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论文-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与分析.doc
-
资源ID:38881
资源大小:8.43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临床医学论文-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与分析.doc
1、 临床论文-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与分析【关键词】脑梗死;高血压;血液流变学目的观察老年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 方法对老年脑血管病和高血压患者及健康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和比较。 结果老年脑梗死和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 结论该检查可作为诊断和治疗的观察指标之一。 【关键词】脑梗死;高血压;血液流变学血液流变学检查作为一种诊断和疗效观察的指标,近年来发展迅速。 为观察老年人脑血管疾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部分老年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了检测,并与老年健康组进行了比较。 1研究对象和方法1.1入选病例均为60岁
2、以上老年人。 A组脑梗死患者66例,男60例,女6例,年龄60 72岁,平均66岁,均经CT检查证实。 健康组选自老干部体检,无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和高脂血症。64例,男性56例,年龄60-72岁,平均66岁,胸片、心电图、血糖、血脂、血压正常。女性8例,年龄60-68岁,平均64岁。 B组高血压患者64例,男59例,女5例,平均年龄61岁,病程1-20年。 1.2方法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和体外血栓形成分别用无锡电子仪器二厂生产的SDZ-型全自动电子毛细管粘度计和无锡电子仪器二厂生产的SDZ-型体外血栓形成和血小板粘附两用仪测定。 用温彻斯特管测量红细胞压积。 2结果见表1和表2
3、。 从表1中可以看出,脑梗死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体外血栓形成等指标均高于健康组,经统计学处理后大部分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 表1老年脑梗死组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略)表2老年高血压组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略)从表2可以看出,老年高血压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体外血栓形成等多项指标均高于老年健康组(P 3.论述了老年健康人群的血浆粘度、全血粘度、体外血栓形成等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符合老年人健康的身体状况。 血液流变学检查作为体检的一部分,对老年人血液流变学异常变化的早期发现和及时预防治疗有一定价值。 血液流变学紊乱的重要因素是细胞聚集的增强,表现为血液粘度增加和血流减慢1 血液流变
4、学异常引起的高粘血症和高凝状态是脑卒中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2,是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 虽然本组老年高血压病程不同,但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高血压是引起血液流变学异常变化的原因之一,也是脑梗死的重要原因。 对高血压既要坚持降压治疗,又要动态观察和治疗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变化,这对防治脑梗塞有重要价值。 在该组脑梗死和高血压患者中,血浆粘度和体外血栓形成指标异常较为常见,可作为动态观察的主要指标。 发现早期脑供血不足患者有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等症状。血液流变学可发生异常变化,表现为单项或多项指标的改变。 19例患者随机接受活血化瘀药物治疗。治疗后症状改
5、善,大部分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恢复。 因此,认为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变化可能是早期脑供血不足临床症状的原因之一。 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变化不是单一原因引起的,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不仅有高血压和脑循环障碍,还有冠心病、肺心病、肝病等疾病。 因此,必须从临床方面进一步发现体检中发现的血液流变学异常变化,以预防和治疗潜在的危险因素。 脑循环障碍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动脉硬化的病程和脑循环障碍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 脑循环障碍的发病机制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 目前认为,研究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对揭示脑循环障碍的发病机制有一定的价值。 【参考文献】1。龚博平,杨志国。血液流变学对脑血栓病因分析的影响。1991年国际脑血管疾病研讨会。2刘玉书,严,胡玉红,等。155例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观察。1991年国际脑血管疾病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