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论文-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方式的比较 .doc
-
资源ID:39323
资源大小:7.93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临床医学论文-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方式的比较 .doc
1、 临床论文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方法比较【摘要】目的比较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与传统Bassini法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40例两种手术方式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早期活动、进食量、术后切口及术后复发情况。 结果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患者下床早,能早进食,无精索水肿,无尿潴留,重体力劳动者无复发。 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效果较好。人工网片和网塞的使用使疝修补术向无张力方向发展。 【关键词】疝修补术腹股沟疝外疝是外科常见病,发病率约为1.5%,尤其是腹股沟疝,占90%以上。手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最好方法。手术方法包括传统的有张力疝
2、修补术(如Bassini和McVay)和无张力疝修补术加补片。 传统的腹股沟疝修补术为疝的治疗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至今仍在使用,但这种手术存在很多缺点。比如联合肌腱和腹股沟韧带的强行缝合,是两种不同组织的缝合,组织偏离正常解剖位置,张力大,缝合处相邻组织缺损多,不易真正愈合,导致手术失败。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利用人工合成材料进行无张力疝修补的新方法,因为它符合生理和解剖结果而进行修补。 本研究比较了两种手术方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自2006年以来,由于医生的习惯和患者的要求,传统的Bassini法和腹胶沟疝修补术(即无张力修补术)并存。现将我院2007年1月至2009
3、年1月采用的上述两种手术方式各20例,对比如下。 共40例,男39例,女1例,年龄18 60岁,平均49岁,其中斜疝38例,直疝2例。病程不超过15年。 1.2研究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20例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疝修补术。 两组在年龄、性别等一般数据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法:观察组20例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均选择腹股沟斜切口保护暴露的髂腹下神经和游离精索。不切开疝囊,将疝囊及其内容物放入腹腔。将按内环修剪的人工网塞填入内环,将修剪后的补片置于精索后,补充腹股沟管后壁缺损。用粗丝线缝在腹壁坚固处,缝合切口。 完成操作 根据外科医生的习
4、惯,对照组分别采用Bassini、Ferguson或McVay方法。 结果23与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相比,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疼痛轻(无受累感),进食早,无精索水肿和尿潴留,解决了以往疝修补术中局部受累严重、恢复慢的缺点,降低了以往腹股沟疝修补术后的复发率。文献证实,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我国近20年来也大大降低了复发率。 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组织暴露少、操作温和的特点,因此大多可选择局麻。与硬膜外麻醉相比,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 因此,我们认为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手术方法,希望能在基层医院开展,成为普通外科医生的有力助手。 沈文贤1傅仲学。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历史和现状。外国医学:外科分册,1999,26 (5): 292-294。2马,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外科杂志,1998,6: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