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险监管的理论与实践J.经济界,2001(3)孙祁祥市场失灵与保险监管J.企业经济,2004(3) 3苏世伟,唐德山.保险监管的经济分析J.经济评论,2001 (4) 2郭昶参考文献:1此外,应逐步放开保险费率管制,确保赋予保险公司确定、修订和调整费率的一定权力,制定合理的费率,反映市场需求,参与市场竞争,使保险公司的费率在一定范围和幅度内市场化,促进保险当事人利益最大化。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保险中介制度,整顿中介市场,提高中介人员素质,只有通过保险业的高度透明运作,才能建立和完善保险信息披露制度。消费者只有清楚了解相关情况和自己的权利责任,才能做出明智的决定。(2)尽快完善信息传递机制,增加
2、市场透明度,是保险消费者的最佳选择。因此,差异化、公开化的信息披露范围应该更广,更有针对性的债权人担心公司的偿债能力。对于投资者来说,他们更关心关键的业绩指标。对于普通投保人来说,专业的会计指标,如留存收益表、股东利益分配表等比较晦涩,保险公司的声誉、产品信息、经营业绩等更受其关注。因此,定期财务报告以外的信息尤为重要。5.差异化、公开化的信息披露保险监管部门是保险信息的间接使用者,投资者、债权人、投保人是直接需求者。他们对公开、易获取的信息需求的良性结果是,更多的信息需求者可以方便地获得所需的保险信息,使保险公司的信息可以面向更广泛的群体,最大限度地满足保险公司信息需求者的需求。与目前通用的
3、财务报告模式不同,大众传播报告将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和远程通信技术传播会计信息(在线报告),但在某些情况下,您也可以使用光盘存储技术将财务报告存储在光盘上,然后传输给用户(离线报告)。从本质上讲,财务报告可以被视为一种大众传播活动,其中后者具有相当的战略意义。从某种角度来看,保险公司的财务报告可以达到两个不同的目的:一是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第二,作为保险公司的宣传工具。信息披露渠道多元化除了定期向监管部门提交财务报告,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媒体的完善,保险公司的信息披露渠道日益多元化。如何完善自愿披露机制,调动信息披露的积极性,是会计信息披露规范乃至资本市场规范都应该关注的问题。虽然强制性信息对
4、于减少内幕交易和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息误导具有积极意义,但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比如迫使公司披露属于商业秘密的事项。强制性反竞争信息包括财务报告信息和大量非财务报告信息。3.自愿披露与强制披露相结合的会计信息披露准则一般体现强制性特征,尤其是在资本市场,这是市场有效性的直接结果,必须加以控制。由于保险行业的特殊性,上市保险公司和上市保险公司的财务信息应受到更严格的监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经验也可供保险公司借鉴。因此,对保险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不仅要将保险公司作为非上市公司对待,还要对上市保险公司的信息披露做出一些超前的假设。保险公司上市只是时间问题。2.上市信息的披露虽然我国保险公司目前没有上市,但
5、是,允许以基金的形式间接进入市场。我国目前不仅应该要求保险公司向监管部门提供与其他行业可比的一般财务报告,还应该从法律上要求保险公司充分披露偿付能力的具体指标,以突出保险公司行业核算的特殊性,确保保险公司投保人和债权人的利益。监管部门的监管重点是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GAAP更类似于将保险公司作为普通企业对待,保险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改革包括以下几点:1。监管会计和财务报告的定期披露正是因为保险市场微观主体企业制度的完善,使保险市场实现有序发展,从而保险监管由严到松有了坚实的基础,采取管理措施保护公司形象不受损失。维持公司长期正常经营中国保险监管未来发展方向(一)明晰保险公司产权纵观西方发达国家的
6、保险公司,在利润最大化目标的驱动下,没有一家保险公司会采取不负责任的经营政策,他们会建立一套规避风险和保证保险公司利润的机制,建立资产安全配置和处置的准则。这种现象严重损害了保险公司的形象。不仅不利于保险双方的信息沟通,还会造成投保人对保险人的不信任,增加双方沟通的难度。目前近50万代理中,真正有证的只有30万左右。保险代理人素质低,故意提供虚假信息,欺骗客户。就目前广泛采用的保险代理人制度而言,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然而,我国保险公估人的缺位是保险信息传递机制的缺陷。保险公估人的出现有利于加强保险交易双方的信息沟通,增进保险双方的信任。保险公估人作为介于保险人和投保人之间的独立第三方,站在客观
7、公正的立场。评估保险标的的承保风险,对保险事故造成的损失进行专业分析和核算。其次,保险公估机构只是零星存在于部分城市和地区。基于投保人的利益,为投保人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提供中介服务的保险经纪人的缺位,使得投保人难以提前实现减少其信息不对称的愿望。第一,在保险中介机构中,只有保险代理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我国的保险经纪人数量极其有限。只有部分沿海城市的少数经纪人还有一个不完善之处,在于保险中介的局限性。基于使用者的需要,会计必须适当增加对经济决策有用的非财务信息。比如保险公司的背景信息、业务发展的前瞻性信息、保险公司的创新能力信息等等缺乏非财务信息。长期以来,会计报表过于强调财务信息,而忽视了
8、非财务信息的披露。例如,虽然资产被定义为未来的经济利益,但会计师是根据历史成本而不是现值来计量资产的。轻视经济实质虽然现行财务报告体系也适用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但实际上法律形式往往占据会计处理的指导地位。因此,改革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建立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经济时代的财务报告体系势在必行。如今,社会变化很快。用户希望了解对决策有用的、能反映保险公司当前和未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前瞻性、预测性信息。(3)保险公司信息披露机制披露的信息只侧重于反映保险公司的历史和经济活动。再加上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他们的行为往往是盲目的,这不仅无法对市场的运行进行有效的监管,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场管理的难度。个人投
9、保人虽然从产权角度符合成熟市场的要求,但对保险行业仍缺乏充分的了解,往往不能有效识别保险公司的业绩。他们只停留在对各种保险业务优劣的感性层面。某种程度上,投保人的行为也促使保险公司花更多的精力去培育这种土壤。保险公司的质量问题非但没有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反而严重扭曲了市场竞争,为不正当竞争的滋生提供了土壤。在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清晰的产权界定的情况下,这些国有单位的决策者选择保险公司,主要不是看保险公司是经营相对稳定、信誉好、服务质量高还是价格低,而是以保险公司的高返点作为衡量标准。然而,中国的保费收入很大一部分来自国有单位。如果投保人用自己的钱投保,自己承担风险,享受风险保障,就是优质投保人
10、,对整个市场的正常运行有很强的监督作用。(二)保险公司也存在各种问题,事故发生后的理赔权也掌握在他人手中,这也造成了保险市场的混乱,不利于保险监管。保险公司不仅无法控制费率和手续费等。目前,政府对保险业务的直接干预突出表现在保险业务发展和理赔两个环节。作为政府的保险监管人,他也是保险公司的最大股东,他有权询问保险公司的具体情况。更严重的是政府对保险业的直接干预。同时,由于产权不清、经营目标模糊、缺乏约束机制,保险经营者追求企业短期指标,除商业保险外,还经营一些政策性保险。除了利益最大化,还要考虑满足地方政府解决就业问题的要求。在商业上,我们应该追求低利润的目标,满足政府的偏好。产权主体资格的缺失或模糊,必然导致国有保险企业经营目标的多元化。除外资企业外,几乎所有新设立的保险公司都是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公司。通过与各级政府的特殊关系,关键词:保险市场不完善,保险监管不完善,保险市场地位不完善(1)保险人在中国的保险市场,政府有很强的市场参与性。鉴于此,保险监管措施应着眼于明晰保险公司产权、完善信息传递机制、增加保险市场透明度和逐步放开保险费率管制保险文书来自保险市场的不完善保险监管摘要:我国保险市场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主要体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