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论文-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妇科肿瘤 随着妇科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子宫手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且护理简单明了。 2003年1月至2005年11月,对120例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通过积极配合围手术期护理,患者恢复良好。 不同于传统开腹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2003年1月至2005年11月,120例子宫肌瘤患者,年龄23 48岁,未生育1例,有剖宫产史15例,附件脓肿3例,均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所有手术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 术后病理检查显示为子宫肌瘤,120例手术成功出院。 术后切口轻
2、度疼痛41例,其中肩痛15例,腹胀10例,轻度恶心18例,无呕吐。 术后发热35例,最高体温38,2 3天后恢复正常。 所有患者术后24小时内下床活动,肛门排气时间12 28小时,平均21.15小时;几个小时。24小时导管移除 2术前护理2.1心理护理通过临床观察和交谈,得知所有患者都有担心、担忧等紧张心理。 一方面是因为腹腔镜手术的优势,患者愿意接受腹腔镜手术;另一方面,由于缺乏腹腔镜新技术和费用的知识,他们担心手术的效果。 因此,通过积极热情地与患者交谈,讲解手术方法和优点,并在腹腔镜手术后陪同患者对患者进行探视,了解手术过程和术后恢复情况,可以消除患者的顾虑,使其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
3、。 2.2备皮因为腹腔镜手术路径是腹壁组织结构的薄弱部位脐孔。 备皮的重点是脐孔皮肤的清洁处理。 在脐窝内备皮前浸泡一个肥皂棉球,待污垢软化后去除污垢,用碘伏消毒脐窝。 此外,按照润肤油肥皂水双氧水碘伏的操作程序,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棉签对脐孔皮肤的摩擦刺激,保证脐孔手术野皮肤的无损损伤和无菌状态,对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 本组无伤口感染。 2.3术前应在晚上清洗胃肠道并灌肠,早晨用温肥皂水灌肠一次,有利于气腹下操作。 为了减少肠腔积气,术前指导患者不要吃易产气的食物。术前患者常规禁食12小时,禁止饮水6 8小时。 2.4尿管准备早上排空膀胱,患者进入手术室麻醉生效后插入尿管,减轻
4、患者不适。 3术后护理3.1氧气护理腹腔镜手术后,常规给予低流量吸氧进行麻醉及气腹后护理,以增加氧分压,促进二氧化碳排出,改善缺氧症状,减轻疼痛。 3.2手术切口疼痛的护理术后伤口疼痛是护理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术后伤口疼痛是开腹手术不可回避的问题。 通过本次调查,虽然大部分腹腔镜手术患者存在切口疼痛,但大部分疼痛患者并不需要应用止痛剂。 疼痛可以通过心理安慰或舒适的姿势来缓解。 这组中有五名患者使用药物来缓解疼痛。 如果两侧肋骨和肩部有疼痛,向患者解释这是气腹气体排出不完全,膈肌受刺激所致。气体完全吸收后,症状自然消失,经解释后患者一般能耐受2 腹腔镜手术后的疼痛一般小于开腹手术,疼痛时间更短
5、。 这主要是因为腹腔镜手术切口小,损伤小。 术后心理护理是缓解疼痛的重要手段。 3.3饮食护理:术后3 6小时可以吃流质。如果有肛门排气,可以吃半流质饮食。术后第二天,可酌情给予半流质或普通饮食。 忌糖、产气食物、辛辣食物。 3.4导尿管的护理由于术后疼痛轻微,术后4 6小时或当天输液后拔除导尿管。在被鼓励排尿后,患者愿意接受并能顺利排尿。 3.5伤口护理腹壁伤口0.51cm用创可贴拉扯,抗感染止血。一般3 5天就会痊愈。创可贴可以去掉,既有利于伤口观察,又能保持切口干燥。 术后24h内,密切观察腹壁3个穿刺点有无出血或渗液。 3.6恶心呕吐腹胀的治疗恶心呕吐大多与气腹、麻醉性镇痛药等因素有关
6、。 应遵医嘱积极治疗,轻度腹胀可通过下床活动缓解。 本组仅5例腹胀需肌注新斯的明0.5mg后缓解 3.7下床活动时间一般为术后4 6小时,6 12小时即可下床活动。腹腔镜手术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开腹手术患者。原因是患者进食早,切口疼痛,静脉补液少。 由于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不仅可以预防肺部感染、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还可以促进胃肠蠕动,避免腹胀,促进恢复,从而缩短住院时间。但在活动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观察患者,防止出汗、虚脱,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结论本组病例显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能保留子宫,维持正常月经和生育能力,疗效与文献报道一致3 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加快患者健康的恢复。同时,护理问题少,护理问题能快速解决,大大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显著提高了护理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1。高燕,范平,毛伦,等。腹腔镜手术准备方法与皮肤清洁的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2,37 (1): 8.2。高秀珍,李桂英,李海燕,等。妇产科腹腔镜手术前后。中国内镜杂志,2002,8 (1): 111.3张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