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论文-腰椎间盘突出合并骨性退变20例报告.doc
-
资源ID:39154
资源大小:8.43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临床医学论文-腰椎间盘突出合并骨性退变20例报告.doc
1、 临床论文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骨质退变20例报告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骨质退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 方法2001年8月至2006年3月,我院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81例。 其中20例采用此术式治疗。 结果根据刘伟术后评估标准,优14例,良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5.2%。 结论该手术微创,对骨关节软组织影响小,保留了正常的小关节突,脊柱稳定性好,术后恢复良好。 【关键词】椎间盘突出;退化;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骨质退变,临床报道不一,是引起慢性腰腿痛的常见原因。 2001年8月至2006年3月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81例,术前及术中CT、MRI、X线检查发现骨化变性20例。由
2、于该病在临床和治疗上有一定的特殊性,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5例椎间盘突出合并骨化退变,其中L4 5突出11例,L5S1突出9例。 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25 65岁,平均44.5岁,其中40 65岁12例。病程5个月至18年,平均4年5个月。 1.2临床表现所有病例均有腰部疼痛并伴有单侧或双侧臀部疼痛、放射痛及下肢麻木。 14例有明显的腰部损伤史,病程短,疼痛剧烈,病程轻于老年人。 间歇性跛行6例,尿失禁4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15例,不明显4例;受累后下肢神经支配区的浅表感觉减少、减弱。 1.3影像学检查20例均行x线、CT和MRI检查。 x线片显示椎体后缘有13例椎
3、间隙狭窄伴骨化,椎体后缘有3例唇状骨赘增生。 CT检查的20例中,12例显示突出部点状或片状高密度影,3例椎体后下缘骨赘形成,6例小关节增生,黄韧带肥厚,侧隐窝狭窄。 6例经MRI检查,均显示在突起的低信号阴影中有不规则的高信号结节。 1.4手术方法:全椎板切除3例,部分椎板切除17例。手术中,突出的椎间盘被常规切除。如果突出的椎间盘与神经根紧密粘连,应仔细分离并凿除椎体后下缘的骨赘,以扩大狭窄的侧隐窝,彻底改善神经压迫症状。 1.5术中,骨化变性椎间盘坚硬,推之不动,表面凹凸不平,神经根粘连紧密,压迫明显,2例突出椎间盘骨化与椎体后下缘融合,多数引起椎管或侧隐窝、神经根管间隙狭窄,3例骨化椎
4、间盘粘连伴硬脑膜、马尾神经粘连。 病理检查显示显微镜下纤维组织和软骨组织变性。 1.6治疗效果术后随访时间8个月至2年6个月。 平均1.5年,根据刘伟1等术后评价标准,优14例,良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5.2% 讨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骨化变性的临床表现不同于普通椎间盘突出症。多为顽固性腰腿痛,保守治疗效果差。按摩后大部分症状加重,少数患者可暂时缓解症状,但确切原因尚不清楚。 有学者认为,突出的椎间盘骨化,椎体后缘形成骨赘,是机体的预防。作为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相应椎体节段动力不稳定的防御性反应,在椎间隙水平形成椎体和突出椎间盘的后上下缘钙化。 在这类患者中,发现突出的椎间盘骨化不均匀,神
5、经粘连,与早期轻度神经粘连,按摩后压迫暂时缓解有关。 如果神经根粘连严重,强行按摩会加重神经组织损伤,甚至不可逆损伤。 对于此类患者,一旦明确诊断,早期手术治疗应着重于去除突出的骨化椎间盘,凿除椎体后下缘的骨赘,并通过各部位探查神经根的变化,防止遗漏因素造成压迫。 比如切除肥大的黄韧带,只切除增生的小关节突,扩大狭窄的侧隐窝,使神经根完全减压,向外侧移动约1厘米。 椎管减压要充分考虑腰椎的稳定性,比如椎管狭窄。无论何种病变,都应采用广泛的椎板切除,“完全”减压是不可取的。我们要根据影像检查是什么问题,解决了什么问题。 本组4例马尾综合征合并中央椎管狭窄患者采用全椎板切除术,因为只有全椎板切除术才能使受压的神经根和马尾完全减压,其余均采用部分椎板切除术。 对于双侧椎间盘突出和双侧隐窝狭窄的患者,可采用双侧椎板部分切除术。该手术创伤小,对骨和关节软组织影响小,保持了正常的小关节,脊柱稳定性好,术后恢复良好2 【参考文献】刘炜、永益民、周延年。骨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附50例报告)。中华骨科杂志,1996,16 (7): 421.2苏再发。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33例报告。中国骨科杂志,1998,5 (7): 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