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研究论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研究;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研究员:王建霞单位:赵家小村联校高庄小学时间:2014年9月项目研究报告,包括不及物动词项目的内容、过程、结论和反思预期成果及展示形式:1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7年9月-2018年1月)整理研究资料,分析总结研究资料,对研究成果进行后测,形成研究成果, 并完成研究报告(3)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2)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积极参与课堂合作学习的研究(2)撰写小学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的现状及原因研究报告(3)提出“提高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具体策略(3)提高小组
2、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施阶段(1)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研究帮助学生有效参与合作学习(2) 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的研究阶段(1)对各层次学生进行分类,从智力因素、心理因素、知识基础、学习方法、教师因素等角度分析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的现状及原因,并提出对策; (2)分析调查,分类总结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的调查阶段;(1)深入课堂,观察、走访师生,了解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现状阶段2:实施阶段(2014年11月-2017年7月)1 2。制定项目实施方案,确定研究内容动词(动词的简称)、实施步骤和具体安排阶段1:准备阶段(2014年9-10月)14。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及时总结分析实践中的具体情况,在实践经
3、验中找出规律,使之系统化、理论化,更好、更合理地指导教学实践。在研究总结阶段和后期,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进行调查和测量,有针对性地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调查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并及时调整研究方法和策略。3.在调查研究方法上,本文首先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进行了初步调查,分析了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的症结所在,并制定了有针对性的研究方案。2.文献综述法搜集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文献,研究相关理论,整理出有利于本课题研究的理论资料,并运用到研究活动中。本课题的研究需要师生的全面参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反馈后进行研究。实践中复核研究成果的研究方法:本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学
4、生参与性,因此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 .行动研究法:四组合作学习,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学习和讨论,师生共同以表扬的形式进行探究学习和实践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合作,提高学生的能力、思维和表达等综合素质;3.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教育学理论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因此,“合作学习”是一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师生单向交流为合作、多向交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互补、相互促进中共同提高的学习形式。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助、分工、交流、分享成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了民主、合作、互助的教学关系和愉快、轻松的教学环境,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2.新课标倡导自主、合
5、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安排小组合作,从小培养学生的共存与合作能力。它以集体教学为基础,以小组合作活动为主体,以人际合作和互动为教学的基本特征,强调教师、学生和全体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和策略,它系统地利用教学动机因素之间的合作和相互作用来促进学习,以对小组集体成绩的评价为基础。这个题目的理论基础是3。研究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为学生创设情境,科学分组,实施有效组织;学生应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技能,树立自信心,大胆参与课堂小组活动,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低效
6、的原因分析与研究。本文在对小组合作学习低效性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学习、归纳总结、教师访谈、课后交流反思等方法。本文分析了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的原因。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的调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和课堂观察的方法,对小组合作学习低效进行调查研究(二)研究内容1 2。科学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调查分析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的原因,寻找对策,探索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具体目标:1研究目标和内容(1)研究目标总体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一套提高
7、学生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在实践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二、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在自主学习中不断获取知识,在合作交流中运用不同的方法理解和解决问题,提高思维能力,促进全面发展。教师对学习过程的干预和控制大大减少,更多的是给予指导和鼓励,给予所有学生充分的参与机会和权利。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具有高度的自主性,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胜任的学习内容,并在小组中发挥作用,承担任务,充分展示和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避免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因缺乏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而处于“看”和“听”的被动地位。因此,在实施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今天,我们有必要
8、探讨“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问题,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把握课程标准,正确地实施课程标准。自主学习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组合作的有效性,这种状态下的合作是“低效”甚至“无效”的。我们的教学实践拒绝“低效合作”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我们深刻认识到自主和互助往往是密不可分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有的课堂气氛看似很活跃,思考内容少,互动效果差。有些人往往重视对合作结果的评价,而忽视了如何提高合作的有效性来指导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这就让我们产生了怀疑:有些学生把合作学习当成一种形式和装饰品,在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之前就草草收场;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是“袖手旁观”,而另一些看似全职参与者的学生实际上是教
9、学过程中的好学生。虽然我们努力在教学中体现新课标的精神,采用各年级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但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出现了偏差。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并在讲座中检查其他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小组合作学习。很多问题都会凸显出来。优质高效课堂中的“合作学习”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它的有效应用已经成为新课程改革精神的重要标志之一。(2)“低效合作”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实践中的价值越来越被教育界乃至全社会所认可。因此,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体现了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库利克还认为,“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学生讨论小组比讲座更有效。”美国教育学者布莱恩总结道:“学生在
10、讨论中比在课堂上更专注、更活跃、更有思想。合作学习比竞争学习和个体学习能产生更大的成功、更积极的关系和更好的心理调节,能从根本上改善课堂气氛。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素质。学习者在小组学习环境中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如相互尊重、理解包容、表达、倾听和说服。作为主流教学理论和策略之一,“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法。新的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避免简单地传授语言知识。倡导任务型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把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这个时候,我总会有一些疑问:什么是合作学习?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收到了多少效果?(1)课程改革呼唤合作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共同发展,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学习。”这是老师评课时经常说的话。“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合作学习,这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首先,提出“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这一课题的研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