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论文脑肿瘤合并抑郁的初步临床研究摘要目的研究脑肿瘤手术治疗前后抑郁的改善情况。 方法对30例脑肿瘤合并抑郁患者术后3个月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并与术前评估进行比较。 结果30例脑肿瘤患者术后抑郁症状改善良好,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下降(P 0.01)。 结论脑肿瘤患者术后抑郁障碍症状明显改善。 【关键词】脑肿瘤;脑肿瘤患者抑郁状态的3个月随访研究摘要目的分析脑肿瘤患者抑郁状态的变化。方法对30例原发性孤立性脑肿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在手术前和手术后三个月进行评估。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抑郁。结果与基线相比,术后3个月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下降(P0.01)。结
2、论手术可改善脑肿瘤患者的抑郁症状。脑肿瘤患者的情感障碍必须在手术后立即考虑。【关键词】原发性脑肿瘤;抑郁症脑肿瘤的神经精神并发症包括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失眠和药物性精神病,其中抑郁障碍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最为显著1 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识活动减少,大多数病例仍有各种躯体症状。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精神医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缺乏对脑肿瘤患者抑郁的研究。 研究脑肿瘤患者手术治疗前后抑郁症状的变化,探讨脑肿瘤手术治疗前后抑郁症状的改善情况。 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包括2005年1月至2006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脑肿瘤合并抑郁症患者30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35
3、61岁,平均(42.566.7)岁。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或MRI进行影像学诊断,肿瘤病例的诊断依据WHO中枢系统肿瘤分类系统2 脑膜瘤8例(26.7%),、级胶质瘤6例(20.0%),、级胶质瘤5例(16.7%),垂体腺瘤6例(20.0%),颅咽管瘤3例(10.0%),听神经瘤2例(6.7%)。 1.2疗效评价标准抑郁症的诊断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的抑郁症诊断标准。 抑郁症的临床评估采用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根据戴维斯JM的分界评分,总分超过24分的HAMD被列为重度抑郁症;17分以上为中度抑郁;得分低于7是没有抑郁症状。 分别于术前1 5天和术后3个月
4、进行评估。 1.3统计学方法本组HAMD评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SPSS10.0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差异非常显著(p 0.01)。 结果研究组术前轻度抑郁7例(23.3%),中度抑郁15例(50.0%),重度抑郁8例(26.7%)。 轻度抑郁19例(63.3%),中度抑郁11例(36.7%)。 术后HAMD评分从术前的(20.15.7)分下降到术后3个月的(14.24.3)分,差异非常显著(P 0.01) 讨论抑郁症是一种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精神疾病,表现为情绪低落、丧失兴趣、悲观失望、抑郁厌世并常唉声叹气。患者通常感到无望、无助和无用,对人和事失去兴趣,伴有精神运动
5、性激越或迟缓,自我评价低,食欲不振和失眠,头痛,心烦,惊梦,乏力等。 严重时,人会对这个世界产生强烈的厌恶感,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抑郁症诊断评定量表。它根据从采访中获得的信息进行评分。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能敏感地反映抑郁症状的变化,其总分能更好地反映抑郁障碍的严重程度。病情越轻,总分越低3 抑郁症是脑肿瘤患者常见的神经精神并发症。据报道,15% 38%的脑肿瘤患者伴有抑郁症4,5 30例脑肿瘤合并抑郁患者中,轻度抑郁7例(23.3%),中度抑郁15例(50.0%),重度抑郁8例(26.7%)。 近年来
6、,随着神经外科和现代放化疗技术的快速发展,脑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 然而,与脑肿瘤相关的抑郁症状和情绪应激反应会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据报道,抑郁症与一些癌症和高级别神经胶质瘤的侵袭和进展有关4,5 因此,脑肿瘤的神经精神症状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医学受到了重视,我们应该对抑郁症有足够的认识,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减少患者的痛苦。 本研究中轻度抑郁19例(63.3%),中度抑郁11例(36.7%)。 术后HAMD评分从术前的(20.15.7)分下降到术后3个月的(14.24.3)分,差异非常显著(P 0.01) 说明脑肿瘤患者术后抑郁障碍症状明显改善。 最近的研究发
7、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在抑郁症的发生中起着关键作用6,7 中脑边缘和腹侧纹状体-腹侧苍白球-丘脑-皮层通路的多巴胺系统在介导情绪反应中起关键作用。 中脑边缘的多巴胺系统由位于中脑黑质和腹侧被盖区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和投射到腹侧纹状体的神经纤维组成。 其中,腹侧纹状体接受腹侧背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纤维和中缝背核5-羟色胺神经纤维的投射,其传出纤维经腹侧苍白球至背侧内侧丘脑核,再投射至前额叶、颞叶、扣带回和杏仁核等。,形成腹侧纹状体-腹侧苍白球-丘脑-皮层通路。 目前很难区分抑郁障碍的发生是由于肿瘤的神经生理效应,还是患者患病后的一种继发性精神应激反应8,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1Arja
8、 M,Helina H,Askon等.脑肿瘤患者的抑郁和功能预后:一项基于人群的1年随访研究。神经外科杂志,2005年,103:841-847.2。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组织学分型,第2版。Berlin,Springer-Verlag,1993.3 Leentjens AF,Verhey FR,Luijckx GJ等. Hamilton和Montgomery-Asberg抑郁量表作为帕金森病抑郁筛查和诊断工具的有效性. se.Int老年精神病学杂志,2000,15:644-649.4 Litofsky NS,Farace E,Anderson F,等.高级别神经胶质瘤患者的抑郁:神经胶质瘤预后项目的结果.神经外科,2004,54:358-366.5。抑郁症和癌症:机制和疾病进展。生物精神病学,2003,54:269-282.6。抑郁症患者皮质醇增多症的神经内分泌方面。霍姆贝哈夫,2003年,43:60-66.7帕兰特厘米。抑郁、压力和肾上腺轴。神经内分泌学杂志,2003,15:881-882.8 Pelletier G,Verhoef MJ,Khatri N,等。脑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抑郁、疲劳、情绪困扰和存在问题的相对影响。神经肿瘤学杂志,2002,57: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