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万象文库! | 帮助中心 万象文库,分享有价值的文档!
万象文库
全部分类
  • 实用文档>
  • 教育资源>
  • 行业资料>
  • 资格认证/考试资源>
  • 电子/通信>
  • 源码区>
  • 论文学习>
  • 大杂烩/其它>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万象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临床医学论文-腰椎退变性滑脱CT征像分析与探讨.doc

    • 资源ID:39139       资源大小:11.14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临床医学论文-腰椎退变性滑脱CT征像分析与探讨.doc

    1、 临床论文腰椎退行性滑脱CT征象的分析与探讨【关键词】,腰椎;退化;滑脱;ct诊断摘要目的:通过CT与X线征象的比较,探讨腰椎退变性滑脱的CT诊断价值。 方法:统计分析137例138个滑脱椎体的病理特征、程度、年龄和性别分布,以及小关节、椎体和椎间盘的病理体征。 结果:137例中,女性占69.34%,46岁以上占80.29%,第4、5腰椎滑脱占97.10%,前滑脱占97.83%,其中91.30%为度滑脱,65.94%合并小关节疾病,42.03%为椎体和椎间盘退变,椎管、侧隐窝和椎间孔狭窄。 结论:CT诊断腰椎退变性滑脱具有无可争议的优势。正确的扫描方法和窗口技术的合理应用能更好地显示DS及并存

    2、的腰椎退行性疾病,从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腰椎;退化;滑脱;腰椎滑脱的CT诊断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可分为真性滑脱和假性滑脱。前者为椎体滑脱伴椎弓崩裂。后者是指椎体滑脱,常伴有小关节、椎间盘和椎体的退行性改变1。目前大多数文献统称为腰椎退变性滑脱症(简称DS)。 近年来,随着CT的普及,本病的检出率有所上升。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比较DS的CT征象和分布特点,提高对DS的认识。 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收集1999年至2003年我院经CT确诊的137例ds,其中男性42例,女性95例,年龄21 76岁,平均年龄48.5岁,病程1周 20余年。临床症状以腰腿痛、酸胀不适为主,其次

    3、为下肢麻木无力和间接跛行,共94.16例。 1.2扫描技术:患者取仰卧位和屈膝位,所有病例均行平行于L1 S1椎间隙的CT平扫,层厚间隔3 mm5 mm,连续扫描2 4层。部分病例从对角平行于椎板2 3层扫描,分别拍摄骨窗和软组织窗图像。 1.3 CT征象分析1.3.1椎体滑脱程度的分类方法:将滑脱椎体的下一个椎体上缘的前后径在固定片内分成四等份。前滑脱是指滑脱椎体后缘的位置,即位于下一个椎体上缘的后四分之一时,为I度、II度、III度、IV度,以此类推。 1.3.2椎体、椎间盘、小关节等体征分析通过调整窗宽和窗位,将椎体、椎间盘、小关节的退行性改变分为四部分进行统计对比分析。 1.3.3腰椎

    4、滑脱小关节倾角的测量和分析已有很多文献报道,本文不再讨论。 结果2.1本组病例中,男性42例,女性95例,男女之比为12.26。结合男女更年期,发病年龄大致分为三段。DS的年龄分布见表1。 表1年龄性别分布(略)2.2主要临床症状为腰腿痛,其他症状见表2。 表2临床症状分布(略)2.3本组病例中,腰4和腰5的发生率明显较高,滑脱比例明显低于文献报道2 滑移程度为 级,其分布见表3。 3浅表性滑脱的椎体及其程度分布(略)2.4 CT征象除椎体滑脱外,大致可分为四组征象,包括椎体小关节增生、肥大、关节间隙变窄、真空征、关节面粗糙、半脱位和关节紊乱等。椎间盘的病变包括膨出、突出、髓核脱出、退变和钙化

    5、等。椎管疾病包括椎管、椎间孔和侧隐窝狭窄,黄韧带肥厚等。脊椎退行性变包括边缘骨质增生、骨质疏松、许氏结节形成、椎间隙改变、脊椎序列和曲度改变等。 标志分布见表4。 表4 CT征象分布(略)3讨论3.1根据文献报道DS的命名、病因和病理3早在1854年,德国人Killan就提出了“脊椎滑脱”一词,1930年Junghuanns报道了无峡部缺损的脊椎滑脱。1955年,Newman发现椎弓完全性滑脱与脊柱退变有关,故命名为退行性滑脱,而Rosenberg进一步研究发现腰椎滑脱不受椎弓缺损的影响。 目前该病多命名为“腰椎退行性滑脱症”4。DS的病因、腰椎滑脱小关节倾角的改变、椎弓根的延长、脊柱生理曲度

    6、的存在、腰椎小关节的大致矢状行程和腰椎小关节间距与峡部间距比值的变化是本病的解剖学原因5,而椎间盘退变、突出、椎间隙变窄、小关节囊及韧带肌肉松弛、小关节退变、破坏、真空变性、多处轻伤等因素是本病的获得性原因。DS多见于40岁以上的女性,可能与女性进入更年期或绝经较早,体内激素失衡,导致韧带松弛、骨质疏松和小关节易磨损变性有关6 这组病例与文献报道的相似性也说明了这一点。 DS早期病理改变为关节囊滑膜炎,其次为关节囊松弛、关节软骨糜烂、骨质增生和软骨下硬化。椎体的退变、膨出、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常与小关节的病因并存或互为因果2 3.2关于DS的CT特征的文献和这组资料表明,DS不是一个孤立的疾病

    7、,而是腰椎退行性变的组成部分之一,所以DS的CT特征可以概括为:脊椎滑脱、退行性变和狭窄。 DS引起的脊椎滑脱不同于峡部裂引起的脊椎滑脱,椎弓完整无环裂征7。所以DS引起的脊椎滑脱一般在一度,占本组病例的91.30%,很少在二度8.7%,没有三度以上的病例。正常腰椎的生理曲度是以腰椎3为中心向前的,重力线垂直位置和骨盆倾斜度的差异导致腰椎4以下椎体有向前向下运动的趋势,腰椎4以上椎体有向后向下运动的趋势3。本组病例中,腰4和腰5向前滑脱134例,占滑脱椎体的97.10%,腰3向前滑脱4例,仅占2.9%,说明腰4和腰5滑脱明显多于其他腰椎。腰椎多发性退变是DS的CT特征。本组病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

    8、椎间盘和小关节退变,特别是椎间盘膨出和退变,小关节增生肥大,关节间隙空虚。椎体滑动引起的椎管、侧隐窝、椎间孔狭窄成为DS的另一特征,是DS引起腰腿痛症状的主要原因之一5 3.3 DS DS的鉴别诊断主要应与椎弓崩裂引起的脊椎滑脱相鉴别,基于文献报道的鉴别诊断见表56,8,9。 表5 DS与真性腰椎滑脱的鉴别(略)3.4 CT扫描及窗技术虽然X线平片对腰椎滑脱的确定较好5,但CT对腰椎滑脱的性质显示及腰椎退行性变和狭窄程度的判断是必不可少的。在实际工作中,当发现脊椎前移时,往往从平行于椎板的对角扫描脊椎前移椎体的间隙区域10,厚度为3mm 5mm,另外扫描23次。 总之,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和复习,

    9、我们认为CT对诊断DS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对于无DS的腰椎退行性变,尤其是小关节退变,应提醒临床医生给予足够的重视,实现DS的早期发现、预防和治疗。 参考文献:1纽曼,斯通凯.脊椎滑脱的病因学J.骨关节外科杂志,1963年,45: 39。2塞布丽娜,丁永生,倪,等.腰椎退变性滑脱的CT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1,17 (10): 760762。3于建秀,楚。退变性腰椎滑脱的CT表现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1,20 (1): 7879。4曹来斌,许,徐德勇,等.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放射学.胡琛。114例腰椎退变性滑脱的x线平片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9,15 (1): 3840。6张廉,张世良,于晓静,等.腰椎退变性滑脱症的临床CT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3,19 (9):.赵宝忠。圆形裂致腰椎峡部裂的CT表现J.中国医学影像杂志,2000,8 (1): 6163。8,吴,等.椎弓峡部裂及滑脱的CT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9,15 (11): 60。15 (7): 418420.10梁福民,尹浩志,傅,等.腰椎峡部裂的CT征象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0,19 (10): 659660。


    注意事项

    本文(临床医学论文-腰椎退变性滑脱CT征像分析与探讨.doc)为本站会员(两袖****拉)主动上传,万象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万象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备案号:鄂ICP备19026039号-1  公网安备鄂公网安备 42010502001450号

    copyright@ 2019-2023 万象文库(www.2wx.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