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论文腔镜与开放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对比研究摘要目的:比较腔镜与传统开放甲状腺手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比较66例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和57例开放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 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上无显著性差异。平均手术时间内镜组为(178332.4)min,开放组为(145827.1)min,内镜组为(19112.4)ml,开放组为(44。618.6)在开放组。 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安全可靠。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具有切口小、无美学效果等优点。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术;内窥镜手术;内源性甲状腺切除术与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的比较研究摘要目的:比较内
2、源性甲状腺切除术的疗效。还有开放式甲状腺切除术。方法:将12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66例,行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第二组57例,行开放甲状腺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等临床特征。结果:内镜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78.332.4)min,开放组为(145.827.1)min(P 0.05);内镜组平均手术出血量为(19.112.4)ml,开放组为(44.618.6)ml(P 0.05),并发症发生率内镜组为4.5%,开放组为8.8%(P 0 . 01)。结论: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安全有效,手术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术;内窥镜外科手术;临床对照研究为探讨腔镜甲状
3、腺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我院自2003年3月以来成功完成了66例腔镜甲状腺手术,并与同期传统开放手术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3年3月至2006年11月,我院收治良性甲状腺肿患者123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经b超确诊为甲状腺肿,随机分为内镜组和开放组。 内镜组66例,其中女性59例,男性7例,年龄17 52岁,平均34.8岁。病理诊断为甲状腺腺瘤4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4例,单侧46例,双侧20例,病灶直径1.5 5.4 cm,平均3.8 cm。 开放组中,女性52例,男性5例,年龄15-50岁,平均38.8岁。57例中,病理诊断为甲状腺腺瘤3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9例
4、,单侧甲状腺肿40例,双侧甲状腺肿17例。病灶直径1.8-5.1厘米,平均3.6厘米 两组在年龄、性别和疾病方面无显著差异。 1.2手术方法(1)内镜组:在乳头水平胸骨处做1cm切口,被动分离皮下间隙至颈前,注入CO2,在左右乳晕上缘分别做5mm和10mm切口,放置抓钳和超声刀,切断患侧颈前肌,显露甲状腺,切除单个孤立病灶或行腺体次全切除术。 切下标本放入标本袋,经胸部切口取出,将引流管放入甲状腺伤口,切口无需缝合即可闭合。 部分病例在不切断颈前肌的情况下进行甲状腺的选择性显露:沿患侧将颈前肌群与胸锁乳突肌分离,完全游离颈前肌的两侧缘及颈前肌与甲状腺囊之间的间隙,用带针的“雪橇线”(线末端有滑
5、结, 圆的直径约为2cm)通过套管针进入颈前手术间隙,缝合针从甲状腺间隙向颈前肌的深层表面横向穿过穿过线末端的环以覆盖颈前肌。 (2)开放组:切口位于颈前,长度5 10 cm。逐层切开皮肤、颈阔肌、白线、颈前肌,切除病变或大部切除甲状腺叶,伤口放置引流管,从另一穿刺孔经皮肤引出,逐层缝合颈前肌、白线、颈阔肌、皮肤。 1.3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本组66例腔镜甲状腺手术均顺利完成。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切口小而隐蔽,出血少,外形美观,术后并发症少。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与开放组相同,手术时间略长于开放组。 各指标对比见表1。 1腔
6、镜甲状腺切除术与开放甲状腺切除术临床疗效比较(略)3讨论甲状腺疾病多见于年轻女性,患者对美观要求较高。 传统的开放性手术在颈部留下疤痕,严重影响美观,部分患者因害怕手术疤痕而延误治疗。 与开放手术相比,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切口距离颈部较远,位于身体的隐蔽部位,可以用衣服遮盖。具有极佳的美容效果,容易被患者接受,尤其是年轻女性。 由于术中的放大,可以清晰显示甲状腺周围的血管、神经等结构,操作较传统手术更精细,降低了手术损伤的概率1;使用超声止血刀进行解剖切割明显减少了出血量。 传统的腔镜甲状腺切除术需要横断颈前肌以暴露甲状腺,并在切除病变后重建和缝合颈前肌。虽然可以获得良好的显露效果,但增加了手术创
7、伤,断肌端缝合后瘢痕形成容易影响切口软化,甚至瘢痕愈合,影响术野美观。而且其操作难度相当大,需要在狭窄的颈前间隙内完成内镜缝合打结,在不精通该缝合技术的医院很难开展。 我们做了一些技术上的改进。我们不是折断颈前肌,而是完全彻底地游离颈前肌的侧缘,在与甲状腺的间隙后面牵拉悬吊,从而获得满意的暴露效果。无需内镜缝合,手术难度明显降低,节省缝合打结时间,出血量也相应减少。缩短手术时间,减少CO2的充入时间和体积,减弱对患者的生理影响。 由于颈前肌和前肌静脉保持原有的完整性,术后颈部组织水肿轻,粘连少,颈部异物感和吞咽疼痛少,术后可迅速恢复正常饮食。由于术野水肿轻,局部刺激小,患者术后咳嗽少,减少了术
8、野咳嗽振动引起的出血和渗出,缩短了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能更快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其美观和微创的优势更加突出。 但该术式主要适用于直径小于3.5cm的单发病灶,切除前穿刺抽吸可使囊性病变明显缩小。所以直径5cm的囊性病变也可以用这种方法。 由于颈部解剖复杂,血供丰富,颈部无自然空间,需要人工构建手术空间,空间狭小,手术难度大。 运营方要有良好的配合,才能获得最好的曝光;显微镜下要正确判断颈部白线,避免切口后肌肉损伤出血,影响视野。颈前肌与甲状腺之间的间隙应充分游离,以暴露甲状腺。 颈前肌是否切断,主要看肿块大小,周围有无粘连。 超声刀止血效果好,但遇到无法控制的出血时,要及时转入手术2 腔镜甲状
9、腺切除术的缺点是:由于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失去了手的直接触诊,容易造成病灶的遗漏,所以术中应仔细辨认病灶,并与术前影像学检查进行对比,避免残留病灶。 此外,由于术中需要CO2气腹,存在高碳酸血症和皮下气肿的可能,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仍处于探索阶段。由于手术视野有限,不适合直径超过5cm的巨大占位性甲状腺。 因此,腔镜甲状腺手术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开放手术。 我们认为腔镜甲状腺手术是安全可行的。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具有外形美观、出血少、并发症少、对患者心理影响小等优点。可作为符合适应症的甲状腺疾病的首选。 1胡三元,于,李波,等.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应用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3,8 (2): 6568。2王存川。腔镜甲状腺手术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4,9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