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论文-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观察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CSEA)和硬膜外麻醉(CEA)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60例无妊娠并发症的产妇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 观察两组的阻滞、镇痛及肌松、不良反应及新生儿评分。 结果:与硬膜外麻醉相比,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起效快、运动阻滞效果好、镇痛和肌松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P0.05)。 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能为产科手术提供快速良好的镇痛和肌松效果,是目前产科手术的理想麻醉方法。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摘要: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CSEA)和连续硬膜外麻醉(CEA)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
2、机分为CSEA组和CEA组,观察其阻滞镇痛、肌松、副作用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其在短时间内CSEA有效,具有较好的运动阻滞和镇痛、肌肉松弛作用。两组不良反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SEA是产科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起效快,镇痛效果好,肌松效果好。关键词:CSEA;CEA剖宫产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明显上升,一般在15% 18%。新的剖腹产数量正在增加。手术时间虽然短,但对麻醉方法和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必须充分考虑麻醉前药物和麻醉药对母儿的影响。 目前剖宫产多选择第一产程,宫口4cm。此时子宫下段成形良好,手术较为顺利,出血较少。此时要求麻醉起效快,阻滞效果好,有利于手
3、术,缩短胎儿娩出时间。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ASA复合麻醉方法,兼有腰麻(SA)和硬膜外麻醉(EA)的双重优点,68h起效快,用药量少,阻滞完善,对循环的干扰相对较小,术后硬膜外镇痛。因此,CSEA被广泛应用于剖宫产术中,并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数据1.1一般数据:根据美国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和硬膜外麻醉组(CEA),每组30例。 1.2麻醉方法:进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心率、血压、脉搏氧饱和度,开放上臂静脉,快速注入300 500 ml平衡液,常规面罩吸氧,流速为3L/min。 CSEA组用BD公司生产的一次性腰-硬联合穿刺袋在腰椎2
4、3间隙进行硬膜外穿刺,然后用针尖式腰椎穿刺针进行腰椎穿刺,缓慢注入0.5%布比卡因重比重液7 10 mg,然后从硬膜外穿刺针至头端插入导管3cm,平卧后调整麻醉平面。如果术中平面不符合手术要求,根据需要从硬膜外导管注入一定剂量的2.0%布比卡因。CEA组在腰1 2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头端插入3cm导管,试验剂量为1%利多卡因3ml,分次使用2%利多卡因和0.75%左旋布比卡因混合液15 18 ml。 麻醉期间所有产妇收缩压低于基础值的30%时,视为低血压。静脉注射麻黄碱10 15 mg,适当增加输注速度。如果心率小于55次/分,单次注射阿托品0.3mg,麻醉效果不好。给予小剂量氯丹1015mg
5、作为辅助镇痛。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麻醉后的麻醉效果、镇痛及肌松情况。 术中镇痛分为四级:优:无痛,无需辅助用药;好:轻微疼痛只需少量辅助药物;中等:明显疼痛需要辅助药物;差:疼痛难忍,应用辅助药物无效。 肌肉松弛分为三级:满意:腹肌松弛无张力;一般:有一定的肌张力但不影响手术;差:肌张力高影响手术1 1.4不良反应:观察并记录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如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寒战、呼吸抑制、术后头痛等。 1.5新生儿在1分钟和5分钟时的阿普加评分 1.6统计处理: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2.1两组患者年
6、龄、身高、体重、ASA分级、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 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2.2麻醉效果CSEA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短于CEA组(P0.05) 见表2。 两组镇痛效果和肌肉松弛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 见表3。 表2 CSEA组与电针组麻醉效果比较(略)表3两组产妇镇痛及肌松效果比较表(略)2.3血压、心率及用药变化本研究中,两组产妇麻醉后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两组在低血压发生率、抗高血压药物使用和恶心呕吐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EA组有明显牵拉反应,需要静脉辅助用药(P 两组孕妇均未出现呼吸抑制。 参见表4。 表4两组产妇术中不良反应比较(略)2.4两组产妇生后1分钟和
7、5分钟的Apgar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 参见表5。 表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略)3讨论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剖宫产率明显增加,且多为急诊剖宫产2,临床产科医生大多选择第一产程宫口4cm时为最佳手术时机。 用于剖宫产的CEA虽能满足手术要求,但具有并发症少的优点,可用于术后镇痛,但阻滞平面出现较慢,不完全阻滞率较高,甚至超过25%,骶神经阻滞不完善,局麻药用量较大。对于胎儿窘迫的患者,往往是在阻滞不完善的情况下开始手术,给产妇带来一定的痛苦3,尤其是现代美女。 因此,术中常辅以小剂量静脉全身麻醉药物。虽然婴儿的Apgar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但仍然引起产科医生的怀疑,
8、容易引发医疗纠纷。 因此,CEA在剖宫产术中有明显的劣势。 SA在国外广泛用于剖宫产。该方法用量小,见效快,镇痛肌松效果满意。但由于麻醉时间有限,术后无法连接镇痛泵,并发症相对较多,主要是术中低血压和蛛网膜下腔穿刺后头痛(PDPH),即术后头痛发生率较高。 因此,SA的临床应用在临床上受到限制。 1981年,布朗蒂奇首次将CSEA技术应用于产科麻醉,并已广泛应用。 临床上CSEA保留了蛛网膜下腔阻滞和硬膜外阻滞的优点,具有起效快、镇痛完善、肌肉松弛完全、可控性强等优点。也可用于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能迅速缓解产妇疼痛,减少胎儿窘迫时间。可在躺下后开始绝育手术,短时间内达到理想的麻醉效果,为胎
9、儿的快速分娩赢得时间,减少产妇的痛苦,PDPH发生率低。 在CSEA应用中应注意腰麻后血压的波动。将麻醉水平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重要因素。关键在于掌握好药物的剂量、浓度、注射速度和时机。 国外布比卡因用于腰骶的剂量为7.5mg 10 mg,国内学者认为CSEA剖宫产术中7.5mg布比卡因用于腰骶是最佳剂量,可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5 注射速度应控制在15 20s,注射药物时应避开子宫收缩期。还要注意头高位后的平面仍能上升2 5段的因素。当阻滞平面到达胸部10时,最好改变头高位(15),阻滞平面应控制在胸部6左右。 此外,注药前应适当扩容,以补偿腰麻后前负荷的迅速下降,避免低血压
10、。 一旦发生低血压,应将子宫移至左侧或调整手术台向左倾斜15,同时使用少量麻黄碱6 cl5临床观察表明,腰麻给药后5分钟血压开始下降,而硬膜外麻醉10分钟后才出现。所以在血压下降前,发现有血压下降趋势,提前给予小剂量麻黄碱5 10 mg,防止血压大幅波动。 总之,CSEA用于子宫下段剖宫产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具有起效快、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可有效避免医疗纠纷,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希兰,小。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 (11): 1315-1316。2葛冬冬,童,。腰硬联合麻醉用于王良急诊剖宫产的临床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对胎儿窘迫急诊剖宫产术后脐动脉血气的影响J.天津医药,2002,30 (7): 399-400。4任,王。腰硬联合麻醉在急诊剖宫产术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杂志,2006。J。长江大学学报,2005,18 (1): 9-11。6陈晓林。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5,11(1):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