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论文-腹式深呼吸在分娩中的作用观察摘要目的:减少分娩时的疼痛和难产的发生率。 方法:将50例孕妇按住院顺序分为两组,奇数为对照组,偶数为观察组,每组25例。 两组孕妇分娩时均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孕妇则告知孕妇在规律宫缩开始时进行腹式深呼吸。 结果:观察组24例能忍受宫缩疼痛顺利结束分娩,总产程时间为8 . 21 . 24小时,而对照组18例顺利结束分娩,总产程时间为9 . 31 . 02小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结论;腹式深呼吸可以减轻孕妇的子宫疼痛,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 关键词腹式深呼吸;交付;分娩镇痛在围产期保健中极其重要。产妇的心态
2、很复杂,有即将成为母亲的喜悦,也有紧张、焦虑、害怕难产、胎儿异常、分娩时的疼痛。 了解产妇的心理状态,产妇的心理特点和药物镇痛由于对胎儿的影响,使产妇及其家属反感。 我科近年来采用腹式深呼吸缓解分娩疼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相关内容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观察对象2005年10月至2006年1月,从我院产妇中选取足月妊娠单胎头先露的初产妇5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 奇数(25例)为传统分娩对照组,偶数(25例)为进行腹式深呼吸的观察组。年龄20-28岁,身高153-166cm,孕周37-42周,无妊娠并发症。经过盆外测量和胎儿b超检查,估计羊水量、胎儿双顶径和胎儿体重,所以可以模拟阴道分
3、娩。 两组产妇数据无显著差异。 1.2方法1.2.1常规护理两组产妇在进入第一产程时每隔20-30分钟听一次胎心音并记录。注意饮食、休息、阴道出血、胎膜早破,督促产妇排尿,观察子宫收缩、宫口扩张、胎头下降情况。 第二产程产妇进入产房,医护人员守在产床旁,表示产妇正在努力分娩婴儿。 注意第三产程胎盘早剥的体征,产后详细检查胎盘的完整性,检查会阴是否破裂,注意产后子宫收缩、阴道出血及产妇生命体征。 1.2.2对两组产妇进行全程心理护理。 1.2.3观察组产妇在产程中采用腹式深呼吸的方法。具体方法:当产妇有规律宫缩时,告诉产妇轻松打开双腿,双膝微曲,拇指张开其余四指并拢,轻放于下腹部,形成三角形。双
4、手大拇指位于肚脐正下方。深吸气时,小腹像膨胀物一样膨胀,呼气时,小腹像凹陷物一样退回。 并配合以下辅助方法:1.2.3.1按摩法。当子宫收缩强烈时,即第一次月经过半后,可用此法缓解宫缩感。腹式深呼吸的同时,可以双手绕小腹转动,同时轻轻按摩,也可以采用直线按摩的方法。侧卧时,用一只手做同样的旋转或直线按摩。无论是仰卧还是侧卧,都不能在耻骨联合正上方按摩。 如果这个部位受到过度刺激,可能会阻碍子宫口的扩张。 此外,护士或家人可以帮助按摩腰部。 第一产程潜伏期过后,子宫收缩逐渐增大,腹式深呼吸的吸气呼气不能完全做到时,1.2.3.2的压迫法是一种辅助动作。当腹式深呼吸的呼气完成后,拇指或其他四指像按
5、压凹陷一样按压腰椎骨内侧。 此外,1.2.3.3可以将拳头放在腰部以下,以缓解腰部的沉重感,但时间不宜过长。 1.2.4统计方法,两组间数据采用t检验。 结果2.2.1对照组中有6例产妇精神疲惫,不能承受宫缩的痛苦,选择剖宫产完成分娩。1例因胎儿窘迫行剖宫产,其余18例均顺利分娩,但仍感到分娩的疼痛难以忍受,是一种可怕的体验。 观察组1例产妇因胎儿位置不正选择剖宫产结束分娩,其余24例产妇均感觉能忍受阵痛,顺利分娩。 2.2两组产程时间比较,观察组平均产程时间为8.21.24小时,对照组为9.31.02小时,t=3.6,p 3.讨论分娩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就像自然界“成熟”一样。但很多产妇临
6、产时高度紧张恐惧,稍有宫缩就会大叫。这种高度紧张和恐惧的情绪反应,使体内交感神经持续兴奋,分泌大量肾上腺素,血压升高,血管收缩,子宫和胎盘缺血缺氧,产生胎儿子宫。另一方面,持续的恐惧会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子宫收缩,导致子宫收缩无力,分娩延迟。同时,由于产妇饮食过度紧张,休息不好,体力消耗大,精神疲惫无法顺利结束分娩。 腹式深呼吸有稳定情绪的作用(镇静作用)。反复做可以减弱子宫收缩带来的强烈刺激。用腹式呼吸代替用力也能让产妇感觉更舒服。当子宫收缩变得剧烈时,腹式深呼吸可防止胎儿宫内缺氧,可放松产道周围肌肉的紧张状态,促进子宫口扩张,加快产程。 本文对两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观察组在产程开始时采用腹式深呼吸法,可减轻分娩疼痛,缩短产程,提高顺产率,降低剖宫产率。 参考文献1毕李云。正常分娩。整体护理健康教育手册。1999.256-259.2张诗龄。李梦云。新斯的明布比卡因用于分娩镇痛的观察与护理。实用护理杂志。2002.14(3).162.3李晓辉。黄琼。孕妇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