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模式摘要目的总结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措施。 方法选择1235例腹部手术患者。根据引起腹腔粘连的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根源。术后鼓励患者早期锻炼,腹部红外线照射和腹部按摩,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结果1235例腹部手术患者中,4例(0.32%)发生粘连性肠梗阻。 结论术中预防措施和术后护理可降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腹部外科;粘连性肠梗阻;原因;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资料显示,90%以上的腹腔粘连发生在腹部手术后1,粘连性肠梗阻占5%2。预防腹腔粘连一直是外科治疗的重要课题。 2000年至2
2、005年,我院共施行腹部手术1 235例,随访6年,发生粘连性肠梗阻4例(0.32%)。现将术中预防措施及术后护理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2000年至2005年,共进行腹部手术1 235例,其中女性925例,男性310例,其中阑尾切除术620例,胆囊炎、胆结石310例。肠梗阻250例;随访6年,肠脓肿21例,外伤性肠穿孔34例,粘连性肠梗阻4例(0.32%)。 2手术中手术引起腹腔内粘连的因素,钳夹、牵拉、术中电切、电凝发热、组织缺血暴露时间过长、干纱布擦拭等。会对腹膜和浆膜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尤其是手术分离的伤口。 腹腔内异物刺激,如手套上的爽身粉、缝合后遗留的丝线、纱布等。 腹腔注射化疗
3、药物(如卡铂)也会引起粘连。 近年来,腹腔镜手术技术理论上可以减少粘连。 但也有学者认为,这种手术不会明显减少粘连的发生3,因为腹腔镜手术多采用电凝和电切,发热会增加组织渗出;腹腔内的分离伤口和剖腹手术差不多。常见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汁溢出不易被隔离,漏出的结石碎片作为异物留在腹腔内,均可导致粘连。 3预防手术腹腔粘连的措施3.1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保持良好的麻醉状态,麻醉效果好,手术平稳,损伤小;麻醉效果不好时,肠道和腹膜损伤的机会增加,促进术后腹膜粘连。 3.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术中注意无菌操作,避免胃肠内容物溢出污染腹腔。 对于腹腔污染严重的患者,要反复冲洗,特别注意盆腔、肠系膜间隙和
4、结肠两侧隐窝,减少感染。 3.3操作精细,组织损伤夹持准确止血。禁止夹缝大块组织,因为残留的缺血组织是粘连的因素。 不能用干纱布擦拭腹腔内的血液,也不能用高温生理盐水冲洗。 尽量缩短肠袢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用温热的生理盐水纱布垫包裹肠管脱离腹腔,防止干燥。 3.4注意异物残留手套上的爽身粉,用生理盐水冲洗,防止带入腹腔。 不要用太粗的缝线,线头也不能留太长。 腹腔引流最好使用刺激性较小的材料,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尽量避免与肠道接触。位于中上腹的引流物可通过大网膜与肠道隔开。 闭合腹腔前仔细检查腹腔内是否有纱布残留。 3.5腹腔注射抗粘连药物透明质酸:透明质酸(HA)是一种高分子线性多糖,属于一种
5、可自然降解吸收的生物医用材料。临床实践表明,在组织表面涂覆HA凝胶可以隔离肠道,在腹膜修复过程中形成暂时性屏障。 维持受损浆膜的有序修复,直至形成连续的间皮细胞覆盖层,实现生理性修复,避免组织接触面间纤维蛋白沉积,对防止术后纤维粘连的形成有显著效果6;右旋糖酐右旋糖酐腹腔灌注,覆盖受损浆膜的肠管表面,稀释降低局部纤维蛋白浓度,保护局部纤溶酶原激活剂,故可明显防止粘连。 本研究常规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透明质酸钠或透明质酸钠磷酸盐缓冲液,涂抹于手术部位和腹膜附近的肠或脏器表面(尤其是切口处的腹膜),使肠与肠、肠与腹膜分离,减少粘连。 4.术后促进肠道缩小和肠道功能恢复。 4.1术后体位手术后麻醉效
6、果消失。血压稳定后,采取半卧位,促进肠道缩小和肠道功能恢复。 4.2禁食,持续有效的胃肠减压以保持胃管通畅,定期抽吸积液及胃肠道积气以减轻腹胀,促进肠蠕动恢复。 4.3早期活动术后24小时即可开始下床活动。 方法是:上肢运动 指导患者做上肢屈、伸、举、握拳动作,1020次/次,23次/日。 下肢运动 一侧下肢伸直,另一侧膝盖和臀部弯曲,双手尽量抱膝,然后伸直,重复多次,下肢交替。 主要是主动活动,体质弱的患者可以辅助。 每次10分钟,每天3次 鼓励患者在患病24小时后下床活动。 4.4腹部按摩患者取仰卧位,屈髋屈膝,护士用手按摩患者腹部,从肚脐开始,由内向外,顺时针方向按摩23 min,再逆时
7、针方向按摩23 min。 20分钟/次,3次/天 按摩的力度要以患者的承受能力为准,按摩手法要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不能粗暴。 术后24小时腹部应用 4.5肠热敷,腹部用红外线理疗仪照射,30 min/次,3次/d,疗程10天。 4.6使用新斯的明0.51毫克,每次1 2小时,以促进肠蠕动的恢复。 如果术后3 4天肠道功能仍未恢复,可采用温盐水灌肠或甘油保留灌肠,直至肠道功能完全恢复。 将中药防粘连汤(当归、赤芍、五灵脂、红花、牡丹皮、乌药、枳实、川芎、大黄)注入胃管,每日三次。 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粘连。 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发生在术后一周至数年。保守治疗无效,术中
8、并发症多。因此,医生应对腹部手术患者高度警惕和负责,在手术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考虑到这种并发症的严重程度。根据腹腔内粘连的原因,术中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着眼于促进术后肠道功能尽快恢复的目的:红外线腹部理疗,其原理是红外线具有穿透性和致热性,可增加肠道血液循环,减轻肠道缺氧程度,促进血管生成因子分泌,减少肠粘连;鼓励患者早期活动,目的是尽快恢复肠蠕动,可使早期轻度肠粘连自行分离;腹部按摩可以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自我护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帮助患者尽快康复。腹部按摩可以增加肠道血液循环,防止肠粘连。 1 Scott-coombers D、Whawell SA、Vipond Mn等人提交了的参考论文手术引起的心肌内纤溶反应。BRI外科杂志,1995年,82:414。2 Nagelschmidt M,Minor T,Saad S,等。聚乙二醇4000通过抑制腹膜炎症和胶原蛋白掺入来减少大鼠粘连形成。美国外科杂志,1998年,176: 76。3顾启生。医用透明质酸钠的临床应用。中华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98,12 (2): 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