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尤其是重症肺部感染的防治,为今后更好地防治此类并发症提供良好的措施。 方法对我科2005年9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1856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中193例并发肺部感染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 结果193例患者中,死亡11例,治愈176例,延期6例。 结论脑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其预后,加重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最好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是加强医院感染的控制。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肺部感染脑血管疾病是三大高发疾病之一,也是神经内科最主要的疾病。肺部感染是脑血管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影响其预后,往往是脑血管病死亡的直
2、接原因,甚至超过脑血管病本身。如何防治脑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一直是医学界的一大难题。本文对我科193例脑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进行了分析。 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3例中,男性111例,女性82例,年龄41-85岁,平均62.8岁。肺部感染时间为0-20天,平均3.5天。症状为发热191例,咳嗽151例,咳痰170例,呼吸困难93例,气管切开25例,呼吸机使用11例。 非肺部感染组1 663例,其中男性1 056例,女性607例,年龄40.6 81岁,平均60.1岁。 1.2所有诊断和一般治疗的病例均经影像学证实,符合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治疗应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方案。不能翻身的重症、意识障碍、
3、重度偏瘫患者,定期由护理人员和家属帮助翻身、拍背、吸痰。咳痰、呼吸困难者,应尽早进行气管切开(除非家属拒绝),定期对房间进行消毒、通风,并尽力做痰液培养,协助诊治。 肺部感染包括发热、咳痰、肺部痰鸣音和罗音、白细胞升高、肺部影像学改变等。诊断标准参考1988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和1990年第二届全国肺部感染会议的医院获得性支气管肺感染诊断标准1 结果2.1死亡率在所有脑血管疾病中,对照组和感染组在年龄、性别和既往病史方面无显著差异。对照组死亡率为0.6%(10/1 663),死亡原因为脑疝、心源性猝死、全身衰竭等。感染组死亡率为5.7%(11/193)。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感染组中有两
4、例死亡是由于家属拒绝做气管切开术。 2.2卒中严重程度及既往病史对照组入院时有意识障碍152例(9.14%),有慢性肺部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矽肺、慢性肺纤维化等)70例(4.2%)。感染组入院时有意识障碍者93例(48.2%),有慢性肺部疾病者17例(8.8%)。 2.3住院费用对照组平均住院费用为7458.5元(支架植入和动脉瘤弹簧圈填塞除外),平均住院时间为19.5天,感染组为25689.3元和32.2天。 2.4病原学检测:对所有排痰者进行痰培养,每人培养1 5次。痰培养314次,培养出205种细菌,阳性率65.3%。大肠杆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其中4例耐甲氧
5、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培养13次。同时培养两种以上致病菌32人次,使用的抗生素有含酶抑制剂和合成青霉素类的头孢菌素、头孢4代、泰诺、去甲万古霉素、抗真菌药氟康唑等。 讨论3.1脑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病率本组总发病率为10.4%,低于于志远的报道2。年老、体质下降、免疫力下降是感染的内因,尤其是伴有慢性肺部疾病,肺部自身抵抗力有限,更容易受到细菌入侵。长期卧床是落下肺炎的主要原因;意识不清时排痰受阻是吸入性肺炎的主要原因。如果伴有恶心呕吐,含有胃肠细菌的大量胃内容物和消化液很容易被误吸入肺部,从而导致感染。本文表明,感染组意识障碍和慢性肺病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院内交叉感染也是一种常见
6、的感染方式,患者多,病房狭窄,通风不畅,往往会导致感染在患者之间传播,这也是冬季更容易被感染的原因之一。在很多人的陪同下,外来人员将细菌带入病房,造成了一些感染,尤其是气管切开的患者。医护人员本身不重视操作规程,不洗手不做消毒处理导致患者间交叉感染也是原因之一。 这些原因与以前的报告一致3 3.2肺部感染的后果及治疗措施本文研究表明,脑血管病组合并肺部感染的死亡率是对照组的近10倍,充分说明肺部感染是脑血管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与传统报道相似。费用是对照组的三倍以上,有时我们更侧重于抗感染而不是治疗脑血管疾病本身。此外,细菌容易产生耐药性,往往需要多次、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住院时间明显延长。陈
7、等人也报道过类似的病例4 如此高昂的费用造成了严重的家庭负担和社会负担,甚至很多家属因为高昂的费用而不得不放弃继续治疗,这是医生最不愿意看到的。即使经济实力再强,也要面对多重感染,所有抗生素应用无效的尴尬和无奈。 如何预防和治疗并发肺部感染已成为脑血管疾病治疗的重中之重。我们认为,预防和治疗的重点是预防而不是治疗。预防措施是严格操作规程,改善病房条件,加强隔离和消毒措施,减少感染的发生。通过加强护理,翻身,拍背,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却能带来巨大的收获,应该算是我们工作中最重要的。 有条件的医院也可以设立卒中单元,加强重症监护是有效措施。 3.3合作赢得治疗对于重症肺部感染的治疗,一定要加强科室
8、间的合作,特别是对于多重感染、耐药菌感染、反复感染的病例,我们往往要和呼吸科、检验科、药剂科、感染科、重症监护室(ICU)联合。我们都参与了本文报道的4起MRSA感染的治疗方案的确定,并在事后采取统一严格的措施对房间进行消毒隔离,防止此类感染在病房内发生。 这些案件的处理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能否很好的配合有创治疗措施是提高治疗成功率的关键。对于有指征的患者,越早进行气管切开,预后越好。气管切开后有利于排痰,降低气道阻力,保护心肺功能。 如果血气分析显示氧饱和度低于90%,氧分压低于60毫米汞柱,可以考虑机械通气。早期机械通气可以改善全身缺氧,尤其是脑缺氧,是治疗的关键。 1第二届全国肺部感染研讨会。医院获得性支气管和肺部感染诊断标准。实用内科杂志,1990,10 (10): 540.2于志远。老年脑血管病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中国慢性病防治,1999,7 (3): 143.3金。30例急性脑血管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15 (2): 99.4陈,李。红霉素氧氟沙星治疗脑血管病肺部感染。河南实用神经病学杂志,1999,2 (6):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