证券、保险之间的业务趋同性和可替代性削弱了分业监管的业务基础。然而,随着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内保险、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相互渗透的趋势不断加强。我国保险业与银行业、证券业、信托业实行分业经营原则1.2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与金融开放的矛盾。这种情况说明我国保险监管还存在很大缺陷,
6、没有成熟完善的识别和化解风险的机制。我国保险市场起步较晚,受经验和水平所限,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和经营风险的监管仍处于初级水平。已经制定的相关监管制度,大部分还停留在纸面上,无法落实。目前在监管体系中,过度监管伴随着偿付能力、经营风险等关键领域的监管不足。1.1过度监管和监管不足并存。长期以来,我国保险监管一直存在监管过度和监管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国际接轨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从外部环境看,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机制作用的日益增强,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保险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关键词:保险监管;系统;保险市场1我国保险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虽然我国保险业已经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体系,但由于严格意义上的保险监管历史较短,保险市场的发展还远未达到成熟阶段。对策是:加快保险监管法制建设,加强金融监管机构的协调,由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转变,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辅助作用,培育保险市场自律机制。中国的保险监管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保险论文中国保险监管分析作者:柴雪歌柴庆玉石摘要:保险业作为金融业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