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正负形状之间没有共同的线条,就没有形状,所以线条具有造型功能。5.课堂总结:正反形状是相对的、相互依存的、可转换的统一体。4.老师示范: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一个模型。3.布置作业:用不同的线条表达自己的感受或想法。探究问题:能说说画家是如何用线条来表现事物的特征的吗?与老师讨论学生在黑板上的作品,分析学生的想法,满足游戏的要求。老师在讲台上放一个方凳,提出游戏规则:学生不画凳子可以画吗?2.让几个学生同时在黑板上画出自己的想法。1.创造问题情境。2.新教学:讲解线条的造型作用。让学生阅读P1013,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课文中的线条代表什么?2.教师要求学生回答问题和话题:1。实习内容及流程(参
2、与或独立设计制作):1。在不断总结和领悟的漫长过程中,人们对台词的理解和运用达到了“随心所欲”的水平和境界;难点:3。线条表达情感的功能启发了我们。2.实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重点:自然意象中的线条感,盘旋的梯田,飘动的衣衫,流水,物体的轮廓,坚韧有力的树枝等。要求: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表达事物的能力;游戏友好法使教学简单生动;学生感到新鲜,激起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充分认识和理解线条的造型作用。练习内容、目的和要求:内容:用线条表达目的: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与新事物、新问题联系起来,经过思考总结规律,就会得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陈老师1 4。2013年12月8日讲座记录
3、的作业整理、拓展和延伸最后,在课件中播放不同颜色的服装设计、环境设计、美术作品的图片,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音乐中结束课程,引导学生带着情感观察色彩的心理效应和心理鉴赏能力,提高审美能力讨论探索,总结归纳讨论探索,知识拓展,情感升华的基本基调是海洋是蓝色的,夕阳是红色的,森林草原是绿色的。在观察大自然的彩色图片时,可以感受到图片中逼真的色彩:红、蓝、蓝。黄色、粉色、浅绿、淡紫色是轻量级的颜色权重:颜色是有重量的,所以颜色不是孤立的固有色,而是受光源和环境影响的复合色!视觉和谐:当眼睛看到每种颜色和相邻的颜色时,会有意识地将它们调和起来。环境:物体周围空间的颜色,以及颜色之间的相互作用。光源:光的颜
4、色主要指光源的温度。固有颜色:物体本身的颜色。在这节课上,我们要求每个人在观察颜色时考虑几个因素。我们研究了颜色的形成和变化。3.用课件循序渐进引导学生直观介绍,激发兴趣:在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我们要学会更多地去判断和欣赏,让学生去观察,然后引导对话:“当你看到四张图时,你觉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很美?你的心理感受是什么?”2.翻开课本,感受课文:春天与绿色联系在一起,象征着万物的更新和复苏,而这种绿色是朴素的,清新的,令人心旷神怡的;盛夏的绿容易成熟,烈日下的楚色浓重而焦灼;在沙沙的秋风中,绿色渐渐退去,取而代之的是沉稳的橘色,让人联想到丰收;冬天的颜色被银色包裹,蓝色和白色之间点缀着灰色
5、,寒意逼着人们去聆听内容、过程和情境:1要点:体验色彩冷暖带来的心理感受4。让学生感受暖色系列和冷色系列3组成的图片的不同心理感受。通过课堂上的配色练习,如何学习配色2。掌握颜色的三原色和三要素。侯娟讲座主题艺术讲座的目的和重点:目的:1 .让学生了解色环和色环上颜色的变化规律。2013年11月2日讲座记录要养成注意周围环境的习惯,用艺术的手段记录和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养成一个习惯动词(动词的缩写),通过艺术的手段帮助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总结题目并延伸老师对课程的点评,肯定学生的工作,以表扬为主,真诚指出不足和努力。学生互相评价。24.工作评价。学生开始画画,老师边走边指导你a)画一张你去学
6、校的路线和周围环境的小地图;b)画出你所在学校及周边环境的分布图;c)画一张你去过的值得纪念的地方的地图;d)把送给亲朋好友的礼物放在合适的地方,制作有趣的“藏宝图”,让他们根据地图找到“宝藏”,获得不一样的惊喜。1.提供练习建议。3.练习:画一幅画。2.老师总结:他们在趣味性、形象性、艺术性上有什么共同点?让学生带着问题看画家的地图,然后回答问题。看看这些照片。利用熟悉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对地图的好奇心,自然引出话题有趣的“地图”2。查询:1在谷歌地图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姚官屯乡中学),找到学生的村庄和家的位置,播放课件。让学生观看Google Earth导入:看讲座内容、过程、情境:1要点:让学生用“地图”以各种方式表达区域概念,总结自己生活或感兴趣的环境。2.培养学生从艺术的角度关注文化,从艺术的角度探索地图的历史和类型,学会用手绘的方式表达对事物的理解。目的:1课堂笔记2013年9月15日,班主任侯娟在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