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论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和MR诊断分析【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CT;磁共振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CT;腰椎间盘突出症的MR CT和MR诊断分析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CT;MR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高,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腰椎间盘突出又称游离型椎间盘突出,是一种特殊类型,比较少见,容易误诊或漏诊。 本文对我院2004年10月至2005年10月收治的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CT和MR影像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两者的诊断价值。 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男15例,女5例,年龄33 62岁,平均年龄44.8岁,病程7天 6个月。 重体力劳动4例,急性腰扭伤1
2、0例,车祸6例。 临床上有腰腿痛症状,其中直腿抬高试验阳性13例,腰神经压迫试验阳性11例,腰椎侧凸8例,下肢肌肉萎缩4例。 20例患者入院前后均行CT和MRI检查,经手术治愈。 1.2方法采用飞利浦全身CT扫描仪,扫描平面平行于椎间隙,常规扫描L3S1三个椎间隙。每个空间扫描4 5层,厚度3 mm,间隔1,窗位/窗宽80/250,倾角25。 MRI扫描采用GE 1.5TMR扫描仪,使用脊髓线圈,T1WI:TR 340 ms,TE 11.8 ms,T2WI: TR2 540 ms,TE 102.7 ms,均为矢状和轴向扫描,层厚3 mm,间隔0.5,矢状扫描7-9层,轴向扫描一般4-5层,必要
3、时加扫描。 结果20例均经MRI诊断为椎间盘突出,其中11例为左侧椎间盘突出,8例为右侧椎间盘突出,1例为中间椎间盘突出。病变位于L4 5和L5 S1椎间盘7例,L3 4椎间盘6例,其中髓核向上脱出4例,向下脱出16例。 但CT诊断椎间盘突出16例,误诊4例,其中3例仅诊断为椎间盘突出,1例考虑为椎管内肿瘤。 椎间盘突出的MRI表现:矢状面T2WI能完整显示突出髓核的形态、大小和位置,多呈低信号,与邻近椎间盘一致或略高;15例呈泪滴状或舌状延伸;髓核近端与椎间盘呈窄颈状相连,并沿硬膜外腔向上或向下移位;5例与椎间盘完全分离,但不与椎间盘相连;1例最远髓核超过一个椎体距离,压迫局部硬膜囊,埋没神
4、经根。 髓核突出CT表现为椎体后缘略高密度阴影,形态不一,边缘规则或不规则,CT值与椎间盘一致,边界不清。 讨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 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通常可通过CT检查确诊。但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椎间盘突出症,由于病情复杂多变,有时诊治医生对其认识不足,检查方法选择不当,往往导致漏诊或误诊,影响治疗,延误病情和预后。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在原有椎间盘突出的基础上,腰部再次受到外力作用,使椎间盘的纤维软骨板破裂,后纵韧带撕裂,髓核组织通过硬膜外间隙游离进入椎管,可在椎间盘平面上方或下方移动,部分髓核附着于纤维环并位于原位,可分为中央型、侧后方型和侧方型三
5、种类型1,2 有时,髓核与椎管内的肿瘤非常相似,容易被误诊。鉴别诊断常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时,髓核无明显强化,但肿瘤会强化。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游离髓核的位置和大小、局部神经根和硬膜囊的受压程度,可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腰腿痛、下肢及会阴感觉减退或消失、下肢肌无力、排尿排便功能障碍、腱反射减弱等。 除了病史、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检查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x光只能显示椎体,不能直接显示椎间盘。CT的分辨率优于X线,有助于椎间盘疾病的诊断。但是,它只能做轴向扫描来显示横断面图像。此外,由于操作者水平、条件、方法、断层扫描位置和范围的限制,无法观察多节段疾病和整
6、个椎管。因此,CT诊断椎间盘突出的准确率为88%93%。 CT漏诊的主要原因是:CT分辨率不够高,椎管内脂肪较少时,突出的椎间盘不易与硬膜囊和神经根区分;髓核在椎管内移位,不在原椎间盘水平,扫描区域可能没有异常表现。椎间盘向后侧突出,导致侧隐窝狭窄、神经根粘连等。CT只能显示膨出;腰骶椎曲度大或扫描间隔大也会造成漏诊,所以扫描间隔应垂直于椎间盘纵轴,间隔为3mm;髓核脱落进入椎管,导致椎管狭窄或梗阻,有时与硬膜外肿瘤难以区分。 而MRI能从多个角度和方向显示,以矢状位最佳,能直接显示游离髓核的大小、形态、位置、移位距离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能更好地与椎管内肿瘤相鉴别。MRI的诊断准确率为100
7、%,明显优于CT 3,4 因此,对于临床症状和体征与CT所见不符,且难以说明病情的椎间盘病变患者,应选择MRI检查作进一步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通常无效,手术摘除髓核是主要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后与治疗时间密切相关。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挽救神经根和脊髓功能的最佳方法。 MRI是目前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最佳检查方法,对合理选择手术指征、指导手术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1张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形态学分类及MRI的诊断价值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2,25 (3): 161164。2黄克峰,赵国红,李发军,等.游离髓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MRI及脊髓造影对比分析J 20 (5): 422423 .3王运青。26例特殊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延误诊断的原因分析及临床对策J。颈腰痛杂志,2003,24 (5): 273275。4张刚义,陈微明,徐振声,等.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