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论文-腰椎间盘突出症行腰椎电动牵引后骶管注药治疗体会.doc
-
资源ID:39208
资源大小:8.26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临床医学论文-腰椎间盘突出症行腰椎电动牵引后骶管注药治疗体会.doc
1、 临床论文-腰椎电牵引后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体会【关键词】2000年12月至2005年5月,我院对8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平均分为3组:I组在腰椎电牵引后骶管内快速注射大剂量药物;组采用单纯俯卧位牵引;组采用单纯骶管大剂量快速药物注射。 疗效评价三组比较,I组腰椎牵引后骶管内大剂量快速注射疗效优于其他两组。 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组27例,女性10例,男性17例,年龄20 60岁,平均年龄40岁。病程最短10天,最长15年。 单侧腰腿痛19例,双侧下肢痛8例,L34突出3例,L45突出14例,L5S1突出10例。 组27例,男18例,女9例,年龄19 61岁,平均40
2、岁。病程最短14天,最长16年。腰痛20例,双下肢疼痛7例,L34 4例,L45 14例,L5S1 9例。 组27例,男15例,女12例,年龄1855岁,平均36.5岁。病程最短17天,最长17年。腰痛20例,双下肢痛7例,L3 4突出4例,L4 5突出15例,L5 S1突出8例。 1.2治疗方法:组患者先进行腰椎牵引,电牵引重量30 40 kg,持续牵引时间30min,牵引频率每日2次。持续牵引的同时,用普通9号针进行骶管穿刺,然后取醋酸泼尼松龙1ml、利多卡因5ml、维生素B1100 mg加生理盐水1100mg混合至30ml。最好是将混合液快速注入骶管,如果不能发生,则加入20 60 ml
3、生理盐水快速注入骶管,一般会发生。观察呼吸和脉搏的变化,测量血压,防止血压变化。 卧位休息,下肢感觉正常后正常行走。牵引1周注射1次骶管,牵引3周注射3次骶管。之后停止注射和牵引,观察疗效。 组采用单纯牵引,牵引重量、时间、次数同组,不牵引,卧床休息,3周后观察疗效。 组采用单纯骶管注射,种类、剂量、方法同组,每周1次(共3周),其余时间卧床休息,3周后观察疗效。 结果2 2.1疗效评价上述治疗3个月后评价疗效。 优秀:症状消失,体表无阳性体征。 好:症状基本消失,直腿抬高试验 60时体检呈阳性。 改善:症状减轻,体检60以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变或加重。 2.2处理结
4、果见表1。经2检验,组疗效明显优于组和组(P 0.05)。 表1 3组疗效比较(略)3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讨论是腰椎间盘退变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破裂后髓核突起(脱离)向后方使邻近组织受到刺激或压迫。 非手术和保守治疗是卧床休息,减少腰部活动和负重。 同时配合牵引和骶管注射。 目的促进髓核接纳,消除局部反应性水肿,促进髓核溶解吸收,促进腰肌力量恢复。 腰椎牵引可牵拉病变椎间隙,使其产生负压和“反吸”效应,有利于突出髓核的恢复。 此外,我们采用电力牵引,方便调整牵引重量和持续时间,效果明显优于老式骨盆牵引。 此外,注射利多卡因可以阻断神经对疼痛的传导,解除血管痉挛,改变病变局部的血供。 维生素B1和维
5、生素B12可以改善神经细胞的代谢和营养,维持正常的神经功能。 此外,醋酸泼尼松龙作为一种糖皮质激素,可以改善病变部位的血液循环,消除受压神经根周围的间质水肿和炎症粘连,恢复受损组织的功能。 同时还能收缩结缔组织,有利于突出髓核的恢复。然后大剂量生理盐水通过骶管冲击腰椎管,可剥离神经根与硬膜外腔的粘连,在腔内形成“正压”,与腰椎牵引时在腰椎间隙形成的负压相互作用,进一步促使髓核回流。 但在此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心悸、血压变化、双下肢麻木无力等症状,治疗方法是减慢药物注射速度,卧床休息,必要时对症治疗1,2 但需要注意的是,以下情况禁用此法:(1)孕妇、高血压患者;(2)本地感染者;(3)游离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4)脑挫裂伤患者 药物注射全过程应在严格的无菌操作下进行,不得将药物注入血管和蛛网膜下腔。 【参考文献】1。黄树林。手法复位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3例报告。颈腰痛杂志,1997,18 (4): 287-288.2李世平,郑志祥,朱文华,等.硬膜外注射康宁柯彤治疗重度坐骨神经痛71例报告.颈腰痛杂志,1997,18 (4):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