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万象文库! | 帮助中心 万象文库,分享有价值的文档!
万象文库
全部分类
  • 实用文档>
  • 教育资源>
  • 行业资料>
  • 资格认证/考试资源>
  • 电子/通信>
  • 源码区>
  • 论文学习>
  • 大杂烩/其它>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万象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临床医学论文-腰椎退变滑脱的X线与CT表现分析.doc

    • 资源ID:39142       资源大小:13.71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临床医学论文-腰椎退变滑脱的X线与CT表现分析.doc

    1、 临床论文-腰椎退变性滑脱的X线和CT表现分析作者:许,韩忠龙,王仁海目的探讨X线平片和CT对腰椎退变性滑脱的诊断价值。 方法收集92例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X线平片和CT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腰椎退行性滑脱多发生在第4腰椎,滑脱程度多在第1度以内,且多合并不同程度的退变。 x线平片可直接显示腰椎退变性滑脱,是诊断本病最简单有效的方法,而CT可清晰显示椎间盘、硬膜囊、关节突及椎管内外结构的变化。 结论X线平片结合CT在腰椎退变性滑脱症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腰椎;退化;滑脱;x光摄影;目的探讨腰椎退变性滑脱的x线平片和CT诊断价值。方法收集92例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对其平片和C

    2、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度范围内,退变性腰椎滑脱最易发生在第4腰椎,并伴有一定程度的椎体退变。平片是直接显示疾病的最简单和最有效的方法。CT的优点是能清楚地显示椎间盘、硬膜、关节突和椎管的变化。结论平片与CT结合在腰椎退变性滑脱症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关键词:堕落;脊椎前移;放射线照相术;断层摄影;x线计算机腰椎退行性滑脱症常由腰椎退行性变引起,是慢性腰腿痛的重要原因,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过去,退变性腰椎滑脱症主要通过X线平片诊断。随着CT的广泛应用,它在诊断疾病方面显示出许多优势。 本文旨在探讨X线和CT对腰椎退变性滑脱的诊断价值。 材料与方法本组92例患者均为200

    3、4年3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就诊,均无腰椎外伤和腰椎峡部裂病史。 其中男性39例,女性53例。 患者年龄从46岁到85岁不等,平均61岁。 病程1月至14年。 临床症状主要有腰痛、腰痛伴腿痛、腰酸腿痛、下肢麻木、间歇性跛行,其中腰腿痛所占比例最大。 主要体征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大腿皮肤感觉障碍。 92例均摄腰椎X线平片,其中25例摄左右斜位片,42例做腰椎CT检查,并对滑脱椎体进行观察分析。 设备为GE VR高频x光机,柯达CR 800成像系统,西门子AR STAR螺旋CT,CT扫描间隔和厚度均为5 mm。 结果2.1腰椎退变性滑脱的部位、程度和方向92例退变性腰椎滑脱均发生在L3以下椎体

    4、,其中L3滑脱17例,L4滑脱67例,L5滑脱10例,其中L3和L4同时滑脱2例,共94个单个腰椎退变性滑脱。 采用Meyerding法判断腰椎滑脱的程度,其中度滑脱92例,度滑脱2例。 前滑脱6例,后滑脱11例。 前滑脱64例,后滑脱3例。 L5前滑脱10 前滑脱80例,后滑脱14例。 2.2腰椎退变性滑脱的X线表现(1)椎体滑脱表现:滑脱椎体相对于下椎体向前或向后移动,椎体前后缘连线不连续,呈阶梯状。 (2)腰椎滑脱变性:腰椎椎体相邻部位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骨密度降低,小梁模糊),椎体肥大或边缘性骨赘形成,椎体相邻面轻度硬化。 37例椎间隙变窄。 小关节骨质增生和硬化68例,小关节骨质

    5、增生和硬化伴小关节间隙变窄14例。 (3)椎管和椎间孔的改变:不同程度滑椎的骨性椎管前后径变小,椎间孔狭窄变形。 2.3腰椎退变性滑脱的CT表现(1)椎体滑脱表现:横断面可见“双椎体缘”,可见椎间盘相对前后突出。 (2)椎间盘退变:椎间盘向四周均匀膨出。本组椎间盘膨出35例,以L45多见27例。 椎间盘真空征13例,表现为椎间盘内气体影。 (3)骨和小关节退变:腰椎椎体边缘骨质增生和腰椎骨质疏松。 小关节均有不同程度的退变,表现为关节面增生硬化、关节囊下退变、关节间隙变窄或不对称、关节囊钙化,其中19例有一侧或双侧小关节真空征。 椎体边缘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位于前后缘和侧缘。 大部分腰椎都有

    6、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 黄韧带增厚14例,前纵韧带钙化11例。 (4)椎管、侧隐窝、椎间孔的改变:所有滑动椎体均有不同程度的中央椎管狭窄和侧隐窝、椎间孔狭窄。 讨论退变性脊椎滑脱是指椎弓完整时发生的脊椎滑脱,也称为“假性脊椎滑脱”和“椎弓完整性脊椎滑脱” Newan1认为本病常伴有椎间盘和小关节的退变,故命名为“退行性脊椎滑脱症” 退行性脊椎滑脱的特征是一个或多个椎体随椎弓向前或向后运动,向前的为前部脊椎滑脱,向后的为后部脊椎滑脱。 退行性脊椎滑脱最常见于腰椎。 腰椎小关节是连接腰椎的重要关节,其形状和关节角度对下腰椎的运动影响很大2 正常成人腰椎前凸以L3为中心,其稳定性依赖于腰椎韧带和关节结

    7、构的完整性。腰椎后关节的主要作用是维持腰椎的稳定,而不是承受重力。 正常腰椎从L1L5小关节方向逐渐由矢状位向冠状位转移,至L5S1水平主要为冠状位。 通常,椎骨的小关节具有双向结构,其前内侧部分是冠状的,后外侧部分是矢状的。 冠状部分可以限制椎体的向前运动,如果这部分减少,其限制能力就会降低。 当某些小关节倾角减小时,可出现退变,尤其是L45和L5S1小关节,这是导致脊椎滑脱的重要因素3 Gobler等4发现,当小关节角度大于52时,腰椎易发生退行性滑脱。 鉴于上述原因,认为椎间小关节退变是腰椎退行性滑脱的主要原因。 椎间盘退变是腰椎退行性滑脱的重要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 椎间盘的退变导致小

    8、关节的不对称,这种应力的变化作用于小关节,从而增加小关节的不稳定和松弛,随之而来的是小关节的磨损和增生等。 从而促进腰椎退行性滑脱。 当发生退行性腰椎滑脱时,脊柱生理曲度的存在和腰椎小关节(椎弓根)的大致矢状行程是本病的解剖学基础。脊柱退变和外周韧带肌肉松弛是本病的潜在原因,而身体过度屈曲和突然用力是本病的诱发因素。 这三个因素的结合导致了退变性腰椎滑脱的发生5 退变性腰椎滑脱的类型根据滑脱的部位、方向、形态和数量可分为3型和5型,即前滑脱、后滑脱和交错滑脱,其中前滑脱包括单椎体前滑脱和多椎体梯形前滑脱。 后滑脱包括单椎体后滑脱和多椎体梯形后滑脱8 退行性腰椎滑脱位于L4,其次是L3。 本组8

    9、4例(89.4%)L3和L4滑脱。 前滑的方向是85.1%,也是L4比较多见,后一种在L3比较多见。 腰椎前后滑脱的易发部位之所以不同,与解剖结构有关,主要与腰椎的曲度有关,即与每个个体腰椎的位置有关。 正常成人腰椎生理曲度为以L3为中心的前凸,L4为最前相关。L4以下的椎体倾向于向前和向下移位,而L3以上的椎体倾向于向后和向下移位6 腰椎小关节突和椎间盘退变引起的腰椎不稳导致椎体前移。 发生脊椎前移时,由于椎弓的完整性,当移位的椎弓峡部到达下椎体上关节突后缘时,脊椎前移受阻,所以脊椎前移一般在I度以内。 本组有92例退变性腰椎滑脱,占97.9%。 退行性腰椎滑脱一般较轻,一般小于1厘米,平均

    10、约4毫米5 退行性腰椎滑脱应与峡部裂和滑脱相鉴别。 二者的区别点是前者的小关节退变和半脱位。滑脱多为I度,椎弓根完整,椎体、椎间盘退变。 后者椎弓峡部有裂隙,无小关节半脱位。 滑脱的程度主要由峡部裂引起。 滑脱椎体下缘相邻椎间盘的相对前后膨出,无论是前滑脱还是后滑脱,CT扫描都能看到,但对应切片的方向相反,即当扫描切片包括滑脱椎体下缘和相邻椎间盘时,前滑脱见相对后膨出,后滑脱见相对前膨出。 但当扫描切片包括滑动椎体下椎体上缘和相邻椎间盘时,前滑脱表现为相对前膨出,后滑脱表现为相对后膨出7 退行性腰椎滑脱的椎间盘CT表现应与椎间盘突出相鉴别。前者发生在滑脱的下椎间盘,表现为椎间盘的带状相对后膨出

    11、,左右基本对称。前滑脱的相对后膨出仅在椎体下缘,后滑脱的相对后膨出仅在椎体下椎体上缘,这是腰椎滑脱引起的椎间盘相对后膨出的主要特征8 但椎间盘突出可同时超过上下椎体的边缘阴影,属于局限性突出,以椎间盘水平最为明显。 由于腰椎退行性滑脱是由腰椎退行性改变引起的,几乎所有的退行性疾病病例往往同时累及椎间盘、小关节、椎体和韧带。由于小关节变窄、退行性肥大、椎间盘膨出突出、黄韧带增厚钙化、滑脱致椎管弯曲等多重因素,椎管明显狭窄,常不同程度地同时继发侧隐窝狭窄和椎间孔,压迫硬膜囊和神经根,引起或加重腰腿痛。 关节突退变表现为关节面磨损、关节突肥大、骨赘形成,还可引起椎弓变短、椎间小关节真空征。 Laib

    12、in等6报道20例腰椎退变性滑脱患者的24个CT扫描平面的小关节肥大。 本组中,小关节不同程度的退变也很明显。 腰椎退行性滑脱,无论是向前还是向后滑动椎弓下部和下椎体上缘的椎管矢状复位,均可引起椎间孔形状和椎管矢状径的改变,导致硬膜囊和神经根受压,是加重腰腿痛症状的原因之一9 x线平片是诊断本病最简单的检查方法。平片可以了解拍摄范围的全貌,如腰椎的序列、椎体及附件的形态和骨结构等。 观察腰椎平片时,尤其是老年人,需要确定是否有腰椎滑脱,判断其程度。 对有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者,应进行CT检查,综合观察滑脱相应部位椎体及附件、硬膜囊、神经根、韧带的变化,确定是否有椎管狭窄或神经根受压。 x线平片能

    13、起到筛选和指导CT检查的作用,两种检查方法的结合对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Newman Stone K H .脊椎滑脱的病因学J.骨关节外科杂志1963,45: 39。黄,卓启尧,丁,等。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小关节的CT分析。.实用放射学杂志,2003,19(4):373-374。3,丁永生,倪,等.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CT分析(附125例报告)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1,17 (10) Et。滑脱症的病因学。对腰椎面关节病理学作用的评价。脊柱,1993,18 (1): 80-91。5华,梁克善,刘新平,等.16例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X线分析。实用放射学杂志,1995,10(11):605-607。曹来斌,许,徐德勇,等.退变性腰椎滑脱的放射学研究J.以及其他人腰椎退变性滑脱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中国医学影像杂志,1997,5(1):10-12。8朱廷敏,李,潘桂芬。腰椎峡部裂和滑脱的CT诊断。中国放射学杂志,1997。


    注意事项

    本文(临床医学论文-腰椎退变滑脱的X线与CT表现分析.doc)为本站会员(两袖****拉)主动上传,万象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万象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备案号:鄂ICP备19026039号-1  公网安备鄂公网安备 42010502001450号

    copyright@ 2019-2023 万象文库(www.2wx.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