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万象文库! | 帮助中心 万象文库,分享有价值的文档!
万象文库
全部分类
  • 实用文档>
  • 教育资源>
  • 行业资料>
  • 资格认证/考试资源>
  • 电子/通信>
  • 源码区>
  • 论文学习>
  • 大杂烩/其它>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万象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临床医学论文-脑神经胶质瘤病的诊断和治疗.doc

    • 资源ID:38823       资源大小:11.22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临床医学论文-脑神经胶质瘤病的诊断和治疗.doc

    1、 临床论文-脑胶质瘤的诊断和治疗【关键词】诊断【摘要】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开颅手术或定向活检证实的脑胶质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治疗效果。 结果9例均显示颅内高压。CT扫描显示23个病灶,其中5个病灶累及3个肺叶,4个病灶累及2个肺叶。 CT平扫,高密度病灶5个,等密度病灶5个,低密度病灶13个。大多数病灶无明显强化,瘤周水肿轻至中度。 MRI发现胼胝体肥大4例。 9例均随访6个月以上。 结论脑胶质瘤病CT扫描易误诊为转移瘤,MRI扫描对脑胶质瘤病的诊断有一定价值,最终诊断需病理检查。 切除程度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术后放疗是控制肿瘤生长、延缓复发的

    2、重要辅助治疗。 【关键词】肿瘤,神经上皮;诊断;恶性胶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摘要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对9例经手术或定向活检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患者均有颅内高压症状,CT扫描定位病灶23个,高密度病灶5个,等密度病灶5个,低密度病灶13个。8个病灶无强化,15个病灶轻度或中度强化。所有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的瘤周水肿。病灶累及3叶5例,2叶4例。MRI检查显示2例胼胝体肥大。9例均随访半年以上。结论脑胶质瘤容易被CT误诊为转移瘤,MRI扫描有助于诊断。确诊依靠病理检查。手术切口的大小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术后辅助放疗对抑制肿瘤

    3、生长和防止肿瘤复发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肿瘤,神经上皮;诊断;TreatmentWHO将弥漫浸润23叶的胶质瘤归类为脑胶质瘤(CG)。 CG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肿瘤。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神经影像学缺乏特征。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检查。 自1986年至2001年10月,我院共收治9例CG患者。通过回顾性分析和复习相关文献,我们对CG的诊断和治疗有了一些认识,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9例,男7例,女2例,年龄1848岁。 病程12天至3个月。 临床表现:头痛伴恶心呕吐8例,癫痫大发作1例,局限性癫痫发作1例,肢体运动障碍6例,运动性失语3例,视乳头水肿6例。 腰椎穿刺压力

    4、250300mm H2O 6例, 300mm H2O 3例。 1.2影像学检查:9例行CT检查,4例行MRI检查。 共发现23个病灶,其中额叶3个,额顶叶5个,顶叶2个,顶枕叶4个,枕颞叶1个,基底神经节2个,胼胝体1个,松果体区1个,侧脑室前角周围1个,脑室系统3个。其中5个病灶累及3个肺叶,4个病灶累及2个肺叶。 CT平扫,高密度病灶5个,等密度病灶5个,低密度病灶13个。同一病例中,密度不同的病灶5个,密度相近的病灶4个,无强化的病灶8个,轻中度强化的病灶12个。所有病灶周围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肿。 MRI发现胼胝体肥大4例。 1.3开颅手术9例,12个病灶全切除,4个病灶部分切除,7个病灶

    5、活检。 其中3例病变全部切除,2例1个病变全部切除,其余病例和病变仅部分切除或行立体定向活检。 7例患者术后接受常规分割放疗,1例脑室内肿瘤患者接受后装治疗。 1.4病理上,级星形细胞瘤4例,级星形细胞瘤2例,星形细胞瘤伴血管瘤1例,间变性室管膜瘤1例。 结果29例患者均获得6个月以上的随访。 3例病灶全部切除,随访13年,CT未见肿瘤复发,生活自理。2例中1例病灶全切,1例8个月后拒绝手术,死于脑疝,1例随访2年无肿瘤复发。1例部分切除病灶,6个月后在原手术部位复发,远处出现新的病灶,死于脑疝。其余2例仅行病灶部分切除或立体定向活检,1例1年后手术区无复发,但残留病灶增大,经伽玛刀治疗后病情

    6、稳定,另1例1年后开颅手术复发,偏瘫。 3目前认为CG是一种弥漫浸润性神经上皮肿瘤1,其病理表现为肿瘤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如椭圆形、长圆形或其他形状。 有学者将本病分为多中心胶质瘤和多灶性胶质瘤1 所谓多中心胶质瘤,是指在显微镜下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彼此没有任何联系的病变,其组织学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而多灶性胶质瘤是指原发性胶质瘤的一个部位脑脊液播散或直接浸润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病变。 多中心胶质瘤5例,多灶性胶质瘤4例。 临床特点:散在病灶可有多个定位体征,多数患者有明显的颅内高压,病程短,病情进展快。尤其是通过脑脊液播散的多灶性胶质瘤威胁最大,可在多个部位迅速发生新的病变,难以完全切

    7、除。而直接浸润形成的多灶性胶质瘤由于病灶相互靠近,预后稍好,多灶性胶质瘤的预后介于上述两者之间1 CG的临床诊断并不十分困难。CT平扫病灶可为高密度、低密度或等密度,病灶边界不清,同一病例不同病灶密度可不同,病灶可有或无强化,少数病灶呈环状强化,肿瘤周围有多处不同程度水肿。 鉴别诊断主要应与多发性脑转移瘤相鉴别:(1)转移瘤多位于顶枕叶皮质及皮质下,而胶质瘤病不确定,仍可见于松果体、胼胝体、小脑、丘脑、脑干等部位,甚至多发病灶位于脑室系统;(2)大多数转移瘤呈不规则环状强化,瘤周水肿严重。本组有8个病灶无强化,12个病灶有轻至中度强化,大部分病灶周围仅有轻至中度水肿。(3)多发转移病灶往往较小

    8、,大小和强化程度相似,而多中心胶质瘤病灶的大小和密度可明显不同,多灶胶质瘤病灶的均匀性和大小也明显不同。 CG MRI扫描显示长T1、长T2异常信号改变,尤其在T2WI上。 T1WI一般为低信号,T2WI为均匀高信号。 病灶广泛分散,少见坏死、囊性变和出血,脑沟回变浅或消失,病灶及受累脑组织肿胀,病灶边界不清,中线结构不移位,病灶区无明显肿块形成,占位效应不明显。侵犯胼胝体的病变是该病在MRI上的一个突出特征2。本组4例均行MRI检查。 本病的诊断仍依赖病理检查。 目前对CG的治疗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有学者主张一旦明确诊断就进行放化疗3 Kim等报道了15例经组织学诊断为CG的患者,给予平均剂量

    9、为5780cGy的体外放疗,平均生存期为38.4个月。 Kannuki等人报道,CG患者在放疗和化疗后,肿瘤在MRI上消失。 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手术切除程度是决定多发性胶质瘤的重要因素,所有病灶切除均可延缓或完全防止复发,而病灶切除不完全者,同样放疗后仍会复发。 因此,对于那些相距较近的病灶应争取一期全切除,相距较远的可分期切除。但对于难以操作的小病灶,不必强制切除,放疗即可有效。 术后普通分次放疗是控制肿瘤生长、延缓复发的辅助手段。 该组缺乏关于化疗对这种疾病的作用的观察。 【参考文献】1。,王,张喜增,等。多发性脑胶质瘤7例报告。中国神经精神病学杂志,1995,21 (2): 100-101.2方芳华,胡建斌。脑胶质瘤的MRI诊断。中华放射学杂志,1999,33 (4): 227-229。脑胶质瘤病:一种难以治疗的脑肿瘤。斯科特医学杂志,1998,43(3):84-86。


    注意事项

    本文(临床医学论文-脑神经胶质瘤病的诊断和治疗.doc)为本站会员(两袖****拉)主动上传,万象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万象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备案号:鄂ICP备19026039号-1  公网安备鄂公网安备 42010502001450号

    copyright@ 2019-2023 万象文库(www.2wx.com)版权所有