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万象文库! | 帮助中心 万象文库,分享有价值的文档!
万象文库
全部分类
  • 实用文档>
  • 教育资源>
  • 行业资料>
  • 资格认证/考试资源>
  • 电子/通信>
  • 源码区>
  • 论文学习>
  • 大杂烩/其它>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万象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临床医学论文-腰脊神经后支射频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 .doc

    • 资源ID:39223       资源大小:9.4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临床医学论文-腰脊神经后支射频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 .doc

    1、 临床论文-腰神经后支射频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目的观察腰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术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该组患者30例,在C型臂机下射频热凝双侧腰3 腰5脊神经后支。工作模式为:温度70 76,时间60 120秒。术后3天和1个月观察腰痛症状和双侧竖脊肌痉挛的缓解情况。 结果优28例,良2例。 结论影像定位下腰神经后支射频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有效且安全。 【关键词】非特异性腰痛;射频疗法;腰神经后支下腰痛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临床上往往没有明确的体征和影像学改变,给临床诊治带来一定困难。 很多人习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压痛部位来诊断小关节功能障碍、腰肌劳损、骶髂关节损伤、腰肌筋膜炎等。由于缺乏客

    2、观的诊断依据,治疗效果不确定,诊断上仍有争议,文献中统称为非特异性腰痛或特发性腰痛1 解剖学研究表明,脊神经后支受压是引起非特异性腰痛的常见原因2,大部分是由于椎间孔外支持组织紊乱刺激脊神经后支所致。 因此,作者设计了DSA定位下腰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术治疗非特异性腰痛。自2004年8月至2005年3月,我们治疗了30例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39 65岁,平均52.3岁;病程4个月至10年,平均4.5年。所有患者均行双侧腰3 腰5脊神经后支射频消融术。 1.2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下腰部疼痛部位,术前在排除其他器质性疾

    3、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结核、肿瘤、感染、糖尿病等)的情况下。)通过检查(包括生化和影像学资料),患者俯卧在介入室的手术床上,腹部垫有软枕。根据腰椎X线正侧位片,追踪并标记两侧(L3-l5)腰脊神经后支在体表的投影点,一般为脊柱中心。用2%碘伏常规消毒后,用裸端2mm的7 #射频穿刺针在图像监控下穿刺至横突根与椎弓根交界处。正侧位片显示针尖在“苏格兰狗眼”眼睑处,侧位片显示针尖在横突投影处。感觉和运动模式刺激后,无神经根损伤,插入电极针进行射频热凝,温度70 76,时间60 120s,术后。 结果疗效评定标准及结果:优:射频治疗后第3天,疼痛消失,腰竖脊肌痉挛解除,活动正常,术后1个月无复发,共2

    4、8例;好:RF后第3天疼痛明显减轻,竖脊肌痉挛减轻,活动正常。术后1个月随访,2例出现偶发性腰痛,其中1例再次行T12 L1脊神经后支射频治疗后好转。没有坏病人 30例无神经血管损伤和感染等并发症。 结论脊神经后支受压在非特异性腰痛中占很大比例,且多为各种引起腰痛的脊髓外伤害性刺激。脊神经后支是主要的传入中枢通路。 随着对急慢性非特异性颈肩背痛研究的深入,来自脊神经后支的疼痛越来越受到重视。 由于这种疼痛的发生率较高,且没有特殊的影像改变,所以以前称为腰肌劳损、肌肉劳损等。非特异性下腰痛常规保守治疗效果差,易复发1。因此,如何找到一种安全稳定的治疗方法是目前脊神经后支卡压的一个难题。 腰神经后

    5、支细而短,长约0.5 1厘米。后支主干自下椎体横突上缘和上关节突外侧向后下方走行,60分为内侧支和外侧支。内侧支较细,在横突根部骨纤维孔旁下行,绕下椎体上关节突外缘后行,穿过乳突窦间长约3mm的骨纤维管,经上关节突间隙后行,分布于背部和腰部。 但临床上根据解剖结合疼痛区域,可以在体表确定脊神经后支的损伤范围。一般疼痛部位多在臀部以上(24例),也累及后部但不超过膝盖(6例)。 基于椎间孔外支持组织结构的紊乱,刺激脊神经后支,部分患者采用腰神经后支注射和腰神经后支冷冻治疗3,但效果难以稳定持久,这也是笔者采用L3 L5双侧射频消融的原因。 作者在影像监测定位下,采用射频热凝即物理方法,阻断局部疼

    6、痛的传导通路,中断疼痛的恶性循环,解除局部病变的肌肉痉挛和血管收缩,从而改善组织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实践证明,该方法效果满意,复发率低。 作者还认识到,根据其解剖特点,定位是射频消融脊神经后支的关键,有条件的应在影像下定位。 适宜温度70 76,时间60 120 s,按影像穿刺到位;以及感觉运动刺激引起的腰部和臀部明显程度的刺激征和肌肉抽动。一般来说,刺激征和肌肉跳动越明显,射频时间和温度越短越低,反之,射频时间和温度越长越高。 然而,由于需要昂贵的射频发生器和图像定位条件的限制,临床应用往往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总之,通过对30例患者的观察,笔者认为腰脊神经后支射频治疗非特异性腰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其远期疗效还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参考文献 1陈忠,邵振海,金,等.脊神经后支综合征,非特异性腰痛的重要病因.中华骨科杂志,1993,19 (3): 139-141.2陈忠,邵振海,金。正常人和非特异性腰痛患者脊神经后支的体感诱发电位。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注意事项

    本文(临床医学论文-腰脊神经后支射频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 .doc)为本站会员(两袖****拉)主动上传,万象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万象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备案号:鄂ICP备19026039号-1  公网安备鄂公网安备 42010502001450号

    copyright@ 2019-2023 万象文库(www.2wx.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