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论文-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92例分析作者:李秀东,陈福珍,李斌,徐东辉,李志敏【关键词】静脉曲张;,激光;下肢;目的评价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 方法对92例(104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腔内激光治疗66例(72侧),激光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15例(17侧),激光联合点状切开术11例(15侧)。观察术后下肢疼痛、皮下血肿等并发症、住院时间及近期疗效。 结果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74例随访3 12个月,近期效果满意。 1例术后2个月复发,1例因隐神经损伤导致内踝麻木。 结论静脉激光治疗是一种可靠的方法,以穿刺代替切开,操作简单,恢复快,腿部不留疤痕。 关键词:静脉曲张;激
2、光;下肢;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病,临床上约10% 15%的成年男性和20% 25%的成年女性有症状1 传统的外科治疗方法包括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深静脉瓣膜重建、交通支结扎等。但术后并发症往往包括大腿皮下血肿、隐神经损伤、疼痛明显、影响下肢美观等。 随着患者对手术安全性和美观性要求的进一步提高,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正逐渐向微创手术转移。 2004年3月至2005年12月,采用静脉激光治疗(EVLT)对92例(104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进行治疗,近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92例,男37例,女55例,年龄(5411.5)岁(32 87岁),病程(15.65)年(5 4
3、0年);其中右下肢42例,左下肢50例。 共104条患肢,其中3条有下肢浅静脉手术史。 104侧,其中右下肢42例,左下肢50例,3侧有下肢浅静脉手术史。 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为下肢浅静脉曲张,肿胀37侧,湿疹24侧,不同程度色素沉着18侧,有溃疡史4例。 所有患者均经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14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经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证实为 级返流。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90侧 1.2方法1.2.1主器械,半导体激光治疗仪(Hop100 Plod,北京龙慧眼公司)及配套的5F导管、超滑导丝、激光光纤。 选定的光纤直径为600微米,激光波长为940纳米。 1.2.2术前在站立位用记号笔仔
4、细标记静脉曲张的浅静脉。采用三种手术方法:(1)单纯激光治疗:66例(72侧)。 连续硬膜外麻醉,在内踝以上穿刺或切开大隐静脉主干远端。 用留置针穿刺,成功后插入导丝,腹股沟下顺行插入5 F导管,退出导丝,经导管插入激光光纤。 激光治疗仪接通后,透过皮肤,光纤顶端红外光标闪烁,光标沿导管送至腹股沟下2 3 cm(相当于卵圆孔)停止实施,5 F导管回撤2 3 cm。 设置激光参数:每秒15单脉冲,12 14 W。 激发激光,一个脉冲后,导管和激光光纤同步回缩0.51厘米。 助手用湿纱布按压大隐静脉,使静脉壁收缩闭合。 静脉分支的治疗采用多次局部穿刺后激光封闭的方法。 (2)激光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
5、扎术15例(17侧) 如因大隐静脉主干明显曲张难以上推光纤,可通过腹股沟小切口游离大隐静脉近端,然后高位结扎大隐静脉及其分支,再将光纤逆行插入远端进行激光治疗。激光参数和静脉分支治疗同上。 (3)激光联合小切口剥脱重度浅静脉曲张:11例(15侧),其中2侧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后行激光纤维静脉逆行剥脱术。 激光处理与(1)和(2)相同 在静脉曲张严重的浅静脉处做一个小切口,剥离静脉曲张。 术后自粘绷带压3天,再换上弹力袜。 1.2.3术后治疗术后6小时恢复正常饮食,不输液或少量输液,不使用抗生素。 术后第1天下床口服肠溶阿司匹林50 mg,每日1次,连续2周。 术后3天通过切口换药后穿弹力袜至少2
6、周。 有瘀斑或血栓性静脉炎的病人给予喜疗妥软膏外用。 术后可进行日常活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 1.3术后第2周和第3个月多普勒超声随访检查。 结果22.1疗效单纯激光治疗72侧,不切开,激光联合静脉高位结扎术或浅静脉剥脱术治愈32侧。 术后当天或第1天,患者均可下地活动,住院时间3 5天,平均4天。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 2.2并发症本组78侧(64%)大腿可沿大隐静脉皮下触及静脉曲张处条索样肿块或血栓样硬结。 术后2周内有7侧出现明显的血栓性浅静脉炎样红肿疼痛,2 3周后症状消失。 26侧沿大隐静脉有小的皮下瘀斑,2周内消失,2侧大腿内侧有大的皮下瘀斑,3周后消失。 表1 1 92例104条肢
7、体的治疗及术后并发症(略)表1 104条肢体采用腔内激光治疗的结果及并发症92例2.3随访74例随访3 12个月,平均6个月。 除1例内踝区皮肤仍麻木,1例术后1个月复发外,疗效满意,均已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术后1例复发隐静脉经多普勒超声再通,其余患者经多普勒超声完全闭塞,无血管再通及深静脉血栓形成。 讨论EVLT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最新微创手术之一。通过激光光纤2在静脉腔内发射激光达到静脉闭塞的目的 EVLT的原理是激光被周围组织吸收,通过光热作用转化为热能,破坏静脉壁的结构,引起静脉的损伤和纤维化的微观修复,使这一段血管开放,达到剥离一样的效果34 由于激光束离开光纤顶部后停留聚焦在一个
8、非常小的点上,激光束进入血液的穿透深度约为0.3 mm,具有穿透最小、损伤最小的特点,因此对血管壁的损伤达到最小范围。 EVLT不会诱发深静脉血栓形成,因为其机制与血栓形成不同。 与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相比,或与硬化剂注射或射频治疗等其他微创手术相比,EVLT更能显示其优势:(1)操作简便,损伤小,出血少,能明显减少传统手术中易发生的隐神经损伤、切口淋巴漏、皮下血肿等并发症。 EVLT也可以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因此随着技术的成熟,患者可以在门诊接受治疗。 (2)痛苦少,住院时间短。 手术中及手术后疼痛轻微,恢复迅速。 (3)安全可靠 手术损伤较小,因此术后并发症较少,可避免硬化剂注射或射
9、频治疗等其他微创手术引起的动脉或深静脉损伤、过敏反应等并发症。 据报道,EVLT的成功率是100%56 复发率为0.9%。 (4)漂亮 无切口或小切口,术后无疤痕或疤痕小是EVLT的优点,符合年轻女性患者的心理需求。 EVLT有许多优点,但如果操作不当,仍会出现各种并发症。 1例早期经验不足,激光功率过大,导致隐神经损伤。5例因小腿静脉曲张与皮肤粘连紧密,激光功率过大造成皮肤灼伤。1例激光功率过低,激光纤维拔出过快,导致术后2个月再通复发。2例中,回退的激光纤维烧穿静脉壁太慢,导致大腿大面积皮下瘀斑。 其他可能的并发症,如误入深静脉导致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光纤强行穿过弯曲严重的静脉导致的静脉壁破
10、裂或切割等。 因此,EVLT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仍存在以下问题需要改进:(1)应提供制冷装置加热皮肤。 参考文献:1 Engel A,Johnos M L,Haynes S G .美国日光照射对健康的影响:第一次全国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的结果,19711974 j.Arch Dermatil,1998年,124 (1): 7279。2 Weiss R A,Dover J S .腿部静脉的激光手术j.皮肤病学杂志,2002,20 (1): 1936。3张西。激光与组织的相互作用J.激光生物学杂志,1999,8(2):102108。4Goldman M . p .静脉腔内射频热凝术联合非卧床静脉切除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初步6个月随访J.皮肤外科杂志,2000,26(5):452456。5 Navarro L,Min R J,Bone C .应用810 nm半导体激光治疗静脉曲张的微创新方法的初步观察J.皮肤外科杂志,2001,27: 117122 .6,江米尔,等.腔内激光手术治疗下肢静脉功能不全208例报告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4,9(1):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