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论文-腹泻患儿静脉输液的管理【摘要】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常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如代谢性酸中毒、低钾血症等。 腹泻患儿护理的重点、点和难点是补液和静脉输液。 【关键词】腹泻;静脉;输血;管理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常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如代谢性酸中毒、低钾血症等。 腹泻患儿护理的重点、点和难点是补液和静脉输液。 因此,对这类患儿进行有效的管理,可以保证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儿的痛苦1 根据临床工作中腹泻患儿静脉输液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分析如下。 1存在的问题1.1腹泻患儿静脉输液外渗液体外渗一般认为与患者血小板数量多、静脉注射部位血管弯曲、血管充盈不良、患者不配合、输液量大
2、等有关。这些是主要的风险因素。 儿童腹泻会导致体液流失和脱水。另外,孩子吃的少,血管充盈度不够,静脉穿刺困难。同时血管通透性增加,输液容易渗漏。 1.2输液时间长,家长烦躁。腹泻的孩子大多脱水,静脉输液量比较大。另外,血管充盈不足的孩子会多次输液,需要反复穿刺,很容易造成上述问题。 1.3输液秩序混乱这一方面可以归结为儿科护士工作繁忙,尤其是腹泻患儿输液量大,药物多。而且护士的工作经验和能力也不一样,往往会导致不能快速纠正酸和扩容,从而影响输液效果。 1.4其他观察条件不细致,盲目拔针。 2相应的管理措施2.1预防或减少渗漏源2.1.1合理选择腹泻患儿静脉穿刺的血管要合理,过小的头浅静脉不要过
3、小过分追求一针见血,因为微小的静脉容易渗漏,虽然额正中静脉直径粗,也容易造成液体外渗;虽然四肢浅静脉容易观察和固定,但婴幼儿好动,自我约束能力差,容易渗漏。头部颞浅静脉位置表易于固定,血管管径较粗,易于观察、固定和保留。 因此,2岁以下儿童选择头颞浅静脉较为合适。 2.1.2选择合适针头的腹泻患儿多来自中国和高渗性脱水。补液时,不仅要考虑量,还要考虑速度。一般我们选择5.5针。因为4.5针的输液速度比较慢,所以要注意综合这两点,合理选针。 2.2有计划地安排输液顺序,做到心中有数,加强业务学习,牢记腹泻患儿输液应遵循“先快后慢,先盐后糖,先晶后胶,见尿补钾,见惊补钙”的原则,做到心中有数,可大大减少或避免输液过程中的输液混乱。 2.3加强巡视,观察病情,小心拔针,拔针前做“三查七对”,并向医生简单介绍当前病情,确认是否需要输液。 2.4其他做好健康教育,取得家长信任,配合治疗。 【参考文献】1张淑兰,冯岩。静脉输液的临床应用进展。护理科学杂志,2001,16 (9): 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